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去武汉上大学。刚开始入学的时候,有一位助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但是我已经忘记了她的相貌、性格、以及关于她的学历背景。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也正是这个故事给了我那个“鼓励”。
她对我们说,当时她之所以能够保送硕士研究生的很大原因在于她本科期间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完成了一个调查报告后,此项调查获得大奖之后就得以保送了硕士研究生。那会的自己,对于这样的师姐的确是万分的敬服,但是反问自己:我是否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模板”也去做一个社会调查,然后自己也争取进一步深造。
于是乎,我和当初也在母校的一位学习“光电子”的,从小到大都是在一个学校读书的好友商榷之后,于二零零七年的暑假之际去做了一个调查(以湖北省Z村为例)。调查采取的是随机抽样,调查的对象是我们村里的三百多户农家。调查的主题是:第二次医疗体制改革后,农民对于此项政府举措的满意度调查。以社会学方法为准,当初并不是采取的问卷调查,而是采取的非结构式访谈。还有就是采取的参与式与田野式调查。但是,当初并不知道这是采取的何种方法,只知道,以一种访问的形式将群众意见汇总起来,上报给“有关部门”。
我与他每日都将访问汇总、抄写,并整理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份并不怎么科学的调查报告。(且调查报告也写的不科学)当时,也不知道将这份报告呈送给谁,以及怎么呈报。那时的自己十分的着急,并且还“胡乱的”揪到当时的“大学语文”(一位教授)老师,希望他能帮个忙,给点指导,或者让其引荐一位社会学的教授给我们指正。我将手抄的报告给予他之后,却没有了后文。之后,也没有将此报告再去寻找“呈报”的方式和对象。于此,这份在“热天气”完成的报告,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一份调查报告就尘封了起来。不得了之,深感遗憾。
如今,六年过去,回想过去,仿佛“当初的调查”就在昨日。恍然之间,却有些明白,或许人生所积累的种种经验,或者是一份来自于功利主义的“间接鼓励”对于后期的人生发展,也发生了偌大的影响。因为,后来的自己的确是放弃了本科所学的专业,而进入了社会学的殿堂。诚然,这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第一次“社会调查”,它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去了解社会事实的方式,可以去了解事实之后,怎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略。如是,才会有“田野调查乃社会学的看家法宝之一”。
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作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