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忘不了的人与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0 次 更新时间:2014-10-08 15:19

进入专题: 高尔泰   曹雪芹  

李磊  

高尔泰的散文集《草色连云》,一贯其《寻找家园》的风格,文中所收录的几篇文章,大都在国内有影响的报纸杂志发表过,如《南方周末》,如《文学报》等。相对于早期文字的行云流水与特立独行,他晚年的文章写得太克制了,反复酝酿,几番删改,一如学者崔卫平所论的“具有《红楼梦》般的品质”。但崔卫平没有说出另一半,追忆中同样笼罩的悲凉之雾,在《红楼梦》写得的是柔情舒缓,在高尔泰的文字中则是有棱有角,仿佛雕刻一般,用林黛玉的话来讲可谓是“风刀霜剑”,可又偏偏 “最关情”。

这样的文字质地,让人想起庾信晚年的文字。庾信后期的诗文,多是乡关之思,已近于悲凉,杜甫所论及的“清新庾开府”也好,“庾信文章老更成”也罢,都只是点到为止,未说原因,倒是杨慎之在《升庵诗话》中进一步说道“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绮艳清新,而又有质、有骨、不薄、不尖,足见庾信之功力,也恰恰暗合高尔泰之性情。庾信的乡关之思,与高尔泰的追忆师友、亲朋、旧事,之所以老成耐读,都是因为无限沧桑尽在其中。

在这无限沧桑中,渗透着高尔泰的性情。这些文章,没有廉价的情感宣泄,他完全是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把自己的精神气质弥漫在文章中,只写自己的本真情感,自己的个人经历。《寻找家园》才出来时,张洪潭教授曾推荐我阅读,说写得精彩,让人击节,可我那时看后觉得不过如此:不就是一个文化老人,记录自己生命中的人与事,点点滴滴,琐琐碎碎,人非名人,事非大事,没有可看之处。现在想我那时所知甚少,且年轻气盛,看问题也总是向前,全是今天明天,哪里会注意到昨天;再则看多了壮怀激烈与气吞山河,觉得这样的文字也未免小气了些。年龄渐大,入世渐深,才慢慢开始进入《寻找家园》。忘不了的人与事,才是我们的真生命。读到钱穆先生的这句话,我才发现我的阅历有多浅,对高尔泰的误解有多深。阅读高尔泰,需要阅历,没有阅历,读不懂高尔泰的委屈、无奈、坚持。

高尔泰所写旧年人事,以自己的亲历为原点,向四周蔓延开来,有他自己的考虑。这些文字虽不激昂壮烈,但都真真切切,闭上眼睛,他们都在眼前活动着。他深知,宏大的史诗往往会裹挟个人的自在,更压抑个人情感的本真抒发;在大气势与大场面的压迫下,人不再是自己的,个人也没有存在的空间可言;更可怕的是激情燃烧后的空洞无物,一地鸡毛。这一点,曹雪芹与高尔泰都拎得清,毕竟从油喷的繁华中看到过幻灭的冷寂,从轰轰烈烈中领略过惨惨戚戚。只追忆自己忘不了的人与事,这生命中的“三杯两盏淡酒”,虽然平淡,毕竟是从生命中渗出来的,恰如高尔泰自己所说,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没有对生命之痛的体悟,再宏大也要灰飞烟灭,因为文化传承的不是豪迈气质,而是一个个逝去生命的气息,一颗颗曾经跳动的心。建构出来的文化,没有生命气息,建构范式一变,立马过时,只能弃之不顾。

高尔泰在书中说,性格就是命运,而非性格决定命运。南人而北住,江南的细腻遭遇塞北的劲风狂沙,造就了他“有骨的江南”之气质。但问题是他没有改变性格来重塑命运,而是扼住命运的喉咙,不愿屈服,要活出自己的真性情,但活出自己谈何容易。一般人都甘于屈从生活,对他们而言,生命本身就是残缺的,不甘又怎样;即使一个有棱有角的人,也是活着活着就妥协了,被生活打磨了棱角,或者自己打磨了自己,变成了光滑的鹅卵石。记得傅雷在家书中对儿子傅聪讲,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挣扎着挣扎着,就向命运妥协了。罗素在其自传中,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有些人说,人老了,变得越来越明智。不过,我却不能苟同,我认为人变得有所畏惧了”。而在这些具体的叙述、事件、生活情境和细节中,我们依然发现高尔泰虽明智,看开了很多问题,但是依然有一股劲在那,正如他自己说,这些文字,我是压着火气写成的。这一股火气,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可更能领会到他那充沛的生命力被克制所带来的巨大思想张力。

最引发我思考的,就是高尔泰在回答写作目的时所说的:寻找家园,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三不朽?意义云云,多少有着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构建意味。还是博尔赫斯与我戚戚,在谈及晚年写回忆文章的目的时,他说是为了“寻找自己”。这看似不经意的四个字,一下子就上溯到了希腊阿波罗神庙中的那句“认识你自己”。通过回望自己的过去,一点一滴地梳理自己,思考自己,回顾自己生命的流变,以及流变背后无意识的思绪,自然也会比意义的探寻更本色。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进入专题: 高尔泰   曹雪芹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71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