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远:沈志华谈冷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40 次 更新时间:2013-05-12 20:34

进入专题: 冷战  

沈志华 (进入专栏)  

“我们只能聊一个小时。”在广州的滂沱大雨中,行色匆匆的沈志华对我说。

一个小时,对于我写了满满一张A4纸的采访提纲来说,够吗?心里没底。但是,沈志华确实忙,来广州讲学三天,能够挤出来接受采访的时间,只有这一个小时。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沈志华来说,一个小时足够回答我对于冷战四十年的几乎所有疑问。雅尔塔会议对战后远东的政治版图是怎么划分的,又是怎么被突破的?中国和苏联怎样成了铁哥们,又怎样反目成仇?中苏分家,对柏林墙倒塌,究竟有什么作用?……

一口京腔,胜似说书。在广州的春雨声中,这样的对话,着实令人愉悦。书如其人,人也如其书:史料翔实,引人入胜。

采访完毕,一看手机录音器,正好一小时。

这段历史,是我们熟悉的,因为它并不太远,现实中还有它的印记;但又是我们陌生的,同样因为它并不太远,因为有太多秘密、太多禁忌……

惟其如此,沈志华的《冷战五书》才格外令人期待。因为它凝聚了沈志华数十年挖掘、钻研的苏联解密档案之精华,在所有关于冷战的书籍中,它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

沈志华简介

沈志华,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撰写、主编有《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专家在中国》、《中苏关系史纲》等著作。

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

2012年底,沈志华的“冷战五书”同时上架。2013年初,他的《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以及《无奈的选择》也与读者见面。

如果以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作为冷战的终点,那么这个过去了24年的历史事件,已经足以让我们产生时空上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因此,这些以冷战为题的书集中上架,无疑唤起了很多人对这个历史名词的集体记忆,同时也勾起了人们的疑问:冷战,还值得投入这样的力度去研究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晶报记者日前专程前往广州,采访了前来讲学的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过去,研究冷战,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情况,只能靠瞎猜”,沈志华说,“到了1990年代,俄罗斯大量解密苏联档案,冷战史才一下子发展起来,让我们得以重新解构历史”。在真实可信的档案材料,特别是前苏联档案的支撑下,原本迷雾重重的冷战史,逐渐清晰起来,与之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也第一次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亚洲冷战起于中国革命突破“雅尔塔体系”

晶报:谈冷战,追根溯源,必须要从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说起。美苏两国对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为冷战埋下了伏笔。欧洲如此,亚洲亦如此。那么,根据目前掌握的档案,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的亚洲格局做了怎样的安排?

沈志华:雅尔塔会议有个关于远东的秘密协定。它主要是满足了苏联在亚洲利益的要求。这里主要有三大块:外蒙古独立;收回南萨哈林岛和南千岛群岛,以控制日本海;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中国东北,主要就是控制中长铁路和旅顺大连港。这些,从国际角度而言就是亚洲的所谓“雅尔塔体系”。大体上日本海北部,到朝鲜半岛北部,到旅顺大连,一直到中国的长城以北,这基本上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了。如果苏联的这个势力范围不被突破,就不能称之为“冷战”。

晶报:“雅尔塔体系”是怎样被突破的呢?

沈志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爆发了。这就带来了很多变数。斯大林1946年被迫从东北撤军,于是就全力支持中共控制东北,但是又不敢明确地支持。其实当时美国人也劝蒋介石,算了,你就让苏联控制东北吧。因为美国人那时候是跟苏联心照不宣的,那块是你的势力范围,我不去碰你,你也别来碰我。

晶报:很多人的概念中,国共内战是苏联支持中共打,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沈志华:其实不是那样,要复杂得多。美国人没控制得了国民党,苏联人也没控制得了共产党。你想想这个道理,如果中共要突破东北,入了关(山海关),那就突破了“雅尔塔体系”。所以苏联不敢支持,因为万一美国要参与进来,那不就成了美国和苏联在中国打起来了吗?斯大林不敢冒这个风险。

因此,从1947年到1948年,毛泽东3次请求去莫斯科,斯大林都没让他去。同时,蒋介石跟美国人要这要那,美国也不敢做得太过分。1948年底,宋美龄上美国要钱,美国一分钱没给啊!也是这个意思。

晶报:宋美龄那次求见杜鲁门总统,没见着。

沈志华:对,当时美苏都不愿沾中国内战这个麻烦。但是,到了1949年,内战局势已经明朗化了,共产党就要解放中国大陆了,所以苏联也就积极参与进来了。于是1949年2月米高扬到西柏坡访问,然后6月份刘少奇到莫斯科访问。这一下,新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就建立了。

向苏联“一边倒”,是毛泽东无奈的选择

晶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正式宣告,新中国将选择向苏联“一边倒”。中苏结盟无疑改变了全球冷战的格局。回首历史,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遗憾,认为当时中国本来可以选择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独立自主。实际上,当时究竟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沈志华:没有!其实这个事做坏了,主要是怪美国人。“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毛泽东真的是对美国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美国能够支持共产党,使之在中国能有一席之地。当时美国派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美国驻华大使高斯、年轻的外交官谢伟思等,觉得中共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因为美国的理念是两党制,你不扶持共产党,那不就成了国民党一党制了吗?但是,当时在美国本土,国会的反共意识太强。最终美国拒绝了中共。

那时的毛泽东,对美国已经失望了。他已经断定美国在背后支持国民党,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我推测毛泽东从1947年就开始下决心要跟苏联结盟了。特别是到1949年,中共很快要解放中国大陆,但是中共此前一直在农村活动,没管过大城市,没管过国家经济,以及外交等等,没有丝毫经验。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设新的国家。怎么建?靠谁?不靠苏联行吗?

晶报:不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驻南京大使司徒雷登也频频与中共方面联络,试图与新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但是没有成功,毛泽东还写了一篇很不客气的《别了,司徒雷登》,这让人感觉中国当时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已经选择了后者。

沈志华:1949年已经晚了,当时美国再怎么样,已经没用了!过去我们都不知道,以为毛泽东1949年还脚踩美苏两只船,不是的!每次跟司徒雷登谈完了,中共第二天就向苏联通报。

晶报: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在抗战末期的时候,中国失去了一次实现中立的历史机遇?

沈志华:是,这确实是很遗憾。

中国收回东北,斯大林“另起炉灶”

晶报:斯大林原本只是希望中共控制东北,没成想中共居然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大陆。新中国又与苏联结盟,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这对于苏联应该是个意外之喜了,按理说斯大林应该是十分高兴的。

沈志华:本来苏联应该是非常满意的。(中国)这么大一块,成了你的同盟国。但是,1950年新的中苏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结果,让斯大林不满意!因为毛泽东硬是把雅尔塔会议安排给苏联的旅顺大连给要回来了,把中长铁路也给要回来了。那等于就是把苏联在远东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又给封闭了。回顾历史就知道,俄国从彼得大帝开始,就苦心经营三个出海口,北面是通往波罗的海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南面是通往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东面就是南下太平洋的旅顺口。(中国收回旅顺)这是斯大林不能忍受的,他的整个亚洲战略就泡汤了。

晶报:因此,斯大林必须另起炉灶,寻找新的远东出海口。

沈志华:所以,斯大林就决定发动朝鲜战争。发动这场战争,如果顺利,他就可以控制朝鲜半岛的仁川、釜山等这些不冻港。退一步说,即便战争不顺利,远东出现紧张的状态,中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应对美国的威胁,势必要让苏联回来,暂时不归还旅顺军港。

晶报:斯大林似乎差一点就达到目的了。

沈志华:是,朝鲜战争爆发后,1952年中国与苏联商定,延长中苏关于旅顺港协定中规定的苏军撤出旅顺的期限(原协定规定苏军1952年撤出),改为中苏两国签署对日和约之后苏军才从旅顺撤出。中国与日本的和平友好条约是1978年签的,而俄罗斯和日本的和约,至今都没签!所以,按照这个补充协议,苏联从旅顺撤军,是没准日子的。幸好,斯大林死后,新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讨好中国,1955年主动把旅顺还回来了。否则的话,局面还难说。

朝鲜半岛开火,冷战蔓延到亚洲

晶报:说起朝鲜战争,这是“二战”后远东地区第一场两个阵营之间的局部战争。如果说斯大林的本意是在失去旅顺之后,得到新的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那么这场战争的实际后果,要比他预计的大得多。

沈志华:是的,突破了三八线,那么就意味着苏联违背了雅尔塔协定。实际上,当苏联与中国签署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失去在东北的特权时,远东“雅尔塔体系”已经支离破碎了。其实美国原本也没想在远东跟苏联阵营干一仗。美国原来的想法是,要是打仗,就放弃朝鲜,但是,因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美国的战略变了。它认为中苏一结盟,共产主义就席卷了从易北河到太平洋的大半个欧亚大陆。

晶报:“雅尔塔体系”被突破,美国看来很恐惧。

沈志华:对,当时美国人就担心,如果听任(苏联阵营)在朝鲜突破,那下一步中共解放台湾要不要管?再突破越南,整个东南亚,那就不得了了。于是,美国整个冷战战略发生了变化——原来美国的方针就是控制欧洲,其它地方不跟苏联争,因为都有划线嘛,这儿归我那儿归你,咱俩相安无事。但是现在不行了,美国要全面围堵。

在朝鲜战争过程当中以及结束后不久,美国与它的盟友先后建立签署了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澳新美条约、东南亚条约、巴格达条约,逐步就建立起这么一个包围圈,全面封锁中国。其实封锁中国就是封锁整个共产主义世界,跟北约一连起来,形成一个包围圈。这样,冷战就从欧洲蔓延到了亚洲乃至全世界。冷战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争当老大,中苏关系渐生裂痕

晶报:刚才说到赫鲁晓夫。中国传统的史观,认为他在斯大林死后继任苏联领导人,奉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致使原本亲密的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然而现有的资料表明,恰恰是他主动把旅顺归还中国,而且还加大了援助中国的力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沈志华: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有些六神无主,因为斯大林的威望太高了,没有人替代得了。斯大林之后,苏联还有没有统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能力?这是一个问号。而且在斯大林时期中苏就有分工,欧洲革命苏联负责,远东革命中国负责。所以当时赫鲁晓夫认为,只有中苏联手,才能稳住社会主义阵营。要中国跟你联手,你首先得让中国信任你嘛!于是,赫鲁晓夫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归还旅顺,增加对华援助,甚至在1957年向中国提供了核技术支援,核技术能随便给吗?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

当然,毛泽东确实给了赫鲁晓夫很大的支持,像1956年的波匈事件,很多人反对苏联的处理方式,中国却支持了他;1957年6月的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反党集团事件”,赫鲁晓夫在苏共党内十分孤立,毛泽东带头支持他,帮助他渡过难关。那时候中苏关系非常好。

晶报:可以说是延续了斯大林时期中苏的友好关系。

沈志华:这时候的“好”,和斯大林时期的“好”有很大的区别。斯大林时期,确切地说是中国出兵朝鲜以后,斯大林才真正信任了毛泽东,所以给中国大量的援助。但是,这时候中苏还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到赫鲁晓夫时期,中国和苏联看起来就平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天空,出现两个太阳了。

晶报:这种平级,是赫鲁晓夫真心认为毛泽东和他平级,还是在毛泽东眼里,你赫鲁晓夫也不过如此?

沈志华:这是逐步变化的,1955年毛泽东给赫鲁晓夫写信,还是像过去那样,有些请示的语气;到了1957年,他们两人的心态都起了变化。毛泽东当时觉得,你苏联固然强大,但是赫鲁晓夫没有政治经验,社会主义阵营当然还是以苏联为首,但是什么事你得跟先我商量。

晶报: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了。

沈志华:但是,这时候赫鲁晓夫的心态也起变化了。苏联经济全面好转,农业连续3年丰收,人造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世界的成就。赫鲁晓夫的腰杆也硬起来了。这时候他觉得,你毛泽东再压着我一头,就不行了。所以说,1957年,中国和苏联领导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晶报:按照曾经的官方论述,中苏关系的裂痕,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开始的。现在看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心态的变化才是两国矛盾的发端。

沈志华:对!在1960年代初期,中苏论战的时候,中国把苏联的很多“错误”,归咎于苏共二十大的“错误路线”,但是,在1956年,中苏没有明显的分歧。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中苏基本上是一致的。当年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不再提“毛泽东思想”了。苏联要在国际上搞和平共处,中国当时也是支持的。

但是,到了1958年,中国的态度变了,要在国际上搞武装斗争,要刺激美国,要搞战争边缘政策,这确实违背了苏共二十大确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路线,与苏联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60年代初期,中苏爆发论战,中国就把中苏分歧的原因归结到苏共二十大路线的错误。

中苏分裂,为冷战结局埋下伏笔

晶报: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与苏联结盟已经震动了世界,那么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的分裂,再次震撼了世界。中苏这两个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追求的国家,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沈志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同。西方国家之间也有矛盾,但那是利益之争,而利益是可以分配的。中国和苏联不一样,他们要争的不是利益,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权,是要证明自己的主义、路线、方针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了。这就是生死之争,谁也不可能让步。

其实双方都知道,中苏分裂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不利。双方都说,“中苏关系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基石”,“中苏只能团结不能分裂”,但是中国要求苏联批判苏共二十大路线,苏联要求中国承认错误,这不是要对方的命吗?所以,中苏分裂是必然的。

晶报: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除了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干涉波兰、匈牙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几乎贯穿了冷战的全过程。

沈志华: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结构有问题,总是以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准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往往忽视对方的国家主权,忽视对方的利益,却要求你得服从我,要求统一性。喊得最响的口号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谁有异动就说你“违反了国际主义”,大帽子一扣。而这些问题又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你的立党之本就受到了挑战。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经常产生激烈冲突的原因。只有当这种(党与党的)关系瓦解,大家不是从意识形态上而是从国家利益上考虑问题了,才能形成正常的国家关系。象1989年关系正常化之后的中苏、中俄关系,就恢复到了正常的国家关系。所谓现代国家关系,就是大家谈利益嘛。

晶报:中国与苏联在1950年代末期分道扬镳,30年后,冷战结束,苏联阵营瓦解,苏联自己最终也走上解体的道路。您认为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沈志华:中苏关系的演变,使得世界整个冷战格局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就是1949年底1950年初,中苏结成同盟来对抗美国;这是冷战的第一次转型,就是从欧洲转到了亚洲,改变了世界冷战的格局。第二次,就是中国退出了,实际上是被苏联及其盟友赶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导致了冷战的再转型。

苏联原来是跟中国一块儿对付美国,这还绰绰有余。然而,中国突然成了他在家门口的敌人,后来(1970年代),中国还跟美国和好,联手抗击苏联。这对苏联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苏联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抗这样庞大的敌人。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加紧国内的控制,国际上大搞军备竞赛,掏空了国库,终于把国家拖垮了。所以,中苏分裂,对于后来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晶报:冷战,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您的《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无奈的选择》以及“冷战五书”集中出版,十分令人关注。很多人的疑问是,在冷战已经过去24年的今天,下这样的功夫研究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沈志华:冷战史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因为这段历史与中国关系密切,而且里面的空白点太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在冷战时期为什么跟东南亚老是搞不好关系,当时到底做了哪些“输出革命”的事情……中国如果要跟周边国家搞好关系,自己必须搞清楚,我跟这些国家过去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过去到底做了些什么?经验教训在哪里?人家对我有什么看法,有什么要求?做好这些,中国才能心里有底,才能稳妥地走好以后的路。

作者: 马骥远

来源: 晶报2013-05-05

进入 沈志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冷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8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