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儿子参加减肥夏令营,封闭式管理,为时一个多月。他加入夏令营一微信群,孩子每日的情况一目了然,包括每日减肥多少,在减肥排行榜上的名次等等,他再加入老师的微信,便随时可以和老师联系。此夏令营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也就是说,无论父母身处哈尔滨,还是人在三亚,孩子仿佛就在你眼皮底下一般,而这全拜日新月异的通讯技术所赐。现代通讯技术,十分有效地消除了时空的距离,令我们与亲朋好友天涯若比邻。
如果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飞机是迎合人们的需要,用速度来缩短距离的话,而通讯技术则是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欲求,从而彻底消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有道是距离产生美,而这美由思念、想象等因素构成。因为距离的缘故,雄奇、瑰丽的美景不易见到,相亲相爱着的人们不能随时相见,于是就思念;思念不已,难免开始想象;而想象中的爱人、恋人与美景,其可亲、可爱就十倍百倍于原型。一旦把距离缩短或消灭,则思念、想象就无从积累与谈起,美也就难以产生了。也就是说,今日乘坐长江游轮溯流而上,可能只需几日十几日就尽览两岸美景,但他看到的与陆游当年乘坐小船从绍兴老家出发,沿江而上,历时大半年时间才到达夔州任上所见到的景色,虽为同一景色,其感受也决然不同,这也就注定了《入蜀记》成为千古经典矣。今日之人驾驶汽车沿高速公路飞驰,去饱览五岳四海之美景,就与徐霞客当年骑驴步行、风餐露宿所见到的五岳四海决非同一景色,《徐霞客游记》也就成千古孤品矣。今日之人乘坐高速汽轮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游览一圈,就与梭罗当年划着小船在此河上历时两周之所见所闻决然不同(见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应该说,交通工具的方便、快捷,固然极大提高了出行的效率,有利于人们看到从前所看不到的美景,但这种方便快捷,在缩短人与景色之间距离的同时,同时也扼杀了人们对美景的感受能力。盖人之感受能力,与其亲历美景所流淌的汗水成正比,流淌的汗水越少,则对美景的感受力就越弱矣。
美景如此,情感感受能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陈之藩当年负笈赴美求学,到了美国,人生地不熟,入住一老寡妇之家,其思乡之情可想而知。当时的通讯技术远不如今日发达,他于是就只能把这股浓烈而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情深深埋藏心底,从而化为精美之文字从笔下汩汩流淌出来,于是三个月而有《旅美小简》;后来再到英国读学位,同样如此,踏上英伦三个月而有《剑河倒影》。假如他生活在今日,电话、电子邮件、QQ如此之方便,早已大大化解了他的思乡之情,则何来《旅美小简》《剑河倒影》?可以说,以消灭人与人之间距离为己任的通讯技术,在方便人类的同时,也大大消解了人类的思念与想象,其得失之间,正难以估量也。
鄙人的体会是,自从使用了手机短信功能,则短信的“嘟嘟”声一响,必停下手中的工作来看一看,惟恐错过重要信息。后来就上了微信,把亲朋好友加入群里,则相互之间传播的信息更是多不胜数,假如每条都看的话,则一天几乎什么也干不成了。好在原先的那部手机坏了,借用了家人的一部旧手机,不能下载微信了,我乘机不再使用此项功能,有重要的事发短信或打电话,如此,干扰才少了一些,可以静下心来工作或读书了。保持适当距离就还是比一味拉近距离要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利用交通工具来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利用通讯工具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可殊不知,有些时候却适得其反。一次赴同事婚宴,同事坐一桌,婚礼开始之前,几句寒暄过后,除我和另外一位老同事外,其他的人,都忙着拍下桌上的佳肴上传微信,每个人都低着个头在手机上忙碌,却视眼前之人如无物。如此沟通方式,令我感到大惑不解。非但如此,有缩短与消灭之事,必有拉开与漠视之事。每到一处,每看一景,每吃一菜,每遇一事,必随时上传微信,与朋友们分享,这固然没错。可与此同时,又有几人热衷于与古往今来之哲人、思想家时不时地沟通与交流呢?
二O一四年七月廿七日上午
(刊《文汇报》笔会版201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