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俊:没有“我们”的丛林

——小悦悦事件的一个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6 次 更新时间:2011-10-20 21:46

进入专题: 小悦悦事件  

梁立俊  

很多人说“社会”怎么样,怎么样。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好像“社会”是天然存在的。其实不然,“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是由共同的身份认同组合成的一个“群”,如果“身份认同”瓦解,社会就溃散了(或者溃败了),这个时候,人就回到绝对的个体状态,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就是丛林时代的状况。这样的地方,就没有社会。

中国目前就是这种状态——一个没有社会的丛林。人与人绝对孤立,如此一个老人跌倒,自然没有人会扶持;小悦悦被轧,自然路人不去救助。人与人之间没有起码的社会联系,就像狗看见杀猪一样的冷漠。过去讲社会心理学,说看见同类被难,人心理上有负疚感,但人与人的关系换成了狗与猪,心理压力没有了,所以你去救人反被(狗)嘲笑。

孟子讲“不忍之心”,就是讲社会关系,你看见小孩掉到井里,良心不安,忍不住要伸手救助,所以,孟子推论:人皆有恻隐之心。但这个结论只适应于人类社会。可悲的是当时亚圣万万没有想到,2000年之后伟大复兴的中国已经不是“人类社会”了,人和人的关系竟成了猪和狗的关系,因此,他的高论也就成为绝响。

没有社会,你我活着的这个“界”,怎么定义呢?(这种情况完全超出了先贤的意表之外,竟没有一次合适的词语来指称),“社会”是人存在的基本“公共”空间,没有社会,就没有公共领域,出了家门,外面就是丛林,是陌生、危险、弱肉强食的生死场。这个地方,即使有强权建立了秩序,但仍然称不上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社会”。

在一个没有“社会”的丛林,“我们”这个词是不适用的。“我们”是自我对一个具有共同身份认同的“群”的指称,没有社会,就没有“我们”。这样的地方,人被粒子化,只有“你、我、他”,没有“你们、我们、他们”。今天,在一个没有“我们”的丛林,人人谈论公共道德和集体人伦,你不觉得是很荒唐可笑的事情吗?

那么,一个社会,何至于沦落成此。想来想去,一个是权力的坏心眼不断鼓励人性之恶,以达到“维稳”目的,结果,劣币驱逐良币,负淘汰,导致社会瓦解。另一个祸首是缺乏法治的经济增长。商品经济天然地唯利是图,对社会有解构功效,长期以低廉劳动力作为优势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社会关系毫无节制地“折旧”,最后引发社会崩溃。

据说,小悦悦病情恶化,医院在全力抢救。我对这个孩子能否活过来比较悲观!其实,有时我狠狠地想:就是活过来,面对这个冷漠的丛林,又有什么好呢?还不如到天堂里,就把这个世界让给“他们”去折腾吧!

2011-10-19

    进入专题: 小悦悦事件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39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