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广电总局“第五届民生新闻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
各位好!
国内的同行都知道,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这个“民生新闻论坛”应该说是国内“民生新闻”领域的最具权威的论坛了,在这个论坛讨论问题,应该说是“民生新闻领域”的“华山论剑”,无疑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了。而且,我特别有感觉的是,很多的报告现场我都经历过的,可是,刚才我跟主任说,在领导讲话的时候,我坐在第一排,可是却就能感觉到后面的一种特别宁重的气氛,很显然,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的电视新闻中心的人们都对于论坛的内容有着很高的关注,因此,就都很认真。
当然,在开幕式上为我安排一次专门的演讲,就我个人而言,无疑也很荣幸。昨天晚上来了以后,我还跟论坛安排负责陪同的一位同志说:我这几年实际上一直也是被民生新闻培养的,是“被培养”。因为,2002年的时候,一开始卷到民生新闻里,实属意外。那个时候,甚至都不可能知道这个节目竟然最后就叫做“民生新闻”, 后来,我记得王丹彦——当时是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到江苏来召集座谈会,商量这个类型的节目应该叫做什么节目,我作为当事人,也参加了,那个时候我们也还没有确定“民生新闻”这个名称,尽管国内有些报纸经开始用这个词了,因此,我一直觉得,我参与民生新闻一直是一个“被培养”的过程,用毛泽东的话说,叫“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今天,我就想讲讲我这么多年被“民生新闻”培养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第一个要讲的问题是“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讲,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三和第四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民生新闻的基本经验。
总之,我觉得,民生新闻之所以宝刀不老,到了今天还是这么吸引大家的关注,它一定是有它的独门剑法的。
那么,民生新闻到底有什么独门剑法?今天,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一、“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
第一个问题,我想讲一下,“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民生新闻,说它有十几年的历史也好,或者说它有八年的历史也好,总之它已经有了一段历史,而且,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很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它已经进入了自己更年期,或者说,它已经进入了它自己的历史拐点,于是,大家问的最多的,就肯定是:民生新闻何去何从?我印象中上一届“民生新闻论坛”开幕式的主讲嘉宾你们请的是于丹教授,她的演讲题目就是:《民生新闻的下一站》,也就是说,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在问民生新闻的下一站在哪。
从我来说,总的来看,我认为我们是讨论民生新闻的下一站也好,还是讨论民生新闻的未来也好,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讨论问题的方法问题。我虽然是学术中人,而且我的工作单位也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但是今天在这个论坛上,我也坦率地说,我不是很赞成一种学术的发言方法,我一直觉得做电视就是做电视,做电视它有一个动手的规律,它跟你指手画脚地去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研究民生新闻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你拿它来做电视试试看?肯定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我个人觉得,因为我是学界中人,我们自己把自己说得刻薄一点,我想大概也伤害不到谁,因此我要说,指手画脚,对民生新闻的发展来说是根本于事无补的,也就是说,我们特别考虑的是民生新闻是正确还是错误,民生新闻是应该发展还是应该枪毙掉,然后,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如果说民生新闻好,我就在民生新闻里找一点好的例子,如果说民生新闻不好,我就在民生新闻就找一点不好的例子。坦率地说,对此,我是很有看法的。
我这些年一直就在参与电视节目的策划,当然我,参与的策划不止民生新闻。之所以与民生新闻邂逅,有一个特定的历史的机遇,那就是它诞生在南京,这样,2001年在策划的时候我也就参加了,我记得当时有现在江苏台的副台长,有现在江苏少儿频道的总监,他是《零距离》的第一任掌门人,还有现在在华南师大做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李幸,还有我,在南京的大钟亭茶馆,可是,当时我们在做的时候其实也没想那么多,无非就是想把地面频道的新闻节目做好而已。而现在,那么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如果让我这个部分的当事人也来评价民生新闻,我个人觉得,我特别愿意站在一个从业者的角度,站在和在座的你们一样的角度,而从这样一个角度,我认为,我们说民生新闻好或不好都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它存在,就好像那些登山运动员,他们要爬山的时候,最气壮山河的话是什么呢?你问他为什么要爬山?他们就说:“因为山在我面前”。我认为,民生新闻也有一个最不可抗拒的事实,就是它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我们说它好它也存在,我们说它不好它也存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怎么样让它好上加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怎么把民生新闻做得更好?怎么把它的收视率做得更高?上怎么做得让领导和老百姓都满意?
那么,怎么才能把它做得更上一层楼呢?或者说,怎么样让它存在得更合理呢?我想用这样的话来表达我的想法:“民生新闻进行到底”!
现在外面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认为民生新闻已逐渐地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它将为公共新闻所取代,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当然,从理论的角度说,它是很合理的,但是你要知道,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合理但不合情,因为它不合中国特色。我认为,我这么说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关于“公共新闻”,熟悉它的人一定知道它是从什么地方发源的,是从江苏电视台《1860新闻眼》,而《1850新闻眼》那次推公共新闻的所有的稿子都是我一个人策划并撰写的,当时,我也曾经想过推一个公共新闻,但是到现在我觉得事实上在中国做公共新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很美好的新闻梦想,我们可以怀揣这个梦想,但做起来真的很难。所以我现在不管到哪都很少再提公共新闻,我倒是觉得我们还是干脆最好就是“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
当然还有人提出“后民生新闻”,我说老实话,我看来看去没看懂,关于“后民生新闻”,我想起中国的一个成语,叫狗熊掰棒子。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做完整,或者说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大化,可能比我们像狗熊掰棒子那样去做事都要简单地多。所以我认为,当然有人可以说民生新闻已经过时了,我们要做后民生新闻了,那他们就去说吧,但是,我们不要去理睬,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的民生新闻现在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我认为都来自一个关键,就是: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民生新闻的底线。民生新闻的最根本的支撑点在哪?或者说,民生新闻为什么能够一下子就一哄而起呢?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不径而走”,什么叫“不胫而走”呢?它没有腿也能走,民生新闻它一开始也是没有腿的,它在北京做也好,在广州做也好,在南京做也好,没有人去主动宣传它,而且刚开始做民生新闻的时候,我知道在很多地区,地方首脑都是不高兴的,那它为什么能“不胫而走”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了两个问题,而且,民生新闻出来了这么多年,从我的实践角度来看,我认为它的两个最基本的底线也就是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而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也首先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我们是不是做够了?在急于离开之前,我们要问自己的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我们都把它做到家了?
第二个问题则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经验。我经常说,说民生新闻的成功一定有它的独门武功,那么它的独门武功到底是什么?尽管我们一直在做,但是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可是,我们必须回答。
还回过头来再讲几句有关学术讨论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更科学的办法来做民生新闻呢?我觉得,更科学的办法,实际上就是能够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的全部的保证。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这些年,你们如果注意的话。可以发现,作为参与了民生新闻的全过程的学者,我从没有写过有关的一篇文章,我认为,这是我的光荣。当然我也写了不少别的文章,刚才大家看简介的时候都看到了,我出了很多书,光专著就十八本,但是民生新闻我确实没有写过文章,因为,我一直坚持一个观念,民生新闻最重要的是实战,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讨论,民生新闻对还是错?三分成绩还是七分成绩?六分成绩还是四分错误?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民生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个教授一个专家到哪个电视台去做报告,你如果真有本事,你就把它的收视率做上去,我认为我要做的工作,包括我敢于去做的工作,就是这个,大道理谁都会讲,而这种动手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的。
这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去真正地思考民生新闻呢?我的思考角度是这样的,我认为民生新闻的一个关键,在于它的特点,民生新闻所谓的优点和所谓的缺点,都是从它的根本特点所衍生出来的,有些人说,有些学者是吃我们这些人饭的,他研究民生新闻现象,甚至是写书的都有,他研究的是什么呢,是民生新闻特点所衍生出来的正面效应就是它的优点,还有些人呢抓住民生新闻的弱点,说民生新闻什么新奇特,吵吵闹闹,打打杀杀,婆婆妈妈,鸡毛蒜皮,说我们民生新闻是“低端产品”,记得我们刚开始在南京做民生新闻的时候,我们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就在会议上发言,说南京搞这个就是掏耳朵、挖鼻孔,我听了也就一笑,耳朵痒了不就得掏嘛,鼻孔有时候也要清理,为什么就不行呢?可是,我认为这样的讨论不能解决问题,能够说明问题的是:民生新闻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顺便说一下,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比如说到南京去学习民生新闻的几十家电视台,但是我不知道大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没有?有些栏目他学了以后或者说他用民生新闻的这一套以后,做得很成功,但是我们不能排除也有些栏目没有做成功,我们可以借用电影的话来总结,大概有几种模式吧,叫座不叫好,叫座又叫好,不叫座但叫好的,不叫座也不叫好。那么,我们就要回过头来看一看,为什么大家都是认为民生新闻是现在的秘密武器,是现在的核武器,为什么大家都拿起这个武器,却打出了四种结果呢?我认为,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我们是不是抓住了民生新闻的根本特征,而且我们是不是把这个根本特征贯彻到了我们节目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到很多电视台去培训员工,经常讲一个观念,所有的节目,当然不止民生新闻了,因为别的节目我也做,所有的节目只要质量不好,如果没有策划创意的问题,那就一定是从手指缝里一分钟一秒钟都漏掉了,什么意思呢,你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但你在做的时候并不理解这个创意,或者说它是个很好的创意,制片人很理解,主持人很理解,但是那些小编辑,包括那些出去跑的小记者他们不理解,他采访回来的材料拿回来,你发现不能用,或者你叫他做一个什么事,他跑回来你却不满意,结果节目的漏掉的一分一秒就影响了我们民生新闻的质量。
再说得大一点,民生新闻它是有它的特定内涵的,这个特定内涵如果你没有让所有的人看得见,它就不可能做得很成功。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大家都理解。,因为与其指责各位说,你们做的是低端产品,与其奉承你们说,你们做的是高端产品,不如实事求是地说,谁让民生新闻在电视节目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体现出来了,谁让民生新闻在自己的所有从业的记者身上、编辑身上、主持人身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体现出来了,谁就是做了好的民生新闻,否则就是不好的民生新闻。我对流行歌曲不太熟悉,但有一次是吃饭还是干什么,偶尔听到了两句歌词,我觉得那个歌词唱得很好,是年轻人唱爱情的,说:“爱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我当时就一下子想到,我们做的民生新闻一定要让你听见,让你看见。民生新闻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是假设我们没有把它做得让你听见,让你看见,它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了。我们经常讲好心办坏事,而我们为什么没有好心办好事呢?
所以当我们讨论民生新闻的时候,我斗胆提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讨论讨论民生新闻是怎么成功的?我记得有一次,现在到江苏台当台长的周莉,和我们一起策划节目,做一个法律类的民生新闻节目,当时我就提了一个想法,我说,周台,我现在逐渐地发现我们们任何一个做电视的人都太喜欢纠正错误了,我后来突然觉得太喜欢纠正错误也是一种电视洁癖,就好像我们在生活里有道德洁癖一样,那些有道德洁癖的人其实是没有办法生存的,可是,我们做电视是不是也有电视洁癖呀?我们太喜欢问别人:我这个节目是不是有错误?我这个节目什么地方没做好?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缺点,任何一个节目它一定有缺点,有缺点就要改吗?我现在逐渐发现有缺点不要改,你可以用发展、发扬优点的办法去缩小缺点的负面效应,比如说我的节目的优势我发挥得很强大,那我的缺点就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就想起,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来整理一下自己对民生新闻的感受呢?我不要整天想民生新闻又被别人骂是低端产品,又说什么什么。我们换个思路想一想。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说过很好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今天能不能也用它说我们的民生新闻节目呢?成功的民生新闻节目一定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民生新闻节目一定各有各的不成功。那我们与其来讨论不成功,就,那我们还不如来归纳一下:成功的民生新闻节目到底在什么地方成功呢?
我用我八年的经验来跟大家如实地汇报,我用最简单的三句话来概括我们民生新闻的独门剑法。当然这三句话应该产生在我这个报告的最后,所以我现在也就玩一点噱头,就秘而不宣。但是我特别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想法,我认为讨论民生新闻最重要的是讨论怎么做得好,怎么实战,而且最重要的是讨论成功当中的相似之处。那个缺点我们可以蓄意视而不见,随便你去说,我们优点越大,缺点就越小。如果我们像道德洁癖者那样,那你的缺点永远会被你自己自我放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
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
二、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下面我想讲讲我刚才提出的两个想法,我说了,我们的民生新闻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二个,它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我首先想跟大家讨论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
说到民生新闻,我要先发表一点意见,因为我跟媒体合作的比较多,一开始我也说了,我不希望我站在一个专家的立场上,我特别希望自己站在一个长期跟你们合作的合作者的立场上来说话。而在这个角度,,我觉得我们现在做民生新闻,事实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做电视实际上经过了两个时代,你不管人民日报怎么总结,广电总局怎么总结,李长春怎么总结,那都是政治上的。从我们来说,我个人认为我们做电视节目就是两个时代,做“来料”的时代和做“加工”的时代。一开始是做“来料”,最早的时候做新闻,何等痛快?最早的时候做新闻,何其自豪?只要我们报料,马上就天下皆知,只要我一出去说我是电视台的,那就牛气冲天,那个时候,我认为就是“来料”时代。那为什么后来做电视不行了呢?问题在于我们后来的“来料”多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竞争加强了,以南京为例,到了晚上,从五点四十五开始,上空到方到处都是民生新闻。
当然,最早的时候我们是从六点半做起,后来说,不行,要从六点做起,后来《1860新闻眼》先开始的,五点四十五就开始,当时那个制片人就来找我,说,潘老师,五点四十五行吗?我说五点四十五是可以,但是你要换主持人。他说为什么要换主持人啊,我说,五点四十五看节目的都是家庭妇女,你用年轻靓丽的主持人没人看,我说,换一个中年的主持人,我就给他做了这么一个小的建议。事实上,《1860》把时间往前面移,结果也站住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同质化竞争的过程当中,做“来料”已经不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了,什么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呢?做“加工”,做“再加工”,做“精加工”。所以我经常说,“三贴近”永远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做电视从业人员光有“三贴近”还不够,我们还要讨论业务,像今天这样我们齐聚一堂来说两句实在话,就是为了讨论业务,而不是为了政治学习。这个节目怎么做出收视率,这个节目怎么做得好上加好,这个节目怎么样做得比过去更优秀,我认为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业务问题。我们必须要足以并且学会讨论业务。我们的民生新闻发展的太快,我在南京经常用八个字来概括民生新闻,叫:强行起飞,空中加油。很多做民生新闻的,过去他想过吗?肯定是领导说你去做新闻,他就来了。着呢么办呢?他就张目四望,国内什么新闻做得最抢眼啊,什么新闻做得广告最愿意投啊,像《零距离》一年一个多亿,于是他说,那我当然做民生新闻了。但是做民生新闻也是需要技术的,做民生新闻也是要水平的,并不是说我只要做民生新闻我就一定做得好。我刚才也说了,做民生新闻会有四种结果吧?最差的结果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挨批评的结果是叫座不叫好啊。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它又叫好又叫座呢?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多讨论业务,我们要改变这种“强行起飞,空中加油”的现状。怎么改变呢?我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我们不讲大道理,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话来讲,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四个字,立竿见影!
好的民生新闻一定是“立竿见影”的。我到很多电视台去看民生新闻,有时候,台长说,你这个一边看样片一边还发短信,节目就五分钟,你都敢忙里偷闲呀?台长说,你这个好象看得太快了吧,我说,其实也不是,简单地说,是有点熟能生巧,熟能生巧不是一个自我表扬的话,只是一个对业务水平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台长就问,你为什么能看得这么快呢?为什么一看就能知道这个节目大概的发展趋势?就象那个老中医,有时候他没有去碰这个人的身体,但是他就能从他的气色上感觉到。而如果你今天问我说,怎么才能很快就感觉到一个民生新闻好或者不好?站得住或者站不住?我就特别想送你们们四个字:凡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民生新闻都是是不会倒的,凡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新闻都是迟早是要倒的,还有那些连竿子都没立的,更不要说了,当然一出场就倒了。
那么,什么是“立竿见影”呢?我用一句比较完整的话来表书吧,我不去讲那些政治大道理,我们中国的民生新闻之所以成功,它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就是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回报!
这就是我的感受。我这么多年看下来,其实我们的民生新闻,说来说去,就是因为它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回报。
我刚才说了,当时介入民生新闻的时候,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丹彦到江苏去讨论,当时我们就曾经想过,把它界定为社会新闻,后来我们就觉得民生新闻其实也不是社会新闻,当然,从表面上看民生新闻跟社会新闻是最接近的,但是这个接近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它的不接近。不接近在什么地方呢?后来我就反思,我们做民生新闻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于是我就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民生新闻就跟社会新闻差不多,甚至说我们是“低端产品”,如此如此,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理论误区,就是它是把我们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等同起来了。但实际上全世界的社会新闻,坦率地说都不是民生新闻。全世界的社会新闻都是在新闻之外的一种对社会的“他者”报导,就是说,我拿着这个摄像机去反映社会,去反映人生,但我是第三者立场。在做民生新闻的时候,却永远不存在第三者立场,做民生新闻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它一定要是对于百姓民生的直接的感受、直接的参与。
当然地方要提示一下,为了不要犯另外一个方向的错误,我就特别要提示一下,直接“参与”不等于直接“干预”。但是我宁肯不去讲直接“干预”,现在有些学者喜欢指责你们跟社会关系太密切,“干预”太多,我宁肯劝你们“干预”多。为什么呢,因为在不知道民生新闻的根本特征的情况下,你无意识的“干预”恰恰就踩中了民生新闻的命脉,恰恰接近了民生新闻。干预一下有什么不好呢,在现在普遍缺乏“干预”的情况下,你们“干预”一下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我说,要了解民生新闻,我们一定要知道,只有做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才做出了民生新闻,什么叫“立竿见影”呢?一定要做出“参与”感。我必须强调,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新闻,我不管它是不是新闻。你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哪本理论书去推论呢,我们不也说它是中国特色吗?我们千万千万不要忘记,民生新闻就是我们所有的中国电视人所创造的最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闻成果,它最重要的落脚点不在于是新闻,而在于它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国特色的新闻,如果我们忘记了它的中国特色,非用在大学时学的新闻学理论去套,用在大学学的传播学理论去套,用现在有些学者站在岸上指手画脚的观念去套,你一定会乱了方寸,你一定会找不着北。为什么呢?因为民生新闻是全世界独一份,是不是新闻的新闻。这就是它的中国特色。
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不是新闻的新闻呢,我们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的民生新闻的整个的发展历程,把我们的思路理一理,看我们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神奇,我们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相似的成功”?
实际上,所有的新闻它一定是“告知”的,如果我们讲到新闻的话,它一定是“告知”的。现在我们做民生新闻的经常被学者指责也无非是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于提供“告知”。当然,如果你拿新闻学理论来推,如果你拿传播学的理论来推,那我们一定是不行,我们也说不过你,因为全世界没有这样的新闻,我有时候就想,我们干脆就承认没有不就完了嘛。那全世界还没有中国这样的社会形态呢,我们怕什么?我们在全世界不是也发展得很好嘛?我干嘛要靠你那个新闻学模式去推理啊,再说了,美国的新闻模式你见过吗,不还是在书上见的嘛。要知道,现在这个新闻模式就是最符合中国的国情的。我们的国情就是我们做的新闻不是“告知”而是“参与”,它跟西方跟全世界的新闻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西方的特点是“告知”,中国的民生新闻的特点是“参与”。
什么叫“参与”呢?我给大家举一个我最简单的经验,比如说我到各地电视台去看他们的民生新闻,我都习惯了这样一种做法了。例如,我有一次去一个省,他们那个时候还没开始做民生新闻,到了宾馆我就问服务员,你们万一在街上和人发生纠纷,你们找谁啊,他们说,我们找派出所啊。我简单地告诉各位一个判断标准,哪个城市只要老百姓说找派出所,那么,它的民生新闻就还没达到标准,只要是做得成功的城市,老百姓一定是说,去找什么什么节目。海南台的同志你们还记得吗?最早我和你们一起做《直播海南》的时候,在那之前,老百姓打官司找谁啊?找政府,后来找谁啊,我再到海南,老百姓怎么说,找《直播海南》,南京更不要说了,一说就是给《零距离》打电话,什么意思啊,这就是民生新闻的独门剑法。离开这个,根本不存在民生新闻。我们不要去往教材上靠,在教材上靠来靠去是没有用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如果也去“靠”,那就根本成功不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如果也去“靠”,从49年根本就到不了现在。我们就是这个中国国情。
什么是中国国情呢?简单地说,有两个特殊性我们必须考虑。一个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一个是二十多年的苏联式的集权的管理方式。这两种东西导致了我们在做民生新闻之前的那种改革开放时期的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绝对的信息不对称。这是我们当时做民生新闻的一个最简单的前提,而到今天为止,这也恰恰是民生新闻的立身之本。
假设我们不是从这样的实事求是的角度看问题,民生新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就是由于存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老百姓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下是完全被动的,政府是强者,老百姓是弱者,而且我们说一句相对来说有点过分的话,政府管理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忽视了弱者存在的声音的,但是百姓就真的没有自己的声音了吗?就真的没有自己的要求?,假设没有,民生新闻就不要想诞生了。而事实上,我们去看民生新闻产生的背景,就也会发现,它是和两个“移动”有关的,当然这不是“中国移动”,这是中国的移动,或者说,是中国的乾坤挪移大法。
第一个移动,政府的角色的移动。在做民生新闻之前,出现了一个政府角色的下移,就是政府本来是统治者,后来它意识到自己应该首先是或者说只能是个管理者。它开始是作为“江山”的代表,那个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说“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褪色的“红色江山”,后来只说自己是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了。说到底,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最让老百姓欢欣鼓舞的变化,就是政府要对老百姓负责了,从 “对权力负责”下移到“对人民负责”。但问题是,政府对老百姓负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没有完全实现之前,它就还不能够真正地和对老百姓负责实现无缝对接,那么,谁来填补这个真空呢,就是民生新闻。这是一个“移动”。
第二个“移动”,是百姓角色的上移。本来百姓是相对沉默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要说话的冲动,本来百姓是一个隐蔽的主体,而现在却强烈地呼吁,要成为一个实在的主体。现在,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但政府还一时不能管理到位,老百姓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可是,又没有一个发言管道,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民生新闻的整个的发展空间。
现在,我愿意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我不想讨论什么后民生新闻、什么公共新闻,我认为,民生新闻将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一样的漫长,我们不要去讨论它什么时间死亡,暂时死亡不了的。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恰恰是这两个“移动”的结果,这两个“移动”的历史过程不完成,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不会完成,而在这整个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当中,我们找到的最成功的新闻的表达方式,就叫做民生新闻。这,就是我对整个民生新闻的一个基本判断。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民生新闻产生的背景,当时中共中央有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一个决定,它里面专门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多元导致了社会的一个整体不和谐,我们知道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呢?当然因为它不和谐,要不然要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呢?那这个不和谐,我们怎么去消除?中共中央提的要求是两条,第一是最大限度地去增加和谐因素,第二是最大限度地去减少不和谐因素,目的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的是两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两个“最大限度”,其实围绕的都是“和谐因素”,只是一个从“增加“的角度说,一个从”减少“的角度说,而目的则是:要尽最大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我认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即使民生新闻出现的最为根本、最为直接的背景。
这个决定所提出的两大限度,其实就它恰恰就是我们的空间啊,什么不和谐因素我们就要关注?什么和谐因素我们要共同创造?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民生新闻的爱恨,就是我们民生新闻的喜怒哀乐。我们还要什么尚方宝剑?我们还要什么空间?这就是政府和历史所赋予我们的新闻的空间。只要站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我认为民生新闻就是可行的。
而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可以注意到,现在整个社会包括我们新闻所出现的时代转换和民生新闻的应运诞生是完全一致的,比如我们过去说,我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现在加一个,同时还是人民的喉舌。那么,人民的喉舌怎么体现呢?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能够更好地体现?还是我们呢?还有,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上情下达”,所以那个时候所有做新闻的都不说自己是做新闻的,而是说“”搞宣传的”,呵呵,,我看到你们在笑,现在听上去已经很可笑了吧?什么叫“宣传”,就是“上情下达”啊,对不对?宣而告之嘛。但后来我们为什么会有一个“下情上达”?现在,我们特别关心,人民的喉舌,下情上达,应该由谁来完成?当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新闻联播》也可以啊,我也没说它不是。但是,如果说主要以人民的喉舌为主、以下情上达为主,那还是非民生新闻莫属。当然,这就是民生新闻的力量。
而且,我们要仔细地看一下,就会发现,民生新闻是有它的收视规律的,比如说刚才深圳电视台的领导讲得确实很客观,他说我们打败了香港,他说这就是他们的成绩。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能听懂?反正我听懂了。为什么他说这就意味着他深圳电视台搞得好呢?要知道,我们做新闻的时候收视习惯是一定要研究的。比如说,我就发现很多做民生新闻的同志,做为朋友,我要说一句稍微带点带批评的话,就是对很多业务的东西不理解。比如说早新闻应该怎么做啊,午新闻应该怎么做啊,晚新闻应该怎么做啊,还有春天的收视人群是什么啊,秋天的收视人群是什么啊,暑假的收视人群是什么啊,再比如说,北京的收视人群是什么啊?等等,就说北京的收视人群吧,我看到一个调查,北京的收视人群基本上是公正的,中央台和地方台,北京人都能接受。但是你们知道上海人的收视习惯吗?上海人是只看本地台,广东人的收视习惯呢?香港台。所以深圳说它挡住了香港的强大攻势,那就完全可以说他成功了,我一听就知道,内行一听就知道,他成功了。而我们现在知道,全国的地面频道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视受众,高达60%。但是要知道我们并没有我们自己的新闻资源啊,胡锦涛到哪里会通知你吗?就算你知道了,你进得去吗?那你有什么跟老百姓可以讲的,02年我参与做零距离的时候,我认为江苏电视台的朋友们当时无意中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做“接近率”。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最大的新闻,我固执地认为,地面频道只能这样做。既然地面频道只能这样做,那我们就说,只要社会存在整体不和谐,那么民生新闻就可以存在,什么时候社会整体不和谐不存在了,那我们就可以和西方的新闻发展同步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说我们也是新闻,我们是过渡时期的新闻,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我们是“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不就行了吗?没有必要去与那些指手划脚的专家学者去论战的。
可是,什么叫“立竿见影”呢?什么叫“直接的参与”呢,按照我这么多年的体会,我认为,如果看到了你节目中的三个东西,那你立竿见影了,如果这三个东西没看到,那你就没有。,我不会去看你的节目型态的,我到哪个台我就看你的节目在这三方面到位了没有,至于怎么做?我管你呢,愿意怎么做怎么做。我们有时候特别喜欢讨论具体的问题,主持人应该怎么说话,节目应该怎么包装,我认为这里面是不存在很多的问题的。只要是好的民生新闻,就一定能够撑得起台面,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包装,不是营销,也不是主持人水平到底有多高多低,而是我们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
那么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为老百姓说话”。
当然大家会说我们就是为老百姓说话啊,你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准确地说,就是要让“为老百姓说话”看得见,要让“为老百姓说话”听得见。那么,什么才算要让“为老百姓说话”看得见,要让“为老百姓说话”听得见呢?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你做的民生新闻一定要是“给说法”的。比如说,我们去做一个爆光的节目,如果是一个正式的新闻节目,那肯定是到此结束,如果是我们民生新闻,那就一定要有个结果。比如说,我们今天讨论一个社会现象,那我们就一定要代表老百姓给他们一个说法,
什么叫“给说法”呢,我们来看一下,首先你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一定要视而可见,听而可闻,我们一开始做民生新闻时候针对的就是对老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我们过去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相对来说现在在所有的民生新闻里都不存在了。但是各位,这并没有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如果你只是这样做,我认为就只是民生新闻的开始。
我看到了一个统计,它的统计结果是这样的,所有喜欢民生新闻的都是因为喜欢它的对社会的直接关注。所以,如果对社会的民生疾苦只是“视”了但是没“见”,“听”了未“闻”,那一定是不行。但是,这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当然能做到这一步也很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民生新闻就是因为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了,你这尽曝光负面,尽和政府唱对台戏,等等。我在很多地方都讲,我们要去说服政府官员让他们接纳我们,我们的民生新闻就是以曝光为主,没办法。理论上怎么讲?你们愿意怎么讲怎么讲,怎么对付领导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我们要做新闻,要想有收视率,要真让老百姓高兴,就只能是这样,就是这个东西,你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是这样。这就是我做民生新闻的态度。
道理在哪呢?我要告诉大家,道理在老百姓在看电视的时候对成绩是没有兴趣的。说起来,我最怕做什么春节、什么国庆的节目,很难做,你以为老百姓就会去看啊?每年到那个时候就很难做,为什么呢?关键在于老百姓对新闻的要求,中国的老百姓对新闻是有特定要求的,我们知道,所有人在看电视的时候都想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人生,没有人去隔岸观火的。但是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老百姓是最感兴趣的?就是“同病相怜”啊,可是,我们听说过这个词吗?“同快相怜”,为什么“快乐”就不能“相怜”呢,只有“病“才能”相怜“呢?因为快乐的时候,每一个人他就溜一边自己享受去了,可是到别人痛苦的时候。每个人却会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落到这个地步,那有多惨啊!所以民生新闻它之所以抓住老百姓的眼睛,最关键的就在于,它就是心理需要。所以你可以说我做民生新闻要如何如何,但事实上,没有人看,因为这是个基本事实,谁都违背不了这个事实,强扭的瓜不甜的。
比如说,老百姓为什么对社会公平这么关注啊?这还用讨论吗,如果社会很公平,他还会关注吗?就因为社会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所以他一旦看到社会不公平,他立刻就会同病相怜。你们知道看法制节目最多的人是谁?我知道,老弱病残和妇女。可是,为什么年轻人不看,想过这个道理吗?年轻人看什么法制节目啊,他觉得天下都是他的,他还想惹别人呢,因此永远想不到不公正也会落到他头上,可那些老弱病残是被社会排挤出来的弱势人群,妇女天生由于这个社会的性别歧视,有弱势心理,因此,自然各个内关心弱者的命运。
再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老百姓还都有一个“相对剥夺感“,有些人说,民生新闻怎么总做成这个样子,我就说,那做成什么样子啊?老百姓又没有相对幸福感,他们和政府长期形成这样一种隔阂,他们遇到事情就会先天地想,政府又不会向着我!他们先天就会想,弱者就一定是正义的!为什么?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因为这是老百姓的“相对剥夺感“造成的。所以在电视节目里,你只要触及到他的相对剥夺感,他就兴奋。这就是我们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的第一步。何况,这个”相对剥夺感“还有很多,比如说房价啊,比如说物业管理啊,比如说菜涨价啊,比如说公共收费啊,老百姓就会怨声载道,所以我们做民生新闻,这是我们的基础。如果老百姓不是这样的,那怎么才可能有民生新闻呢?
还有,目前现有公共服务体制在为公众提供权益表达方面的不完善和不通畅,客观上也加剧了公众在处理与政府关系时的挫败感和失落感。这也导致他们只盯着“个别”和“某些”负面消息。
但这毕竟只是第一个方面“为老百姓说话”的第一个层面,我现在特别想跟大家讨论的或者说要告戒大家的是,实际上民生新闻还有更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第二个层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懂、想得通、说得出的民生新闻。
我刚才说了,要让民生新闻“看得见“,怎么才能”看得见“呢?我这么多年做下来、想下来、向各位学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就是你必须要和老百姓的想知、快知、早知,和老百姓的知多、知甜、知其所以然完全无缝对接,就是,我们完全要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当然有的人又会想一些很高的名词,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说话?我说那都是唱高调,在中国我们就只能这样,当然最好是让老百姓说话,但是他如果还一时说不好,还一时说不透,还一时还想不通,我替他说说行不行啊,我替他想一想行不行啊,我和他一起讨论行不行啊?我认为是一定可以的。但假设我们做民生新闻根本没想到这个,我们一想就是曝光,那你就不知道老百姓到底想要什么了。
其实,老百姓在看到暴光之后,一定想看到这样三个东西,
第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要把前因后果看清楚,第二你要给我个说法,我是个老百姓我给不了自己说法,第三我也想出来发言,你给我机会了吗?我认为这是我们做看得见的民生新闻的关键,我们要让民生新闻看得见,就要做这三个东西。
顺便,我检讨一下,我们的民生新闻,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说是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犬不宁,一地鸡毛?我们姑且承认因为我们确实有些同行在做民生新闻的时候,没有完全把民生新闻做到让你看得见。所以现在的民生新闻确实存在着一个问题,就象我们《南京零距离》的孟非,他开玩笑说,在南京一个老太太一不小心摔了一交,跌了一颗牙,抬起头的时候,发现有五台摄像机对着她,这是我们的现状吧?
但是我们怎么样做得比这个好一点呢?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是看得懂,我认为我们要全方位地关注民生,是我们民生新闻做看得见,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的一个关键。有时候,我们只做了第一落点,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这是第一落点,但是这第一落点落了以后,老百姓只知其然,可是老百姓也是人啊,大家知道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是好奇心,而且老百姓天生认为你跟我是一伙的,他什么东西都想在你这里知道。比如说,这几天在南京正在做这样一个事,那个车尾气排放的绿标的发放,老百姓突然报料说,所有发绿标的都是有关局找的民间公司检验的,一辆车提成多少钱,这些民间公司,只要你给它钱,它就给绿标,结果,街上跑的车都是贴了绿标的,但是照样排放有害气体,那么,报了这个新闻就完了?老百姓还想救星关心啊,是真的是假的?有多少部门参加了?交管部门还有环保部门等诸如此类的部门,他们是怎样分赃的?老百姓当然要知道啊,所以我们要让老百姓真正看得懂。如果你只是幕前的料,老百姓是看不懂的,那是台上啊,那幕后还有什么啊?我们经常说看书要看字里行间,民间新闻也一定要突破字面含义,给老百姓一个“字里行间”,让老百姓看得懂。我们看书的时候看不懂,为什么呢,因为字里行间的意思我们不知道,民生新闻也是一样。我们要让百姓看得懂,就要变“小民生”为“大民生”,要变“曝光”为“追踪”,要由“点”到“线”到“面”,要呈现重要新闻、重点新闻的台前幕后,所以我们要专门拿出一些时间,或者说专门拿出一个栏目,做主、副品牌,去专门地去做一些新闻调查之类的栏目,你看中央台的《新闻调查》它为什么站得住?因为只有通过《新闻调查》,老百姓才算把里面的猫溺看懂了。因此,我把看得懂叫做我们要做民生新闻的第二个落点。
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要做“想得通”的民生新闻。就是还要做第三落点,第三落点是什么,所有的民生新闻老百姓都是要“说法”的,你可以不给说法,可是他也可以不喜欢你,你不给他“说法”,他就会不喜欢你的。那我们怎么办呢?所有的民生新闻都一定是要说法的,所以民生新闻不但要“报”还要“导”,民生新闻当然不能“干预”但是必须“参与”,我们要帮着老百姓“给说法”,要让他弄清楚“庐山真面目”。
前面,老百姓身在庐山之中,我们想办法远距离去看,把这个事的前因后果、上下左右都告诉他们,于是,他们看懂了,然后呢,现在我们再帮着他们分析说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看,当然最好是老百姓自己讲,但说老实话,我们的老百姓是很可爱的,但是也是需要进化的。所以这是民生新闻的第三个落点。这第三个落点,我认为是现在民生新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民生新闻不重评论节目,很多电视台认为办评论节目一定没有收视率,我在很多电视台呼吁,我说十点左右办一个谈话节目,办一个吵架节目,后来我们江苏台总算办起来了,你们可以了解一下,《新闻夜宴》,搞得很好,后来再衍生出来一个《新财经》啊,还是以给说法为主。我们知道,人是动物里最奇怪的,很好奇,而且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找到原因,你千万不要幻想说,你不给他原因他就不找了,你不给他原因他就要自己找,你不给他原因他就让别人去找,你不给他原因他就不喜欢你了。
显然,这是一种“归因”的心理。必须强调,“归因”的心理是老百姓的一个很普遍的心理 。道理在哪呢?老百姓如果不这样就生存不下去,老百姓是弱者啊,比如说丢了一百块钱,你们是什么感受,一笑置之,老百姓是什么感受?他会在大街上哭一天啊,为什么会哭一天?他的整个的生活保障就是这一百块钱。所以我们有时没有想到为什么一些社会现象老百姓会那么急着给个原因,他要让自己安静下来,他要让自己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自己,他要让自己知道我以后的那个退休金还能不能养活我。所以你们要给他说法啊,这种归因是人要找到安全感的一种必然的表现,
再强调一下,公众必然热衷于在公共事件发生后“找原因”。公众在关注社会公共事件时,除了表现出利益相关和负面信息优先之外,还表现出对事件归因乐此不疲的特点。
归因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众和媒体对事件的归因将直接影响事发后民众负面情绪的大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件影响”。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心理过程,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世界的解释,人们可以判断自己与他人的相对位置和利害关系,判断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了解环境,预知未来,获得生存与交际的安全感。
而且,对于公众和媒体的归因,值得注意的是归因的三大原则:
一是折扣原则,即某结果虽然与某原因相联系,然而如果该结果还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那么,人们对该结果的判断倾向会发生改变。
二是过度原则,即公众和舆论会在事件发生后卖力地找原因,为了自己和他人,为了使那些行为看起来有逻辑,可以被解释。然而,一旦他们找到了他们认为足够多的原因来解释事件,人们很可能会拒绝继续忙忙碌碌地找下去;而在为事件找“原因”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原因,却对于那些深层的、潜在的和或许是更为关键的原因缺乏兴趣。
三是在归因时,人们更乐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功于自身,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咎于环境。心理学研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归因的“自我服务倾向”。
这样,你们就看到了吧?民生新闻如果不给说法,老百姓自己就要为自己找个说法,自己为自己归因,那无疑是很糟糕的事情。
当然还有第三个,就是“说得出”。什么叫“说得出”呢?就是我们要逐渐地变“为老百姓说话”到“让老百姓说话”。当然,我坦率地说,这个很难,我去年暑假的时候与江苏电视台的朋友们一起做了一个节目,江苏来参加这次“论坛”的各位一定都知道,叫“百姓话筒”,我策划的广告语就叫:“想说就说”。你们也可以回去试一试,从六月份开始,天气不是好了吗?老百姓都出来乘凉了,我们就每天晚上到一个小区把话筒架在那儿,你对社会有什么意见你就出来说,或者我给你派一个主持人,给你一个主题,家属区养狗还是不好?子女上什么班好还是不好?大家发言。然后我们分两种人,一种人是只要你说了,网上视频我就给你全播,。百姓第二天一看视频,特有瘾,兴奋得不得了,一种人是那些讲得好的人,每天我们拿出五分钟出来在电视上放他们的录像,然后每周评周冠军,每月评月冠军,每季评季冠军,最后训练一下,每个人在电视上讲几分钟来个年冠军,这就是“让老百姓说话”啊。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也只能是一种尝试,百姓现在确实还做不到,你让他们在电视上自己说自己的事,自己帮自己说话,还很难,但是,电视上一定要让老百姓的话能说得出来,当他说不出来的时候,我能帮他说,这就是关键。因为我们现在所有民生新闻的观众都是“后仰派”,什么是“后仰派”,有个说法,“后仰派”就是老弱病残,仰在沙发上,仰着头看民生新闻。2007年我在海南电视台,有一次做报告我讲过,我们民生新闻一定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不能总影响那些退休的、老弱病残的人,都是往后仰的人啊,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影响那些“前倾派”呢?他们每天在办公室对着计算机, 脑袋往前看着,前倾,我们的民生新闻还往往影响不到他。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改一下呢?你如果让你的民生新闻“说得出”,“前倾派”就一定会参与,“前倾派”就会觉得:我这样有水平的人也可以参与。所以我说,这是我们民生新闻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
这就是民生新闻基本内涵的第一个方面,我把它概括为“为老百姓说话”。
第二个方面是:“替老百姓办事”。
有时候,我说得很简单,但也可能是歪打正着,我说,江苏南京的两个新闻节目,把我们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完全无缝对接地讲清楚了。第一个是什么?“新闻零距离”,那就是我讲的,一定要“为老百姓说话”,要到无缝对接的地步,第二个是什么?叫“服务到家”,有些人看不起,说做电视搞什么服务啊,还有些学者批评“有困难找媒体”是一句新闻上的错话。我就经常说:不争论。因为它就是中国特色的新闻,很难拿新闻学的理论去套的,犹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用我的话说,民生新闻其实就象过去的八路军、新四军,到了哪里,就帮助百姓挑水砍柴,如此而已。而且,我可以坦率地说,哪个民生新闻不按这句话办,一定办不下去,甚至,不但要办,我还经常呼吁,要“前店后场”,要搞服务团队,要把老百姓想解决的问题全包下来。
刚才我说过,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就是社会服务整个地跟不上,而老百姓作为弱势群体,必须有一个部门帮他解决,哪个部门帮他解决呢?暂时只有我们这些新闻人来代替,当然,社会并没有给我们这个职责,但是老百姓给了,我去帮忙,老百姓喜欢,你管它社会有没有给我权力呢?所以我经常说,你不要管什么理论,什么什么那些东西,没用的,要想把新闻做好,不能靠那个。
具体来说,“十七”大报告指出了“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出行”等六个方面,在我看来,这正是民生新闻的“服务到家”的全面内容,老百姓最关心六个方面,那我们就做这六个方面,我们要“参与”而“干预”就完了嘛。什么叫“干预”?我直接干涉法院审判,显然,那当然不对,但是我如果只说他是嫌疑人,那没什么不对吧?所以,我不热衷于当法官,不热衷于当裁判,我只要不越位就行了嘛。而且,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想法,我认为:现在很多民生新闻失败的关键在于“不到位”,服务不到家,而不在于越位。所以,“服务到家”,是一个很关键很关键的东西。
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的第三个方面,从“内涵提升”到“外延扩容”
(暂缺)
三、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
要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就要知道:什么是民生新闻的“底”,除了第一个“底”: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我刚才讲了,还有第二个“底”,就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经验。
这个“基本经验”可以概括如下:
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
做“活动”——做“好活动”—“做好”活动
在第三节里,我首先来谈: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过去已经有了专门的记录稿,此处不再整理,感兴趣者可以参见http://hi.baidu.com/%C2%CC%D2%B0%D2%C1%C8%CB/blog/item/05dfb010b262fe72ca80c4c8.html)
四、做“活动”——做“好活动”—“做好”活动
(总之,一句话,做“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做企业与社会的战略资源”。过去已经有了专门的记录稿,此处不再整理,感兴趣者可以参见http://pan2026.blog.hexun.com/9049340_d.html)
最后的结论——
民生新闻的独门剑法就是三句话:
“直接参与”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为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办事)
“故事”是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
“做企业与社会的战略资源”,是民生新闻做大做强的必由道路(做“活动”——做“好活动”—“做好”活动)
新闻是“易碎品”,而民生新闻更是“易碎品”中的“易逝品”,但是,民生新闻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能够将民生新闻进行到底,作为“
易逝品”的民生新闻就同样可以成为“作品”乃至“精品”。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