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发展党内民主,经过9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60年的执政考验,党内民主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党内民主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党内民主建设出现碎片化、被动化、局部化、工具化、不可持续化现象。各地掀起的党内民主热潮大多是领导精英推动下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出现的,从形式上看搞得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并未形成民主的秩序。随着这些领导的离开,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也随即放缓甚至终止,更不要说将已有的探索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从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建设理念的高度来深化探索。二是党内民主建设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夹心层现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轰轰烈烈,高层党内民主稳步推进,但处于中间的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人对于党内民主建设热情不大。三是对民主集中制的误解误用。一些地方的党的领导人将民主集中制变成“集体名义制”, 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口号下,搞“你民主,我集中”,“群众民主,领导集中”,“委员民主,书记集中”,将民主集中制变成追求权力集中的工具和推卸决策错误责任的手段,部分领导人利用党内民主排斥异己,追求个人地位的巩固和自身利益的获得,使自己由承担责任的“一把手”变为行使权力的“一霸手”。
可以说,党内民主建设已然走入了需要冷静思考、抬头看路的深水区,如果我们还仅仅局限于鼓励各地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而不冷静思考,抬头看路,不将已有的可贵探索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理念提炼的高度,党内民主建设极有可能走入形式热闹而实质倒退的错误路径,从而最终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真正深化党内民主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目前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如何深化党内民主呢?笔者认为,深化党内民主建设应做到三个转变。
从依赖精英推动到注重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精英具有民主的先觉意识,一部分党的领导干部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坚持民主作风,推动民主建设,从而有了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的党内民主发展形态。但任何东西如果不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难免会出现人走茶凉式的发展中断,党内民主也一样。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党内民主的各具特色的经验碎片,系统梳理党的高层民主的发展脉络,将其上升到可实施的制度建设层面,开始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时代,无疑是深化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
从两头开花到中间升温
脚踏大地的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基层党内民主的遍地开花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本质的最好注释,高层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是确保党的决策准确、方针明确、政策正确的制度化保障。但基层的民主呼吁需要畅通的上传渠道,高层的方针政策需要迅捷的下达通道,党内民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连接基层与高层的各级地方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没有各级地方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就会出现通道堵塞的问题。将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和高层党内民主相结合,着力推进中间层次的党内民主建设的升温,从低度民主走向高度民主,从党内低度竞争走向党内更多竞争,追求党内民主的增量积累而非突破性质变,不失为发展党内民主的明智选择。
从侧重集中到聚焦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关系党作为一个现代政党的根本属性问题,“集中”关系党的工作效率问题。作为民主集中制的两面,民主是决定性的,集中是基于提高民主的效率而次生的。民主集中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民主而非集中,其本质含义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落实广大党员主体地位、扩大普通党员的党内权利、保障广大党员的众多权利转化为权力的制度平台。民主体现在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权利的保障,集中体现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对由广大党员组成的各级组织的最终决议的执行上,体现在各级党的“一把手”对党的集体决议执行的推动上。聚焦民主而非侧重集中,“民主”与“集中”如此结合,不仅符合民主的基本理念和现代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而且也能够成为促进党的建设和政党发展的有力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党内民主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项主要内容,成为凝聚共识、强化力量的一种重要载体,它反映了我们党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时代特征。随着上述问题在进一步实践中的克服,党内民主建设将会开创出新的局面。来源: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