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未原:寻共识以闻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7 次 更新时间:2017-02-12 10:04

进入专题: 共识  

黄未原  


何为“道”?


“道”是什么?“道”是古代中国哲人弄出来的概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周易则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听他们说完,我们也只得到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道”似乎是个很高大上的东西,是万物之母,是个可说不可看(形而上)的东西,又是常人很难听得到或理解得了的东西。据他们说,“道”如此之妙,以至你如听到并理解了“道”,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其实古代圣贤自己也说不清楚“道”到底是什么。既然说不清,就干脆来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是说,“道”这东西虽然可以说,但说不清楚;说得清楚的东西,都不是永恒之“道”。


不管古人发明的这个概念如何高深莫测,现代人早已把“道”的概念表达为诸如“道理”、“规律”、“正确手段”和“真理”等等现代的抽象概念。它是世界的真相,是事物发表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实现目标的正确手段,是个人和集体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的发展方向,,,。总之,一切可以从同类个体现象中归纳整理出来的本质,可以正确描述并预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可用于指导或规范人类行为的一系列原则,都是“道”。于是,就有天道,有人道;有师道,有孝道;有黑道,有白道;有茶道,有书道,,,有大大小小无穷无尽的“道”。


无论“道”是什么,有一点是明显的:“道”应该是可以被客观认识的,经得起辩驳的,可以被论证被检验的东西。它要么是客观事实,要么就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上基于事实和逻辑能够推导出来的规律和原则。因而,“道” 也就首先表现为价值观相同的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广泛的“共识”。


学、思、论、辩


如此说来,闻道,无非就是去认识和理解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道理。如果能够在闻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阐明并实践,那就是有道之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了。


学习(包括读书)和思考当然是闻道的最基本方法。这方面孔子讲得最简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道”既然是那么难以讲得清楚的东西,恐怕光靠读和思来闻道还是不够。首先,写书的人就不一定能把“道”写得清楚,而且他写出来的东西不仅只是他个人的认识,也往往和读者的经验环境有些距离。读者一旦把书上的东西放到自己的经验环境中来检验和应用,经常就有迷惑了。因此,在读和思的基础上进行论辩,也是闻道的必经过程吧。


论和辨,在古代和现代,其表达的意思有点不一样。以前倾向于把单方向的宣讲叫做“论”,把双方或多方参与的,有来有回的观点交换和辩驳,叫做“议”或“辩”。议侧重于为了具体事项的安排,辩则主要是指不同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但是现在,多方面参与的意见交换和辩驳,只要不是为了要决出谁输谁赢,而是为了把问题弄清楚,通常都称为“讨论”。所以,现在说的讨论,其实已经包括了古代“辩”的很大一部分意思。而现在说的“辩”,虽然并不排除“真理越辩越明”的论辩,但更多是专指以输赢为出发点的争辩。在这里,我把明确以输赢为目标而进行的论辨归为“辩论” ,把不以输赢为出发点的归为“讨论”。


讨论


先说讨论。两个人或几个人凑一起,围绕一个有共同兴趣的话题聊开了。有人有了疑问,于是或反驳,或追问某个观点的依据。一来一往,事实逐渐得到澄清,质疑也一一得到解答,彼此对相关话题的认识得到修正,最后统一于彼此的共识中。这当然是理想的讨论状况。现实却不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即便不是明确以输赢为出发点而进行的讨论,也经常让人感觉到相关话题不但没有被讨论得更清楚,却是越讨论越乱,甚至弄得参与各方不欢而散,以致某些话题成为朋友圈里讨论的禁区。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必要先说清楚的是,聊天、表态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换,这些都缺乏针对特定话题及其观点的反馈和互动,都是各说各话,因而都不在“讨论”的范畴。想通过交流把一个并非浅显的话题搞清楚(至少是向更清楚的方向推进),必须是在学(读、听、看)和思之上展开的讨论。


有人会说,哪来的那么多讨论?我就是来朋友圈聊天的,不行么?聊天当然行,而且它是朋友圈中必不可少的联系和交流方式,甚至值得鼓励。我想说的是,针对一个稍微深刻点的话题,以聊天的态度抛出一个无可求证的信息,又拒绝进一步互动和说明,对于读书闻道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说,在很多人关心希拉里和川普竞选美国总统的日子里,微信群里有人抛出一句,“希拉里是ISIS恐怖组织的背后资助人。”你要问他有什么证据,他不理,他说他就来聊个天,没兴趣讨论或辩论。我们肯定不能说这样的聊天不允许出现,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样的聊天对于“闻道”,只有干扰,没有帮助。


简单聊天,无可非议,也有必要。甚至表态喊口号,也属于言论自由。但是,一旦因你的言论引起或介入了某个困惑别人的话题,就不应该以聊天为借口拒绝说明。把自己带来的不实信息来源说明清楚,让听者有机会判别真伪,应该是每个有心要读书闻道之人的责任。很多谣言就是以朋友圈聊天的方式进入社会,扰乱正常信息交流,并误导了人们对相关议题的客观认识的。


讨论之障碍:价值观


就算愿意走出聊天的层次进入讨论的阶段,真正有助于闻道的讨论,也必须是双方在持有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愿意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手段,以寻求阶段性共识为目标而进行的。


在这里,价值观的差别通常是使得讨论无助于闻道的根本障碍,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所谓牛头不对马嘴,鸡同鸭讲。试想,一个认为好生活离不开清洁的生活环境的人,和一个认为只要污染不致于要了自己的命那就是赚钱越多生活越幸福的人,是无法通过讨论来获得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更好认识的。一个认为公民才是政权分配的决定者的人,是不可能和认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通过讨论来获得对公民选举制度安排的更好的理解的。他们之间如果一定要讨论的话,只能提高一个层(或者退后一步),比如可以讨论“到底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政权究竟应该属于什么人”等等,那才可能谈得到真正对双方有意义有启发的话题上来。


我曾经和别人讨论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政策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当我们的讨论到一个点上,我忽然意识到我应该问问对方一个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你是否觉得妇女堕胎是应该由上帝决定的事情?果然,他回答“是”。这就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谈这么久也“谈不拢”,谈不到点子上去。他总在一些我认为的关键逻辑和事实上绕着弯。那感觉就是鸡同鸭讲的感觉。当我理解了支撑其观点的背后的价值观,然后站在教徒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他说的一切就通顺了。问题是,对于不信仰上帝的我,这样的讨论对我的闻道有什么帮助?如果要讨论,我们首先需要解决诸如“为什么上帝具有决定堕胎权利” ,或者“到底有没有上帝”这样的问题。


如果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那么无论针对什么话题,理应有一个相应客观的“道”的存在。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因为事实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逻辑应该是一致的,以共同的价值观出发,用彼此一致的逻辑去分析和推演双方共同承认的客观事实,理应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个认识和讨论的过程从小朋友圈推进到大朋友圈到社会,不断扩大推进,最终找到的结论就是我们要闻的“道”。而在小范围的讨论中达到的阶段性结论,可算是讨论各方要寻找的“共识”。


说到共识,有人可能会把闻道讨论之共识,和生意或谈判席上的共识混淆了。生意谈判或权力争斗达成的共识,是利益交换和斗争妥协的结果。闻道过程中的“共识”,是参与讨论的各方对那个由共同的价值观指定了方向的、被客观事实和逻辑所铺就的轨道规定了的那个客观真理、规律或原则的阶段性认识,也就是对“道”的阶段性认识。如果说一个人读书闻道的结果是建立了自己对“道”的个人认识,那么,几个人共同论道的结果当然可以期望是把个人认识推进到某种更接近“道”的“共识”这样的进步。


讨论之障碍:逻辑


可是现实生活的讨论中,尽管我们通常都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也都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之中,都受着同样一系列的事件(事实)的影响,但是对于同一个话题,经常是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更别说有什么“共识”。究其原因,当然不是这个客观的“道”并不存在,而是我们使用的逻辑也许不一致,对事实的认同经常有偏差的缘故。


对于读书人来说,逻辑,其实是最容易也最应该取得一致的部分。科学和逻辑都是学校里教过的东西,也是我们从小就训练的技能。科学帮我们发现事实,逻辑帮我们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我发现,即便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会了基本逻辑,要让他在讨论中客观地、前后一致地应用逻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背后到底是心态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并不是容易说得清楚的事情。


还是用我自己碰到过的例子:我与之讨论的这个朋友,他在谈论川普时,可以认为川普针对女性的那些污秽不堪的言行,川普公开承诺的慈善捐款却很少兑现等等,都是小事,他认为川普算不上毫无羞耻的无耻之徒;但在谈论某个国内电视节目主持人时,又因为该主持人公开宣称自己并没有什么社会责任心,而谴责这个主持人是“毫无廉耻”。我追问他:针对这两个人,你的价值观和逻辑是否不一致。他出乎意料地给我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你可以不认同我的观点,我并不强迫你认同,但这是我的言论自由。给出这样的回答,以及在他对川普和该主持人所做的道德判断中,逻辑的一致性在哪里?没有逻辑的前后一致,当然不可能有理性的结论,也就很难和别人达成讨论的共识,更不知如何能够共同闻道识道。


讨论之障碍:事实


讨论的最大好处,在我看来,是有机会把双方得到的事实加总到一起,以弥补个人掌握的事实不足的缺陷。在价值观相同而且逻辑方法也一致的朋友之间,双方对同一话题在个人认识上最可能出现的差别,大多是源于对相关事实的掌握不完全相同。只要参与讨论的各方没有输赢的心态,那么这种源于所掌握事实的不同而造成的认识差别,是最可能通过讨论来消除从而获得共识的。但在现实讨论中,和拒绝逻辑的一致性一样,拒绝与自己的认识有冲突的事实,无需理由地否认甚至无视对方提出的事实,却是经常出现的事情。


我曾经几次碰到过这样的现象,有人在朋友圈里转贴一个小道消息,用其中报道的“事实”来支持他的一个观点。其实很简单的求证就发现那些是虚假消息。告诉他Fact checker明确指出其新闻来源不可靠,也把主流媒体报道的相关事实提供给他,但是,对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换个话题他就去谈其他的东西了。下次他又会拿出另一个经不起推敲的“事实”来说明他的观点。这样的人虽然懂得表达观点是需要事实证据来支持的,但他只找符合他观点的“事实”,哪怕是虚假信息他也用。从他对别人指出其引用事实有误却不理不睬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其实不在乎“事实”是否是事实。“事实”只是服务于其观点的工具,只要不合其用,就视而不见。


寻共识以闻道


在讨论中无视事实和逻辑,是论道闻道的直接障碍。究其根本原因,如果不是源于价值观的不同,那无非就是好胜心太强。“输”不得,非“赢”不可。观点讨论中的输赢心,驱使一个人不能正视事实,甚至扭曲逻辑,口是心非。只有真正渴望闻道的人,不带着输赢的心态参与讨论的人,愿意做证据的奴隶的人,才会在讨论中随时无碍地放弃自我的执著,才会自觉地把个人的认识交付事实和逻辑来检验,让个人的认识被讨论所揭示的“道”所取代。在我看来,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讨论。


所以,对于讨论的对象,我很在意他是否带着寻求共识的愿望参与讨论的。在事实和逻辑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所形成的共识,也许并不一定就是最后的那个“道”本身,但一定是比个人的认识更接近“道”的。我把这样寻求共识的心态,看作是参与讨论者的“诚意”。这也是读书人是否真心想闻道识道的诚意。


也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容易达成共识的?你看到几次真正是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想,这“共识”和“道”一样,也有大有小,有高层次也有低层次。一次讨论甚至几次讨论,也许达不成最终想要的共识,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会达成很多小的共识,而这些小共识就是通向更大的“共识”或者就是通向“道”的铺路石。


还拿我碰到的例子来说。如果我的朋友在被指出他的小道消息的“事实”并非事实之后,能够爽快承认:“啊,这事情是我搞错了。下次我得查证一下再用这样的报道。但是,你的观点我还是不同意,我相信我会有事实来说服你的。”即便我们暂时还没有在根本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但我们达成了“所引用的事实应该经得起查证”这个共识。这个也许不起眼的小“共识”,其实是“闻道”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原则。而他对这样的阶段性共识的承认,肯定会让讨论的对方感觉到他讨论的诚意。


我读到过并翻译了一篇我认为是有效的讨论的例子。那是两个学者关于“科学和哲学,谁能回答价值观的问题?”的讨论。虽然他们最后的认识并没有完全一致,但是可以看到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不断确认双方认识上的共同点,也就是我说的阶段性“共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直到发现双方分歧的根本所在。我把这篇讨论的链接附于文后,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现在说“辩”。输赢的心态把讨论变成了争辩。我对双方之间这样的争辩基本没有兴趣。一旦发现对方并无在讨论中寻求共识的诚意,无论他只是来表态的,还是要来辩输赢的,我通常都会放弃这样的“讨论”。但在有对相关话题有兴趣也有疑惑的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我也多次参与这样的辩论,目的是通过和对手的辩论,把自己所掌握的事实和逻辑向有心闻道的第三方演示出来。当然,即使在这样的争辩过程中,我们也要提醒自己:我是事实证据的奴隶。一旦发现自己的认识有误,爽快承认,并用新的更可靠的认识取代得不到事实支持的偏见。


至于为了训练辩论口才的辩论赛,其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闻道,我就不在这里谈它了。


(2017/01/10)


    进入专题: 共识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314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