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6 次 更新时间:2014-02-23 23:35

进入专题: 台湾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陈孔立 (进入专栏)  

 

2009年10月10日马英九首次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个概念[1],他说:“60年来,台湾人民秉持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与包容的核心价值,以‘台湾精神’完成改革,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2]。从此,台湾当局对“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就开始了。2010年5月19日马英九又提出“文化兴国”的说法,对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除了重复以上所说的“核心价值”之外,还补充说:“表現在外的就是海洋文化、多元文化、創新文化,以及志工文化和愛心文化”。以上就是马英九所说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本文试图就“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特性、建构的意图以及两岸文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

根据马英九上述“表现在外”的五种文化,其内涵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海洋文化。马英九指出,台湾在美国、中国大陆、日本三大经济体竞合中求发展,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与开放进取的海洋文明,揉合成“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又说:

“海洋文化”,这是“开放与创新”的方面,是“创造”,特别是“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

(二)多元文化。台湾一般指的是:包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大陆各省文化以及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内的多元的文化。有人指出:两岸文化虽来自共同泉源,但台湾吸收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美国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1949年后与“迁徙到台湾的大陆各省文化融合”,让台湾发展出“独特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具体的表现如:“在台湾包容与热闹已成为台湾的夜市风情,外来美食在台湾落地生根成为在地文化,如油条杏仁汤、东山鸭头、山东馒头、新疆羊肉串、中东沙威玛、日本寿司、泰式酸辣料理等。台湾夜市的美食充分展现出台湾的文化包容性”。

(三)创新文化。有如下的说法:台湾保留了完整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从人文精神到生活美学,它融合古老的涵养与现代的创新。台湾创造了新的中华文化。“台湾更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创造新的艺术表现。从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到影视等等都得到世界高度肯定。”此外,台湾还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创造更能够符合世界潮流的新发展;台湾民主化之后形成了“多元社会与自由主义传统”,“这两者令台湾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自由的创作环境”。

(四)志工文化。马英九强调台湾有“兴旺的志工运动”。“志工运动是很重要的学习,因学到的比付出多,志工运动是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尤其区域志工走到国外服务,代表积极、进取精神,这在中华文化相对较弱。他还说:“台湾的志工运动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红十字会和国内其它宗教团体所组成的志工团队,形成很了不起的台湾特色文化。志工无怨无悔,捐钱、捐时间、捐血、捐大体、捐器官,这是自由民主环境及富裕的社会才会出现的自动自发的行为”。

(五)爱心文化。马英九以台湾的佛教为例,说明佛教徒从事关心弱势的工作,这是“入世化”;把佛教当事业来经营,这是“企业化”;有成千上万的志工从事社会服务,这是“志工化”;在世界各地建立许多佛寺这是“国际化”;以上都是爱心文化的体现。“台湾的爱心无远弗届,而宗教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发挥安定人心作用,宗教团体的效率不亚于大企业。”“台湾人充满爱心,认养逾28万名国内外贫童,捐血比率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而台湾民众在日本发生三一一震灾后,共捐输新台币60亿元,令日人相当感动,获得日本各界感谢。这些都显示台湾对全世界都关心,也凸显台湾人就是有爱心,提升‘国家’的形象”。此外,他还提到对同性恋者的帮助,他说,在同志公民运动,台湾也是亚洲第一。他自己在担任台北市长时,“台北市被认为是亚洲对同志最友善的城市,因为政府编预算来帮同志办活动”。

换一个角度,即文化学的角度,从文化的层次来考察,可以把“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表述如下:

(一)物质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是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例如建筑、器皿、衣、食等等。在这个方面,他们讲得不多。马英九提到台湾的小吃美食、牛肉面等等,他说:在饮食方面,台湾社会发展了许多庶民的美食小吃,像“牛肉面”,原来中国大陆是没有的,而台湾老一辈的人也不吃牛肉。据考证,牛肉面是来台老兵在眷村所发明,五年前他职掌台北市政,举办“台北牛肉面节”,现在已扩大而为“国际牛肉面节”。[3] 此外,还提到台湾的出版事业,“台湾地方虽小,却是世界华文出版中心,每年出版图书达五万多种,中国大陆人口是台湾的五十七倍,但新书出版图书种类只有台湾的三至四倍,可见台湾的出版能量居华文世界之冠”。 此外,还有“启动大故宫计划”、“台湾文化八宝箱”等等。

(二)制度文化。这是通过规范的习惯或文字文本形式固定下来的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典范的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法律、制度、规章、条例)等等。提到的有:“废除台湾长期存在的养女制度,并力推民法上的一夫一妻制,明显提高妇女地位”,以及“扎实的公民社会”、“多元的社团宗教”、“自由的媒体舆论”、“普遍使用的正体字”等等。

(三)行为文化。这是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表达的文化形态。包括当地一些习惯性的规定。马英九说: 中华文化中“善良”与“诚信”的核心价值已融入台湾的日常生活。“台湾的爱心真是无远弗届”。又说,通过宗教力量,“引领民众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此外,还提出要建立“富而好礼”的社会。台湾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诚信、感恩、分享、有礼貌、守秩序、尊重对方、乐于助人等等,受到广泛的称赞。

(四)精神文化。马英九讲得最多的是精神文化,一方面强调“台湾保留了完整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从人文精神到生活美学,它融合古老的涵养与现代的创新,有非常多值得大陆借镜的地方”。“台湾也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台湾因为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吸收了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由这二者“揉合”成“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当然,在许多场合,他一再强调“公民素养”、“民主制度”、“自由精神”、“普世价值”、“人权法治”等等,强调两岸的差异在于“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

显然,精神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或差异,是文化的灵魂和中枢,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研究“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就应当对它的精神文化部分所体现的实质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特性

关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特性,台湾方面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马英九的“三个特质”说:

一是公民素养植根最深厚;二是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三是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转化最细致。民主制度造就了我们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中开放的风气、自由的精神,成为创作家的土壤。[4]

(二)盛治仁的“两个部分”说:

传统部分:“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保存得比大陆好;创新方面:因民主自由制度结合欧美、日本文化,形成创意的文化激荡。因此,传统部分更传统,创新部分更创新。盛治仁强调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他说:“我们已经发展出一套与中国大陆在本质上和形式上都不太一样的、很有特色的本身的文化”。[5]

(三)杨渡的“三个特色”说:

第一,历史上的台湾移民从大陆带来了传统中国文化,从大陆带来的宗教、民间信仰、宗教礼俗、生活习惯等等已经深入生活,成为台湾文化最重要的根基。第二,1949年前后的大迁徙所带来的大陆各地的文化特色。第三,文革时期很多传统中国文化被破坏,台湾则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他还指出,台湾独特的多元文化有三个基本优势:“首先,相较于其他华人地区,台湾有比较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第二,台湾本身有海洋文化的包容,也是移民社会,在汉文化为主体之外,还受到日、美文化的影响。第三,民主化之后形成了多元社会与自由主义传统,这两者令台湾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自由的创作环境。

杨渡的看法与盛治仁有所不同,他强调“中华文化是根基”,“台湾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所谓的台湾文化。中华文化是根基、是范畴、是特色,是台湾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阳光和空气。如果把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就贻笑大方了”。因此,他认为马英九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概念,“这个说法不是台湾文化驾驭中华文化的‘台独’文化概念”。[6]

(四)林中森“四个非常”说:

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就是每个人都非常殷实,每个人都非常忠厚,每个人都非常善良,每个人都善尽社会责任。[7]

其实,从马英九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还强调指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有两个特点:第一,他说:“因为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结合,结合成一个非常完整且新的东西”。这说明必须是“二者结合的”,而且是“新的东西”,既不是原来的中华文化,也不是原来的台湾本土文化。第二,他说:“台湾人用台湾的空间,用台湾的人力,发展出一个丰富中华文化的模式,这就是发展了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8] 这说明它必须是“台湾的”,由台湾人建构的。这样,就把“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不是“二者结合的”、不是“台湾的”文化区别开来了。当然,它还一直保留“中华文化”的名称,承认“中国文化和传统是台湾文化的根源”,承诺要“传承中华文化”。正如台湾官员所指出的:“马英九政府显然希望借由文化,标示台湾的不同,不否认与大中华文化的血脉相承,但更突出台湾最近六十年发展中逐渐巩固的自由、民主、多元价值”。[9] 由此可见,“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但又不同于大陆的中华文化,而是60年来在台湾发展出来的“中华文化”,这才是它的特性。

 

三、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意图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观念不仅是指导行动的路线图,观念还有建构功能,可以建构行为体的身份,从而确定行为体的利益”。[10] 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一观念,可以表明台湾现有文化的身份(认同),以此作为“我者”并与“他者”相区别。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身份(认同)呢?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有一种获得自尊的基本动机”,“人们有对自尊的需求”,社会认同则是“满足自尊的需要”。[11] 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

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在如下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台湾经过李登辉、陈水扁时代的“去中国化”,对中华文化造成很大的伤害。原来的“中华文化复兴总会”被改名为“国家文化总会”,他们强调“台湾文化”,而把中华文化说成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把中国文化说成是“劣质文化”,主张“彻底抛弃”。马英九上台以后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目的之一就是要与独派“台湾文化”相区别。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有所发展,在签订ECFA之后,大陆方面积极提出签订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共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台湾方面感受到这是“大陆中华文化的攻势”。[12] 他们出自“自尊的需求”,企图在文化方面争取主动,掌握话语权,并且认定台湾在“保存中华文化”和“创造台湾精神价值”这两个方面有优势,以此与大陆相比较,用以显示他们在文化上的领先地位,并与大陆文化相区别。

为了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就需要通过社会比较,即把“我群”与“他群”相比,而且“放大内群(我群)相对于外群(他群)的优越性和有利地位”,“最大化内群的相对优越性”。强调“我群”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强调“他群”的劣势,所以“对外群的刻板印象通常是负面的和贬抑性的。”[13]

应当强调指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着重是通过与大陆的社会比较而展开的。他们公开提出如下一系列“超越大陆”的论点:

(一)台湾的中华文化已经超越大陆,台湾要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台湾没有大陆的文革动乱,六十多年来,台湾保存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生活美感到艺术美学,它的传统韵味,让世界惊艳”。

台湾要扮演“中华文化领航者”的角色。“事实上,许多中华文化的特色在台湾实践的程度已超越大陆、甚至任何一个华人社会”。“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正统的汉字与完整的中华文化”。

“台湾也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台湾也具有扎实的公民社会、多元的社团宗教、自由的媒体舆论、兴旺的志工运动”。“只要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台湾的魅力可以吸引全世界。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二)台湾的中华文化是在台湾“打造”的,是大陆所没有的,并且受到各国的肯定。

“我们的根,当然是来自于中国大陆,但是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我们播下的种,产生出过去在中国大陆不曾出现的一些现象、精神”。

“经过政府近年来的建设,世界上已逐渐熟悉台湾表现出的文化;现在共有131个国家或地区给予我国国民免签证的待遇,正代表着我们的国民素质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像台湾的佛教兴旺,但中国却没有,主要是因为台湾自由、民主的氛围,再加上志工运动,使它变成非常企业化的组织,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中国的宗教早年没有这么入世”。

(三)台湾要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不担心会触怒大陆,不怕与大陆相比。

“台湾要作为‘世界中华文化的领航者’,他(马英九)不担心此举会触怒大陆,因为大家各凭本事,谁能够把文化展演得更好,才能够配称文化的领航者,良性竞争”。

“讲到中华文化,有些人常会想到中国大陆就在我们的隔壁,我们怎能跟他们比呢?事实上,很多到过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人都知道,台湾在中华文化的落实与生活化方面,不但不比大陆差,有些方面还更澈底,因为大陆毕竟经历过文革等风雨,台湾则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发展,保有中华文化温柔敦厚的气质,许来台湾的人士都感受得到,尤其是大陆观光客的感受更是具体”。

“台湾推动民主、自由、与多元,使得许多活动、许多现象,展现了台湾很重要的特色”。“台湾与大陆往来,应可展现更大自信,不必担心会吃什么亏,因为自由、民主‘已变成我们活生生、每天都存在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影响台湾,也一定会影响周边的华人社会”。

(四)大陆的中华文化受到摧残,甚至已经“断绝”。

“四十多年前,大陆还是在搞文革,中华文化受到很大的摧残;可是四十年后,大陆不但不再批判孔子,反而在各地设立孔子学院”。

“大陆的主流思想逐渐回归中华文化,让人感到庆幸。台湾多年来一直是捍卫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希望透过民国百年的活动把这些展现出来”。“世人不仅希望看到大陆‘和平崛起’,更希望看到大陆是‘文明的王道崛起’,也就是‘对外行王道、对内行仁政’。”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大陆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接受台湾《旺报》专访时讲到的一件事:马英九曾经说过,中华文化在大陆“断绝”了,而且“断绝”这个词用过三次。[14]

以上全部出自台湾领导人的讲话,罗列这么多言论,读者应当会有“咄咄逼人”之感,也只有罗列这么多言论,才可以看出他们要与大陆文化“切割”的急切心情。其实,这是社会认同过程必然产生的现象: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往往把本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别最大化,力图提升对本群体的积极评价,在形成对内群体的“偏好”的同时,也形成对外群体的“偏见”。

写到这里,台湾当局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意图已经十分明白了,那就是要在台湾建构起对“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以此为“我者”,以大陆为“他者”,不认同大陆的中华文化,不认同一切没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优于大陆、“超越大陆”,只能由他来“领航”。这意味着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只能由台湾来主导,如果要签文化协议,可能要靠台湾“让利”给大陆了。

应当说,两岸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各有长短,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单方面地讲自己的优势,而不讲对方的优势,本来就不公平。至于说上述“超越大陆”的现象是否存在,也是可以讨论的。

更重要的是,“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还不一定能够获得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同,在这方面只要举出两个实例就可以说明问题了。有一部分人反对“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说法,认为这是把台湾文化“边缘化”“矮化”,“把台湾文化附庸在中华文化之下”,“中华文化才是主体,而台湾特色只是这个主体的装饰品”,他们主张台湾文化“自为主体”[15]。另一部分人认为马英九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与“去中国化”的政策相区隔,但他走的是“文化中华”的路,而且“有些胆怯”。马英九“宣示要让台湾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这更是对大陆想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明确的政策性回应,也代表了在未来两岸的文化交流中,‘中华民国’将会和大陆竞争中华文化的诠释权以及话语权”[16]。由此可见,“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台湾大多数人的认同还是一个问题,因此,有人认定“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台湾民众的集体记忆”,我认为要下这个结论为时尚早 。

 

四、两岸文化的差异与交集

两岸都肯定中华文化,表示要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这表明两岸文化存在一定的相同与相似之处。但是,台湾当局从2009年开始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大陆则从1997年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说明两岸在文化上存在着“我者”与“他者”的差异,即认同的差异。

大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特定的环境下建构的,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文化,这就和一切非社会主义的文化区隔开来。而“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则是在台湾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下,以“台湾精神”打造出来的民主、自由、多元的文化。由于两岸社会制度、背景条件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近年来两岸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亲身的感受。两岸文化“同根不同质”,应当强调指出,两岸无论在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17]

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两岸文化都应当适应形势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征,因此两岸在文化上也已经出现一些共识、互动和交集。台湾方面提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主张,立即得到大陆方面的善意回应,并且由两岸数百名专家共同编出《两岸常用词典》。此外,台湾方面还提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在中华文化的智慧指引下,用和平方式解决双方争议”等等。大陆方面则高度肯定“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刘亚洲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24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凝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汇聚各族人民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8] 显然,报告中的这段话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与台湾方面所强调“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与包容的核心价值”就有交集,也可以说这些“核心价值”并非台湾所特有。

总之,台湾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意图是与大陆的文化区隔开来。大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与台湾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看不到这一点,以为两岸文化是一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没有什么困难,那就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两岸文化存在交集、共识、互动、合作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样才能在共同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

 

(《台湾研究》2013年第6期)

--------------------------------------------------------------------------------

[1] 台湾“新闻局”辑印的《马英九98年言论选辑》在编辑说明中指出:在2009年11月8日出席“中华民国”建国100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马英九首度提出“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种说法把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出现了差错。

[2] 《国庆讲话》,《马英九98年言论选辑》,台湾新闻局辑印,2010年,第90页。

[3] 石丽东:《记一席“文化兴国”的演说》,www.ocwwa.org/culture.htm

[4] 《马英九就职演说》,2012年5月2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3&itemid=27201

[5] 瑞迪:《盛治仁: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不同》,http://www.chinese.rfi.fr/20100415

[6]《台专家:马英九“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非台独概念》,http://taiwan.huanqiu.com/liangan/2010-01/694216.html

[7] 《林中森:打造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海峡之声网,2012年12月9日,http://www.vos.com.cn/news/2012-12/09/cms713944article.shtml

[8] 《马英九表示要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www.chinanews.com/tw/tw-twyw/news/ 2009-10-10

[9] 同注5

[10] 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11] 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3期。

[12] 参阅:江素惠:《两岸三地情:中华文化两岸较劲》,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123/00184_005.html

[13] 迈克尔·豪格:《社会认同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6,92,55页。

[14]《许嘉璐:中国只不过想恢复祖宗基业》,《旺报》,2013年2月24日。

[15]《中华文化部?》,《自由时报》社论,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Service/editorial/news.php?engno=586025&day=2012-05-23

[16] 《文化中华,政治偏安,马英九新路线》,http://bbs.huanqiu.com/thread-507305-1-1.html

[17] 参阅陈孔立:《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

[18] 刘亚洲:《八字精神与二十四字表述》,《同舟共进》2012年12期。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台湾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52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