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贸学生攻占"立法院"议场已半个月,330大型活动平和落幕,议场内外静坐群众明显减少,反反服贸团体动作加大。激情过后,掀开反服贸的本质,这还是蓝与绿的斗争,更值得注意的是反服贸被台独运动"借壳上市",对两岸关系、台湾长远发展的影响 。
反服贸学运领袖林飞帆330在府前凯道大声说,"反服贸行动在台湾与中国的关系之间,做了新的定义,他们告诉政府,台湾的未来属于全台湾2300万台湾人民,台湾的未来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
林飞帆的说法间接说明了,他们所领导的反服贸本质上是一项台独运动,是以反对两岸经贸来包装台独主张。330府前凯达格兰大道的群众,不论是学生宣称的50万人,还是警方说的11万6千人,都展现了几名学生领袖的成功动员。台独在台湾原本随着领导人老化、弱化,逐渐凋零,林飞帆等人为台独完成了世代交替,让台独藉由反经贸交流议题再度跃上了台面。
民进党与"太阳花学运"的关系始终受到瞩目,迄今发展看来,民进党并没有改变被边缘化的现像。固然也可以说,没有民进党与绿委撑腰,学生不可能在"立院"议场安然度过半个月; 但在主从关系上,反服贸迄今仍是由学生主导,民进党沦为替学生看门、当保镳的配角。包括议题设定上,都是由学生以及学生背后的独派学者在操盘。
然而这样的关系也形成了,由深绿学生与学者来挟持民进党的现像。民进党的"选举路线"被迫要向学生与独派学者的"运动路线"妥协。民进党逐渐走向中间的路线,要向深绿化挺进的无奈。
民进党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选举路线"与"运动路线"的纠葛了。陈水扁刚执政时,曾以"要拚执政?还是要搞运动?"成功压抑了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气焰,之后就是"选举路线"挂帅,争取透过选举达到执政目标。这次学运领袖爬到民进党头上,迫使党中央又退到"运动路线",包括绿天王一字排开到"政院"广场声援学生等,这对于未来民进党的选举与发展构成长远影响。
以这次反服贸与反反服贸的对决来看,民进党支持学生攻占"立法院"、"行政院"的行为外界看在眼底,企业、工会逐一站出挺服贸,且陆续有两岸交流活动因反服贸抗争取消行程,这些都会逐一反应在年底七合一选举,乃至2016大选。民进党执政县市首当其冲会吃到苦头,一方面是深绿化不利选举,而且一旦接下去的两岸交流、陆客都因服贸受阻而推迟,被冠上"反商"之名,长远来看对绿营地方首长是重大不利。陈菊等最近在此事件上也显得相对尴尬,有意无意流露出模棱两可的态度。
尤其,过去几年来,民进党两岸路线基调都是采模糊化操作,不碰政治议题,但不反对交流,更不反对两岸经贸与陆客等,包括高雄市长陈菊、云林县长苏治芬等都曾赴大陆交流或招商。当反服贸学运挟持了民进党,民进党的两岸基调从模糊走向清晰,回旋空间会变小。在未来,学运领袖跃上政治舞台,不论是进入民进党选举与否,都会大幅改变绿营生态,让原本已弱化的深绿再度抬头,成为阻扰绿营向中间移动的力量。即使未来的民进党领导人有意完成最后一哩路,也会比现在更加困难。
这次的服贸事件,虽然尚未落幕,马英九已做了重大妥协,可望将两岸协议监督法制化,也同意委员会逐条审查服贸协议。这说明了几件事,第一、两岸服贸协议要在"立法院"本会期(5月或6月)通过的可能性变低了。第二、绿营否决部份条文的可能性变高了。第三、未来的两岸协议受绿营牵制,不确性变大了。第四、一旦服贸条文有了变动,两岸得重新谈判,后面又有绿营与学运,等于是全部砸锅了。
这都指出了反服贸被台独运动"借壳上市"后,民进党从想利用反服贸学运收割成果,变成被台独捆绑得更加厉害,进而翻搅整个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