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1 次 更新时间:2012-08-18 08:36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民主政治社会化  

沈平  

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农村文化、经济、政治改革,为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扫除障碍,进而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就是向农民宣传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党和各级政府在农村的制度安排和“三农”政策,教育引导农民成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主体力量,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农民由“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转变,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不断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废止农业税,使农民与城镇居民获得平等的纳税人身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建立使农民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公民。这一切都为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充满信心和期待,我国的主流民主政治文化在广大农村也得到普遍认同,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第一,主体意识不强。村民主体意识不强,政治参与行为盲目,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的从众心态和依附心态相当普遍。第二,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通畅。除了集体参与选举和会议外,农民很少单独参与基层民主建设,更难以对健全基层组织提出建议和批评。当他们对一些安排或基层干部的决策不满时,他们不能以现代民主议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是通过暴力对抗,越级上访等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民主政治社会化程度较高,并逐渐形成了农村制度、政策的传播和落实,推动地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实现的“良性循环”。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民主政治社会化程度则相对较低,农民缺乏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认知,障碍了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恶性循环”。

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建设的核心

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是村民学习和接受社会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作为农村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将主流政治文化逐步内化,形成相应的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建设的主体,从而完成从“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过渡。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农村不良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政治法律意识淡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因此在农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民法制观念、公民意识、进行移风易俗等,是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核心问题。

政治生活需要文化支撑,而文化素质需要教育的培养。现阶段,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扫除文盲。所以需要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强力推行农村成人扫盲工作,尽可能地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通过教育,使其接受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在村民自治刚刚起步阶段,尤其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导和推进的作用,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地对农民进行民主启蒙教育,引导农民摒除落后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而破除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文化心理障碍,不断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二要加强法制建设,扫除法盲。每个行政村都需要有法制宣传员,开展经常性的普法活动,使农民不仅知法懂法,而且会用法,当利益受损时能够通过合法的上访,投诉,诉讼形式来表达出来。三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队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活跃农民政治文化生活,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在实践中感受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关怀,从而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农村政治实践中来。此外,大众传媒的宣传也是营造农村政治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通过大众传媒宣传典型示范,因地制宜地搞好各地的政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建设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农民要有政治参与能力和民主生活习惯。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劳动组织形式分散,小农意识在农村比较盛行等因素都制约了其民主政治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使其不断获得政治权益,才能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逐步实现。实践证明,目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文化程度高的地区,正是经济讯速发展,农民获得更多利益和实惠的地区。

目前,我们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农民收入的实际增幅趋缓,这也严重挫伤了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三方面加快改革:一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消除小城镇建设中的制度障碍,把小城镇建设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二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扩大城乡交流。民工穿梭在城乡之间,是城乡文明融合的桥梁。农民将现代城市的文明与先进文化带回农村,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农民进城打工不仅开拓了现阶段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市民到农村开矿办厂,承包山林河湖,为农村经济发展带去技术和资金,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要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现行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进城打工、居住、子女入学等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完善现有的土地政策,改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建设的保障

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组织保障。民主政治社会化首先是民主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委员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是主要传播者,其素质的高低,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效果。但我国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级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公仆意识淡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政治决策和政治执行中,缺少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这必然影响政治信息的传播。同时,农村的政治整合程度较低,规范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大部分农民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尚未得到有效落实。此外,农村甚至还存在极少数黑恶势力,他们以贿赂、威胁、报复等不正当手段强拉选票,暗地操纵,通过所谓的“民主选举”方式,“合法”地窃取农村基层政权,严重阻碍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应对以上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建设中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渠道,使农民政治参与摆脱先前的无知和无序,从制度上保证国家决策代表和反映广大农民的利益。二要转变基层组织的职能,完善基层组织编制。农村基层组织包括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委员会、村委会等机关。要尽快改变乡镇站所等事业单位的准行政组织身份和“一元化”的集中管理方式;明确基层组织的权力和义务,改变乡镇“责、权、利”分离现象。村民委员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层组织,但长期以来二元社会造成村级基层组织在国家干部队伍中整体“缺编”。这种社会肯定的缺失必然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护自己,从而不能充分代表国家和农民的利益,甚至容易造成农村基层干部的终身制及子承父业的现象。村级组织需要编入国家正式的干部编制,使所有的“村官”有晋升的可能,这也是吸引并留下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途径。三要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通过公务员制度选拔聘用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立基层人才库。对基层干部进行定期培训、考核,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相关的政治技能,从而使他们在具体工作中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不断促进农村的政治社会化。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民主政治社会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5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总第37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