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五星将军,他的遗体并没有按美军的标准葬仪,用覆盖星条旗的炮车运送,只是被一辆殡仪馆的普通灵车运往阿灵顿公墓。这既是将军的临终遗言:“简葬于我”,也符合将军一生低调的风格,但却丝毫不影响这位五星上将的高贵。当一名士兵在他的墓前吹响熄灯号时,悄悄赶来为他送行的所有他的老部下们,都深深垂下头去,潸然泪下。
对于此公,英国首相邱吉尔的评价是:“他是(当代)美国最后的一位伟人。”而美国总统杜鲁门更是不无煽情地说:“我衷心地希望,当我跨进另外一个世界,他能收留我做他的部下,从而使我能报答他为我们所作的一切。”
这位刚刚长眠于美国国家公墓的人物是何许人,能让高傲的邱吉尔和同样高傲的杜鲁门,说出如此谦恭的话来?
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
此公令人着迷。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除了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后的最初那几年外,他的一生都几乎处在当时世界的政治和军事漩涡中心。但他的个人经历却很少大起大落,惊心动魄。从一个人见人烦的顽劣少年,到一位快达退休年龄才突然发力,成为美国二战时荣膺五星上将军衔的第一人,他的故事并不传奇但意味深长。
因为他也和尼米兹将军一样,至死没有留下自己的回忆录,仅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这二位是美军诸多名将中最相似的一对。都比较内向,低调,沉稳,坚忍,但却不乏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都为人正直,并且都能在个人利益和荣誉问题上忍辱负重,却又都在各自代表的军种利益和荣誉问题上据理力争,绝不退让。
相比之下,马歇尔似乎更刻板一些,这使他一生几乎没什么真正的密友,但这也正是他获得上至总统,议员,下至身边工作人员及普通士兵一致敬重的原因:一个头脑清晰,从不荒腔走板,对任何问题总是胸有成竹后才开口,且不苟言笑的人,朋友肯定不会多,而受人尊重却一定不会少。
这种尊重对马歇尔来说来得很早。在他刚跨进弗吉尼亚军校大门不久,他就凭自己的坚忍和担当赢得了人生的第一份尊重。
像世界上许多军校一样,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也有老学员欺负新生的陋习。只是这种陋习更特别,也更残酷。高班生们把这叫做“刺刀考核”。其实就是把刺刀竖在地板上,让他们看不顺眼的新生脱下裤子,临空蹲在刀尖之上。要么蹲够时间,要么坚持不住,让刺刀扎穿屁股。结果,刚刚得过一场伤寒病的马歇尔没能坚持住,被刺刀把腹股沟扎得鲜血淋漓。这是他做为军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被武器所伤,但不是在战场上,却为他赢得了如同战场上下来的伤兵一样的荣誉。从此所有的高班生都对他另眼相看,原因很简单:他坚持对闻讯前来调查的校方保证:他的伤源于自己的不慎,与他人无关,这几乎是他一生中撒得最大的一个谎,但谎言为他带来了从同学到教官的尊重。
他的另一件值得人敬重的事,是他的第一次婚姻。这是一桩持续了26年的无性婚姻,对于任何一个正常健康的男人,这都是一件无法忍受甚至不可想象的事情。但马歇尔不但坚持了下来,并且始终如一地爱着这个女人:莉莉•卡特。这个年长他四岁,有着非凡的音乐素养,能在钢琴上弹奏肖邦的小夜曲迷倒众生的女人,不幸患有先天性二尖瓣闭锁不全的心脏病。这个病对任何患上它的人,都像怀揣一颗滴嗒作响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引爆,因而,这病也使莉莉成了一位能看不能碰的美人。在经历了新婚之夜的震惊之后,马歇尔对莉莉的热情始终不减。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美军总司令潘兴的副官,随将军远征欧陆,在伦敦被上流社会美貌的贵妇们包围时,这种热情也依然如故,一直到莉莉在1927年的某一天毫无征兆地突然离世,他也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怨言。这份被压抑的情感尽管不时引起人们的猜测,但却从未被人捕捉到过。除了他那匹经常载着主人散心的座骑和骑马时不离左右的爱犬,恐怕再没有谁能感受到一个没有正常家庭生活的高大英俊又健硕的男人内心的苦楚。而这段长达26年的既要爱又必须忍耐的情感,对于马歇尔日后形成超乎常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想必大有关系。因为没有多少人会遇到并能承受这样的磨练。
当然,让马歇尔在美军中至今备爱景仰的还不是这两则小故事,而是他那个被人们广为传说的小黑皮笔记本。正是这个小本子,决定了美国陆军的命运。今天,当美国陆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大出风头时,谁能想像得到,它在二战开始前,居然是一支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军队规模还小的陆军?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震惊世界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陆军居然无将可用。马歇尔手中的这个小黑皮本,则是过去十几年间,这位有心人,远在他担任陆军参谋长之前,就悄悄留心记下了他遇到的每一位在他看来,美国陆军未来的可用之材、这份名单上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二战名将,从巴顿到布莱德雷,从霍奇斯到克拉克。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校官们被身为美国陆军最高长官的马歇尔,从这个小黑皮本中召唤而出。其中最有名的,当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上校。从珍珠港事件后一星期,他来到马歇尔身边,到1945年二战结束,不到四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上校被擢拔为与马歇尔比肩的五星上将,直到1953年,他还成为了美国总统。而恰是在这四年里,美国陆军从一支在北非战场初次上阵就被对手打的丢盔卸甲的菜鸟部队,变成了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陆军之一,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有马歇尔,一位视野开阔,胸襟也开阔的统帅。这真是美国陆军的幸运。设想一下,当时如果不是马歇尔,而是清高自负的麦克阿瑟还继续留在陆军参谋长的位置上,美国陆军甚至美国的命运如何,都很难想像。因为麦氏是个自视甚高,几无容人雅量的人。徜若是他主掌美国陆军,除艾森豪威尔外(他给麦氏做过副官),巴顿、布莱德雷、克拉克、柯林斯、李奇微等一众悍将,都不可能脱颖而出。如此一来,美军岂不危矣?幸好这只是假设,历史自有它另外的轨迹。在它的运行路线上,总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恰当的人物。而这个时刻,对美国陆军,甚至智商过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来说,最恰当的人物就是马歇尔。甚至对前面提到和没提到名字的每位将领来说,马歇尔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人物。因为只有这只老鹫,能够辩识、理解、欣赏、支持直至放飞每一只鹫雏。他甚至会在关键时刻,不违背原则和军规的前提下,替他们护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时,当有人问到他,他的小黑皮本上,记没记这些人犯过的过错、受过的处分或有过什么不光彩的糗事,特别是是否对他有过冒犯之举时,他淡淡地答道:我从不记那些东西。
那他会记什么?
他会在观摩演习和操练时,匆匆在小黑皮本上写下几个字或一句话,或者干脆在某位上校的名下画上一颗五角星,这意味这家伙即将洪运当头,晋升为一星将军:准将。
看看他是怎样评价巴顿的:
“乔治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
“但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套住他的脖子。”
“一有装甲部队,就交给他指挥。”
这些话意味着巴顿的好运迟早会来临。于是,当弗雷登多尔少将指挥的美第二军登陆北非,在卡塞林山口被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打得溃不成军后,马歇尔马上就把该军指挥权交到了巴顿的手里。后来发生的故事就像电影《巴顿将军》里描述的那样,他不负厚望,很快就用戴钢盔、吃早饭和打耳光事件,把这支部队整饬成了一支士气高昂的雄师。
知道自己的下属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并充分信任地大胆使用,这样的长官怎么可能不让他的部下肝脑涂地,拼死效命?一位名叫魏德迈的中校被怀疑有严重泄密情节而可能被军法追究时,马歇尔的倾力回护使其不但免遭追责,并在日后晋升为将军,而魏德迈在谈到此事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愿意为他去死。”
下属的忠诚就是对上司敢于担当的最高回报。这不是马歇尔的目的,但做为上司,他的确深谙此道。
不过,这种近乎慷慨的担当,他却从不施舍给自己的亲属。他的第一位妻子过早去世且不曾为他生下一男半女。因此,他对第二位妻子带来的两子一女钟爱有加,视同己出。但他却决不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为继子们谋取任何好处。结果,他的小儿子艾伦跟数百万美国大兵一起去欧洲浴血奋战,直到战死沙场。这当然让他很痛心,甚至有些内疚,但当他的大儿子因脚痛想从战场上返回美国治疗――有逃避作战之嫌时,他毫不犹豫就打住了这件事。甚至当他的夫人,为了找回他走失的爱犬,不得不答应找到那条狗的人的条件:以马歇尔夫人的名义,给附近海军基地写一封推荐信,为此人谋一份工作。马歇尔得知此事后,破天荒地对自己的爱妻大发雷霆,要她立刻从海军基地索回自己的信件。直到夫人把那封信的底稿拿给他看,上面写的是:
“致美国海军有关人士:
持此信者善于捕狗。
凯瑟林•T•马歇尔(乔治•C•马歇尔夫人)”
他才转怒为喜,一笑了之。
我想,这其中不光是体现出这位陆军参谋长的严于律己,一定还考虑到了美国陆军与美国海军微妙的军种关系――他不想让挑剔的海军有任何口实非议陆军,而不仅仅是非议他本人。这样一种品格和为人,对于推进战争中陆军与海军的密切合作,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并进而推动战争的胜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但毫无疑问的是,肯定会发生作用。
如果说这种人品上的亮点,在马歇尔一生中随处可见的话,那么,另外一种人品的闪光,则可以说即使发生在马歇尔身上,也是一种罕见的高贵了。
在美国陆军中,尽人皆知的是,麦克阿瑟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期间,他曾出于对一战时在“铁锤”将军潘兴领导下的某些龃龉深怀不满,所以在他担任陆军一把手时,毫不掩饰地利用大权在握,给潘兴将军的身边人小鞋穿。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潘兴将军的“红人”马歇尔。他甚至把马歇尔调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上,差点毁掉后者在陆军中的大好前程。但马歇尔对此非但从未流露出一星半点的报怨,反而在几年后两人角色互换,马歇尔成了美国陆军参谋长,而麦克阿瑟则担任了在菲律宾巴丹前线的美军指挥官,面临一场与气焰正盛的日军,注定要输掉的血战时,马歇尔坚决地向同样不喜欢麦克阿瑟的罗斯福总统提出,用潜艇把这位美国陆军的标杆式人物撤出来,以使其免于阵亡或者被俘的厄运。并在麦氏安然撤退到澳大利亚后,又极力推荐其为美国太平洋陆军部队的总司令。尽管事后骄傲的麦克阿瑟对此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感念之心,此举却为马歇尔在整个美军,包括总司令罗斯福总统那里,赢得了普遍的敬重。你尽可以把此举看作是多少有点显示个人雅量的刻意所为,但面对自己人生的潜在竞争对手,这种事又有多少人做得出来?不过更令美国总统敬重的,还不是马歇尔身上显示出来的这些令人可佩的人品,甚至也不是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的战争谋划能力,而是他们两人第一次交往时,马歇尔表现出来的即使忤逆自己的总司令,也要说真话的勇气。
那是马歇尔有生以来头一遭,来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开会。他满心希望总统能批准将新建造的一万架飞机交付美国陆军使用,但总统却令人吃惊地表示,要把这批飞机“租借”给正在英伦三岛上苦战的英军。当总统就此事征求他的意见时,马歇尔的回答同样令总统吃惊:
“对不起,总统先生,我完全不同意您的意见。”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马歇尔惋惜,认为他在陆军的前程一定就此告终,但事后让众人吃惊的却是,总统从此一改对所有人都喜欢直呼其名的习惯,独独对马歇尔敬称“马歇尔将军”。这一称呼一直保持到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离开世人,再也不曾改口。
这就是马歇尔,一个用自己无人替代的能力和人品,为美国也为反法西斯阵营赢得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效命,同时也因此赢得人们――包括他的对手和敌人敬重的极品军人。
但这还都不足以概括这个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半个世纪过去之后,人们发现,我们今天仍生活在这位将军的影响下。这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这一计划拯救了欧洲,更拯救了美国,使美国由于这项计划的实施,保证了欧洲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复兴,从而也就使美国在战争中生长起来的巨大生产能力,由于欧洲恢复元气,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才使美国避免了产能过剩而势将陷入的又一场经济危机。由此彻底奠定了美国的超级帝国的地位,使之即便经历了海啸般的2007年金融危机,其霸权地位依旧无人可替。
这就是这位军人政治家的故事。
这位军人政治家一生功德圆满,执行并完成了几乎所有赋予他的重大使命。唯一的失利,是在他担任“军调处”美方代表时,未能完成调和国共内战的使命。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当他怀着这份深深的遗憾离开中国后,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政权。六十年后,美国人面对这个当年它未能掌控的国家,提出了在当时,即使是疯子也不可能提出,甚至不可能想象的国际政治新概念——“G-2”。千年轮回,历史的“风水”又一次流向了中国一边。
假如这位已在阿灵顿公墓长眠了半个多世纪的五星将军,有一天在墓穴中苏醒过来,他会对这个从他的失利点上开始,现在则已经完全变得认不出来的国度,怎么看?
201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