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革 林跃勤:金砖国家金融货币合作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21 次 更新时间:2012-11-01 21:38

进入专题: 金砖国家   金融货币合作  

刘文革   林跃勤  

金融货币合作是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货币合作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合作领域,也是经贸、投资、旅游等诸多领域合作的基础和支撑,还是这些国家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打破美元霸权、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金砖国家之间开展金融货币合作的意义、内涵、面临的困境及其努力方向,有助于金砖国家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助推共同崛起。同时,还能为其他新兴经济体之间强化合作提供标杆,并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一、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新兴经济体之间、特别是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的话题受到学术界关注的时间还不长,因而,相关研究成果也还不多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主要围绕着解释金融合作意义、问题、解决办法等现实问题及相关政策诠释而展开。

李娅、华伟(2011)认为,金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的意义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阴影尚且存在的大背景下,深化金融合作、推动国际金融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化金融合作,有助于提高金砖各国的金融资本配置效率和金砖国家这一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一体化程度,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区域内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为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金融合作的机制化建设有助于解决金砖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等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金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金融危机的爆发从客观上要求金砖国家加快推进金融合作,加强各国政策协调与监管合作,化解国际短期跨境资本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不断提升防范金融风险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有助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金融地位。[1]

曹远征、梅新育等(2011)表示,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开展贸易本币结算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是有利的,密切各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合作。开展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对金砖国家对外贸易与投资多有益处,如把美元换成本币结算后,以前需要两次兑换,现在只要一次兑换,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这既是服务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金融机构的新要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可以提高融资效率。在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框架内的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开展本币授信合作,有助于建立一个更为开放和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金砖国家在相互贸易中实行贸易本币结算,能有效避免汇率波动,减少风险。金砖五国承受美元动荡带来的结算风险的能力都不大,因此在五国之间推广本币结算,有利于稳定五国间的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打破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付出沉重的代价的西方货币霸权——经济霸权的重要基础和体现——金砖五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元霸权。在这种情况下,五国之间推动本币结算,有着共同的利益,可以减少五国贸易因为美元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五国推进本币结算之后,将使人民币结算不仅在周边国家而且在巴西等距离较远的国家;不仅在小国而且在金砖五国等大国之间的贸易进行结算,使得人民币进入正规贸易的结算系统中,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然也同样有利于俄罗斯正在推动的卢布世界储备货币化进程。[2]陈爽(2010)的研究也显示,在当前国际金融秩序合理性因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进行金融合作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争取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获得全球治理规则制定权的重要途径。但是,四国金融合作还存在许多具体的矛盾,需要四国通力合作应对。[3]

俄罗斯学者叶夫根尼.亚辛、米哈伊尔.季塔连科(2010)也指出,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有利于合力推动不合理的美元霸权和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金融格局。目前 “金砖四国”在IMF中的份额总量不及美国一国的份额这种“不合理”格局是“金砖四国”都想改变的。深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金砖国家对于尽快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改变国际金融机构的不平等状态、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建立更为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是“金砖四国”的共同诉求。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切实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应该首先改革该组织的内部制度。但份额改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态度。相对于“从字面上”增加在IMF内的份额,俄罗斯更感兴趣的是从整体上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以及俄罗斯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影响力。[4]但是,美国金融服务集团The Motley Fool 2010年5月12日发表的报告指出,金砖国家通过货币与金融合作达到抗衡美元霸权下的不合理国际金融架构在最近的将来是相当困难的。金砖四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支重要影响力量,但是依照目前实力这四个国家合力仍无法向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发起挑战。无论是中国的人民币、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还是巴西的雷亚尔在相当长时期内都还无法取代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

德国学者雅罗斯拉夫·里斯夫利科、加拿大学者约翰·科顿、美国学者理查德.戈万等(2012)表示,金砖国家酝酿本币结算计划旨在提升金砖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削减交易成本,意味着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职能在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中将被逐渐取代。这一计划符合多方的利益。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元和美元已经渐渐失去了执行“储备货币”功能无可置疑的垄断地位,当今世界需要更多地储备货币。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动向,金砖国家是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先行者。第四次金砖峰会讨论的设立金砖合作银行计划将有助于本币结算的付诸实施,不仅仅符合金砖国家的利益,还会广泛惠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并为世界银行提供更多的资源。尽管金砖国家在地缘、体制等方面不相同,但它们掌握大量外汇储备,因此在经济和金融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如果金砖国家加强金融方面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增强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印度这样资金匮乏的国家。金砖国家将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上更加紧密合作,其在国际政治与安全事务上的合作也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5]

郑慧、陈炳才(2010)在探讨金砖国家金融合作途径时认为,金砖国家可以以双边货币互换为基础,建立多边交叉货币互换。金砖国家中央银行和政府可通过进行谈判,将中央银行签署货币互换额度直接分配到相关商业银行和企业,由银行授信给贸易企业。商业银行之间要对主权货币相互授信并对企业授信,允许主权货币资金相互往来。采用主权货币结算以后,需要允许回流的本币资金在国内开设账户,进行债券、股票等投资。[6]

也存在对金砖国家金融货币合作的怀疑的观点。俄罗斯专家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夫(2012)认为, 金砖国家酝酿成立联合开发银行的计划被认为为打破美国金融垄断,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对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步棋,从而难免受到一些外在压力与干扰,此外,其实现还需要各国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如修改各国银行立法和协调操作规则,确定出资份额以及银行领导人等。[7]法国学者阿兰·弗亚、弗朗索瓦·布吉尼翁(2012)指出,金砖国家决定允许自身的央行采取一切措施,以推进在金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中用本国货币取代美元进行结算。但建立“金砖国家银行”以支持自身发展的计划似乎前途未卜。如果世界银行为了把资金留给穷国而不愿借贷给新兴国家,这个计划的确有用。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印度从世界银行获得的各种贷款就超过了420亿美元。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遥远而艰难的计划,实施起来肯定会异常吃力,因为即使这个银行很有钱,也不具备世界银行那样的知道如何同时提供建议和资金来发展农业或扫除妇女文盲等的经验,拉丁美洲国家2007年推出的“南方银行”就是证明。金砖国家银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具备其他多边性地区银行那样的业务能力。金砖国家银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具备其他多边性地区银行那样的业务能力。光有钱就能保证它成为一流吗?无论如何,金砖国家银行也无法像世界银行那样以优惠的利率向市场发放贷款。光有钱就能保证它成为一流吗?无论如何,金砖国家银行也无法像世界银行那样以优惠的利率向市场发放贷款。事实上,金砖国家在一些代表性问题上也无法统一意见,它们似乎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8]

现有的关于金砖国家货币与金融合作的论述已经触及到开展和增进金融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对阻碍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等,但总体上还比较零碎和表象化,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还不能满足更深的理论研究及其指导现实问题的要求。随着金砖国家合作领域的拓展和合作水平的提高,对货币金融合作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金砖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质性合作还面临诸多难题,因而,需要对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合作的内在机理和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主要通过开展本币结算推动金砖国家整体金融合作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以期引起更为深入的讨论。

二、本币结算及其对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意义

当代,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是少数流行的国际结算货币,特别是美元,占据着全球贸易结算手段的80%以上,即意味着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都需要通过美元这个中介来实现交易。作为后发国家,金砖国家的货币基本属于非自由兑换货币,彼此之间的贸易结算需要通过国际硬通货——主要是美元——来进行,这就使得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活动易受硬通货支配的限制,而硬通货的获得和积累主要受到这些国家出口能力和净出口盈余的约束。近来美元与欧元波动连连,这对于新兴国家而言,一方面直接面对汇率变化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担清算货币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变动,所谓 “秤不准了,生意就没法做”(曹远征,2011)。[9]

多年来,新兴经济体为什么往往热衷于更多地与发达经济体发生贸易往来,固然有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国际价值链分工的因素,以及发达经济体贸易实力强、贸易自由化程度高等因素,但无疑也不能忽视发展中经济体谋求更多可自由兑换货币、增加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企求。但这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套上了枷锁——限制了相互间的贸易,因为彼此的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因而需要借助于美元等硬通货来进行,而美元恰恰是这些国家所缺乏的。所以,美元或硬通货短缺首先遏制这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愿望和冲动,其次,客观上,手中硬通货不足也限制了这些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可见,贸易结算方面的短腿是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往来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美元本身的波动和贬值,不仅给结算方兑换美元造成麻烦,还产生极大的汇率风险,更不必说,会对持有美元为基础的外汇储备的国家造成贬值风险。因此,改变这种状况不仅是扩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往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些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必须解决贸易结算软肋和瓶颈问题,也就是要降低和消除对美元霸权的过度依赖,增强互信,推动用各自的货币直接结算的贸易往来,或称本币结算,即指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等交易往来之间所发生的货币清算。

通常,国家间、特别是本国货币不具有自由兑换地位的国家间的贸易获得往往通过美元等硬通货进行转换之后再行兑付。所谓本币结算,是指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投资、旅游等交易往来之间所发生的交易价值直接结清。如果金砖国家之间能够逐渐使用和推广本币结算,则可以极大地推动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还能产生各种溢出效应。第一,可以使这些国家减少对美元或其他硬通货的依赖,解决硬通货不足的瓶颈;第二,极大地方便金砖国家间贸易与投资活动,减少两种本币与第三方货币之间的繁琐兑换;例如,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等国进口大量石油、木材、大宗商品,出口大量各类工业品等,如果可以用本币结算,可以获得双赢。第三,减少因美元和其他硬通货汇率变化带来的不可预测性和汇率兑换损失,有利于金砖国家规避汇率波动以及美元风险;美元等汇率频繁变动,使金砖国家贸易伙伴之间难以把握其走势;由于美元与欧元频繁剧烈波动,金砖国家通过美元等货币进行转换之后再行兑付的贸易结算方式,使其不得不承受因清算货币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第四,本币结算的运用和推广,将深化金砖国家的互信与多方面友好合作的深广度,扩大贸易与投资活动;第五,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的推广,有利于推进这些国家间的货币可兑换化与国际化步伐,提升这些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第六,本币结算推广还将降低金砖国家对美元和其他主导性货币的依赖与依附性,削弱美元霸权,促进国际储备货币与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步伐。如推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选定、构成等的改革。

处于加速经济发展关键阶段的金砖国家资金缺口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深化金融合作、开展本币结算有迫切的需求。近年来,金砖国家对外贸易与投资迅速增长,2011年五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量超过15%,仅中国与金砖其余四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800多亿美元,如果加上其他四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则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如果这一部分贸易能够用本币支付,那么对于五国而言,都是重大利好因素。它将有利于消除美元、当地货币和人民币之间多次换汇的交易成本,丰富金融合作内容,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缓解美元储备不足对贸易伙伴造成的压力,从而将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提供新助力。

总之,扩大本币结算是便利和深化经贸与金融合作、减少对美元依赖、繁荣经贸合作、推动金砖国家货币国际化和经济自主崛起的必然选择。落实第三次金砖峰会提出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该“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等要求利目标,均离不开金砖国家本币支付的铺垫。

三、金砖国家货币金融合作的内容与方向

金砖国家货币金融合作具有较为宽泛的含义和内容,主要包括:

1. 开展本币结算

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最早始于中俄之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央行早在2002年就签订了中俄边贸本币结算协议。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作为国内首家获准开办中俄本币结算的试点银行,从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全行共办理本币结算折合12亿美元,为中俄客商提供了结算便利。2008年12月,中国与俄罗斯等八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协议,允许在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2010年 4月27日,中国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境内推出卢布对人民币直接汇率项下的卢布现汇业务。当天,中行黑龙江省分行首笔140万卢布汇款结汇业务的成功办理,而且经中国银行总行授权,从即日起,卢布现汇业务将在黑龙江省分行及其辖属46家分支机构开办。与以往依托美元等作为中间货币的做法不同,本次开办的卢布汇款结汇业务以实时、一日多价的形式提供了卢布兑人民币直接汇价,并实现了当日汇划与清算,这显示中俄非美元货币结算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截至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中,黑龙江省共有12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19家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中俄双方银行共设代理行账户79个,其中:人民币账户23个,卢布账户21个,美元账户35个,通过代理行账户办理本币结算业务折合24219万美元。6年间通过账户行办理的本币结算业务量增长了67倍,本币结算量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比重逐年上升。同时,自2007年开展卢布与人民币现钞双向兑换业务以来,平均每年都要办理卢布现钞业务4000多万卢布。面向中俄客商推出的信用卡跨境取现、边贸美元票汇及两地旅游结算账户等业务也日益受到欢迎。

2. 开展货币与信贷合作

2009年6月中俄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7亿美元贷款框架协议》。中俄寻求在双边贸易中更多使用两国货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中国希望以卢布为支付货币,购买俄罗斯的木材、炼焦煤和海产品;而俄罗斯进口商则希望以人民币买入中国的制成品,节省成本。2010年11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率先开办人民币对卢布的挂牌交易。同年12月15日卢布对人民币挂牌交易仪式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举行,这是人民币首次在境外结算。当日的一个小时内卢布对人民币完成了29笔交易,总交易额达到了491.5万元人民币。这标志着人民币和卢布在中俄经贸中可以作为结算货币直接使用,有利于丰富中俄两国的贸易结算币种,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为双方经贸、金融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中国和巴西之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就有过商品换信贷等合作。2009年2月17日中俄签署合作协议,规定中国将向俄罗斯两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两家公司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2010年5月25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及中石化三方与巴西石油与国开行签署了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贷款协议,同时与中石化敲定为期10年的原油长期出口协议。中印间的信贷合作也已经开始。2010年10月印度信实电力向上海电气集团订购了价值上百亿美元的电力设备,而数家中资银行将为此笔交易提供融资,当年12月16日中国国开行向信实电信提供19.3亿美元信贷,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偿还短期债务。2011年9月,印度政府决定允许印度企业借入总额不超过10亿美元的人民币贷款,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融资。这是印度首次允许人民币作为外部商业借款的币种之一。2012年1月印度主要的移动运营商信实电信(Reliance Communications)已经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中资银行获得12亿美元贷款,负债沉重的信实电信将使用这笔贷款偿付今年3月初到期的12亿美元可转债。贷款期限7年,约5%的利率水平显著低于印度国内融资成本。这凸显出印度企业正被迫跳过西方银行,寻找新的融资渠道的心态。目前,利率高企和卢比贬值使印度企业界的财务状况受到压力。低廉的人民币融资受到欢迎。

3. 开展资本市场合作

金砖国家正在尝试进行包括发行债券、企业上市等领域的合作,推进金融合作大环境的改善。如2011年10月12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证券交易所在南非成立金砖国家证券交易所合作联盟,在彼此市场上挂牌买卖,将为金砖国家投资者创造多元化投资渠道,有助于金融合作的深化。

据统计,2011年中国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已高达30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10%,预计2012年这一比例可能提高到15%。仅中国边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率已经高达45%-95%,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透过边境贸易流到境外。但是,在金砖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量尚微不足道。这说明,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几乎还没有破题。

四、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面临的障碍

“金砖国家”不是欧盟那样的一个经济共同体,彼此之间的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实施存在诸多难题。

1.互信基础不牢、实施决心不强

虽然金砖国家一致意识到,开展本币结算有助于彼此间的经贸金融合作水平提升,提供国内发展红利,但从自身利益出发,如何鼓励和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去做这件事,各国政府还做得很不够。这既有实施难度大和需要改变习惯的问题,也有彼此对对方货币不太放心的问题,特别是本国企业向境外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或者在向境外企业与机构提供信贷时,甚至还存在政治、金融风险评估及信任问题等。例如正在讨论的建立金砖开发银行问题,五国在银行总部选址、出资份额以及行长人选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协调难题。此外,具体到操作层面,各国银行及其工作人员本能地会对金砖国家货币持有不习惯,不欢迎的态度,而习惯于与美元打交道。

2.合作基础比较脆弱

金砖国家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区域多边合作。而区域金融合作或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根本上取决于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而金砖国家不仅在地缘经济结构上不太紧密,而且经济一体化水平很低。巴西远在地球的另一面,南非在非洲的最南端,中俄印虽然接壤,俄罗斯的远东和中国的东北西北都不是经济活跃地区,中印受到天然地理条件的阻隔。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结构差异较大,发展方式主要还是外延型而不是内涵式的发展,增长可持续性动力不足。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远不如各自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紧密,如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的关系远比中国和金砖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密,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也远比与金砖国家的关系紧密,巴西与美国的经贸关系远比和金砖国家的关系密切等,本币结算等对于金砖国家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3.金融体系不成熟及银行基础服务不完善

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彼此金融成熟度和金融体制完善水平。金砖国家金融体系的整体特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间接融资的比重较高、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直接融资管制较多以及发展不平衡。金砖国家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管理体制、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汇率形成弹性与币值稳定、金融资源配置等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对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和金融合作深化合作产生制约制约。由于金砖国家货币在国际上的不可流通性以及币值的波动性,涉及业务交易结算的金砖国家主体,如企业、个人及银行机构等习惯于是用美元等熟悉的币种进行结算,而对不可自由流通的合作伙伴的币种兴趣和需求不大,因而不乐意接受和使用。例如,在中俄边境贸易和旅游活动中,由于俄罗斯方面不太乐意带人民币回国内,作为储备手段,使得人民币的使用相当低微。同样,相当中国客户也不愿意获取并存储卢布;又如,在与印度的边贸与旅游活动中中国客户也可能不太愿意获取印度卢比,印度客户可能也一样。更不用说,涉及到金砖国家多边合作项目时,多种货币的换算难度更会抑制本币结算使用率。

银行服务网络完善与服务便捷性对于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业务顺利开展也很重要。如果只有少数银行能做这项业务,就会给企业造成不方便,影响企业等进行本币结算的积极性。实际上,迄今金砖国家多数银行尚未介入这一业务,因而金砖各国均远未形成本币结算服务网络。即便是业已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中俄之间,仍面临着结算地域较窄、结算方式单一以及代理行网点稀少,特别是俄罗斯,仅在远东极个别城市有少量代理行提供服务。此外,还存在诸如资本账户的管制问题。在金砖五会更严重,产生管理难点。在五国用本币结算而实行资本账户放开的情况下,资本快速流入的问题也需要妥善监控。

本币结算还需要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如一旦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就要面临稳定的贸易逆差。而逆差发生之后,人民币将进入资本市场,又面临着人民币的全面可兑换问题。而目前各国之间的货币都是进行管制的,而且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表明了资本进行管制的必要性。金砖国家还要处理好因使用本币结算而实行资本账户放开带来的资本快速流入及其监管的问题等。最后,金砖国家本币支付的具体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如何使得境外境内企业有意愿持有新兴市场货币、金砖国家之间的汇率争端如何协调、出口扩大与保护主义拉锯等问题仍将存在,如何推动本币结算率,设计相关合理配套机制,均是对金砖国家的严峻考验,金融界和政府急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本币结算中存在多种技术难题

不容讳言,金砖五国要推进本币结算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从中俄本币结算实践看,诸如,结算方式过于单一制约本币结算深入发展。迄今中俄本币结算业务产品比较单一,各行基本以本币汇入和汇出业务为主,局限于汇款方式。因贸易不对等性,使得中俄贸易间本币融资业务尚无需求,企业对信用证、保函等结算方式很少问津。中俄本币结算业务地域较窄,目前仅在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的口岸银行能办理,而西部大城市尽管有大量的结算需求,却因没有开办本币结算业务的银行而无法办理本币结算。由于中俄双方内陆地区商业银行没有开办本币结算业务,中俄旅游服务贸易本币结算进展缓慢。2010年以来通过银行仅实现旅游服务项下本币结算收入两笔共计6万元人民币。俄方旅行社也不习惯用人民币结算。还存在现钞调运困难等问题。虽然两国央行、海关已经签署了有关中俄边境地区银行间调运现钞的协议,但是俄方收费高一直阻碍着本币业务中现钞调运,导致双方商业银行无法实现卢布、人民币现钞头寸平补,制约本币结算业务扩大。此外,还有贸易差额回流、境内外企业怎样持有金砖国家货币、金砖国家之间的汇率争端如何协调、出口扩大与保护主义平衡、结算配套机制设计等问题,都会困挠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和金融合作。

此外,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会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并对欧美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产生冲击,因而不能把受到后者的阻挠。金砖国家之间金融货币联系越密切,对美元霸权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垄断地位造成的冲击就越大。可能引发的抵制和围堵可能就越严重,如发达经济体可能会继续设置政策障碍,阻止金砖国家外储资产对基础设施、能源领域等重要资产的投资和购买等。因此,金砖国家之间的旨在促进金融合作的各种尝试均会遭遇来自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阻力。

五、金砖国家推进货币金融合作的途径

金砖五国意识到货币金融合作可能遭遇的瓶颈和困境,正在不断就克服困难,提出建设性意见。2011年第三届金砖峰会和2012年第四届金砖峰会达成的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推动金砖国家间的本币结算和银行合作等一系列协议,包括讨论设立金砖合作银行等。如果达成的共识能够有效付诸实施,则将对极大地推进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货币合作,进而对金砖国家间的经贸、投资、旅游等多方面合作产生广泛的积极作用。但金砖国家要真正放弃美元等硬通货的使用而改用本币直接结算和拓展金融合作知易行难,需要共同努力,切实消除多种障碍,探索有效途径。

1. 增强互信和合作意愿

新兴经济体之间使用本币结算,需要政治互信与共识。缺乏广泛政治共识和务实合作意愿,绝难开展本币结算。在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峰会期间发表的“三亚宣言”中强调了加强金砖国家发展银行间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五国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是具体推进金砖国家之间本币结算达成共识、促进经贸繁荣迈出的一个具体步伐,为成员国加强经济、资本合作、强化金砖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2. 积极推进货币结算和互换

俄罗斯和中国都在致力推进本币国际化步伐,如2010年中国扩大跨境人民币贸易试点,俄罗斯2007年以来推行卢布可自由兑换、圣彼得堡石油交易所、莫斯科天然气交易所、俄白哈经济关税同盟和一体化、达成中俄贸易、旅游本币结算协议等等,目标均在提升本币国际化程度,但迄今成就有限。需要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推进。这次金砖五国达成推进本币结算协议,将开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新纪元,也是推动人民币、卢布、卢比、雷亚尔、兰特等货币国际化步伐的重要一步。金砖国家可以以双边货币互换为基础,建立多边交叉货币互换。五国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可以进行谈判,将中央银行签署货币互换额度直接分配到相关商业银行和企业,由银行授信给贸易企业,使互换货币真正付之于行动,用于贸易融资、结算和资金融通、信用证开立。金砖国家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谈判签署协议,允许成员国货币作为结算和投资货币,允许其货币在境内结汇为本币,允许以对方货币开立信用证、保函和对外担保,尤其是允许对方的机构在境内开设本币账户。商业银行之间要对主权货币相互授信并对企业授信,允许主权货币资金相互往来。目前的货币互换没有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互换的货币没有进入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货币授信,没有进入银行间市场。

金砖国家贸易商在本国银行可以开设贸易对象国货币的结算账户,商业银行在本国中央银行可以开设其他成员国货币的账户,贸易差额可在商业银行将贸易对象国的货币换成本国货币或约定的国际货币,商业银行的交易差可在中央银行换成本国货币或约定的国际货币,对象国的中央银行承诺用约定的国际货币支付其贸易差额。

可以考虑设立金砖国家篮子货币来作为金砖国家贸易投资结算的通用手段。这种篮子货币类似于特别提款权,但又不同于特别提款权:第一,它是由金砖国家的货币构成,其币值变化更多反映出的是金砖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特别提款权反映的主要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第二,金砖国家篮子货币采用的是实际汇率,而特别提款权采用的则是名义汇率;第三,金砖国家篮子货币采用最优化方法,即为篮子货币波动最小的最优权重,而特别提款权好似根据本国出口比重和本国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所占的比重加权确定的。具体操作方面,根据篮子货币的权重,额定篮子货币中每一种货币的数量,进而可以确定货币篮子指数转化为具体的货币篮子,从而得到篮子中每一种货币的数量。同时,根据各国货币数量级各国货币之间的世纪汇率确定出每日篮子货币和各个货币之间的汇率。[10]在金砖国家协商一致基础上形成这样一种篮子货币,如果再加上拟议中开设的金砖银行,则将会极大地简化和便利金砖国家之间的结算、投融资活动,消除多种不可自由兑换货币之间的繁杂结算,特别是在金砖国家多边合作项目中,其作用更上不可低估。

3. 夯实本币结算基础

金砖国家需要扩大相互间贸易,相互间贸易的活跃可以为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融资提供业务支撑。还要大力鼓励直接项目投资,可以为本币结算顺差找到更好的出路。目前五国相互间的直接投资存在较大扩张空间。如,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都存在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在能源方面金砖国家具有较强互补性,中国对俄罗斯、巴西的能源需求巨大,而这些国家目前也需要中国给予金融支持。如果各国能够开放投资渠道,改善投资条件,寻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投资途径,则五国可以通过新一轮互相投资而得到更大经济效益。此外,金砖国家可以在新兴战略产业找到合作机会。加快科技追赶是金砖国家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与持续崛起的关键,而一些重大科技攻关需要金砖国家通力合作,如航天工程、核电、新能源、新材料等,金砖国家在科技方面也各具优势和特点。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比如,俄罗斯有基础科学的优势,印度有软件技术的优势,巴西有清洁技术的优势,中国有转化为生产力的强大制造能力等等。金砖国家购买核心技术又常常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独立攻关有时力不从心,联合攻关就尤为必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又有利于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和技术壁垒,缩小技术差距。金砖国家之间在科技以及能源开发、基础建设等领域的一些重大项目合作,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参与合作的企业主体来说,其实力常常力不从心。这正是金砖国家可以找到利益平衡点和合作机会的地方。

4. 积极开展资本市场合作

采用主权货币结算以后,需要解决主权货币流出以后的回流问题,各国政府应该允许由贸易项下产生的主权货币资金可以跨境流动进行投资,允许回流的本币资金在国内开设账户,进行债券、股票等投资。可以考虑以主权货币进行对等的资本账户开放或投资。在多边框架指导下,金砖国家可以在本国债券市场上引进合作对方国的投资者,发行双边本币债券,从而培育双边本币债券市场。随着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发展,各国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可对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本国企业通过用本国货币发债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建立金砖国家债券基金。金砖国家还可以考虑开展股市合作,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股票市场监管的合作、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和交叉上市等。股票市场监管合作包括政府间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谅解备忘录,建立金砖国家监管机构访问和信息监督交流机制;证券交易所合作主要有跨境交易、认购股权、联合开发证券和利率产品等;至于交叉上市,则可以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方式在本国交易所上市。还可以探索建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促进本币结算。中国和印度对石油的需求很大,而俄罗斯缺乏石油价格的话语权尤其是定价权,三国联合起来,在上海、莫斯科联合开办石油期货交易所,由双方提供交割的部分石油份额,联合中东石油国家提供石油交易来源,有助于建立起亚洲国家石油交易所,并商议以人民币、卢布标价,并保持汇率相对稳定,这样,石油价格就可以不再完全被英国和美国的金融投机资本所左右。俄罗斯已经在圣彼得堡开办了石油期货交易所,目标正是推动卢布结算,提高石油定价权。

2011年10月,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俄罗斯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中国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和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在南非举行的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会议上宣布成立联盟。这被业界认为是金砖国家为深化经济合作迈出的坚实一步,同时也将会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重要影响。从2012年3月30日各成员交易所的基准股市指数衍生产品将在彼此的交易平台互挂买卖。该联盟的成立对金砖国家来说是“大胆且重要的一步”,为金砖国家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这种合作能够真正释放金砖国家的集体潜力,以促进成员国的增长与发展。通过这项联盟,更多投资者可以投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的金砖国家。从全球角度看,该联盟表明金砖国家经济体与金融市场在未来10年将愈益重要。当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还处于上升期,金砖国家的这种选择必将推进参与国的市场交流与协同发展,进而形成金砖国家全新的合作形式和局面,对世界经济金融而言是积极现象,也是一个创新举措,未来金砖国家的合作将会更紧密。但由于金砖五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与西方国家相比包括各自制度和体系的差异,专业含量和市场发达程度的差异,尤其是文化底蕴的不同,都需要时间去磨合和进一步协商完善。

2011年4月第三次金砖峰会期间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以及2012年第四次金砖峰会期间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五国领导人达成的成立金砖国家共同开发银行共识等,将切实促进各国境内以各国官方货币进行的商品、服务与投资活动,稳步扩大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促进五国间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而推动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与启示

金砖国家之间开展本币结算和扩大金融合作是惠及金砖各国的重要一环。虽然2011年、2012年两次金砖峰会就推进本币结算、扩大银行合作和设立联合开发银行等进行了积极磋商并达成初步协议,但实施起来颇为不易。需要五国求同存异,增强共识和消除障碍。作为金砖国家中的经济巨头和贸易龙头,中国要真正充当金砖国家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外,还要在推动本币结算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此,不仅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要继续扩大与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规模,改善交易结构,还要突破软肋,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率先实现本币国际储备货币化,这是增强中国在金砖国家之间乃至所有新兴国家中间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人民币稳健快速国际化,将提高中国人民币作为金砖国家本币结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加快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步伐,进而推动整体金融合作和经贸投资关系的大发展。根据当前中国资本管制较为严厉的事实,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放松阻碍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回中国的资本管制。事实上,目前中国一直是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以此减轻中国企业的美元依赖,同时也降低企业和政府部门因持有大量美元而面临的外汇风险。但这却导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增加。而当前严格的又使境外人民币资金回归渠道相当窄小,逐渐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中国当前针对资本流入的严格管制体制需要加以改革。同时,还要加快整个金融体制改革, 包括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增强汇率灵活性,促进金融市场的成熟与繁荣,使之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正常的金融体系和市场,并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发展。这无疑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金砖国家中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促进金砖国家框架下的以人民币为核心的本币结算,从而,也就使人民币完全国际化的天地更加宽广,以此为支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李娅、华伟:金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研究,《理论学习》,2011年9期。

[2]参见:陈海玲等:首推本币贸易与结算, 规避汇率及美元风险,《广州日报》,2011-4-15A14版。

[3]参见:陈爽:国际金融新秩序下的“金砖四国”金融合作,201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集。http://www.doc88.com/p-40595270685.html

[4]参见:http://news.sohu.com/20101011/n275538333.shtml.

[5] http://rt.com/business/news/brics-currencies-credit-deal-755/。

[6]郑慧、陈炳才:金砖四国金融、货币合作八大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10-11-8。

[7] http://rt.com/business/news/brics-currencies-credit-deal-755/。

[8](法)阿兰·弗亚:金砖国家只是一个幻想,《参考消息》,2012年4月10日,第10版。

[9] http://blog.eastmoney.com/ddd2010/blog_120651066.html.

[10] 参见:陆前进:贸易结算货币的新选择:稳定的篮子货币——对“金砖五国”货币合作的探讨,《财经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0页。

    进入专题: 金砖国家   金融货币合作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5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