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明:在扬弃中弘扬孝道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2 次 更新时间:2014-04-09 16:13

进入专题: 孝道文化  

郑佳明 (进入专栏)  


我是定王台的老住户,这个社区坚持孝文化活动十几年,讲孝道蔚然成风,我也应邀给居民讲过孝文化的课。如今长沙市大张旗鼓推广这方面经验,把孝文化建设作为长沙道德建设的抓手,我双手赞成。

十几年来,中央一直在讲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把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十八大以来讲中国梦,也包含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孝顺,本来是规范子女对待父母态度的一个范畴。《说文》解道:孝,善事父母者,意思是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但是在中国古代,“孝”不那么简单,长期的积淀使其成为“道”,所以叫做“孝道”。孝不仅仅是自己家的规矩,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大道理,也可以说是基本原则。“孝道”至少还有三层意思,第一,孝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在农业社会里,家是群体,国是整体,家国本位天经地义,群体和整体意识是民族和社会生存的集体无意识,个人的价值是次要的。没有孝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国,不孝就不配做人。第二,孝是宗法关系的纽带。宗法关系说的是个人与家庭、家族与国家的关系,说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关系,这几对关系理顺了,家族氏族就发达,社会就和谐稳定。其中根本的是父子关系。在家是孝子,出门才能是忠臣。孝子联系着家与国的命运。第三,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文明几千年,“仁”是基本价值范畴。孔子说,天下归仁。孟子说,仁者爱人。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仁”何以落实呢,中国人首先以孝为仁,把“孝”作为“仁”的落脚点。古人说,“百事孝为先”,“以孝治天下”,“孝”既是“器”也是“道”。

近代中国老是在找落后挨打的原因,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孝道也不断被审视和批判。与西方人生观和家庭观不同,中国的孝道讲的是有条件有秩序有责任的爱,其中的道德责任或者大于情感满足。中国的孝道也偏离了它的本意,孝不仅仅是爱,更多的是家庭本位的责任和秩序,有了这个秩序才有小农社会和赖以生存的封建王朝。孝道又成了家长专制、等级特权和宗法关系的基干文化基因,而近现代阻碍中国发展最要命的就是这三样东西。孝道对个性自由的束缚,对创新竞争的压抑,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包袱,也是被诟病和批判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家庭观念都开始深刻的变化。大家族不复存在,小家庭受到猛烈冲击,个人的独立性、自由度和选择性都空前发展。独立的人从家庭和单位中走出来,成为社会的人。单个的、独立的、自由的人成为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成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趋于更加平等、更加自由,这是历史的进步,时代的潮流。但是市场原则的通行和家庭纽带的松懈,也促使旧道德瓦解。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泛滥。孝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尊敬老人,这样一些基本传统美德被抛弃,责任意识和和社会公德弱化,人们从内心里呼唤传统的家庭文化和孝道文化。

做什么事情不能一哄而上,顾前不顾后。我们在呼唤天使的时候,要防止把魔鬼也呼唤回来。既要看到孝文化美好的一面,要看到孝文化的落后性一面,用扬弃的态度对待“孝道”。一是提倡“孝敬”而不是“孝顺”。儿女要“善事”父母,敬爱老人,义不容辞。但是孩子与父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孩子的事业爱情要得到尊重,年轻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要得到珍惜和提倡;二是要讲私德的同时也讲公德。家庭道德的属于私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属于公德,顾小家时要顾大家,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更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重德治的同时更要重法治,某种意义上讲,德治强调过了头,就是人治,就会伤害法治。我们的法治还很脆弱,应该大大加强,使之成为德治的底线和保障,二者相得益彰。四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我们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开放,弘扬孝道要与思想解放相结合,要与人的解放相结合,要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相结合。二者能不能结合呢,完全可以。父母亲是对自己恩情最大的人,又是与自己几十年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能爱,怎能爱其他人呢。爱有一个原点,一个核心,爱父母、爱家人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起点。如果每个人都从这个起点出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社会该多么美好,中国该有多么强大的软实力。

回归孝文化,弘扬孝文化是改善今天人际关系的重要抓手,是道德建设从起点的再出发。从近代历史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孝道”的抛弃,到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呼唤回归,这是一个历史的轮回,但这是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的觉醒。

(长沙市首届孝文化节暨第八届定王孝文化节的发言见《长沙晚报》20131219)

进入 郑佳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孝道文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77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