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不再遥远
1989年以前,前苏联与台湾几乎没有任何直接交往,双方实际上处于隔绝状态:前苏联人民认为台湾是美国在远东的一个半殖民地和不沉的“航空母舰”和“袖针傀儡”。台湾则认为苏联是“独裁国家”。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化”、“新思维”影响下,苏联开始放松与台湾交往的限制。1990年10月莫斯科市长波波夫访问台湾可以说是双方关系的破冰之旅。当年底,苏联成立了隶属于苏联科技工业委员会的对台经贸小组,以促进双方经贸技术往来。1991年底,苏联中央银行行长格拉先科访问台湾。1992年1月台湾外交部次长张孝严访俄,向俄提供价值2000万美元的10万吨大米和日用品等“人道主义”捐赠。4月台北市长黄大洲访问莫斯科。而1992年4月签订关于成立莫斯科-台北发展经济文化合作协调委员会的协议是俄台关系的转折点。
从此,俄台官方与半官方的往来日益频繁。1992年4月俄联邦首次公开派出粮食部部长和资源和国内贸易部部长访问台湾,两部长向台“行政院长”郝伯村表示,俄希望首先通过与台发展经贸关系来作为发展双方各种关系的第一步。1993年7月成立了台北文化经济合作交流协会莫斯科代表处,双方由此建立起了可靠的交通管道。1993年8月台湾总统府资政蒋纬国受俄军方邀请访俄;1994年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前总理雷日科夫等都先后应邀访台。1996年10月俄总统顾问菲拉托夫、前圣彼得堡市长、1996年12月包括经济部副部长等官员在内的俄议会代表团访台。1996年6月设立首家俄台地方级代表机构 滨海边疆区台北商务文化办事处。1996年12月成立的莫斯科经济文化合作协调委员会台北代表处更1996年12月莫斯科经济文化合作协调委员会台北代表处正式成立,从而完成了两国在各自的首都建立“准大使馆”的工作,俄台双方建立稳固的“管道”的建立将积极推动双方“各项交流与实质关系的提升”。1998年1月俄台双方在莫斯科签订海运协议。2001年4月30日实现了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台北间的第一次直航。2002年8月14日又开通了莫斯科 台北间的包机直航。文化科技交流日渐活跃。
从1993年起留学生交换开始增多,台湾公费留学生每年派出几十人,至今已有几百人,而自费留学生则超过这个数好几倍,在台湾大学里学习俄语的大学生已近千人。从1995年起台湾教育部每年资助15名俄学生到台学习,还另外资助一些年轻学者赴台访学。台湾青少年代表团和青年体育代表团多次访问俄罗斯。台湾多次邀请俄方一些大学领导和汉学家去台湾访问,莫斯科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1995年12月授予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名誉博士学位,2000年陈水扁总统就职仪式也邀请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院长出席。台湾经济部与俄科学院之间在1995年就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一签两年,已经续签3次。
2002年4月台湾莫斯科文化经济代表处专门成立了科技组,谋求扩大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台湾加紧对俄的文化宣传攻势。俄台各种文艺团体互访演出频繁,台各种基金会赞助俄汉学家出版研究台湾和大陆的书刊,莫斯科台北文化经济合作协调委员会还出版《自由中国》和《光华》两种杂志,分别用中俄文出版并免费发行。台湾赴俄游客每年超过1.5万人,俄罗斯人到台旅游观光的也开始多起来。俄台经贸往来快速发展。1990年双方开通直接贸易以来,当年达到7400万美元,1991年就提高到2.2亿美元,1995年达到18亿美元,一般年份也在12亿多美元。台湾成为俄在亚太地区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台贸易特点是台湾进口多,出口少,历年逆差在7亿-10亿美元左右。但是台方认为俄方原料产品价格比世界价格低廉,对台湾而言是良性逆差。
到1995年在俄台湾投资企业已经超过500家,主要集中在加工和贸易服务领域,其中有中餐馆20多家。台方多次在俄举办商品展销会,并在俄成立了“台商俱乐部”。2002年7月在台北成立了旨在促进双方各项交流往来的“台俄协会”,理事长就是总统府资政张俊雄。2002年9月台湾前行政院长、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带领台交通部部长林凌三等访俄,基本敲定了2003年4月莫斯科 台北定期直航、设立海参崴台湾办事处及台湾 海参崴直航、台湾公司投资改造俄远东港口等事宜,俄罗斯的钢铁、木材、石油等将直接为台湾经济机器加注润滑油并把俄台经贸关系绑得更牢。
二、俄罗斯人不戴着“北京眼镜”看台湾
1. “台湾经验值得俄罗斯借鉴”。俄科学院远东所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尤.加列诺维奇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两个国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看不到两岸会有什么变化。从各方面来衡量台湾都是独立国家,俄台关系实质上是国家间的关系!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经济学博士A.奥斯特洛夫认为,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创造了“经济奇迹”和发生了“静悄悄的民主政治革命”。台湾在保持国民经济关键部门的国家计划和国营基础上充分发挥私有经济和市场竞争的作用、推行干部考试制度、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对外开放、优先发展高科技等都值得俄学习。俄政治家们应认真研究台湾改革的成功经验以避免在建设“俄罗斯经济奇迹”时发生惯常性错误。俄经济与贸易发展部研究所副博士彼得.莫齐阿斯指出,台湾通过出口导向的对外经济政策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腾飞,台湾将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与保护民族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出口导向型经验对于以原料、能源出口为主极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的俄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俄学者认为,俄台可以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俄可以向台湾出口原料和能源产品以及技术产品,可以吸引台商来俄投资,获得俄急需的资金。通过台湾这个“桥头堡”可使俄更好地融入亚太特别是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挥其作为“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增加它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事务中的发言权。俄台关系是俄建立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突破目前的政治和外交局限而积极发展与台湾的实质关系。1991年底,台湾曾与苏联方面秘密协商低价购买100架SU-27战机,只因被美国发现并加以干预而未获成功。
2. “百分之百地反对使用武力”。尤.加列诺维奇认为,俄台关系不从属于俄中关系,俄中关系也不从属于俄台关系,两者各自独立,互不干扰!不能戴着“北京眼镜”、也不能透过“一个中国”的竹帘来看问题。俄罗斯-中国-台湾的关系是“两个民族、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持台海两岸现状、与台海两岸发展关系对俄最有利。俄罗斯一些人认为,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了,则中国对俄的依赖性就大大降低,中国就难以再成为俄武器的大买主。俄外交部裁军司一秘维谢洛夫认为,台海两岸统一应当通过和谈解决,如果动武台湾就会被打成废墟,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和灾难,也与世界和平潮流不符。因此,俄不会支持大陆武力统一台湾,不会为支持大陆而卷入与美冲突。俄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研究员特鲁什认为,如果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则美国可能卷入冲突,如果俄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支持中国的话,就会与美国发生冲突,而俄绝对不愿与美发生利害冲突;所以,在台海发生冲突时,俄不可能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而且,俄国内舆论反对声浪可能会很高。台海出现冲突和中美关系恶化,还会影响到亚太地区和俄经济利益,特别是俄亚洲部分的经济发展。
三、北极熊或为“渔翁”?
1,“俄罗斯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从总体上讲,过去10多年,俄罗斯基本上遵守了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的一台一中和加入国际组织的图谋,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是站得与中国最近的世界大国。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俄罗斯在口头上强调保证俄台交往不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同时,也没有断绝通过“民间”通道进行“官方”往来与实质性交往。而台湾也迫切需要通过发展与俄经贸关系来获得经济上的好处,获得急需的资源和商品市场,特别是通过提升与俄的政治外交关系实现其台独的战略突破。虽然台湾现有20多个“邦交国”,但没有一个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如获得与俄关系的突破,就能达到其“联俄制中”和扩展其国际“生存空间”的战略目标。可以肯定,台湾将来会加大对俄“投资”力度,竭力扩展各方面的“合作”,并通过与俄的密切关系来对美抬高“协作”要求的价码。台湾将会把惯常的“银弹”外交和“弹性外交”等各种手段运用于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甚至收买政府官员和议员等。台湾早就单方面把俄列入最惠国,对从俄进口的某些商品免税,多次表示愿向俄提供“援助”。台湾官方曾声称,“俄罗斯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最近,国际上甚至有传言说,俄台在洽谈潜艇交易,尽管俄外交部立即予以否定,但台湾通过一些俄罗斯军队退役将领进行沟通,则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虽然,俄罗斯不会冒与中国撕破脸面之险,但至于假手美国转售台湾,则或未可知。
今后,俄台各方面的关系还会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俄台双方从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将会继续采取步步为营、只干不宣、打插边球的方式逐步推进各种实质关系。如果俄台关系获得突破,则不仅会在整个独联体打开缺口,而且,也会在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将会给我国对外政策和两岸统一大业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对未来俄罗斯对台海两岸的政策走向和俄台关系的发展演变趋势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熟练掌握国际战略搏弈技巧和游戏规则,制订长远战略方针,对于俄台交往,必须廓清界定,对发展官方实质关系,则应据理力争,不能坐视不管,有理有节、从容应对、未雨绸缪!
2.“中国威胁论”是否会与亲台势力“联姻”?俄罗斯一些人不仅患有严重的“大国综合症”,而且对中国的崛起耿耿于怀,散布“中国威胁论”。俄罗斯百姓对中国的友好感也已经比起50年代下降很多,据俄罗斯民意测验,目前,认为中国是友好国家的比例低于50%。普京总统对外政策顾问普里霍季科指出,“在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问题上,俄国内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俄罗斯媒体中人时有‘中国威胁’的论调,认为中国对俄军事和经济威胁难以避免”。俄前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曾公开表示中国是俄潜在敌人。俄远东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反对和阻碍俄中两国政府业已达成的边界协议。一些官员和媒体毫无根据地夸大中国移民数量及对俄的危害,鼓吹“黄祸”蚕吃鲸吞、掠夺远东、西伯利亚乃至整个俄罗斯!“中国移民很快会成为俄罗斯第四大民族”。鼓吹与中国贸易“有害论”,认为中国倾销低劣日用品,大量低价进口俄原料和战略资源。2002年11月下旬,在普京亲自主持的联邦安全会议上初步决定将原先与中方已经酝酿多时并已达成初步协议的从俄安加尔斯克通往大庆的石油管道线路的终点改为俄远东的海参崴或者纳霍德卡以绕开中国!2002年12月15日俄方又不惜通过国家杜马立法的形式排挤中石油参与俄斯拉夫石油公司的竞标!其对华防范之心更是一览无余!前副总理涅姆佐夫说:让中国人参加拍卖会,“俄政府就会犯下一个严重而长期的地缘政治错误”,“中国就有可能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政治上对俄施加压力”。俄媒体也大似鼓躁:“俄罗斯任何一个寡头都比中国的买主好”、“不能交给中国共产党人”。在拒绝让中国公司参加拍卖之后,俄方却加快了与美、日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步伐。2003年1月10日,日本首相小泉即飞往莫斯科,与普京讨论修建东西伯利亚 纳霍德卡 日本输油管道计划,以绕开中国。鉴于在俄政府高层几乎找不到支持“南向”方案的呼声,安大线已经没有起死回生的机会,而修建通往纳霍德卡的管道已成定论。俄罗斯对中国口惠而实不至,往往开空头支票,玩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实质合作内容很少,合作协议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在俄罗斯有一个“支持台湾院外集团”。他们是国家杜马里的一些议员,如自由民主党领袖日里诺夫基、杜马地缘政治委员会主席、莫斯科 台北经济文化协调委员会秘书长米特罗法诺夫、杜马旅游及运动委员会主席萨维利里耶夫等,一些前政府官员,如俄政府前第一副总理、莫斯科 台北经济文化协调委员会主任洛博夫、叶利钦总统前办公厅主任菲拉托夫、叶利钦总统顾问委员会对外政策执行秘书长鲁钦科、前主管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开发的俄联邦经济部副部长尤金、前俄罗斯驻毛里求斯大使、首任俄罗斯驻台北办事处主任维克托.特里福诺夫、前苏联科学院院长马尔丘克等,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如俄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纳兹德拉坚科、副行政长官斯捷格尼、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维克多.伊沙耶夫、俄罗斯退役海军上将弗.西多罗夫,以及某些亲西方的激进派人士、政治家等,一些与台湾关系密切的企业家,主要是石油、资源部门、航空运输等行业的大企业家,如俄罗斯商用飞机公司集团总裁米哈伊诺夫、伏努克沃航空公司总裁等。“支持台湾院外集团”利用其权力和社会影响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俄台关系发展。如亲台议员在1996年向杜马提交议案,要求在大陆进行台海导弹演习时支持台湾;国家杜马地缘政治委员会仿照美国《与台湾关系法》于1997年7月抛出了《俄罗斯联邦与台湾关系法》草案,基本内容包括:
1)规定台湾的法律地位与俄有关法律条约对台湾及台湾公民的有效性;2)俄罗斯与外国所签订的法律与条约对台湾的适应性,台湾与俄罗斯联邦的其他邦交国享有同等的待遇;3)规定俄政府机构和台湾方面签订诸如避免双重课税协议、双方投资保障协定等协议的方式以及双方如何推动实施各项协定、计划、交易和其他关系;4)确定如何处理“莫斯科 台北协调委员会”的功能、授权和预算拨款以及台湾各相关部门驻俄工作人员的豁免权和免税待遇。该法案规定俄台关系是“准国际关系”。杜马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极力鼓吹“支持台湾”和发展与台湾“合作关系”,1998年8月13日他在海参崴市中心广场发表演说称,“中国是我们在远东的敌人。台湾比‘红色’中国更爱我们,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执行那样的政策呢?”,同年10月,他又不顾我国政府的正式抗议率领一个4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直飞台湾,实现了第一次事实上的俄台直航。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4年3月访问台湾时明确表示,台湾的成就应当得到世人的重视,他本人“百分之百地反对使用武力”统一台湾。俄外交部裁军司一秘维谢洛夫认为,台海两岸统一应当通过和谈解决。如果用武力“解决”台湾,台湾就会被打成废墟,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和灾难,也不符世界和平潮流,为了避免俄国内的意见分歧,俄政府可能采取中立政策而无法支持大陆。俄政府的一些官员也不时加入亲台“大合唱”。俄外交部官员表示,希望中国政府允许俄像美、日一样与台湾发展“准官方关系”,要求在台湾问题上享有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所具有的“同等权利”;不排除俄台双方高层官员以“非正式方式”或以“私人”身份实现互访,以应付不断扩大的贸易和其他联系的需要;莫斯科和台北“代表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变为“政府机构”突破不能办理签证的限制,洛博夫曾明确表示,“双方办事处将签发两国公民赴对方国家的入境许可”;实际上,俄大幅度地放宽了台湾民众赴俄旅游和经商的签证;一些地方政府也可能绕开中央政府而与台湾发展实质关系等,如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纳兹德拉坚科1995年底至1996年初两次访问台湾,首家俄台地方级代表机构 滨海边疆区台北商务文化办事处经他“努力”于1996年6月成功设立。1999年9月台湾地震后,纳兹德拉坚科赠送了价值400万美元的上等木材用于灾后建设。应当充分估计支持台湾“院外集团”对俄政策和俄台关系走向的影响。
3.“友邦”可以信赖吗?俄世界军事与政治研究所所长萨拉温曾撰文警告,中国是俄潜在敌人和竞争对手,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只会给俄制造危险!俄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安德列.尼古拉耶夫2002年底也表示,俄之所以不把最先进的进攻性武器及其生产许可证卖给中国,而只卖防御性武器,但把最现代化的进攻性武器及其生产许可证卖给印度,由于就在于莫斯科仍然认为,尽管中俄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签订了中俄友好条约,尽管有种种保证,尽管普京总统声明与中国的关系不存在一丝一毫不愉快的地方,但从长远看,中国仍将是军事领域的竞争对手!
所以,我们必须在与俄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中掌握主动权,坚持把引进硬件与引进软件挂钩,避免单纯购买硬件,缺乏软件和消化能力的情况;同时,还要在可能条件下扩大武器与技术引进渠道,以免在关键时刻对俄装备与技术的过分依赖,危害国家长远安全!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唯一赖以击沉英国军舰的从法国进口的飞鱼导弹,在英国施加压力之后,法国拒绝再出售给阿根廷,致使阿根廷无弹可用、功败垂成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2002年11月俄政府在美、英等国作出经济补偿的许诺之后,在对莫斯科老朋友 伊拉克动武的问题上立即软化立场。在台海统一问题上,我们必须对俄这一“友邦”的“支持”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惟有加快尖端技术的自我研发能力并提高自我保障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把出口西方的中国优质产品卖给俄罗斯”。目前,中俄双边经贸规模很小、水平很低,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的特点与潜力不相宜,极不利于巩固和发展两国所达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关系和其他各方面的关系来充实和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避免中俄关系“空心化”。加强政府对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协调,维持双方交流的正常秩序。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曾明确表示,希望中方“把出口西方的中国优质产品卖给俄罗斯,以文明经商取代倒爷贸易”。拓展交流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应当扩大直接投资,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在能源和高科技合作等领域的合作。为此,特别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进入俄市场,树立品牌,通过提升企业和商品信誉振兴整个国家的声誉,增强中国的影响力。我们的企业家应当适应俄市场与法律环境的变化,改变作风,提高素质,诚信为本,规范经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与产品在俄市场的信誉度和档次,消除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商人的倒爷形象和质次价低的产品定位,让俄一些媒体所鼓吹的“黄祸论”和对华贸易“有害”论不攻自破。同时,扩大科技、文化交流和旅游,对俄专家学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学术交流资助,扩大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增进双方友谊。
参考资料:
1.《远东问题》(俄罗斯)2000,第5期
2.尤.加列诺维奇:《莫斯科-北京,莫斯科-台北》,莫斯科 Изографус 出版社,2002年,
3.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现代台湾参考分析资料》第13集,莫斯科,2002年,
4.А.奥斯特洛夫斯基: 《21世纪前夕的台湾》,莫斯科, 《东方书籍》出版社,1999年
5.《交流》(台湾),2002年第10期,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电子邮箱:terline095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