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红包”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3 次 更新时间:2011-11-24 15:59

进入专题: 红包  

陈良  

中国是红包盛行的国度。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赠送或收受红包,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官场,每到逢年过节或人事调整的时候,更是“红包”大行其道之日。有趣的是,纪检和监察部门每到年关总会发布禁止收受和赠送红包的文件,结果谁也没把禁令当回事,送红包的照送不误,收红包的笑纳不辞。

红包为何如此盛行,非但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红包现象与中国文化传统存在必然联系,或者说它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变异。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在哪里?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风俗差别很大;尽管各地风俗和方言有多么不同,但是在“礼”这个层面上都是认同的。礼,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礼文化起源于西周,周公认为殷商的灭亡原因在于失德,为了吸取殷商的教训,周公提出了“明德”的政治纲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性化的制度,后人称之为“礼制”。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周公所制的礼,主要体现在典制上,孔子在此基础上,加进了一套修养性的原则和教化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礼学体系,其精髓体现在儒家经典《礼记》里面。

礼是什么?《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也者”。在这里,礼的精神所体现的,是一种不能改变的真理和道德法则;《礼记》的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毋不敬”,朱熹认为毋不敬是一部《礼记》的纲领,东汉经常大师郑玄在为毋不敬三字作注时指出:礼主于敬。所谓敬,就是一种敬畏,敬畏什么?敬礼(理)也!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就越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东方圣人和西方哲人都想到一块了,儒家所谓的礼,其实就是康德所敬畏的道德法则。怎样才能成其为礼,《礼记》说:只有“德辉动于内”,才能“理发于外”;你内心里树起了道德,行动上才有合乎理的礼。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国人似乎深谙礼仪之道。如果深入考察,就不难发现,古代圣贤所倡导的礼,在世俗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早已发生了变异。秦汉以降,官场上一直流传大臣孝敬皇帝、下级孝敬上司的礼数。发展到清代,衍生出的礼数更是名目繁多,令人应接不暇。比如说,夏天炎热,下级官员送礼物,孝敬上司防暑降温,叫做冰敬;冬天寒冷,下级官员送礼物,孝敬上司防寒保暖,叫做炭敬;逢年过节,给上司送礼物,叫做年敬和节敬;遇到上司家里有喜庆(生日、嫁娶或生孩子),给上司送礼物,叫喜敬;给上司男女家眷送礼物,叫文敬或妆敬;外地官员进京述职请训,见面也好,离别也好,都得向上司送礼物,美其名曰门敬或别敬。这个敬,那个敬,说白了,就是花银子孝敬上司。送礼的官员是不会掏自己腰包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送礼花销最终靠收刮百姓埋单。很明显,这种用银子孝敬的礼数,只是借礼敬之名,而行贿赂之实,彻底违背了礼的初衷和礼的精神。

任何人都生长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所有文化传统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今社会和官场上流行的“红包文化”,就是中国古代“送礼习俗”的传承和发展。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赠送和收受红包,就是因为这种行为被赋予了礼的文化内涵,送红包被等同于送礼,收红包被等同于收礼。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于是“红包”披上礼和人情的外表广泛流行起来,被人们的文化心理所认同。

在正常人际交往中,送礼没有功利目的,只是借助礼物表达亲情、友情和尊老爱幼等美好情感。仔细考察,不难发现如今流行的红包文化,并不是合乎礼义的礼尚往来,而是一种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行为方式。礼者,理也;礼是人之常情,做人哪能不讲礼,而且礼尚往来。有了“礼”字名号,你可以堂而皇之送,我可以心安理得收。在这种背景下,善于按红包规则操作者,被看作是通人情讲礼仪,可以如鱼得水混得好;如果不按红包规则行事甚至反对它,则往往被人讥笑为迂腐呆板或假正经,可能面临种种障碍,在单位难以过得开心。许多单位用公款“送礼”,认为这有利于调节各方面关系,有利于办事方便,似乎理所当然;大家都这么想,公款“送礼”就更加理直气壮。

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为了让他(她)顺利来到世间,家长要考虑给妇科医生送不送红包;到孩子上幼儿园了,为了得到精心照料,家长要考虑给阿姨送不送红包;到孩子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为了接受优质教育取得更好成绩,家长要考虑给老师送不送红包;到孩子大学毕业了,为了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家长还得考虑要不要送红包。长大成人了,我们在单位里工作,很多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潜规则”,入党提干、升官晋级、调资调动等涉及个人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往往要考虑送不送红包,上司家里办红白喜事,或者他本人或家属有些大病小恙,也得要考虑送不送红包。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红包文化盛行的季节,有鉴于此,各级纪检和监察部门每到年关,总要发布禁止收受和赠送红包的文件。任凭文件怎么禁止,许多单位依旧乐于用公款送红包,许多人依旧坦然笑纳。

哎,红包文化已彻底浸透我们的心灵,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想要消除或摈弃红包文化,必须进行现代启蒙教育,以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公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使我们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状态,人人依照规则行事,而不是受“潜规则”支配,这样红包文化才能淡淡淡出,或者退出历史舞台。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当权者对于红包文化感情深厚,他们沉湎于其中,是不甘放弃的。

    进入专题: 红包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12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