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仍然用增长率作为指标,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都不利,要克服走老路的习惯,预测值是新的路径。
我们应该看到,在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当中,没有一个是把硬性的增长率指标当成奋斗目标的,现在都改成用预测值了。
如果不改的话,仍然用增长率作为指标,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而且对城镇化也是不利的。比如说定了增长率是百分之几(7%或者是8%),定了指标以后,从中央到各部委到各地方,都会紧紧记住增长指标是多少。这容易形成一种现象,既然宣布增长指标了,我就一定要完成它。这样的话,增长目标虽然可以完成,但是效果往往不好,没有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完成的过程当中还很可能造成强迫命令,以行政干预为主,甚至会出现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新一轮为实现增长目标而做出的在生态环保方面的牺牲。
另外,将增长率指标定为经济增长目标,也不科学。因为经济形势在变,用一种硬性的指标作为增长争取达到的或者是必须达到的指标,我们的工作就会很被动,而且又会出现宏观经济增长的大摇大摆、大起大落、大升大降这样的现象。所以根据这样一种考虑,许多经济学家也包括我在内,一再呼吁要改用预测值作为目标。比如说,我们预测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是多少,这就是预测。预测并不是一定要完成,但可以争取,形势变了,预测值也可以变,每个季度做调整,如果预测值太高了,就根据情况降低一些。这样做,才能主动而为,而不是被动应付,这样就不会造成很多损失。
我们知道,路径依赖是经济学里的一个大问题。人走老路走惯了,走老路已经适应了,你让他走一条新路,他可能会说过去没有这么搞过,不能走。路径依赖对我们的经济是有影响的,要克服走老路的习惯。预测值是新的路径,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应当逐渐转入正常的轨道,预测值有利于经济回归到正常的途径上。比如说,中国经济增长率如果长期能保持6.5%-7%就不错了,这是全世界都少有的。
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心中有数。问题是什么呢?要懂得,我们的实际增长率,比统计局实际公布的增长率要高。为什么呢?举几个例子说明。
第一,农民盖房子,在中国从来是不计入GDP的。第二,农民义务劳动性地兴建一些公共设施,比如说在村里修桥、修路,在路边盖一个凉亭,或者说冬天在山区盖暖房(给走路的人烤火),这些都不计入GDP。第三,农村出来到城里当家庭保姆、月嫂和奶妈的,这些也不计入GDP。第四,个体工商户的营业值实际上肯定要比统计的多。
有人说个体户的数量和缴纳的税在下降,这是不真实的。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值已高达60%了,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产值要少于民营企业。年终统计的时候,国有企业可能有虚报收入的情况,因为虚报可以增加自己的政绩,但是虚报也不会太多,虚报太多会露馅。但是民营企业不会多报,它能少报就少报。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情况,民营企业的少报,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多报。
对这些情况心中有数了,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的实际增长率并没有下降。这样的话,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少考虑些增长指标问题,多考虑解决好就业问题,能解决多少尽量解决多少。新农村建设,实事求是地讲,不要再追求浮夸之风,追求浮夸之风对我们城镇化是不利的。假如把经济增长指标改成预测值的话,相信我们的城镇化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