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丽:中国能源问题症结何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3 次 更新时间:2012-11-08 10:47

进入专题: 能源问题  

潘英丽 (进入专栏)  

在中国经济的资产负债表上,一栏是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一栏是令人焦虑的能源环境负债。1978至2000年间,经济以9%的速度增长,而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为4%。能源需求占全球的比重为10%。2001至2008年经济平均增长9.8%, 但能源需求却年平均增长11%,占全球能源用量的比重激增到16%以上。

中国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首先,这是因为中国能源需求越来越多地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1980-2002年间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年平均不超过6%,但2003和2004年则分别增长9%和17%。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从2002年的30%上升到目前50%的水平。根据本世纪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态势,与2002年相比,2007年国际能源署对中国2030年能源需求的预测提高达79%,从21亿吨石油当量提高到38亿吨。并预测那时中国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2%,超过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的总和。由此产生了国内的能源安全问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和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

其次,环境污染陷入危急状态。我国电力的80%由燃煤发电厂提供。燃煤发电厂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自2002年以来,二氧化硫的排放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国家环保局估计,此种污染的经济影响是每年600亿美元的损失,而我国城市居民只有1%的人口生活在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的总悬浮颗粒物首选标准的城市里。世界银行则估计,所有室外空气污染物质综合起来每年导致35-4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水污染、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也已造成了危害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能源消耗本世纪以来的急剧增长?

与印度注重发展服务业不同,我国工业GDP比重高达48%,占最终能源消费的64%,而住宅、商业和交通分别占12%、5%和13%。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的原因除了工业比重过高外,主要还在工业内部的结构变化上。改革开放以来从重工业转向轻工业的结构变化在本世纪发生了逆转。同样创造一美元价值,钢铁和水泥业消耗的能源是服装业的10倍。2006年钢铁和水泥产量已分别达全球的35%和48%。中国已经从许多高能耗商品的净进口国变成了高能耗钢材、铝和水泥等商品的全球出口大国,这部分反映了世界其他国家高能耗产业向中国的转移。

目前中国的投资仍在大规模构建着高能耗生产能力。这种投资结构向重工业的倾斜源自地方政府为GDP、税收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开展的竞争。由于折旧、让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因素,高能耗重工业的销售利润率从本世纪初为零提高到4%-7%,超过轻工业的水平。高能耗重化工企业使用着地方政府地价优惠的批租土地;接受着商业银行竞相送上的低成本资金;享受着地方政府关爱下的建设周期短、劳动成本低的好处。它们几乎无须执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作为国有企业也无须向国家这个大股东上缴利润;即使相对国内市场而言出现产能过剩,也可通过国际市场的销售而保持盈利能力。能源价格的行政管制和环境成本的社会转稼都为这个行业的利润作出着重要的贡献。高利润进一步扭曲着资源的配置。尽管政府鼓励企业兼并,但高盈利驱使更多企业跻身其中。钢铁企业从2002年的3551家增加到2006年的6959家;有色金属企业从1332家增加到2798家;化学原料企业从12481家增加到20083家。行业集中度下降又引起能源使用效率的降低。

由此可见,中国能源问题尽管复杂但不难理解。解决能源问题,中国不缺智慧,缺的只是勇气和魄力!

2009年9月15日于蔚秀湖边蔚秀园

进入 潘英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能源问题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89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