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梅伦到中国访问,公开表示英国将作为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的支持者。这种前倨后恭的姿态,令西方新闻媒体大为不满,他们认为英国首相为了自己任内的政绩,正在向中国卑躬屈膝,既没有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给予公开谴责,同时又没有捍卫西方国家的价值体系。
这种批评虽然令人哭笑不得,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在处理中国事务方面所采取的实用主义。此前这位英国首相会见达赖喇嘛,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英国政治人物走马灯似地到中国访问,可是,英国首相由于作出错误的决定,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此次英国首相公开表示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西藏独立,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中国政府正式邀请这位首相到中国访问,实际上是听其言观其行。卡梅伦当然知道中国政府的态度,因而在中国期间绝口不谈政治问题,而是千方百计地强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西方国家的政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不愿意看到英国首相满载而归,于是醋味十足,要求这位英国首相不要回避中国的人权问题。
事实上,近些年来人权问题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政客从中国获取实际利益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政客通常的做法是,公开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愤怒。等到问题冷却之后,西方国家政客以谦卑姿态进入中国,从中国获得巨额的贸易订单。西方国家政客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一方面反映出政治人权外交的虚伪性,另一方面也充分折射出,中国在处理与西方国家政治外交关系方面,始终受到人权问题的困扰。
近些年来中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始终不懈的努力。然而,我们应当看到,中国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在处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中国法律体系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国家之所以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就是看到了中国法律体系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试图以西方国家的人权标准改造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国立法机关并非没有意识到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要想把30多年来积累的法律制度作出全面的修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中国愿意与西方国家进行人权对话,愿意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体系。
不过,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人权制度,更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这就使得西方国家在与中国进行人权对话的时候始终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中国永远不可能实行西方国家那样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国的司法制度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并非完全相同。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法律制度中保留了大量封建社会的传统,无论是普通法和判例法,都是在封建君主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体系对于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国不可能全盘吸收。
即使在英国国内,批评传统法律体系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一些法学家早就意识到英国法律传统文化存在着深层次问题,因此,他们呼吁英国的立法部门尽快改革英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英国法律规范,从而使英国的人权保护制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中国作为一个后来者,既要充分吸收西方国家的法律经验,同时又要谨慎地避免重蹈覆辙。中国不能照抄照搬英国传统的制度,不能把英国法律体系中的糟粕吸收进来。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探讨中国保护人权的立法规律,通过完善具体的法律规则,将保护人权的精神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和英国之间可以进行法学家对话,可以就人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许多问题开展深入交流,但是,英国的政客们不能挥舞着人权的狼牙棒,不断地向中国政府递交释放犯罪分子的黑名单,因为这样做既违反中国的法律规定,同时也违反西方国家所倡导的司法独立的原则。
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中国有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过去,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指控,中国政府一概拒绝。如今,中国政府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人权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各国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不断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方国家继续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的人权发展说三道四,那么,最终必然会自取其辱。
部分西方媒体认为,英国首相到中国访问是屈从于中国的经济压力,是想以牺牲人权价值换取巨大的经贸利益。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中国近些年来正积极主动地尝试把经济问题与政治人权外交区分开来,在扩大与西方国家经贸合作的过程中,既尊重市场规律,同时又努力为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外的基础。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经贸关系的发展就会面临障碍;如果不尊重市场规律,那么,经贸关系的发展就不具有可持续性。
此次中英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协议,这是中英两国企业家尊重市场规律的结果。假如西方国家的政客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说三道四,那么,只能说明这些国家政客不了解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对外贸易政策。中国不打算通过强化自己的经济实力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但是,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持续地影响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中国不愿意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人权制度强加在西方国家公民头上,中国当然也不愿意西方国家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人权制度强加在中国人的头上。中国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的形象,从而使西方国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如果西方国家想从中国获得实际利益,那么,就不能不深入考察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人权状况。中国不仅接受西方劳工组织关于"血汗工厂"的调查,而且主动发布中国人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这说明中国正在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地迎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批评。中国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已经公开阐明自己的立场,那就是中国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在人权交流方面的底线,也是中国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必然选择。
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正在变得越来越愚不可及,西方国家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提交释放犯罪分子名单,已经违反了西方国家普遍遵守的司法独立原则,是赤裸裸的干涉中国的内政。西方国家吹捧鼓吹独立西藏独立、新疆独立和台湾独立的分裂分子,实际上正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些鼓吹西藏独立的分裂分子正在与国际恐怖分子狼狈为奸,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事件。西方国家支持这些分裂分子,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事实上,英国自身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果英国在对待分裂分子、恐怖分子的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那么,就会使自己所鼓吹的人权价值观念不攻自破,因为英国支持的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在中国国内制造的恐怖爆炸事件,是典型的侵犯人权的刑事案件。英国首相之所以在人权问题上改变态度,就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进退维谷。只有在保护人权问题上言行一致,坚决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人权。
当然,不排除一些西方政客两面三刀,为了在中国获取商业利益而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价值偏见。但不管怎样,对于卡梅伦的到来,中国政府持欢迎的态度。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尊重中国的利益,不损害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那么,中国政府都欢迎西方政客到中国访问。
需要提醒中国政府的是,不能把经贸利益当作奖赏,让那些口是心非的西方政客从中受益。不管西方政客在人权问题上持何种立场,中国政府都愿意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与西方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只不过在世界市场可替代的情况下,中国更愿意与那些尊重中国的价值观念、不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国家打交道。卡梅伦知道这一点,不知道其他西方政客是否已经翻然悔悟。
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是西方国家衰弱的表现。对于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提出的责难,中国应当学会进行一分为二分析。对那些确实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政府应当从善如流;对于那些涉及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批评,中国政府应当以礼相待,并且针锋相对加以反驳。总而言之,中国的人权问题上不需遮遮掩掩,不会让西方国家把人权作为筹码,从中国获得巨额的商业利益。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贸易订单,是因为这些经贸合同对中国有利。中国今后不会把人权问题与经贸问题捆绑在一起,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人权政策而牺牲中国的经贸利益。中国正在以积极务实的姿态,妥善处理与西方国家的人权纠纷。中国正在以具体的司法判例规劝西方国家,不要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因为那样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