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若:《追梦与反思》的自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6 次 更新时间:2023-06-22 16:01

进入专题: 追梦与反思  

张允若 (进入专栏)  

 

按:这是刚过去的2013年出版的本人文集《追梦与反思》的自序。该书是本人第二本自选集,由香港凌天出版社出版,主要供友人间交流。其中资料篇收有本人收录整理的“文革”中自杀的知识精英名录(已收405条、曾在本人博客上发表过);这方面的收录工作还在继续,诚恳希望各界朋友继续提供这方面的资料或线索,本人准备不断增补,在适当的时候出版单行本,以纪念受难者的在天之灵,并留下永志史册的实录。本人的QQ号为1292468736,欢迎联系。

 

这是一本关于追梦和反思的个人文集,里面收录了笔者2006年以来刊发过的主要文字。

回望过去,我的一生都在追梦。

早在孩提时代,我就有个朦胧的愿望: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帮助家庭改善生活,让家人、特别是辛劳抚育我的父母亲,能过上平安、愉快的日子。

进入中学以后,接触了一些文学著作,阅读了近现代进步作家的诸多作品,我很向往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那样,写出感人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再后来,接触了一些影响广泛的进步报刊,我又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希望能用自己的笔去批判邪恶,伸张正义,影响社会。

几年之后,我竟然有缘走近了新闻专业。先是就读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新闻组,后来又踏进了著名的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殿堂,步步接近了自己渴望的目标。这种曾经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作为“个人名利思想”反复批判过的东西,便是我青少年时代真切而朴实的人生梦想。

不过,我青少年时代的梦想还不止于此。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步有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我不满世道的腐败和黑暗,我向往社会的公正和光明。四十年代末期的政治形势、特别是上海麦伦中学期间进步思潮的启蒙,使我初步懂得了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走向。我萌生了一个信念,要为建立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新中国而贡献自己的青春。我逐步把自己的专业追求和这样的政治信念结合在一起,决心要通过新闻这个专业,来为宏大的政治梦想而奋斗。我在报考复旦时的作文考卷上写下了这样的话:立志学好新闻专业,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记者。

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三四年间,整个国家朝气蓬勃,全体人民意气风发,对前途充满了希望。我也充满激情,认真学习,积极工作,入团入党,决心把自己的梦想汇入到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之中。在大学毕业进行工作分配时,上头要我去干另外一种据说是十分神圣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意味着从此要同新闻专业分手。考虑到这是更加宏大的政治理想的需要,我也就接受了,而且也很认真地去做了。

既然有理想和追求,就免不了要用理想的眼光来审视现实,就免不了会发现种种不符合理想的弊端,并且希望努力去纠正这些弊端。五十年代后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出现了这样一种发现和纠正的浪潮。许多富有理想激情的知识分子卷入其间,可是这种发现和纠正的努力,全都被视为政治异端,遭到暴风骤雨般的整肃。我同千百万正直的知识分子一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是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梦想的重大挫折。这场风暴埋葬了一切追求变革和进步的努力,从此专制政治不断强化,红色恐怖不断升级,直达“文革”浩劫时的顶点。

“文革”的结束,给我国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以前三十年的折腾、特别是这场“文革”造成的史无前例的灾难,促使全国上下反思共和国建立以来所发生的一切。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析并否定了“文革”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国家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是这种反思是不彻底的、贯穿着斗争和反复的。经济领域的变革并没有带来政治体制的改革,于是便有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便有了胡耀邦的去职,便有了“八九风波”,便有了XXX的被囚,便有了日趋严重的权力腐败、贫富悬殊、官民对立和深重的社会危机。

就我个人而言,自从重获新生以后,也对过去的种种开始反思。我回到了新闻教育岗位,因此我的反思首先是在新闻专业领域展开的。我努力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上,剔除那些假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货色,摈弃那些体现独裁政治、反民主反科学的东西,吸取体现普世价值观的人类文明成果,让理论回归科学的轨道,让历史回归真实的面目。这方面的努力,大致体现在我的《新闻传播文集》之中。但是在更为宏观的政治思想领域,由于大环境的困扰和压制,我还没能追根究底、作深入的探索。

世纪之交,我退出了教学第一线,开始有了较多时间去关心和思考政治思想领域的问题,并且接受了许多走在历史前沿的先驱者的影响。李XX、李X、谢X等前辈的透彻思考和远见卓识,辛XX、杨XX、杜X等同龄人的专题研究和深刻剖析,使我对这六十年现代史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对六十年来一直奉为圭臬的体制、道路、理论有了全新的审视。和许多先驱者一样,我痛切地认识到,我们几十年的追梦之旅,不幸误入了岔道,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早在七十多年前就说过的那样,“我们所建立的,和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我也痛切地认识到,就根本制度的变革而言,我们还徘徊在一百年前的原点上,要实现我们追求的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理想依然任重而道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人生正在接近终点。可是我的追梦之旅还远未完成。出于信念,也出于责任,我想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继续追梦,继续为理想呐喊呼号。于是,就有了刊发在博客上的诸多文字,用以表达我对历史和现实的见解,其中既有反思、也有追梦,追梦伴着反思,反思为了追梦。虽然只是一孔之见,但我愿把它汇聚到进步舆论的大潮中去,虽然只是颗颗水滴,但我愿把它汇聚到时代的洪流中去,为彻底实现宪政民主的中国梦作一份绵薄的贡献。

现在我从这些年刊发的文字中挑选了100来篇,辑录成集。一则是敝帚自珍,借此在人间留点雪泥鸿爪;二则供友人间交流讨论,一旦离去也可留作纪念。

为方便阅读,全部文字分列为历史、时政、文化、人生、资料五篇。其实,各篇的内涵难解难分,所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只能表示文章的侧重点而已。需要多说两句的是:文化篇收的主要是新闻、出版和文学等方面的文字,它们离不开时政,只不过多了点专业成分。人生篇收的是有关个人的内容,选录了一些个人回忆、给亲友信件以及纪念亲友的文字。资料篇收有本人整理的“文革”中自杀的知识精英名录;另有一篇关于本人的采访专稿、一组友人赠诗,录以存念。

本书的出版得到XXX先生的热心帮助、得到多位友人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3年5月于杭州


进入 张允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追梦与反思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108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