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社:社会组织:政府服务和管理的支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0 次 更新时间:2011-12-13 23:16

进入专题: 社会组织   政府服务  

谢建社  

对于社会组织既要培育发展,又要规范管理。将社会组织打造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迫切需要构建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评估监督、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有效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催生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细胞,是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对于社会组织既要培育发展,又要规范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严格依法保障,切实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政府管理的有力助手、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服务社会的能手、维护稳定的急先锋

社会组织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又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一定要努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政府管理的有力助手。社会组织与政府是合作双赢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能够与政府优势互补,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发挥各自不同的独特作用。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将服务渗透于管理中,将管理寓于服务中。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通过对社会组织的整合,一方面可以使组织成员的活动由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新的强大的共同体,把有限的个体力量变为强大的集体合力。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服务社会的能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公共需求不断增多与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政府往往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社会组织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的扶持下,根据民众的需求,围绕与民生相关的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妇幼保护、服务“三农”、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生态环境、促进就业等领域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从而提升民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急先锋。一方面,对于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社会组织能充当化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另一方面,扎根于弱势群体之中的社会组织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信号,早觉察,早处置,可以避免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冲突;在社会冲突发生以后,社会组织又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的作用。

科学规范和管理社会组织,需要构建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评估监督、法律保障的有效机制

如何将社会组织培育打造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这迫切需要建构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评估监督、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有效机制。

构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合理引导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职能、特殊拨款、税收优惠等财政措施,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引导,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政府对社会组织由“直接管理”转变为“直接引导、间接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也有利于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优势。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并健全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从而引导社会组织投身社会服务领域。

构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建立社会组织的资助政策。设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专项资金,分类制定社会组织财政补贴政策。二是健全社会组织配套政策。降低登记门槛、减少行政干预,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人才保障政策、社会服务政策。

构建社会组织常态化评估机制。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是促进社会组织综合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评估,将社会组织评估结果作为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资质条件。通过实施社会组织评估,全面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增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构建社会组织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奉献与精神激励模式。如建立社会荣誉制度,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激励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创新试验,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建立政府回报激励模式。政府要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给予纳税优惠、财政补贴等奖励,在购买服务立项和资金资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三是建立公共政策激励模式。政府对评估优良的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上给予扶持,为他们提供公共福利、公共产品、公共资源。

构建社会组织进退机制。通过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清理一批、提升一批,从而优化社会组织结构,促进社会组织良性运行且可持续发展。

谢建社,广州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日报

    进入专题: 社会组织   政府服务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18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