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满林:文本概念:打开利科诠释学大门的钥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44 次 更新时间:2014-12-10 14:28

进入专题: 文本概念   诠释学  

姚满林  

利科以文本概念为“试金石”,巧妙地借鉴了当代英美语言哲学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理论,在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解释的存在论与解释的方法论、前进的解释与回溯的解释、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努力促成冲突理论的调和。

在诠释学理论中,文本无疑是一个重要概念,但在不同流派的诠释学家视野中,文本概念的内涵有很大差异,因此,如何界定和对待文本概念不仅导致诠释学家的理论旨趣之差异,还决定了其诠释学的任务不同。

纵观诠释学的发展历程,随着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变迁,文本概念也在不断地演化。在众多诠释学家中,当代法国哲学家利科对文本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有着贡献。在如何看待文本问题上,利科的看法与传统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利科不赞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撇开方法论而以“捷径”式方式突入理解的存在论做法,相反,他主张通过将诠释学与现象学嫁接起来,渐进地从语义层面、经过反思层面、到存在论层面的提升。这样既使得解释活动有了生活世界的根基,又使重新塑造文本概念成为必要。

利科最初认为,文本就是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在对话语这一概念的运用上,利科不但借鉴了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进行区分、胡塞尔现象学对意向内容和意向行为区分的做法,而且沿袭了当代法国语言学家,如耶尔姆斯列夫、邦弗尼斯特,区分话语语言学和语言语言学的思想。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利科发现,如果将文本仅限于以书写形式固定的文字系统就大大限制了诠释学原则的运用范围。他另辟蹊径,一是通过语义学将人类行为看作诠释学的对象,二是通过象征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关联将文本概念拓展到了无意识领域。在利科看来,无论是就结构还是就特征来看,人类行为和精神分析中的言语、象征、梦境都同文字文本一样,具有“家族类似”,因而,文本也就理所当然地涵盖文字文本、行为文本和精神分析式文本。

但诠释学探索不能仅仅关注文本概念的内涵,还必须深入到文本的世界。与传统诠释学理论不同,利科使用了来自伽达默尔的“间距化”概念来说明文本世界的形成。伽达默尔一改人们对间距化的消极态度,而在解释中给予它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它看作解释的必要前提和可能条件。利科沿着这一思路不但明确分析了间距化存在的四种形式,而且将间距化的出现视为一种意义的解放、意义的创生,使得文本成为了一个具有自己生命的独立世界。借用利科的话来说,文本的世界是一个被筹划的世界,一个“我”可以居于其中的世界、可以投射内在可能性的世界。由此,对文本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世界的理解。

在如何对待文本的解释问题上,利科也有独到的思考。在利科看来,诠释学理论的种种冲突乃源自说明与理解之间的灾难性对立,因为理解与说明分属不同领域而不可互通,这种对立在狄尔泰那里达到了顶峰,因此,如何调和二者的对立就成了诠释学的核心问题。利科以文本概念为基石,将说明和理解描述为两种运动:一则从理解(understanding)到说明,另一则从说明到理解(comprehension)。

我们发现,虽然利科在多数情况下把understanding与comprehension等同起来,但必须指出,understanding被视为总体上对文本意义的素朴领悟,而comprehension却是更为复杂或者说更为高级的understanding,因此,在这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利科认为,最初理解就是猜测,而最终理解达于“占有”,说明则作为理解的两个不同阶段之中介而出现。理解为何必须走如此渐进之路呢?这乃源于间距化而导致的文本自律性和语言的隐喻性。这一切决定了理解就只能始于主观的猜测,理解的深入发展就是通过对猜测的确证和结构的阐明而达于“占有”,即理解达到了生存论层面。于是,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利科的主张,理解文本的意义,不是阐明文本的结构,而是在文本中投射内在自我,发现放大的自我,因此,“占有”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使异己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是把自身提供给文本开启的那个“在世之在”。

当然,利科对当代诠释学的贡献不仅是对某些诠释学概念的重新塑造,而且是通过这些概念的重新塑造后,对当代诠释学面临的种种冲突进行调和。利科明确指出,就诠释学领域而言,不存在普遍的诠释学,没有普遍的标准,仅存在关于解释规则的根本不同且对立的理论。当然,解释冲突的出现并不令人生畏,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解释冲突中做出调和。就此而言,利科以文本概念为“试金石”,巧妙地借鉴了当代英美语言哲学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理论,在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解释的存在论与解释的方法论、前进的解释与回溯的解释、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努力促成冲突理论的调和。由此可见,利科诠释学理论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其诠释学思想,显然,文本概念是打开利科诠释学思想大门的钥匙。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进入专题: 文本概念   诠释学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外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14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