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于近日批准了一批新的轨道交通、公路改扩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估计达1,560亿美元。这一消息使市场在周五获得提振。不过,经济学家越来越担心,中国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行动已落后于形势。
经济学家表示,这些投资计划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政府迟迟才意识到经济放缓的风险,并已经对采取刺激措施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中央政府最终还是采取了实际行动来遏制经济日益严重的放缓,但新方案来得太迟,难以遏制第三季度经济的进一步放缓。
投行经济学家年初时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将在第一或第二季度触底。但许多人现在认为,中国经济放缓的局面将会持续至年底。
经济学家们称,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扶持经济方面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方式,这令他们感到意外。对此,他们给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首先,本轮经济放缓远没有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所遭受的冲击那么严重。另外,许多政府官员现在认为,当时中国所采取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有些过头,带来了一些长期负面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和银行不良贷款。
瑞士银行(UBS)经济学家汪涛在报告中称,与2008年底经济的突然崩溃不同,此次经济放缓是渐进的,而且尚未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尽管政府实施了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房地产销量和价格均已开始反弹,使人担心激进的刺激措施可能会使政府努力遏制的房地产泡沫卷土重来。
分析师们表示,中国即将迎来十年一次的领导人换届以及随之而来的围绕人事安排和中国未来走向的争论,这可能也分散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注意力。
瑞银与荷兰国际集团(ING)成为最新一批下调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期的银行。这两家银行周五均将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7.5%,之前的预期分别为8.0%和8.1%。在此之前,美银美林、高盛(Goldman
Sachs)和其他银行也下调了对中国GDP增速的预期。中国第二季度GDP较上年同期仅增长7.6%,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
中国股市周五大幅上扬,原因是有迹象显示,政府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同时欧洲央行周四公布的债券购买计划也为股市提供了支撑。受基建项目获批消息提振,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涨3.7%,为1月17日以来最大的百分比涨幅。在建筑活动将回升的乐观预期推动下,建筑相关个股涨幅居前,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触及5%涨停板。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在其网站公布,共批准25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3个公路改扩建工程、5个港口项目和2个航道项目。
获批的项目包括东部城市厦门总长246公里的轨道交通项目和138个地铁站项目,以及新疆自治区总里程301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
发改委没有公布上述项目的总投资金额,但野村(Nomura)经济学家张智威预计,包括最近批准的新机场和能源设施项目在内,各种项目的投资总金额在人民币1万亿元(约合1,560亿美元)左右,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投资的时间跨度为四年。
他在研究报告中称,过去两天密集批准投资项目表明中国政府的政策立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之前的微调和被动变得更果断和积极。
不过本周公布的基建项目支出远不及2009和2010年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规模。中央政府最初将那两年的刺激计划规模确定为人民币4万亿元。不过许多分析师估计,由于地方政府不受限制地投资,而且国有银行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信贷投放,最终的支出规模可能远远超过4万亿元。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