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益萍:理性看待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3 次 更新时间:2014-10-08 15:14

进入专题: 高考改革   教育公平  

霍益萍  

“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此话非常形象地道出了高考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国家和上海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先后出台,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普通高中教育将产生重要影响。

新方案有助于在高中建立对“教育平等”的新认同

最近20多年,“教育平等”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影响,人们习惯于把教育平等理解为一样的教育,强调在高考分数面前的绝对平等。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初显和才华初露的特点,强调“增加学生选择权”,对高中生的评价从仅仅依赖单一的高考成绩转向两依据一参考,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其中。这就使得以往被考试分数排斥的学生各种才能都有机会得以承认和重视。

这一政策导向非常重要,其本质是要从表面的分数平等转向对人的发展内涵平等的追求。“教育平等”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给同样的人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给制度框架下的不利群体以补偿教育,为不同兴趣才能的人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其中第三条是目前高中教育的难点,原因与高考只认考试成绩有关。如果今后考试成绩以外的才华真能在高考录取中得到承认,那么就会引导高中学校关注学生的不同智能,为他们设计适合其发展的不同课程,并在实践中逐渐认同“最合适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教育平等理念。

“基础+选择”始终是把握高中学段性质的关键词

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共同基础,又必须要回答大众与精英、基础与分流、规范与选择、均衡与特色等两难问题。新方案取消了文理分科,要求学生参加所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并在高考成绩中加入三门自主选择学科的等级考试,引导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这种设计非常符合高中学段的特点和要求。作为多个矛盾使命的结合体,“基础+选择”,始终是把握高中学段性质的关键词。

和以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同,这次的考试招生方案正式推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举措,并且在2017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这一呼唤已久的政策能够落地,对于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是一种解放。首先,它让吸纳低分生源的高中学校可以确定自己不同的办学定位,搭建普职融合的平台,使得高中学校分类发展、各展其美得以实现;同时,它也让那些擅长动手、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爱好体艺的学生可以把过去效率不高的书本学习时间用于学习实用的职业技能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充满自信和愉快地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现阶段高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推进高中办学多样化和学生发展个性化。新的考试招生方案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三门学科作为等级考试成绩列入高考总分,可以纯文纯理,也可以文理兼备。选择权一旦交给学生,课程的组合必然多种,这就迫使学校一要创建校本的课程体系,二必须推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配合课程的多样化实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由此,之前在学校层面很难推进的课程多样化和学分制、分层教学、走班制、跨班跨年级选课等教学组织形式,就有了实施的现实需要,相信这些举措一定会很快在各高中学校普遍推行,并成为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支撑。

“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是这次考试招生方案的亮点

高中既是学生个性初显、才华初露的时期,也是学生自主决定自己今后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期。高中是学生面临的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面对高考,表面上看学生是对三门等级考课程和考试次数进行选择,实际上是其自我认识和学会选择的过程。因此,以培养学生选择能力为核心的生涯教育就成为高中学校必须提供的课程和服务。从我们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说,相对于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生涯指导是目前高中教育中最为薄弱的内容,教师无论从意愿和效能感上都最为欠缺。新的招生考试方案的实施,一定会推动学校尽快补上这一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服务功能。这是一个令人期待并可以预期的政策效应。

国家和上海的考试招生方案有许多亮点,利用这些政策杠杆确实可以破解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些难题,对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不过,笔者非常同意一种观点,高考既不是教育弊病的万恶之源,也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偏离育人原点、重分不重人的现象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新的考试招生方案指向了招生、考试和录取环节的改革,但却没有涉及考试环境和考试文化。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行政部门的GDP思维,家长的脸面文化,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上级对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升学率考核评价等,学校要生存,一定会运用新的考试录取规则继续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老路。

“综合评价”这一基本模式,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综合评价”是这次考试录取的一个基本模式。它既是亮点也是难点。评什么?怎么评?何时用?怎么用?《实施意见》规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高校录取时只起“参考”作用,参考二字如何界定和操作?这些都是新的招生考试方案实施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这一环做不好,招生录取还是只看分数,所有的素质测评资料只是在高校录取后作为档案寄送高校,那么“综合评价”就名存实亡,徒有虚名。

高考改革一旦继续完全依赖考试成绩,从3+1变成3+3,要想扭转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倾向恐将成纸上谈兵

对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影响最大的是考试内容。《实施意见》中强调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内容导向非常正确,有利于引导高中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然而,现实中的高中师资整体素质与上述要求有较大距离。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习惯于讲教材练习题反复做高考试卷,不但缺乏设计综合性课程的能力,而且根本不知道怎样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花长时间大精力,决不可能在《实施意见》颁布后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笔者相信,新的招生考试方案定会给普通高中教育带来新气象。但要说“拨云见日”、“正本清源”、“考试招生这个险滩一过,教育领域海阔天空”未免言过其实,太过乐观。因为对于高中教育的很多深层次问题,单靠一个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其政策撬动力毕竟有限。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值得期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进入专题: 高考改革   教育公平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71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汇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