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于丹的胡扯”害人又害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888 次 更新时间:2011-12-13 20:08

进入专题: 于丹  

刘晨  

一、

我身边的朋友,时常会把两个人做比较,一个是原武汉大学的讲师后来因为“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另外一个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后面这位所谓的著名学者也是因为靠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而闻名于世的。而比较二位时,谈及最多的就是二位的“学识”。到底谁的更强一些。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比较是多余的,实话说,现在的大众更加倾向于易中天,而说于丹是“学术贩子”。把文化快餐化,符号化,形成一些所谓的“心得”。这些“心得”在我看来,谁不可以讲几句?

后来,比较来比较去,大家都不再谈及这个话题,而是直接说,更喜欢易中天一些。当然,易中天的书,的确是读的甚少,于丹的书根本就没读。况且,加上我等学识浅薄,这类书完全看不懂她在说什么,也不适合我这个“文盲”去读。真正的学者,不好好的做学术,而是在谈心得,实在是有点不恭于学术。此刻,我也不心甘情愿的想起原先南怀瑾先生说的那句,真正的学问做到家应该是“大道而简”,这种“简”难道就是“所谓的心得”。那大众都可以去“心得”了,何必还要一个给你钱还在那里搞一些所谓的高尚,还带着一个文化学者的帽子,四处招摇撞骗,何止是欺瞒大众,根本就是误导国民。文化这类,应当是先有一个“自我的直接理解”,而不是在这里听你唠叨几句“ 孔 子”,“孟子”,“ 庄 子”等等,就说我毕竟懂点“东方哲学”,传统文化在此刻,难道不是被糟糕了。

二、

我曾经于三年前,在武汉某高校的体育馆亲自听过于丹的讲座,那个时代的于丹,红火不减,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这号人物。我想原因很简单,一个是“简洁,讲的和说顺口溜似地”,一些言辞娓娓道来,我们只能说其口才的确是好,但不能说起学问做的好。另外一个就是受到环境的渲染,这个时代想把一个人捧红,一个电视节目被闹红,其实非常简单,制造学“问达人”,“麻辣文化”,简直就和打个哈欠一般简单。 所以,随众的心理就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况且当时还有武汉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商来做的赞助,故此,从电视上一下子成为了学生们可以亲眼所见的明星,就更加的令人惊喜。我清晰的记得,听了一半就没有听下去了,而直接,我是没有看过一段关于于丹的“百家讲坛”。用杨恒均先生的话说,那就是胡扯。她这个胡扯之所以能说服大众是因为她的胡扯能“自圆其说”。

文科,很容易的,只要你的逻辑与文字不犯常识性的错误,且把每一个“观点节点”好好的对接起来,那么就可诓骗大众了。不明白,一个学者放在哪儿,不好好的做研究,搞什么这类“学术贩卖”,还自以为是的频繁出镜,依然用那一套东西来骗取大众的眼球,获得虚假的声誉,实在是有悖于“著名学者”这一称号。

三、

杨恒均先生与许锡良先生的文字,一点点的都拜读过,以“杨恒均的直接批评”与“许锡良的间接批评”当属很配合,有理有据。我觉得略微的的少了一点:应该号召与呼吁社会将于丹这类“人物”,驱除出“镜”。媒体与学界应该封杀这类学者,而不是“被其骗取”。一些人不明白,固然要上当,但是还望这个社会,少一些这类的人,真正的给民众一点启智的文化见解,一些真正的为“学术”而生的人。

成名固然重要,但不要站在民众的被“自圆其说”上面来成名,这样对这个社会不好,对文化本身更不好。别忘了,还有人没有自己的判断,而你这样错误的引导,那么他内心对文化的认识就在此定型了,那么会毁了文化本身,更毁了他们自己。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作于兰州

    进入专题: 于丹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16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