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艾尔曼:突破史学危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49 次 更新时间:2014-09-09 16:06

进入专题: 历史学   东亚研究  

本杰明·艾尔曼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曾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史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思想文化史(1000-1900),中国科学史(1600-1930),中国教育史(1600-1900)及中日文化史(1600-1850)等。著作主要包括《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自我主张:中国的科学,1550 1900》等。其中,《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曾获费正清奖。

为了突破后现代主义冲击下产生的史学危机,艾尔曼以「新文史观」展开时代背景下的个案研究,从中国出发理解中国,将思想史置于社会史的背景下描述中国的理性年代-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科技与科举,发现了在中国消失的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晚成

艾尔曼将手腕上巨大的银色手表摆正,低头确认时间。表盘旋转,将阳光借进空旷的房间。铿锵作响的秒针引导着这场超时空的旅行,从艾尔曼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开始,落向他致力寻找与描述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科技及科举制度。我们穿越1960年代泰国的无边丛林,拜谒中国科技教育的先驱阮元,离开令乾隆皇帝厌倦的马嘎尔尼使团以及"作茧自缚"的"李约瑟难题",最终沿着帝国日落的方向,回到清代学术重镇常州。艾尔曼对晚期帝国的多领域考察,令人倍感兴奋。

成为汉学家之前,艾尔曼是美国的公共卫生官员。1969年随世界卫生组织赴泰国施行疟疾根除计划。1972年回国后,继续担任地区公共卫生官员。对于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艾尔曼的解释更富戏剧性。他当时迫切地想到中国,然而,中美尚未建交,于是选择了离中国较近的泰国,而且,他听说泰国华侨很多,自己肯定有机会继续学习说普通话,然而,艾尔曼严肃地回忆,"谁知道他们都说闽南话……"他始终认真地盯着我哭笑不得的表情,保持着冷峻的神态。

1980年代,艾尔曼终于到达中国,每天骑自行车去上海图书馆看书,这状又引发了我的好奇,便问他:"那时候,你和中国人一样骑车上街,很受注目吧?"艾尔曼轻描淡写地回答:"没有。他们都以为我是新疆人,他们说我长得像新疆人。"艾尔曼就是这样,从言谈举止判断,他不像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然而,幽默与睿智却深深地潜伏在他迅疾平和的话语中,在你猝不及防时呼啸而起,令人哑然。

艾尔曼的性格与他的研究存在共性,我暗自揣测,或许性格决定了艾尔曼的选择。当大多数汉学家被中国的亘古诗意召唤,或者留恋于中国光怪陆离的政治与商业社会,艾尔曼却远离它们,投身于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科技和科举制度这些并不轻松的话题。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些略显枯燥的话题里,蕴藏着智慧的爆破力,随时能够摧枯拉朽。

尽管对中国保持了长久的兴趣,艾尔曼的汉学研究起步时间其实很晚,直到30多岁他才真正踏上汉学之路,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东方学博士。然而,博士毕业仅仅5年,他便让汉学界大吃一惊,他的处女作《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被《亚洲研究学刊》评价为:"中国的思想交流活动从来没有像这本著作被探究得如此详尽明晰"。作品出版没多久,便获得汉学界至高荣誉"费正清奖"。尽管艾尔曼的研究思路,和他的前辈费正清背道而驰。

 

前瞻

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先驱费正清及其弟子列文森(J.Levenson)主导了"二战"后汉学研究的新思潮。他们要求汉学家从故纸堆里抽身出来,关注当代中国,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考察中国。

他们倡导的"冲击-回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与欧洲汉学划清泾渭,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汉学研究方向。

然而,从197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思路开始兴起,并于1980年代成为主流,费正清的另一位得意弟子孔飞力(Philip A.Kuhn)首当其冲。在柯文(Paul. A.Cohen)的名作《在中国发现历史 -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这种新思路被总结为"中国中心观",即以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考察中国问题,摒弃相对片面的"西方中心观"。柯文特别分析了艾尔曼的《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视其为"中国中心观"的又一重要成果。

艾尔曼的研究方法被归纳为"新文史观",他主张"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思想史,将思想史置于社会史的背景下描述,寻找思想史的现实价值。他满怀踌躇地预言:"思想史的研究与政治史、社会史的研究一旦结合起来,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内容将会是何等的丰满。"

艾尔曼此举是为了应对在后现代主义冲击下产生的史学危机。他曾经从内外两个角度考察这场危机:现代化叙事(modernization narrative)在大肆简化历史,错置时代,遮蔽了那些无关现代的历史现象;而在史学内部,"史学这个领域其实已经陷入自己的虚矫夸言里头,却又无法在新环境里再造自身"。艾尔曼以儒家经学在20世纪的没落为例,提醒学界警觉"当一个学科失去了生气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基于方法论的改进,艾尔曼在具体到中国思想史研究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前研究的"中国思想史"通常只是"中国哲学史",他将致力于打破这一局面。

这为他进行时代背景下的个案研究,开辟了空间。

 

脉络

艾尔曼的研究横跨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科举制度及科技,在他的研究思路中,这三个各自独立的领域拥有一脉相承的线索。

在《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出版六年后,艾尔曼又写作了另一本给他带来广泛声誉的著作《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他从宏观论述专注于个案研究,将视线集中于乾嘉考据学的重心 -常州。前贤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成果持续多年,形成巨大的文化敬畏和思维惯性,然而,艾尔曼却发现了这一思维定式造成的误区,"学界忽略时代差异,用考据学在二十世纪产生的结果解释十七、十八世纪儒学著作的主旨"。因此,艾尔曼强调,"以开端代替终结",历史叙事必须从"康梁"转向"庄刘"。

乾嘉年间,常州学术显赫一时,庄存与及其外孙刘逢禄促成了今文学派的兴盛。然而,艾尔曼发现,功利主义的历史观,使庄刘家族最终沉入历史,杳无音讯,"谁是庄存与?在接受了魏源和龚自珍代表19世纪中国的改革精神之说法的史学家笔下,他通常会在注脚里被提上一笔。谁是刘逢禄?在历史叙述里,他通常只是魏源和龚自珍的老师。"然而,艾尔曼回溯历史细节后发现,"庄存与和刘逢禄站在帝国晚期政治世界的舞台中心,相较之下,魏源和龚自珍乃是边缘角色,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大部分源自20世纪学者的共识。"艾尔曼因此主张重新认识庄存与及刘逢禄的历史地位,并针对由此引发的连锁

反应 "经学、宗族与政治三向互动 "做出解答,由此重新构造帝国晚期的江南,官学、书院、出版业和藏书楼凝结的地缘文化盛世。

一二三此后,艾尔曼将视角转向影响学术发展的科举制度, 并于十年后出版《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随即,又将目光投向那些在科举中失利的95%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另谋出路,成为科学家。这种视角的转换促成了2005年《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00》的出版。

艾尔曼发掘出大量有趣的历史细节,诸如耶稣会士的局限性给中国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发现,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时,固执地放弃欧洲科技新成果,只拿那些在中国早已不新奇的天文仪器给他看,造成乾隆无法对欧洲产生重视甚至仅仅是兴趣。这本书更重要的贡献在于继续坚定推进中国中心观,"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 ,"李约瑟难题"

在艾尔曼看来,已不值得继续大肆讨论,因为中国存在着与欧洲并行的自身的自然学体系,艾尔曼认为,"我们应当分析的是中国人为何这样,欧洲人为何那样,而不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那样。"更让他感兴趣的是,"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的现代科学、医学和技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成就。"

 

"掘金"

在摄影师为艾尔曼拍照的间隙,我问他,《经学、政治和宗族》出版已近二十年,他是否还到过常州。艾尔曼突然露出笑容,再度让我猝不及防,"他们刚出了族谱,请我写的序。"虔诚得像在说他自己的家族。那确实是他的家族,如果没有艾尔曼的发现,庄刘家族的荣耀将长久被封存在历史的桎梏中。人们论及常州学派,只会自觉地引用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评价,"常州之学乃足以掩胁晚清百年来之风气,而震荡摇撼之" ,却无暇思量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于庄刘家族而言,他们曾经掌握着一个时代的话语权,将江南文化推向巅峰,却在身后不得不接受被漠视的命运。生途不永,世事无常,形成难以言喻的苍凉复调。

我的心底涌起的却是另一种悲哀。我曾在常州的门户网站上寻找庄存与的名字。然而,在常州名人一栏,我只看到瞿秋白、恽代英和张太雷,庄存与和刘逢禄显然只是被粗暴地塞进"常州学派"这个词条之中,并且,这是一条根本打不开的链接。我只看到,网页上反复闪烁着常州的新定位——"投资热土,掘金宝地" .在这个被动等待的时代,从尘封的光阴里淘出我们的历史细节,这"掘金"的工作是由一个挚爱着中华文明的外国人代劳的,对此我们该作何解释?

 

问:您认为,西方发展近代科技的同时,中国实际上也有一套自己的科技体系。

艾尔曼:那是另外一种体系,应当称之为自然学的系统。明清的自然学、格致学、博物学这些并不是现代科学。中国有它的自然学传统,欧洲也有它的自然学传统。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近代科学,是19世纪经由传教士才影响中国的。

问:您似乎并不认同耶稣会士,认为他们对中国的某些影响是负面的。

艾尔曼:没错,他们有自己的限制,比如哥白尼的看法,他们就不会说出来。19世纪,传教士到中国,带来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但出于宗教的关系,他们对达尔文主义持否定态度,写书时就故意改编达尔文的一些观点;当然,也有一部分内容是由于中国人不感兴趣或者抗拒,才改编的。因此,他们无法把最新的成果公开地送给中国人。还有一种情,18世纪时,中国人以为这些传教士是欧洲最著名最有学问的人,以为这些人可以代表全欧洲的新知识,结果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在18世纪的欧洲,宗教传统濒临崩溃,传教士们在罗马无法继续传教,才不远千里到中国。本来对中国有好处,最终却带来不好的影响:一个快要崩溃的集团,这个集团本身又反对欧洲最新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中国想以此为代表来理解欧洲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这种理解的偏差并不是中国人的错。

问:您提到,中国的自然学传统更多的是讲究师承、门派关系,西方的传统则更侧重开放性。

艾尔曼:中国的科举制度考的是四书五经,一般人考上了都会选择去做官,考不上的人只能寻找别的出路,比如做医师或者算学家等等。这种选择的差异决定了,当时的中国,科学家和自然学不是主流,而是二三流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95%的人是不成功的;剩下的5%才有可能名垂青史。我认为,科举制度使我们忽略了那95%的能读能写的人,他们在考试失败之后做什么了?他们做医师,研究自然学,或者写小说,比如蒲松龄这样的人。要注意这些人。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有宗族关系,比如一个算学家,家里很可能有算学的传统。自然学之所以成为二三流的学科,和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

问:我也注意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中国文人很重视立德立言立行,但大多数科学家们却没能把言行或作品流传下去。尽管中国也有科学类著作,但只是少数。您觉得原因何在?

艾尔曼:你说得对。问题在于我们能看到的书基本都是有名的人写出来的。而在明清,只有有钱有势的宗族、佛庙才有资格印书,一般人是没有权力自己印书的,他们可能只有一些手抄的作品流传下来。始终有一群人是没有发表过作品的,我们看到的书和资料,都是高级的,大部分都是男子写的,很少有女子写的。当然明清时也很流行女子写诗,我也发现有女子的诗集,但问题始终是,这些集子是谁的,是怎么印出来的?如果宗族中有关系有权力的话,那么自然有能力出版,除了作品还有族谱之类的,但像这样能印刷出来的,毕竟是少数的。历史资料因此成为精英资料。

问:在您研究中国科技之前,西方已经有了比较权威的成果,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

艾尔曼:这本书贡献很大,李约瑟分析了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的包括算学和地理学在内的自然学的发展。但他最根本的态度是有问题的,他认为中国既然有那么多学者和发明,为什么没有自己发明近代科学呢?欧洲人为什么成功,中国人为什么失败。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分析的是中国人为何这样,欧洲人为何那样,而不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那样。这种态度和中国人在甲午战争之后,五四运动以来的态度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没有发明科学?八千多年前,为什么是中东地区的人发明了农业而其他地方却是落后的……我们现在对这类问题已经失去兴趣。问题不在于是谁发明了科学,而在于科学普及之后中国人对科学有怎样的兴趣,以及21世纪科学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日本、印度是否可能超过欧洲和美国。现在,中国学生对科学了解比较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学生却了解得较少。所以,我认为,李约瑟的贡献是很大的,但他有自身局限,他将很多人的思维导向了为什么中国人是失败的,现在是时候离开这种态度了,失败和成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观点了。

问:阮元在《畴人传》中提出过要培养"畴人",他还创办了东海堂书院,被琼斯(SusanMann Jones)和孔飞力描述为"在中国南疆的商业城市里任教所在的一小块飞地(enclave) "。您怎样看待阮元的培养方式?

艾尔曼:阮元在国子监就已经开始进行算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教育,也收集了很多资料。他在朝鲜找到了在中国早已失传的明代算学家的《算学启蒙》一书,虽然主要内容是天文学的,但也和算学相关。

那时,他们虽然没有发明现代科学,但他们重拾了中国的算学传统,找到了很多算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资料,后来又涉及微分积分,一方面增加了算学家的传统算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后更快地接受欧洲的新方向新知识。阮元他们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此外,他的书中还有很多外国人的传记,比如牛顿等等,说明他的视野很广泛。

但他有一个观点,我们当然是不会同意。他认为"西学中源",这些东西我们中国以前都有。这种说法对不对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他利用为这些西方科学家作传,来说明新知识在中国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后来丢掉了或是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现在恢复起来很容易,欧洲之所以在近代发明了科学,并不能说明欧洲比中国好,只能说明欧洲继续实行中国丢掉了的传统,所以成功也是当然的。在清朝,类似这样的带有政治倾向的看法是很主流的。虽然到了清末,"西学中源说"已经失去效用了,但在阮元生活的时代,还是很有用的。

不论是汉学还是宋学名义下的三代典制都经受着信仰危机,帝国再也没有从这场危机中复兴向考据学的转向表明,对帝国体制的信任危机已延伸至明代以来儒家知识分子信奉的价值本身。

问:您认为,考据学的兴起是知识分子对于他们一贯信奉的价值观的一种怀疑。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更多是成为政治的附庸,有自身的限制。您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究竟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艾尔曼:这不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你们应当解决的问题。以前,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念书来做官,从而掌握权力,但现在知识分子只在大学教书,不做官,就没权力。美国学术界也有这样的情况,知识分子影响力很大,但在政治方面却没有权力。中国的很多领导人是工科或者商科背景,科学家在现代中国是很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而美国官员则是法律背景比较多,他们更懂得怎么样为一个问题辩护,却不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

问: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

艾尔曼:没错。中国的革命是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中国之前的传统是把知识和政治放在一起,而革命之后却完全改变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清朝之前,知识分子很有权力,可以通过科举来影响一方,但到了20世纪,像鲁迅等人,他们在文学上很有影响,但他们在社会政治和法律等领域的影响却是有限的。

    进入专题: 历史学   东亚研究  

本文责编:chenxi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76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东方历史评论,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