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一年后,在他的民族主义支持者的压力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终于在去年12月26日,首次以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祭奠有百万计的日本战争亡魂,和发动对亚洲侵略战争的战犯。它也因把这些侵略行为美化为“公正的战争”而备受争议。
中国与韩国的愤怒反应是可以预见的。然而,这一次,对安倍举动的谴责几乎来自全世界,甚至包括美国。国外的一片批评声对日本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是沉重的打击。
安倍被指让区域本来已经紧张的氛围进一步恶化。相对与日益强硬的中国,日本在亚洲占据的道德高地也因此受到冲击。事实上,他让北京有一个机会可以告诉全世界,日本同样是个麻烦制造者。
日本执意转向修正主义——其首相前往连日本天皇都拒绝参拜的的靖国神社便是例子——可以说是给亚洲地缘政治投下了一个“亚洲靖国神社症候群”(Asia's Yasukuni Syndrome)阴影。
美日关系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这让区域最大的三大经济体中国、日本与韩国不能为区域的利益紧密合作。
一些向来同日本维持良好关系的朋友,如欧洲国家、欧盟、澳大利亚、亚细安成员国、台湾、俄罗斯与联合国的批评已经让日本人感到意外;美国政府发表的“失望”声明更是震惊了东京。
二战后一直充当日本保护者的美国,从来没有用这么直接的字眼批评东京。除了让日本难堪外,这也提醒许多日本人,激怒华盛顿对日本政治人物并没有好处.
过去一年来,美国政府与传媒对安倍的极端民族主义姿态感到日益不安,来自美国的少有斥责便是明证。
美国关注安倍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在东北亚紧张气氛日益升温之际,美国在处理同越来越自信与不可或缺的中国的双边关系,和巩固与日本及韩国这两个盟友的联盟间必须维持巧妙平衡,以便面对中国与朝鲜的挑战。因此,华盛顿最不想看到的,是个欠缺敏感度(包括参拜靖国神社),一直以鹰派修正主义挑起中国与韩国反日情绪的盟友。很明显的,奥巴马政府不能再允许这个课题持续让局势升温。
对于日本同中国的主权争议,尽管美国在言语上表示支持前者,华盛顿却显然不愿意被卷入同中国的公开冲突。因此,华盛顿多方尝试客气地告诉安倍,不要做出美国所说的“不必要的挑衅”。美国的信息是简单、一致的:“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选择了不理会美国的请求,因此便得面对华盛顿的愤怒反应。安倍公开蔑视美国立场,甚至引起了他事实上是否是“反美”的疑问。
安倍是以“脱离战后体制”的竞选宣言当选的。但日本战后的每一项制度都是美国建立的。他要放弃的和平宪法是美国制定的。他参拜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战犯,是对由美国主导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决合法性的质疑。
讽刺的是,安倍似乎不明白,放弃战后的制度,也就是拒绝美国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战后国际秩序,而他又努力想要成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
除非东京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个矛盾,美国总统奥巴马据说在四月的亚洲之行可能跳过日本。对一个自认是美国在区域最好朋友的国家来说,这将是最终的耻辱。
中韩关系日益密切
自上任以来,安倍的民族主义与修正主义便激怒了中国与韩国,让它们的领导人甚至不愿意同安倍会面。在安倍参拜了靖国神社后,领导人的会面无疑要等到安倍的继任者上台了。
安倍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日本便准备面对来自中国新一轮的报复行动及中国国内的反日暴动。出人意表的,除了谴责以外,中国并没有其他的反应。这种怪异的沉静让日本观察家感到迷惑不解。中国显然知道同日本打贸易战对自己不利,因此选择让国际世界来批判安倍的行为,把注意力放在同美国的关系上。
除了日本,韩国也让美国感到担忧。比如,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后果之一,是可能为中韩恢复友好关系增添额外动力,而这可能冲击美国-日本-韩国的团结。
过去一年,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是日益反日的韩国逐渐向中国靠拢。这不但是因为首尔同中国加深了经济关系,也因为它想利用北京对朝鲜的影响。安倍最近参拜靖国神社,使同样对日本感到愤怒的中韩走得更近,让日本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更孤立。
亚细安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强烈反应,让许多日本人感到意外。他们一直把东南亚对日本的友好关系视为理所当然。
同中国与韩国不同,亚细安长期以来对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沉默,比如靖国神社问题,让那些以为亚细安不但不憎恨日本的过去,实际上还感谢日本把它们从西方殖民主义解放出来的日本人,觉得他们是正确的。
因此,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批评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对日本是个提醒:东南亚并没有忘记日本的战争罪行。这也让日本了解,尽管在面对一个更自信中国时有共同的安全顾虑,亚细安成员国未必准备在北部两个大国间的斗争中选边站。
毕竟,亚细安可能从“靖国神社症候群”,也就是日益恶化的中日关系获取最大的利益。中日都在区域大量投资,以便争取亚细安成员国的支持。
作者是退休法国外交官
曾派驻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
叶琦保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