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派学者秦晖新作《共同的底线》出书过程曲折。他指出中国社会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间的折衷,而是最低限度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
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在人民大会堂以极高票通过各项审议时,座落在京城西北区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七层的会议室,一场跨越学派、超越左右的讨论会也在热烈进行。
讨论会是关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出版新书《共同的底线》,让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京城学者坐在一起,探觅中国社会转型,再论改革开放是否可以有共同守护的底线。
《共同的底线》一书旨在从“主义”、“文化”、“部门”的分析中,结合特定的“问题”来论证持守底线的意义。作者秦晖称:“『共同底线』并不是调和折衷。虽然我并不反对调和折中,正如我既不反对自由主义也不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一样。也许将来在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争成为真问题时,我会持某种有原则合逻辑的折中态度,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持守底线。”
即使如此理性地推崇“共同底线”,但《共同的底线》推出并非易事。这本数十万字的书早在二零零二年就编辑完毕,秦晖说:“自那时起曾经几度要出版,有一次甚至已经三校,但却因种种原因又放弃了。”这本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书籍编辑路上整整走了十年,最近才由北京汉唐阳光选题策划,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为的是在中国社会更为多元、争议分歧更为激进中探觅共同的底线。秦晖表示:“在我们这里,共同的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的折中调和,也不是在『自由太多』与『福利太多』之间,寻找『既非自由放任,也非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而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
京城著名法学家江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法律文化论的开创者梁治平、资深媒体人周志兴等数十京城学者汇聚一堂,在北京雾霾的日子,希望拨开云天。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主持会议时表示,除了秦晖,谁都不知道他的著作出版的曲折过程。江湖上传说,现在他手上还有几本书,最短的也有四、五年了,还在出版的途中,什么时候能出版不知道。他评价,秦晖的文字,背后携带的思想,是一把杀人见血的刀子,不是杀人不见血,而是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一路杀过来的思想战士。十年前的作品,从所谓分家的问题、教育改革的问题,甚至是婚姻法的制定问题,至今读来仍具现实意义。
“共同的底线”究竟是什么?德高望重的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认为,秦晖教授的这本书提出了“共同的底线”,实际上是引导和指向了社会走向。“一个社会如果极左的力量很强大、或者极右的力量很强大,那就会变成一个哑铃式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个社会造就成一个橄榄形状,中间比较大,两头比较小,那么这个社会的共识就更多。”江平很赞成现在应该有一个共同底线,这个底线应该是宪政,或者是依照《宪法》来治国。
著名学者钱理群早前参加《炎黄春秋》活动发表讲话,呼吁好人联合做几件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好事情。“秦晖打电话给我,说你这个话意思是不是要左右联合起来,推进民主运动?当时我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我想也有道理,特别是读了秦晖的书以后觉得确实是这样。其实我发现我和秦晖有些一致的基本想法,就是有共同的底线,而且我也赞同他的说法,一个就是有限度的自由权利;一个是社会保障。我觉得背后的理念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争取自由、一个是争取资本。也可以说,就是用公民的权利来制约权势者的权力,是这么一个共同的底线,最符合中国国情的。”
警惕极左极右
生活在一个既不平等、也不自由的时代,一个国家权力极大、责任极小的体制,钱理群提出,需要强调平等、强调自由、强调公民的权利、强调人民的福利。他赞同网上的一种说法,“中右”和“中左”联合起来,警惕极左极右。他觉得这恐怕是这些年知识界不断讨论可以达到的一个共识。不过他要补充一点,不仅中左和中右之间有共同底线,而且在他看来中左中右和极左极右之间也未尝没有最大公约数,再具体到薄熙来案件的处理上,要求公正审判,“我觉得极端派和中间派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是可以取得共识的”。
《共同的底线》收集的均是秦晖十年前撰写的文章,分类为“主义”的底线;“左右”的商榷;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底线四大部分。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读秦晖的《共同的底线》深有感触,他说,这本书尽管是十年前的一些作品,但是十年之后,再读秦晖的这本书,没有感觉有多少过时的地方,思想的穿透力、那种深度、针对性,似乎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发表的文章。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过去可能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制度方面、或者所谓左右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相互沟通、谋求某种基本的底线,贺觉得这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才使得这个书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人们多么希望秦晖的书读起来是早过时了。但是现在看起来还不过时,是社会的悲剧。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抱病出席了座谈会,他笑说,家人劝他休息不要参加了,但“我如果不来,可能你们就少了一个维度、少了一个不同观点了吧”。
在作了评论和分析后,华生说,《共同的底线》,他看到这个名字就想到一个问题,他想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底线弹性特别大。中国自古以来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叫能屈能伸呢?让头上长个辫子也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所以,中国人的底线弹性非常大,这是中国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点。“咱们不能光讲西方,在中国这样一个特点下面,我们怎么来争取你想要的东西?是真正对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有好处?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这方面还是缺陷一些,抽象的概念比较多一些。”因为这个底线,包括改革开放,用邓小平的话讲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抓到东西就是好,就是没有底线”。
并非要反对共产党
座谈会发言非常踊跃,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秦晖在发言中感谢大家对他十年前发表的旧作感兴趣,还能有如此热诚。他说,“共同的底线”在他看来,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现实的诉求,甚至有人说他是不是想要团结大多数,要搞一场统战?甚至比较恶毒的说法,他无非就是想把左右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党。“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我的这个书能够起到团结大多数的作用,这当然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基本上对此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我讲的这个共同的底线当然不是什么妥协、也不是中间派,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些原则,这个原则不是用来和稀泥的,而是用来坚持的。”“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底线不一定就是所谓的左右共同的朋友,甚至也可能是左右共同的敌人。”
媒体人周志兴在作座谈会概括时表示,会中提出“共同的底线”比如说是“宪政”,也比如说是“言论自由”等,这些在官方来看都是上线,根本就不是底线了,在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允许存在。“要是想用宪政、言论自由作为底线的话,我觉得会引起当局警惕和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