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期待在8年任期结束前完成“习马会”的历史性使命,距今只剩下2年多时间。随着大陆与台湾两岸事务主管“张王会”的破冰,以及陆方释出习马可在“第三地”会晤的讯息,“习马会”逐渐升温,在大陆主动表达善意后,快速的变化球已转到了台湾这边。
如果是在一年之前谈“习马会”,台湾不论是研究两岸关系学者或媒体人绝大多数都持保留态度,主要是两岸鸿沟太大,没有互信基础。但从这几个月发展看来,众人目睹了“堂堂溪水出前村”,普遍都不再悲观。月前张志军与王郁琦在南京与上海的会面,以及张志军即将回访台湾即是最鲜明指标。这也点出了“习马会”在哪里会并非关键,重点在于双方对两岸关系定位能否有共同认知?以及见了面要谈什么?
台湾之前一直希望马英九能亲自出席年底在北京举行的APEC年会,并举行“马习会”。大陆没同意,台湾对陆方释出的第三地说法,也没正面回应。我们了解马政府须顾虑到台湾内部对两岸关系的纷歧,对会面地点小心翼翼。不过,大陆提出类辜汪会谈模式的第三地,应解决了部份障碍。对台湾来说,APEC“马习会”是上选,第三地至少是中上的选择,两岸各退一步。
至于“习马会”晤如何称呼,事实上也不是问题,马英九曾多次表示,“中国大陆还是我们宪法上的国土,所以我们不可能承认在我们国土上还有另一个国家,因此,两岸间主权互不承认,但治权互不否认。”所以“马习会”面必然不可能是“中华民国总统”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这种一边一国模式。在马政府秉持的“一中各表”概念上,既然两岸同属一国,习马见面如何称呼,不难解决。
接下来更重要的应是会面的内涵,我们从“张王会”来看,其圆满落幕重点系于外界看不到的冗长幕僚作业,什么场合讲什么话?有什么动作?一点一滴事先都须经过沟通,细到如有剧本,主角当天只是照着剧本现场走位。未来的“习马会”也是如此,能不能成,重点在于事先的沟通,双方所接受的进退到何种地步,双方都同意,才有可能浮上台面。就内行人来看,只要正式讯息出来了,就是已经乔到差不多了。
习近平最近最重要的对台谈话,是在2月18日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访问团所发布的“习四点”:第一,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第二,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第三,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四,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还包括习近平当天所说的“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
习近平所提出的“两岸关系之锚”:“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一个中国框架”,在我们看来也等于是“习马会”的前提。
进一步来看,马英九的两岸论述与这三点已有相当高的重迭性,“九二共识”、“反对台独”都没有问题,其中台湾最在意的“一个中国框架”,就在于如何解读的问题。就台湾而言,对稳定两岸有利的解释至少有二点,第一,“中华民国宪法”即一个中国;第二,马政府的“一中各表”本身就是“一中框架”的模糊解释。
只不过,马英九过去在谈“九二共识”的同时,也强调两岸“不统不独不武”。其中的“不统”曾被认为是“暗独”,这是大陆很在意的。“马习会”能否登场,最核心的部份应该就在于马英九对“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提出进一步呼应,来深化两岸同属一中的互信基础。
“习马会”在台面上看来,两岸的交集愈来愈大,马英九的需求与意愿推着情势往好的方面去,就像张志军与王郁琦互访就在一转眼间破冰,写下两岸分治65年来的新页,海峡天空闪耀着小阳春。然而,“习马会”背后一直有欲介入的国际势力蠢蠢欲动,为其中掺杂了若干不确定因素,也是我们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