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中国互联网金融触碰了谁的底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56 次 更新时间:2014-04-11 23:52

进入专题: 互联网金融  

钟华  

 

一场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者之间的短兵相接正在愈演愈烈,这场攻防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商业逻辑,而是进入金融风险、宏观政策甚至战略安全的争辩范畴之中。

这一激烈的交锋源于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给传统银行运营带来巨大挑战。余额宝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获得快速扩张,助推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至今已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快速扩张,在于高收益、高流动性和低门槛,不仅受到"屌丝"储户热捧,也渐渐吸引"煤老板"等高净值储户和机构客户追随。这加速传统银行资金来源结构变化和资金成本提高,给中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的银行负债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所受冲击不止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在经济成长放缓加速、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信用风险暴露之下,银行的资产配置和资产质量已面临更大压力。

近来中国信用事件频发,例如其中山西联盛能源集团财务危机卷入29家金融机构,风险敞口总计259.16亿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的不良资产比率和规模可能由此会明显增加。

以此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应对信用事件中可能产生乘数-加速原理效应,增添经济下行压力。最近部分银行对房地产等行业贷款政策进行调整,以防范相关风险。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创五年新低,亦低于9.5%的全年预期目标。如果这一境况延续,可能意味着全年7.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中国今年经济成长可能在"底线思维"下存在"保增长"压力;在防范不发生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监管思维下,政策着眼点可能由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端传导至负债端。

如此一来,维持金融体系负债成本相对稳定,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政策考量。这就会对当前主要植根于负债方的互联网金融产生影响,也就是避免金融部门负债成本过快提升。

当然,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优势,可以打破金融市场分割,降低和节约拜访银行网点等产生的诸多成本和交易费用。

有经济学家据此认为,中国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以后,贷款利率不升反降的结论。的确,美国等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表明,一国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中枢都存在下降可能,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就当前而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运营冲击毫无疑问的,这主要表现为银行资金来源结构变化和资金成本提高两个方面。虽然货币基金存量规模仅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6%;但今年前两个月货币基金新增近7,000亿元,已为同期银行新增存款六成半。

当然,通过互联网"脱媒",并借道货币基金的绝大部分资金都配置于银行同业存款,最终并未脱离银行体系,但这显着提升银行负债成本。作为支付宝定制基金--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周五七日年化收益率达5.45%,为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近16倍,高出上浮1.1倍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15个基点(bp)。

目前货币基金之所以获得高收益率回报,也在于银行基金同业存款无需缴纳高比例准备金。目前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20.5%。也就是说,准备金制度为货币基金高收益率带来一定保障。

对比来看,剔除一定准备金因素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此前往往低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在目前这一季末时点,银行为应对考核压力和维持客户粘性,推出理财产品收益率已普遍超过余额宝。这也显示出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相互推动关系。

本周五,中国农业银行发售的39天"金钥匙安心得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9%;南京银行在售98天期"珠联璧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更达6.1%,而微信理财通之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5.38%。

事实上,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帮助储户逃避现行存款利率管制,作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部分,有调节收入分配之功能,改变过去压低负债成本来更快发展经济的格局,本质上都是对投资与储蓄均衡关系进行调节和推演。

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今年以来更为明显,中国各方如果不过分强调和拘泥所谓的"下限区间",并顺应利率市场化趋势,使得储蓄和投资关系合理优化,可能并非坏事。(来源:路透;审校:黄凯)


    进入专题: 互联网金融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86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