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洪: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51 次 更新时间:2017-05-22 18:07

进入专题: 乡村  

张英洪 (进入专栏)  


我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这些年也关注城市化研究。在农村的时候,我自己也想方设法要跳出农村,到城市去,所以考大学,考研究生,和大家走的路差不多。自己出生农民家庭,对当年农村那种艰苦的条件感同身受,最明显感觉就是包产到户以前我吃不饱饭,饿肚子。1980年包产到户后就能吃饱饭了。但我们的理想就是跳出“农门”到城市来。为了到城市来,农家之弟不断地在奋斗。随着“城市病”的爆发,更多的人对乡村的价值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包括我本人。


前两年我开始做了个课题,当时就将叫重新发现乡村价值。我主要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经常到北京的乡村和全国的乡村进行调研考察。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有什么价值,我们也在思考在探索。特别是对城市文化的反思,对“城市病”的反思,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我自己的感想,就是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现在的城市化模式,对乡村的破坏相当严重。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部分农村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我也承认,因为中国很大,人口很多,某些农村的复兴也是可能的。乡村的消失与乡村的复兴并不矛盾,因为中国地域非常辽阔,各种类型的乡村都非常多。我看到过一些乡村的衰败,也看到一些乡村的消失,但是也看到一些乡村有很大的生命力。这肯定不是完全对立矛盾的,肯定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种多元的发展关系。就我本人对乡村研究和对城市化的研究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以来的城市化模式,对乡村价值的人为破坏非常大,我感觉至少六大方面的破坏相对突出。对这些事情,我们这些人既在农村生活过,又在城市生活的人,感觉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小时候,我们家后面有水塘,村前有溪流而过,我们儿时的伙伴经常去游泳。现在我回去看,溪流都干了,露出河床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环境变化。我小时候还有些野兽动物,山上有大树,但是现在,屋前屋后的山都光了,有的种植上农作物,大树都砍完了。这个环境的变化非常大。1990年代,朱镕基总理到湘西考察,他曾在湘西读过中学,他对环境的破坏感慨万千,对当地领导说:“湘西多山,过去葱茏满目,现在树都砍光了,变成濯濯童山。”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说:“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所以这个城市化模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非常突出的。


第二,对农产品安全的破坏。今天我们在凤凰公社这里吃的都是有机菜。我们很多人对有机食品的意识并不强,对食品安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以前在农村很多的农作物都是有机的,那时也没这么多病。现在很多怪病都出来了,这与农产品不安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的人说城市给农村人造假,农村给城市人投毒。后一句说的是有毒的农产品,因为农产品大多数都受到污染了。据有的专家研究,我们每人每天平均吸收0.8克的农药。现在养的猪有的加了避孕药,有的给羊喂尿素。有一次我到北京郊区,看到羊养得很肥,农民说喂的是尿素。现在很多人患上不孕不育症,这都是人为的,很多疾病跟农作物不安全有关。我以前也不了解有机食品,这几年去上海参加了几次有机食品博览会,才有了有机意识。前两天我去武汉,我的一位老师,他不抽烟不喝酒却得了肺癌。我想了很久,这可能跟雾霾有关系,武汉的空气污染比北京还严重,还有可能是吃了有毒的食品。


第三,对家庭伦理的破坏。一个社会要和谐,家庭的和谐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家庭的破坏都是空前的。2亿7千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母子分离、夫妻分离,现在有6千万的留守老人,3千万的留守妇女,4千万的留守儿童,造成很多悲剧,产生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现在的年轻父母,有的生下小孩以后,一口奶不给吃,就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养,他们自己跑到广州等城市打工去了,孩子吃的奶粉又都是加了三聚氰胺之类的东西。这种状况,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都产生了重大挑战。钟南山说,这样下去,再过50年,中华民族将要断子绝孙。我相信,大道自然。但我们很多做法都是违背自然的东西,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骨肉分离的城市化模式,对家庭伦理的破坏相当严重。


第四,对乡村居住方式的破坏。党国英老师说乡村70%的居住方式是独栋居住的。中国农民大部分是这样的居住方式。但现在我们以城市化的方式,强行把农民房子拆掉,让农民住楼房,前些年在不少地方赶农民上楼的现象比较普遍。前不久我到四川大巴山中看了当地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当地干部把一个村的所有农民集中到一起居住,这样的好处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环境。但我们到农民家座谈,农民说以前有院子,可以养点鸡养点猪,还能有些收入。现在搬到楼房里,一律不许喂猪,不许喂鸡,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其他收入哪来呢?北京也有这种情况。我到北京很有名的一个村,那里集中修了房子后,一个老太太跟我说,她搬到新房子,在房子旁边栽些辣椒,栽些蔬菜,村干部强行给拔掉了,不允许她栽菜,她很伤心。这就是以城市人的思维去改变农民的生活,表面上好像是农民生活改善了,实际上对农民产生很大的伤害。我很担心这种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有的地方农民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干部却强行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集中住上楼房之后,还要去种地,有的要走几十里路,放农具也很不方便,还要做公交车去种地。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普遍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还有我发现,有的乡村环境非常好,地方政府却与开发商合谋,把一个村的居民全部赶走,然后他们将村子圈起来,招商引资搞乡村旅游做生意。农民可能被补偿了一粒小芝麻,却被抢走了一个大西瓜。在资本和权力合谋中,把农民赶走了。农民不走也不行,政府还要搞维稳。我发现有一个村,在著名的风景区,地方政府就把所有村民强行迁走安置,开发商和政府利用村庄的优美环境搞旅游。这其实是一种新型的抢夺民财。这种开发模式,我认为是对乡村几千年农民生活方式的重大破坏。


第五,对传统习俗的破坏。农村很多习俗是几千年形成的,这些习俗维系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但是我们以城市人的眼光,或者以自以为先进的进步的生活方式去改造农民,强行让农民在短期内立即接受政府强加给他们的新的生活习性。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就是安徽、河南发生的强行火葬事件。一个老太太去世后已经土葬好几个月了,民政干部却强行给挖出来,把尸体焚烧掉。他们都不通知家属就去挖坟,把人家尸体给烧掉,说是火化,非常野蛮暴力。这完全是挑战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底线。农民有许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对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不感兴趣,却对拆农民的房子呀、掘尸火葬呀,特别有兴趣。我发现一个规律,凡是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的政策,地方政府往往执行不到位;凡是违背农民利益的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就非常强,执行得使人家破人亡都不罢休。比如有的地方搞计划生育,就将农民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1980年代的时候,我就亲眼看到搞计划生育工作的人把农民的房子拆掉,把女的强行拉去结扎了,强行引产了,造成很多悲剧。对这些事情,他们的执行力就非常强。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非常好的政策,常常执行不到位。政府的职责到底是干什么的?你自认为以比较先进的观念去强行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会幸福吗?我们执政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让农民幸福,让他们感到有自由和尊严。但在很多事情上,有的地方政府弄得农民没有自由,没有尊严。


第六,对乡村传统组织资源的破坏。刚才张鸣老师说了,1949年以后,农民什么组织资源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种组织,它全部取代了。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社会结构相当畸形。以前我们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工作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都服务服从这个中心;后来,我们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其实,我感觉我们这个社会可以多样化发展,社会自然会产生可以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但是你压抑了社会的力量,只产生了一种支配一切的力量,这个社会就会很不健康。所以,很多乡村组织的产生是今后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我的研究观察,城市化、现代化对乡村这六个方面的价值破坏很严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破坏?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观念的误区。我们有一种进步和落后的观念,并且认为城市是进步的,乡村是落后的,工业是进步的,农业是落后的,所以我们强力推行现代化,推行国家主导的现代化,以先进改造落后。


第二是制度的误区。我们出台的一些公共政策,奉行精英主义,精英以自以为聪明的制度来改变社会,完全不顾“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古训,比如说城乡二元制度,精英们构建了歧视农村歧视农民的制度安排,这个不平等不公平的制度安排,完全是人为的,精英主义导向的。


第三是实践的误区。一个些地方在实践中为了实现自以为高尚的目标,往往采用暴力和强制手段以达到目的。比如强制计划生育、强制推行火葬、强制赶农民上楼,还有城管的暴力执法等。总之这种以暴力为先锋的行政实践,使社会充满暴力,充满强制。用暴力和强制的手段去达到自以为文明的目标,但结果适得其反。我们GDP确实增长了,但人们都感到幸福吗?挺难说。


我们在城乡关系认识上也有很多误区。城乡关系既是夫妻关系,也是母子关系。第一种,城和乡是夫妻关系。不是城市文明高于农村文明,也不是农村文明高于农村文明,而是相互依存的、功能互补的关系。第二种,我认为城乡关系也像是母子关系,城市文明是农村文明孕育出来的文明,城市文明的根在乡村。所以既不能把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之上,也不能把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在自然的演化过程中,两种文明相互取长补短。这是我对城乡关系的理解。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如何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第一,乡村的生产价值。乡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空间和载体。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要认为自己住在几十层楼上,就忽视楼底基座的价值。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就是第一重要的产业。越是对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就越不值钱,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就像空气、水、阳光一样,这些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东西,是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免费供给。只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自作孽而糟蹋了它们。农业生产的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虽然粮食没有苹果手机、宝马车昂贵,但我们可以不要手机、不要豪车,但不能没有粮食。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最不值钱,但人类往往对此显现出短视和误识。


第二,乡村的生活价值。从地图上看,城市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农村远比城市宽广和博大。人类从乡村走来,乡村孕育了人类的真正家园。乡村的生活是最接地气的生活,最符合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活。有史以来,人类主要生活在乡村。即使进入了城市社会后,仍有很大比例的人口居住生活在乡村;同时,住惯了城市的市民也渴望着乡村生活。特大城市的农村郊区是吸引市民的生活的乐园。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和趋势充分说明,离开乡村,人类很难在城市找到生活的永恒意义。


第三,乡村的生命价值。老子说,大道自然。乡村是大自然为人类修建的生命乐园;城市,是人类为自己建筑的栖身之所。人类再勤劳、再智慧的双手,也总不如大自然之手创造的东西更完美。乡村的第一产业,是与生命打交道的产业,决不同于工业流水线上冰冷的机器生产。在第一产业中,人类自己的生命与动植的生命共同成长,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体验与哺育。乡村的生活,能使人真正体验到生命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


第四,乡村的生态价值。乡村不仅是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还是极为重要的生态空间。没有良好的生态,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仅生产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也提供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生态环境。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空间。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蕴涵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永续发展。而产生于城市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忽视了对大自然环境的珍重,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产生的是的垃圾,而农业文明与乡村文明产生的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肥料。城市文明不但不可能取代乡村的生态价值,而且离不开乡村的生态价值。同时随着城市病的暴发,以及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对乡村生态的破坏与威胁,重新认识乡村的生态价值、大力保护乡村的生态价值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第五,乡村的文化价值。乡村的历史远比城市的历史更悠久。人们世世代代在乡村生活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最贴近人类自然本性的文化和文明。乡村的文化密码值得人们深思与破解。乡村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感,它经过时间的磨洗,更加与人们的生活、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因。城市文化中更多的是权力、金融和时尚。乡村文化不同于城市文化的是,乡村文化中更多的是自然、情感和纯朴,乡村文化更具有生命的自然感和归属感。


第六,乡村的旅游价值。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无比广泛的旅游空间、无比丰富的旅游资源、无可比拟的旅游优势、无限广阔的旅游前景。如果说城市有高楼大厦,乡村则有高山流水;城市有时尚潮流,乡村则有风土人情;城市有雄伟建筑,乡村则有田园风光。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发展乡村“洋家乐”,普通农舍每晚住宿价格有的超过城市五星级宾馆,海内外游客却对之趋之若鹜。这应证了我们古人说的“竹篱茅舍风光好,高楼大厦总不如。”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旅游,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旅游,是一种接地气、净化心灵的旅游。乡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已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个前程似锦的新型产业。


在推进城市化中如何尊重乡村价值?


第一,要转变观念。我们现在以城市的观念去改变农村,以城市的观念消灭、取代农村。这种观念需要反思。我们必须树立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具有同等价值,决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改变农民的生活。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内容不同,价值相同,要让人自主去选择,去反复、多次选择。


第二,要约束权力。我研究了60多年来农村社会的变迁,我感觉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我们的公共权力时刻在农民面前挥舞,指挥和驱赶农民干这干那,农民疲于奔命。今年搞土改,明年搞合作化,后年搞集体化;今年搞文化大革命,明年搞计划生育,后年搞火葬。总之,农民在权力的指使下无可奈何。公权力的随意性,使农民不得安宁。习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确实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建设上的重大课题。


第三,要驾驭资本。以前我们的宣传教育说资本是最有害的,要消灭资本。当年在农村养只鸡都是资本主义,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经过革命改造,国家要把资本全部消灭掉了。但后来发现没有资本也不行,没有资本,经济就不能发展和繁荣。改革以来,我们把资本放出牢笼。但是放开资本之后,我们对资本有害的一面又缺乏约束,让资本任意横行,这是当前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来我们以消灭资本起家,对资本的危害相当清楚。结果没有资本我们就走向贫穷,走向极权。现在我们把资本放出来,却反而不去约束它了,任由资本肆虐。不受约束的权力和不受约束的资本结盟,如果又没有社会组织起来的话,人们就无法对抗这两个强势的力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受到践踏,这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从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城乡关系,只要有利于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城乡关系,我们就认同;只要践踏人的自由和尊严,我们就要质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让他自由成长和生活,不应该受到任何权力的、资本的摧残与迫害。资本最大的危害在两点,一是对环境的破坏,二是对人性的践踏。但资本有积极作用,它能促进经济的繁荣。我们曾经看到资本的危害,就走向绝对,要把资本全部消灭掉。现在我们必须跳出对资本的放纵和迷信,节制资本,约束资本,驾驭资本。对资本要趋利避害,既不是彻底消灭,也不是盲目放纵。我们中国人在认识权力、认识资本方面还不是很理性的,要么全部否定,要么完全肯定。改革以前彻底消灭资本;改革以来,大搞招商引资,什么都不设门槛。有的地方,当农民的权利受到资本侵害时,农民去报案,政府不让受理。这就是怪现象。


第四,要复兴传统文化。1949年革命胜利后,我们有两个彻底否定,一个是彻底否定1949年以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否定除了苏联共产主义圈子以外的世界文化。在对待历史上,1949年以前我们戴个帽子说是封建主义的;在对待国外上,苏联圈子以外我们戴个帽子说是资本主义的。长期以来,我们抛弃传统的仁政,也敌视西方的宪政,我们只跟着俄国人搞专政,自认为掌握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后来吃了苦头就不说了。总之,我们需要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的东西。改革以来,我们说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理解它就是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如果没有中国人自己土生土长的文明传统,我们很难维护自身的尊严。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农民去拦轿喊冤,官员还得下轿问一问,至少不会将喊冤者关起来。但现在一些地方,农民去上访,有的地方却将上访的农民劳教,将上访的人关起来。这不要说现代政治文明决不允许这样做,就是在传统中国,也决不允许这样做。


第五,要吸收人类文明。刚才党国英老师说了,人类文明有共性的东西,不论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他们都不希望自己被奴役,都希望自己生活健康安全,都不希望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就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人性。世界各国人们在文明演进中产生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对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的法律保护,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果没有古今东西的文明融合,没有基本的社会正义和法治,那么,我们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可能有自由和尊严。


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芬芳文化书院主办的


转型背景下乡村文化及人文价值变迁研讨会上发言录音整理稿,


2014年11月3日最后修定。


进入 张英洪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村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分层与流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61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