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新疆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通过官方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谈及未来新疆工作的思路和战略。仔细从字里行间去探究,可以发现此文释放出有关新疆工作的三个信号。
该文从新疆发展的成就、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态度、未来新疆工作的方向等三个部分论述了新疆战略,这是在新疆小规模暴恐事件不断,以及昆明、长沙接连发生两起新疆人暴力事件的社会背景下,代表较高层所作出的回应。
首先,此番官方以行政长官努尔·白克力而不是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名义公开发表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变化。按照惯例,有关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公开表态,都是党委主导、政府执行,有关文章和官方报道,也都是以党委负责人出面。
这篇文章首先就暗示外界,今后,有关新疆工作尤其是反恐反分裂工作,当地行政层面将会承担更多的任务。根据中国的法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长官都由本民族人员担任。这就可能意味着,对于未来的新疆工作,包括打击暴力恐怖行为和分裂势力,都会以维吾尔族人民自我管理、自我防范为主。这和过去新疆问题无论事务大小,动辄上升到党的核心工作乃至中央层面事务,形成了微妙的区别。
其次,努尔·白克力的文章,基调是强调新疆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所带来的实惠,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对暴恐分裂极端势力的严厉态度。由此可见,未来新疆的工作,绝不会抛弃温和的民生政策。
北京天安门袭击、昆明火车站暴力事件和长沙暴力砍杀事件,是新疆问题的一个转折点--新疆暴恐危害从本土开始转向疆外,这让全中国感到更多不安。基于此,有不少舆论批评张春贤式的新政过于软弱,放纵了暴恐犯罪,以至于一些国际主流媒体也发出声音,认为前述转折势必促使中国最高决策层调校过去几年的新疆政策,甚至重回严密防范、严刑峻法、严苛待民的老路。
有人担心,果若如此,那就意味着,新疆自张春贤主政以来的新政新风,可能断送于前述少数几起涉疆事件,甚至因此彻底否定张春贤式的温和政策。
努尔·白克力的文章首先将新疆问题的基调定在民生和普惠政策,这就意味着,以努尔·白克力为代表的新疆人民特别是维吾尔族人民对温和治疆政策的肯定和欢迎,它传递出更强烈的信号是,至少未来一段时期,新疆工作不会重返老路,而是继续走重民生、促弥合的张氏新政。
回顾"七·五"事件以来的几年间,新疆地区虽然小规模暴恐事件不断,但自张春贤主政以来,新疆还是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尤其是民生的普遍改善让民众感受到政府官员的诚意与善意,而新疆启动"20万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大行动,以及身为政治局委员的张春贤下到田间地头,一口气为百姓连扛四袋百斤化肥之举,更把这种良性互动推到了新的高潮。
新疆问题表面看是极端势力的骚扰,背后则是新疆地区长期高压政策所形成的官民失信与民族紧张关系。现在,官方努力向新疆各族民众不断释放善意、持续改善民生,也让新疆各族民众开始意识到,新疆的稳定和发展,首先是新疆本地人的事。
第三,努尔·白克力的文章首次系统披露了极端势力的一些基本伎俩,比如歪曲篡改教义,鼓吹"杀一个异教徒胜做十年功,可以直接进天堂",鼓吹宗教至上论,反对一切现代文明成果,不许人们唱歌跳舞,"婚礼不许笑、葬礼不许哭",强迫或变相强迫年轻人留大胡须,妇女穿着蒙面罩袍。
努尔·白克力披露这些过去从不公开的内容意味着,官方已经不忌讳和极端势力来一场公开的舆论较量,官方未来的战略,会改变过去"重行动轻公关"的路数,转而实行舆论应对和行动打击并重的方式。果若如此,也表明中国官方在对待此类问题上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过去,官方从来不屑于和邪教、极端势力等进行舆论对战,更不屑于引述对手的观点。此番新疆治恐的方法创新表明,至少在新疆决策层,有关主官开始重视对手,同时也开始尊重舆论,并试图以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方式进行国际国内公关。
笔者注意到,努尔·白克力的文章提出,要解决新疆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新疆自身的主体作用",此言表明,未来的新疆工作,中国中央决策层面会适度进行舆论降温,转而将新疆问题交由新疆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如此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决策层对解决新疆问题和未来新疆局面的自信,因为他们相信,新疆非但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反而是日益向好。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