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一凡:小悦悦走了,留下道德启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45 次 更新时间:2011-10-21 23:06

进入专题: 小悦悦事件  

鸣一凡  

21日,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离世,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一个让社会反思、一个拷问社会良心、质问公民道德底线的名字。

两岁女童逝去,“路人”还在,“冷漠”仍在发芽;正如鲁迅死了,“看客”还在,“麻木”试图根深蒂固一样。或许,每一次对道德的指责都是在渲染冷漠,冷漠反而让人安于做路人。但在声讨道德与渲染冷漠矛盾中,尝试反思13亿国人为什么扶不起一位老人、18路人为何对生命呼唤熟视无睹,最终还是屈于殷鉴,往往“彭宇案”留下的后遗症都成了我们丑陋灵魂的遮羞布。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关键在于能否坚守所持伦常道德的底线,这也是区别于低等动物的重要标志。而如今,“见死不救”、“摔死不扶”现象层出不穷,公民事事以利为导,“道德成本论”甚嚣尘上。面对大面积溃败的社会道德壁垒,不禁要追问,我们的道德底线究竟被拉低至何处?或许,我们的底线早已经掉入尘埃。

对生命的不冷漠就是道德底线,然而呼吁道德底线的坚守却要社会付出疼痛乃至生命的代价,这让我想起了清末戊戌民族之痛以及革命继承者用生命来唤醒国人的觉醒。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丧失道德的底线,沦为鲁迅笔下的另类“看客”。庆幸,一位拾荒的阿姨拾起了人类文明的颜面,守住了道德的最后底线。之于“看客”的冷漠,这位道德底线的“拾荒者”可歌可泣。

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在这个信仰缺乏、人情冷漠的年代,面对道德坍塌,每个人都能够快速寻觅道德的制高点,痛心疾首将指骂对准可供批判的标靶。看似道义凛然,实则人人自危。殊不知,下一个“标靶”可能就是你或我,下一个“受伤者”可能就是路过的我或你。

社会急剧转型期,矛盾尤为突出,社会焦虑频显。权贵戾气、官员腐败、学术弄虚作假不断见诸报端,主体精英“表率”的失范,到如今“底线”的日趋失守,主流价值观的丢失潜移默化的加速社会道德下滑,加重民众的不信任感,以致社会呈现信仰丢失、道德底线沦丧的怪现象。

国民的劣根性在理性主体的缺席背后让一个个鲜活的“路人”、“看客”承担起来,的确有失公允,麻木的看客心态由来已久,一个“彭宇案”不足以背负所有罪恶。然而真正的罪恶之源是精英群体表率的失范、意识教化的失败、制度保障的无力以及社会急救机制、个人救助意识的缺失,更重要的在于:个人信仰的迷茫,集体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诚然,高尚的品行不仅需要社会风气和制度保障的共同扶持,更需要营造一个“自上而下”的诚信大环境,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推到并形成共同认可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正如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议精神。

最终,小悦悦还是选择了离开,离开了疼她、爱她而如今悲痛欲绝的母亲,留给社会阵阵伤痛。两岁生命的远去是不幸的,她对社会懵懂无知却被残忍抛弃。或许,现在的她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天堂再也没有人情的冷漠,再也无法上演悲伤。小悦悦走了,留下道德启蒙,探寻那份失去的核心价值观。

    进入专题: 小悦悦事件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42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