徐高:2015中国经济五大变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4 次 更新时间:2014-12-29 22:07

进入专题: 货币政策   房地产   地方政府融资  

徐高  

【摘要:2015年的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不小变数。其中五大变数尤其值得关注:(1)经济突变式恶化的风险;(2)货币政策操作;(3)房地产复苏强度;(4)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5)美国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

同过去几年一样,2015年的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不小不确定性。其中,有五大变数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经济突变式恶化的风险。我国GDP增长已经从2010年的10.4%一路下滑到了今年3季度的7.3%。在增长持续减速的过程中,经济基本面却好像没有全面恶化,就业市场还保持着稳定。这很容易让人觉得经济增速再低一点也没什么关系。不过,在看似平稳的表象之下,宏观经济面临的潜在压力已经暗流涌动。根据制造业PMI的“雇员”分项指数来看,企业用工意愿已经连续数年收缩。而今年银行坏账率的快速上升也表明,实体经济的恶化已开始侵蚀金融的稳定。经济增长的下滑不会一直都是缓坡,中间还会有突变点。当经济面临的压力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又或者经济预期大幅恶化,将会导致经济格局在短期内骤然失稳,进入“硬着陆”状态。从今年的经济状况来看,这个突变点已经距离不远。考虑到明年经济的增速可能相对今年进一步放缓,经济突变式恶化的风险不可低估。

第二,货币政策操作。从2013年6月钱荒至今,国内货币政策就像是在变戏法,让人委实难测。货币政策在2014年实施了定向宽松,试图精准调控货币流向。但却因为政策导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错配,因而阻塞了流动性从银行间市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于是,实体经济“融资难”与金融市场“不差钱”同时产生。既放大了经济下滑的压力,也催生了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由于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沉重,相信货币政策在2015年仍会以宽松基调为主。不过,宽松会以何种方式进行却存在不小变数。如果近期刺激信贷增长的宽松方式成为趋势,将有望将积压在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疏导至实体经济,在起到稳增长功能的同时,为金融市场降温。反之,如果定向宽松基调延续,那么金融资产泡沫化倾向还会加剧。

第三,房地产复苏强度。很明显,要稳增长,必须要稳住地产投资。这是近几个月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放松的原因。在政策回暖的带动下,地产销售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复苏势头。但另一方面,地产投资的到位资金情况仍然很差,地产投资在融资瓶颈约束下仍处在下滑通道。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的刺激对地产行业的信贷,放松地产投资的资金瓶颈,是决定地产复苏强度的关键变量。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地产行业虽然复苏的大方向没有问题,但强度和速度有不小变数。

第四,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2014年国务院43号文明确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其对应的融资需求由财政、专项债券、以及PPP等方式来满足。但是,这一改革究竟多大程度上能够达到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消除金融市场中的隐性担保的目标,关键在于预算财政赤字是否能大幅放大,从而为非正规地方政府融资正规化留出空间。考虑到近年来财政政策的风格,明年财政赤字规模估计不会放大太多(不超过2万亿元)。这意味着在堵地方政府融资“后门”的时候,财政这一“正门”开得可能会不够大。这样一来,要么地方政府融资受限导致基建投资减速,进而经济下沉,要么促使地方政府用更偏的“后门”来寻求融资。无论哪种情况发生,经济运行的风险都会加大。

第五,美国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美国的QE3已经结束。市场普遍预期联储会在2015年年中开始加息。这固然表明美国经济的复苏已经足够强劲,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风险。在美国货币政策紧缩的过程中,美国经济是否会像2011年QE2退出时那样失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而美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已经带动美元升值,加大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出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会否会爆发较大的危机,对我国影响会有多大,都存在变数。

当然,2015年的我国经济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变数。股市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如何消除,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大幅波动,各项改革措施推进速度能有多快,都是需要关注的变数。但从预防风险的角度来看,前述的五大变数尤其重要。

    进入专题: 货币政策   房地产   地方政府融资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97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证券市场周刊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