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彦修:欧洲向中国伸手:新世纪的巧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13 次 更新时间:2011-11-14 14:03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黎彦修  

上星期的欧盟峰会标志欧洲国债(或次债)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法国总统给胡主席的求救电话,更使国内外舆论大哗。因本人专业从事债务投资研究多年,对此题目有些了解,在此表达几点意见。

一﹑这是一个金融和经济的问题,不应将其政治化和情绪化。有网友提及西方霸国当年火烧园明园,瓜分半个中国,称华人为东亚病夫,时至今日也每每滥用强权歧视中国。这些皆是事实,但此为旧帐。强大的中国应向前看,纠缠历史旧帐非大国之风。援助与否,也与政治无关。中国的国际地位,炎黄子孙的骄傲,最终将取决于中国经济之强大,政治之稳定,不是一时捐钱能买来的。

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今天的境地,并不是一时的天灾人祸,而是六十年来其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参观过欧洲的人都感慨其人民生活的优闲及社会福利的丰厚。希腊的一家国家医院雇用四十个园丁,政府一年给园丁发十四个月的福利和工资。园丁们买车买房,旅游度假,不亦乐乎。可笑的是该医院根本没有花园! 在金融危机之前,希腊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名列第二。如今看起来,道理很简单:政府借钱,发给百姓,百姓消费,企业赢利,国民总产值自然增长得很快。这是正循环,是希腊的经济模型,也是半个欧洲二战以来的经济史。

南欧政府虽捉襟见肘,靠借新债还旧债,倒也能维持经年。但俗话说天下无免费午餐,这大笔帐到头来总得有人兜着。债台筑得太高,债权人难免担心。市场波动,南欧政府债款难再续。政府为了安抚市场只得开倒车:解雇员工,削减工资,降低福利,这便导致负循环的开始。消费疲弱,企业倒闭,经济滑坡,政府收入骤减,结果只能在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欧国家虽收支不平衡,但其综合国力,摊到国民身上,是中国的几倍到几十倍。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的创新和发展及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掠夺,欧洲国家积攒了非常厚实的底子。加上这些年来,花着借来的钱,吃喝玩乐之外,也置了不少不动产。拿意大利来说,按瑞典信贷集团统计,其国民总财富达十三万亿美元之巨,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六十四,而其人口连中国的百分之五都不到. 即使他们的穷人富人按财富比例捐献给政府将债务一次性还清,意大利的老百姓平均也比中国人富裕十一倍!弱如希腊,其人均财富,还掉国债后也是中国人的三倍。

再举个国人熟悉的例子:一个英国老兵在家里的阁楼上拿出一个乾隆年间的旋转式粉彩花瓶,卖了两亿人民币。此人乃低级军官,其后裔也不过是普通百姓。(该物价值连城,出自园明园,该不是中国皇帝送给他们的吧?) 西方国家国民老本之足,由此可见一斑,民间财富不可小觑。

四﹑欧洲银行与政府狼狈为奸。这些银行有三怪。第一是特别的大,法国五大银行控制的资产是其国民总产值的四倍,英国为六倍,爱尔兰为四倍。其二是坏债率超高,储备率极低。第三是股份资本特别少。这些银行如果在美国注册,光这三条,七成可能已被关闭了。然而欧洲政府监管不力,睁一眼闭一眼,变相给存款人和债权人提供担保。但最终银行的坏帐也将算到政府头上。

银行的资金来自于股东和存款。比方说股东筹集十块钱,吸纳一百块存款,然后用来放贷。中间的利息差为其赢利的来源,赚钱归股东。光景不好的时候,贷款亏损,输的部分股本先顶上。输太多了,股本到一块钱了,存款人便会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失去信心,开始提款,银行便会倒闭。欧洲银行用一块钱股本支撑一百块钱贷款,如果没有政府作为后盾早就难逃挤提倒闭的命运。同时政府借债时,银行认购永远首当其冲。所以欧洲的政府债问题必须与银行债一起考虑。但是银行规模之巨,恐怕政府也无能为力!

五﹑由此观之,欧洲的情形很象清末民初的八旗子弟。家有大宅,不学无术,赏花弄鸟。有财产不挣钱,坐吃山空,窘迫时向轿夫也能伸手借钱。那么他们怎样才能摆脱因境呢?

1、自欺欺人,妄想削减开销不动老本便能渡过危机。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的经验已经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原因即上面提到的随之而来的经济负循环。经济的崩溃,会进一步导致政府赤字狂升,利率疯涨,昏官撒谎,百姓游行,怪圈变死圈。

2、砸锅卖铁,变卖祖产。这在理论上是个办法,但在短时间内难以付与实施。祖产来源于三个渠道:政府,老百姓和富豪。政府财产少而且因倾向于公益,质量差而规模大。老百姓也不愿掏腰包。希腊欲增地产税,要求家家户户按宅地价值比例奉献,百姓抗议,税务官首先罢工。那么富人呢?多年来政府举债使得他们生意兴隆,中饱私囊,总应该帮忙吧?但我们看到的恰恰相反:他们忙着把钱从希腊银行转到瑞士银行!

3、重组:政治的腐败,百姓的懒惰,体制的惯性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三年里我的分析师们做了几千页的报告,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就各国的竞争力,负债率,现金流和拯救银行的负担综合来看,破产重组是唯一的出路。

六﹑欧盟和欧元区现在的战略是:拖。这当然不是个办法,但其中学问甚多。各国政府大多马上换届,保住几个月内不出事,烂滩子留给下一任解决。这是表象,也是欧洲央行内部的共识。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债权国之间的利益不一样,对待危机的措施也表里不一。

比方说法国,本身政府负债率高,财政赤字也高。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银行,不但资本率低,而且拥有大量的南欧国家的债务和贷款。所以他们最是岌岌可危。拖有什么好处呢?窍门在于拖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让德国、荷兰都卷进来,再拽上中美巴西等。新进来的钱,并没到希腊葡萄牙,而是直接拿去尝还正到期的债务,也就是说直接到了法国银行。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希腊欠德国四十块钱,欠法国六十块钱。如果希腊破产,一分不还(我们分析希腊重组还款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法国必然损失重大。在救援中,让德国出五十,法国出三十(欧洲救援按GDP比例),再搭上中国出二十。表面上看来法国贡献大了。但明眼人一看,便可见他们拿回六十,比起不援助的结果要净赚三十! 德国花钱买了几个月,只有中国充了冤大头。当然,实际情况要更复杂,因为每个月几乎都有债务到期,混过了这次,还有下次,最终也逃避不了重组的必然。但能骗多少便是多少,萨科齐打的旗号是拯救世界经济,心里想的却是如何连任总统,干的也是坑蒙拐骗,偷鸡摸狗的勾当。但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尊敬这位总统。他在维护法国利益,天经地义。

德国人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作为欧洲老大,不能让世界觉得他们丢下希腊不管。所以每次“营救”计划,都是萨科齐连拖带踢,把默克尔拽进来。

今天的法国,内交外困,楚歌四起。不可豪夺,也只能巧取了。

七﹑为什么找中国?表面原因当然是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但其中还另有奥妙。我在金融界二十年,经常听到将投资的资金分为三种:聪明钱(smart money), 大钱(real money) 和 蠢钱(dumb money). 第一种主要指的是对冲基金,虽然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大钱指的是共同、保险和退休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拥有最大的资金。第三类可想而知范围很广,但一般在金融界会首先想到中东和日本。

中东天赐油源,坐享其成,所以来得快去得也快。当美国企业或银行经营不善时,最后想到的融资渠道往往是中东。中东注资的时候,企业往往每况欲下。欧美企业大腕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中东人,平白无故不愿意让他们做大股东和老板,只有山穷水尽别无选择时才邀他们入股。所以对冲基金通常把中东的投资对象考虑为做空的靶子。这策略虽不能说百发百中,但也收益颇丰。这也是一种生态平衡, 金融业里称此为"回收油钱"。试想如果中东善于理财,年积月累,财富岂不都到他们那里去了?

华尔街跟日本人常玩的游戏是做复杂的金融结构。转几个圈子,弄一个精致的宣传册,扣上一个上好的信用评级,云里雾中,第一页的一块钱到最后一页便变成了十块钱。很多金融产品就是这么卖给日本人的。

现在欧洲要让中国花真金白银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融结构产品。如果抛开结构上的细节看本质,投一块也只能保两毛。中东日本都学精了,或者被骗了那么多年也实在累了,欧洲便把目标转到中国,心想又发掘了一块大傻钱。

据我们了解,他们赌的是两方面。一是玩心理。让你去拯救世界,新钱在老钱面前充大,给你点面子让你掏腰包。二是他们没有把中国的金融智能放在眼里,觉得我们也是送钱鞠躬的主儿。举个例子。中投慷慨援救摩根斯坦利,以四十元一股的高价购入百分之十的股权。可就在此公司奄奄一息之时,高先生在纽约的总部等了一个小时,这个最大股东也没能见到摩根的败家总裁一面。但吃一堑长一智,根据我多年与国内同行的接触,绝大部分同行并没有当年那样天真。今天欧盟的雕虫小技,恐怕无法蒙蔽中国的精英。

八﹑中国领导人要讲面子,要谈友情,也非不可。我们需要抵押物。要谨慎的地方是怎样从国际法律上保护我们的权益。现在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一年后他们破产清算时,情况就颠倒了。要知道,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强大持有的是恐惧和忍受的双重态度。德国电信增收了希腊电信百分之十的股份后,工人罢工,议会谴责,报纸大谈德国人二战的劣行。由此可以想象,有朝一日,中国派人去取抵押物时,他们大概不会笑脸相迎,把酒言欢吧?若稍有争端,从历史惯例来看,西方舆论难道会倒向中国一边吗?到时侯还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要忘了,我们张罗着给法国银行买单,可在西方评级机构眼里,人家法国评级是3A(AAA), 我们才1A(A).

九﹑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做?我们首先要认清事情的真相。欧盟的负债问题是结构性的。日暮途穷,谁也救不了。欧洲政府相继破产,欧元区最终解体,世界经济会大衰退。这对中国经济当然不利。但观其政治体制之弊病,经济模型之缺陷,所负债务之庞大,中国即使倾国之力,也是杯水车薪,挽救不了其垮台的命运。所以如果我们静思利弊,便应隔岸观火,将资源财力用于国内市场。换句话说,与其螳臂挡车,莫如严阵以待,准备风暴终来时,本国经济的抵御之策。

欧洲垮了,中国相对地位自然提高,这是最表面的道理。如果深入一点看,那时欧洲大量银行需要重组,四十万亿美元资产抛向市场,可挑可拣的机会便地皆是。现在投资买他们的国债,可能血本无归。他们看到的不是朋友,是傻瓜。将来去收购清算的资产,他们看到的是救星。外交无友情,只有利益。出于好心投资输钱,换来的不是尊敬和感激,只能是掠夺者对其牺牲品的垂怜和鄙夷。大投资家们说,一个企业有麻烦了,资产降了,不要马上冲进去买,要等到他们站不起来那一天。欧洲总有一天要跪下来。商场如战场,胜者王,败者寇。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16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