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在旧金山(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22 次 更新时间:2012-11-21 09:41

进入专题: 旧金山  

柯领 (进入专栏)  

旧金山还应该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这里我指的是旧金山的精神风景。我之所以称旧金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四次大的文化运 动。它们分别为:“垮掉的一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嬉皮士”的生活方式运动;“硅谷”的电脑科技文化运动;“回归心灵”的新时代运动。

还是在中国的时候,我对发生在旧金山的这四次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文化运动就有所了解,看了一些书和资料,后来到了旧金山,我对发生这些运动的地方进行了多次 的考察和搜集资料,并跟随这些英雄们的足迹而重新走了一遍,身临其境后就有更深的了解,这里我推荐给大家,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

【一】“垮掉的一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1985年我在读理工科大学时,我去了一个师范大学中文系旁听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这门课,了解到“垮掉的一代”发生在旧金山,就是在China Town附近的北滩地区,今天那里有beat博物馆和城市之光书店作为见证。

严格意义上的“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和威廉•博罗斯于40年代在纽约相遇,格雷戈里•柯尔索(1930年-2001年)在50年代加入了这个阵营。50年代中期,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盖瑞•施奈德、劳伦斯•费尔林希提、迈克尔•麦克鲁尔、菲利普•沃伦和卢•韦尔奇等也加入“垮掉派”阵营。

50年代,“垮掉派”作家们和旧金山地区的作家们有过很多交流,金斯伯格、柯尔索、卡萨蒂和凯鲁亚克都曾在旧金山居住。拥有名为“城市之光”的出版社和书店的劳 伦斯•费尔林希提以及年纪较长的诗人雷克斯罗斯是这批作家的核心人物。雷克斯罗斯的公寓后来成为“周末夜晚文学沙龙”,他本人还主持过1955年著名的“六画廊读书会”,在这场读书会上金斯伯格的诗作《嚎叫》第一次亮相。

《嚎叫》--“激情教父”的入世宣言,即:

“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

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

拖着疲惫的身子黎明时分晃过黑人区寻求痛快地注射一针,

天使般头脑的嬉皮士们渴望在机械般的黑夜中同星光闪烁般的发电机发生古老的神圣联系。

“六画廊读书会”的另一重要性体现在它影响了凯鲁亚克小说《达摩浪人》的创作。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就是受读书会上另外一位诗人盖瑞•施奈德的影响而激发的。大部分“垮掉派”作家都出生于大都市,而施奈德则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历。此外,他还曾经接受 过文化人类学的教育,并通晓一些东方语言,因此他成为“垮掉派”作家眼中极富魅力的“异端”。劳伦斯•费尔林希提曾经称呼他为“垮掉派中的梭罗”。《达摩 浪人》的主题之一就是佛教,以及凯鲁亚克和施奈德对其截然不同的态度。毫无疑问,《达摩浪人》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佛教的兴趣。

凯鲁亚克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并不是那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作品的文学成就远不及他文本的文化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

凯鲁亚克继承了1920年的“迷惘的一代”的怀疑与反叛精神,并得到了前辈作家马尔科姆•考利 的支持,但不同的是,30年后的凯鲁亚克不是远赴欧洲,进行一次文学的奥德修斯之旅,以寻找精神的家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在禅宗大师、中国唐 代诗人寒山的诗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达摩流浪者》的卷首语上就清晰地标明:“谨以此书献给寒山子。”由此,寒山的许多诗歌也在《达摩流浪者》中出现。

中国读者最早接触到“垮掉的一代”,应该是诗歌界,尤其是80年代的中国地下诗歌运动——无论莽汉主义,还是口语派,多少都受过金斯伯格《嚎叫》的影响。1990年华东师大的研究生陶跃庆、何晓丽译出《在路上》,1996年,李斯的《垮掉的一代》 问世,1998年文楚安译的《在路上》和其后陆续出版的《金斯伯格诗选》、《垮掉的一代及其他》等相继在中国文艺青年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年,凯鲁亚克从东方的禅宗中学习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而今,中国的青年更感兴趣的则是其反抗的姿态和不顾一切的无所谓的决绝。

阿米里•巴拉卡曾说过:“所谓‘垮掉的一代’是指一群来自不同国籍的人,这些人得出结论,以为 社会这个东西很扯淡。”而这一点,就是户籍制度开放、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后的中国90年代的文艺青年的第一感受。由此,中国70年代出生的作家与艺术家在学 习西方艺术与文学的营养时,和早年的“先锋派”完全照搬某个作家、某种风格不同,他们更多地吸收了多个作家不同的营养,并创立出自己的写作风格——虽然杂 乱,不够纯粹,但却足够惊世骇俗。

韩东、朱文,一度被视为“游走的一代”,断裂后的突围、用解放了的欲望来充当反文化的利器是他们在文坛上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美女作家们则标榜“身体写作”,无论是卫慧的《上海宝贝》,还是周洁茹等新生代作家,都是以自己身体对世界改变后的感觉为写作经验,而同样地,这些作家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凯鲁亚克在60年代的美国一样。

同时,自叙传的写作方式,也在凯鲁亚克的带动下成为新生代中国作者所普遍采用的创作方式。从文 体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以个人经验为题材的叙事方式,有自传的回顾与总结,随笔的轻盈与从容,日记的私密与幽暗,同时融合了小说(novel)、自白(confession)、剖析(anatomy)和传奇(romance)的特点——它可以将虚构的故事、随意的絮语、内心的独白自由组合,使得真实与 虚构相互交织,“善”与“恶”相互转化,并将自己的叙述、言说、幻觉交织在一起,使一个原生态的自我彻底地展现出来。这种写作方式,应该说是20世纪文学 在脱离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之后,“向内转”之后的新的创作潮流。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凯鲁亚克对中国年青一代的作者最大的影响,似乎已不再是他对生活的思考、对意义的追寻,以及对西方人眼中的禅和寒山的诗感到好奇;也不是“自发式写作”“狂野散文”的张力与神秘;吸引大批80后的应该是其传说中的写作姿态——似 乎写作可以凭灵感一蹴而就,无需准备、无需技巧。而这一点,使众多的文学青年找到了进入文学殿堂的方便之门,在网络普及,写博客风行和人人都有5分钟机会 成名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写手看来,凯鲁亚克能够在一张打字纸上连续三个星期写完一部几十万字的、名列世界文学名著的长篇,可见,以往的“创作谈 ”不过是故弄玄虚,现在的批评家也只是在无病呻吟。

【二】“嬉皮士”的生活方式运动

1967年“嬉皮士”运动发生在旧金山,就是今天的黑特—阿什伯利区,金门公园和伯克利大学。1967年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火红的年代,人们为了“和平与爱情”唱着《San Francisco》这首歌曲从四面八方来到旧金山:

《San Francisco》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People in motion there`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 people in motion ,people in motion for those who comes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 MMM…..MMM…,summer time will be a loving there, MMM….MMM…..

1967年1月,成千上万名手举鲜花的少年聚集在金门大桥公园的马球场地,发起“人道聚会---所有反主流部落的大会合”活动,在这一事件中“杰佛森飞船”、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以及哈佛教授转变而成的酸水大师莫西•里尔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嬉皮士文化中的重大事件。

旧金山市的警察局长称嬉皮士们为“爱的一代”的第一人,《时代》杂志称黑特街为“正在颤动的美国嬉皮士运动的发源地”。这种关注吸引了一大批的无拘无束的年轻人的注意,他们把黑特 ---阿什伯利区变成了一处稀奇反常的表演场地。

1967年夏天“爱之夏”活动【估计有近10万人参加】标志嬉皮士运动达到最高潮。“爱之夏”活动吸引了忠诚的追求者以及“伪嬉皮士们”,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流浪汉、精神错乱者、贩毒者以及暴力犯罪。优美的音乐走了调。20世纪70年代,廉价的海洛因席卷这个社区,并带来了毒瘾、街头犯罪,暴力和死亡。爱的一代宣告终结,嬉皮士运动走向衰亡。然而,正面的影响保留了下来:美国社会对那 些不同种族,不墨守陈规的做法有了更大的包容力。在加州,对同性恋者的公开接受和认可反映了此点。最初的嬉皮精神“和平与爱”得以延续。

嬉皮士(英语Hippie或Hippy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批评政府,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the establishment)。

嬉皮士后来也被贬义使用,来描写长发的、肮脏的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侮辱。

当时的嬉皮士想要改变他们的内心(通过使用毒品、神秘的修养或两者的混合)和走出社会的主流。远东形而上学和宗教实践和原著部落的图腾信仰对嬉皮士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在1970年代演化为神秘中的新纪元运动。

特征

长发,大胡子。许多人觉得长发是一种冒犯,因为它代表不整洁或女性。

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听一定的音乐,比如杰米•亨得里克斯和杰菲逊飞艇的幻觉性的摇滚乐、詹妮斯•乔普林的布鲁斯、斯莱和斯通家族、ZZ顶级乐队、死之民乐队等的音乐。偶尔自己演奏音乐,一般吉他,一般在家里与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绿地上或节日上。自由恋爱,公社式的生活。

来源

1940年代和1950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称爵士乐音乐家为“hipster”和“beatnik”,同时这两个词也被用来称呼围绕着这些艺术家而出现波希米亚主义似的反文化。

19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时从布鲁斯音乐演化出摇滚乐。

在美国东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轻的反文化者称他们自己为“hips许多来自纽约市区的失望的年轻人聚集在那个村中,他们穿着他们最旧的衣服。第一个用嬉皮士这个词来描写这些穿着旧衣的中产阶级子女的媒体是一个广播电台。

1965年9月6日旧金山的一家报纸首先使用了嬉皮士这个词来描写这些年轻的波西米亚主义者,但其它媒体在此后两年中几乎没有使用过这个词。

旧金山黑特---阿什伯利地区的嬉皮士是以一个叫做Diggers的团体为中心。这个团体将即时性的街头剧、无政府主义行动和艺术表演结合在一起,他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自由城市”。他们受两个不同的运动影响:一方面受波西米亚主义的、地下艺术的、剧团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左派的、民权主义的、和平运动的影响。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也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嬉皮士社团。1967年夏许多年轻人(警察估计有七万五千人)聚集在黑特---阿什伯利分享他们的新文化的音乐、毒品和反抗。

1960年代末嬉皮士运动达到其高潮。1976年7月7日《时代》杂志将嬉皮士运动作为其封面故事:《嬉皮士:一个次文化的哲学》

由于许多嬉皮士在他们的头发里带花或向行人分花,因此他们也有“花童”的外号。

政治

嬉皮士经常参加和平运动,包括反越战的游行和争取人权的游行。青年国际党是嬉皮士中特别政治活跃的亚群。

从2005年的观点来看,嬉皮士性别岐视相当大,但实际上嬉皮士很快就接受了女权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原则。

一开始嬉皮士对同性恋不十分容忍,但随着运动的发展他们越来越接受同性恋。

嬉皮士也通过“落出”社会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政治愿望和实现他们所寻求的变化。回到农村去、合作企业、替代性能源、新闻自由运动和有机农业在嬉皮士运动开始时都受到青睐

毒品

许多人认为嬉皮士滥用毒品的程度被支持越战的人夸张。他们用这个借口来反驳嬉皮士反对越战的理由。但实际上的确有许多嬉皮士使用毒品。他们尤其希望利用毒品所产生的幻觉来达到内心的修养。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够产生幻觉的药品如LSD和裸盖菇素。虽然也有许多嬉皮士不用毒品,但毒品往往被看作是嬉皮士的一个标志和他们不肯遵从社会守则的原因。

使用毒品至今被看作是嬉皮士文化的一个中心内容。

许多人认为嬉皮士不抽烟,因为他们认为抽烟有害,但当时的照片显示许多嬉皮士抽烟。

遗产

1970年许多嬉皮士的生活形式进入了主流文化,但其下的实质却很少被主流文化吸收。媒介渐渐丧失了对这个次文化的 兴趣,年轻人对它也丧失了时髦感。随着庞克摇滚的出现嬉皮士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反感形式。但也有许多嬉皮士保持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主流文化中保持他们 的生活方式。

【三】“硅谷”的电脑科技文化运动

我就住在硅谷,我住家周围都是大公司,如苹果电脑公司,谷歌公司,雅虎公司,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甲骨文公司,思科公司。。。。。。它们对全世界都有居高临下的幅射力。

一•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北加州,即旧金山以南、圣克鲁斯(San Cruz)以北的狭长地带,总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核心地带南北长48公里,宽16公里,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其中北加州第一大城市圣何塞(San Jose)为硅谷的中心。从旧金山的湾区中半岛沿着加州101号高速公路往南至圣何塞,被称为“硅谷大道”,在它的两侧有着上千家高科技公司,既有世界知名的领先企业,如2007年美国500强企业中有17家高科技企业,也有许多依附大公司制造零部件的中小型公司,它们都是硅谷的组成部分。1971年《商业周刊》首次称这一地区为 “硅谷”,此后被广泛使用至今。

硅谷气候宜人,因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天不热但干燥少雨,冬天不冷,潮湿多雨,全年平均温度13℃-24℃,全年日照300多天。污染少,美丽绵长的海岸线、森林和3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这些都是吸引许多人留在硅谷创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硅谷吸引着全球特别是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和印 度)大批高素质人才,使其成为全美人口最多元化和素质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06年一项最新人口统计,硅谷目前拥有人口近25万,白人占48%,亚太 裔和西班牙裔各占24%;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43%拥有学士学位。多种族群汇集硅谷繁荣和丰富了多元文化生活。

硅谷作为世界高新科技的引擎,自创建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奇迹般经济发展的巅峰及此后泡沫破裂的沉重打击,但硅谷仍被视为新经济成功的典范,“硅谷效益”已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成功地带动了世界各地科技园的建立,但所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人们开始探究硅谷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时、地利与 人和造就了硅谷。

二.硅谷的孵化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

二十世纪初期的旧金山湾区为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研发基地,当时在硅谷散落着一些专门研究生产军事用途无线通讯器材产品的企业。1909年世界第一个无线广播站在旧金山诞生。此后,斯坦福大学一校友购买了这个专利并于1912年在帕洛阿托(Palo Alto)成立了研究广播导体技术的联邦电报公司,该公司后来首发全球无线通讯系统。30-50年代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一些大公司纷纷来硅谷设点,硅谷成为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朝鲜战争和冷战进一步刺激了美国防工业的发展。

5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只是所边缘大学,教授工资很低,学校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提出将学校1000英亩土地租赁给高科技公司建立工业园,在工业园内大学可与企业紧密合作研发各种项目,使教学、研究和应用一体化,快速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1951年专门生产雷达部件 的瓦瑞安(Varian)公司(公司创始人为30年代斯坦福毕业校友)第一个与斯坦福大学签订五年租赁合同并于1953年迁入工业园,该公司当时简陋的房屋被称为第一座硅谷的建筑。随后,特曼教授以538美元贷款给1938年成立的惠普公司,柯达公司以及通用电子公司等陆续签约搬入工业园。1954年斯坦 福大学创立“荣誉合作方案”,为工业园高科公司全职雇员提供业余时间研究生进修课程,其中早期迁入工业园并签订五年租赁合同公司的雇员还可减免学费。斯坦福大学与工业园的高科技公司形成了良性互动,工业园吸引了大批学术人才和创业能手,使斯坦福大学置身于美国微电子工业和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集散地。在以后的几十年发展中,斯坦福师生和校友创办的硅谷企业的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 。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它是硅谷的“孵化器”

三.硅谷的未来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硅谷将继续在信息科技、网络、超级多芯计算机、基因工程、大气研究、生化及医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信息产业和 软件领域将继续保持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成为美国和全球经济成长的重心。据统计,信息产业和软件业为美国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机会,2005年该领域的 增长为10.8%(超过了美国当年GDP3.2%的增长率)。在硅谷聚集着众多世界级高科技公司,它们之间的联手及竞争加剧了研发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3月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宣布将投资一千万美元在伯克利大学设立计算机研究中心研究发展一种计算机内含多个处理器,这将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功能。又如英特尔公司2008年初公布了提高计算机运算能力即在一块芯片上安装4-8个及更多处理器的计划,这是为了对应竞争对手AMD公司2007年底推出一芯片安装四个处理器产品;再如惠普、甲骨文及英特尔三家公司联合推进多厂商合作计划“应用现代化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企业逐步放弃传统系统转而使用更可靠、高效率的IT基础设施以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成效,降低成本和风险。

此外,硅谷在生物及生命科学,医学,再生/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究也是全美领先。虽然近年美国经济开始衰退,但高科技工业的创投活动仍火热。如2007年“生命科学”的创业投资达91亿美元,创业公司达862家(其中旧金山湾区占202家),占全美创业投资的31%。硅谷已成为世界“生命科学”科技业的中心。在生物技术如成功克隆人体坯胎,抑制肿瘤干细胞研究等都取得了新成就。在再生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及由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在2007年为美国经济做出了200亿美元贡献。2007年美国风能工业增长了45%,连续三年成为世界风能工业领头羊。 2007年太阳能工业新增加了314兆发电量,比2006年提高了125%。硅谷的应用材料公司于2006年开始研发用于加工太阳能电池设备的晶体。在硅谷,无论是老牌的高科技公司还是风险投资创新公司,近年来都不断地加入太阳能工业。尽管目前太阳能产业规模仍处于初始阶段,但美国业内人士及媒体都认为太阳能将成为硅谷今后的热点发展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风险投资已开始将上亿美元资金投入硅谷太阳能研发和生产,人们称硅谷将成为“太阳谷。

【四】“回归心灵”的新时代运动

“回归心灵”的新时代运动,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文化运动。旧金山出了几个领袖人物,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伯克利劳伦斯实验室的著名物理学家弗里乔夫•卡普拉。他写了《物理学之道》,《转折点》,《绿色政治》并拍成了电影创办了推广新思维的公司。

美国系统科学与心灵学会主席拉滋洛在旧金山湾区的游艇上与世界心灵学的高手对话《意识的革命》对全球影响很大。

大卫•冈得斯在加州伯克利创立了“内心追寻研讨会”,著有《生活,该适可而止》一书,倡导“停下来”的生活方式。

新时代运动是一个近三十年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新时代运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哲学、科学、心理学、音乐、绘画艺术、超能力、通灵、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题目。

新时代运动在六十年代于美国加州地区逐渐发展,藉由重新审视科学、宗教、东方神秘主义、灵修,加上上级指导及许多有道之士将许多宇宙智慧带到现世后,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生命观及宇宙观,新时代运动现今已在各层面如文化、电影、著作、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展开。

新时代是促进人类意识转变,心灵回归和飞跃的一种运动,它是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的简称.新时代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大众的思想形态 (当然,国内从八十年代起也有类似新时代的被统称为生命科学的气功,中医和人体特异功能热潮).

它之所以被称为新时代是因为它相信在21世纪,也就是西方星象学所指的宝瓶座时代(Aqurian Age)到来的时候,人类意识将会发生一场转变.人类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演进到注重"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探索;相信在21世纪人类将发生一场巨大的革命,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发生极大的改变.人类的意识将从对物质领域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升华,发展出许多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心灵能力.人类的世界观和社会形态也随之发生变迁.人类将意识到我们 的意识并不局限于物质的身体,三维世界中的物质是意识的创造,神亦是意识的创造,人才是自己的主人;认识到人类的使命在于完成意识的进化,人类的存在形态是我们在得以进入更高的存在形式之前的学习场所,发展意识和心灵更高级的能力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人类届时将不再为自己的创造物所迷惑,也更增强了按照自 己的需要创造和驾驭物质的能力.

在其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冠名的新时代运动并不是由某个人或团体倡导和发起,也不分国界,种族,阶级和职业,更没有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它完全是世界 各地关注自己生活意义和人类命运人士对自己内在真理和时代脉搏感悟追求的结果.但其共通之处在于,它相信宇宙是善良的,人类能够与之和谐相处;我们都是一 更高实在的一部分,并可与许多高级的存在形式进行平等的沟通;真正的道德是内在的,所谓邪恶只因为无知和迷误;人类可由自己的努力而达成一个和谐,充满爱 和关怀的社会;我们能够保护好这个星球,使它在人类在进化到更高级的存在方式之前不至毁灭。

新时代是个十分笼统的称呼,至今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人类体质和心灵能力的进化,是特异功能的全面开发和普及,因而西方目前盛行很 多在上师(Guru)带领下的修行,治病活动(国内也有为千万人所热衷的气功治病活动);也有人认为它是对过度的科学和理性崇拜的修正,追求21世纪人失 落的心灵,乃一种人文精神的复兴;有的人强调它未来科学的影响力,因为它结合了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知识,于此世纪之交正展现出一种配合科际整合的极大潜 能,并与后传统(post-traditional)的宗教,哲学,(超)心理学,生死学,神话学,精神医学和精神治疗,以及新学科的宇宙观结合起来,能对二十一世纪的生命探索能够提供极其有益的思维灵感.有的人强调它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作用,因为新时代的智慧强调思想的开放和创造力的开发,它将修行落实到 日常生活,它对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诸如谋生,事业和爱情都有指导意义.而更多的人则强调新时代带给大家的是爱的讯息,因为其精神充满了热情向上,宇宙博爱 的浪漫情怀,将千百年来宗教导师和先哲的深奥教诲用现代的爱的语言向人们谆谆而谈.

其实所有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最大的特点是强调转型(Transformation),更彻底地说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使然和必然选择.因为人类 的体质状况和社会形态,乃至整个地球的能量和磁场正开始在发生彻底的改变.随着下一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在向更高存在形态迈进过程中这些不同方面都将同步运行.在本网点中我们定义新时代运动是有意识地促成人类心灵转变,进入更高存在形态的所有活动.我们不怕这种定义会限制我们的涉猎范围,因为对21世纪人类心灵革命的信仰已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当然我们这种定义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新时代并不是仅靠人的主观愿望就能唤来的,它是整个宇宙演化, 天地运行在我们这个层次的反映.在更深的层面,人和宇宙,个人和整个人类之间都是息息相通的.新时代的人在进行着心灵和意识的转变,不知道新时代的人也在 进行着,有的甚至在下意识状态下其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不亚于前者.而这种有意识的行为的价值在于在我们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对整个地球面貌的改变能力 日趋强大的时代,这种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真谛的探索比起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在我们这个处在一个飞跃发展而导致突发转变的关口上的时代非有意识地对人类的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类新时代的信仰就无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就象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在青春期来到的时候,智力,体力和情感的发育都在加速,这时如能导 以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仔细观察我们周遭发生的一切,不难发现我们的时代的确有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地方,确实有许多人类以往得不到的巨大能量掠过我们存在的层面.很多以前人们需要 经过多年专门训练,只为少数人掌握的专门技巧现在成了全人类举手可得的共有财富;科技的高度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能以以前无法想象的方式进行交 流.人们越来越忙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觉得自己所忙碌的并非自己所真正想寻求的.人们愈来愈用一种近乎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前人和自己的所作所为,似乎隐隐然有所期待:难道这就是人类的理想,自我的追求吗?很多人的生活就象机动车处在空挡状态:明明是在心跳加速,感到某种讯息在召唤,但又不知如何处置,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原因,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释放能量而沉迷在许多连自己也厌恶的嗜好中.许多人正处于危机之中, 越来越感到跟不上时代,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和不安.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加以彻底的改造,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我们的时代正处于剧烈变革中.很多的挑战需要我们运用崭新的观念,拓展我们更大的潜能才能解决.一味墨守陈规只能遭受越来越多的挫折.因而新时代运动的兴起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观念对21世纪初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心却分外混乱的今天,自然得到极强烈的共鸣。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旧金山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29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