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近日报道称,湖北第六巡视组加上“地陪”共13人,自4月11日至5月9日,在秭归县巡视了20来天,喝了30件酒,抽了55条烟,各项开支费用共计80.19万元。巡视期间,秭归县为巡视组购置了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电脑等设备,还购置了两部手机和十部平板电脑。平板电脑“省巡视组用,并带走”,手机为“省领导购”。可以想见,在中国当前的现实之下,这个报道能激起怎样的舆论反响。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几天之后,秭归县官方作出回应,声称巡视组巡视期间开支的费用仅为114490元;至于那80多万元,则“包括省委巡视组工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历年及今年以来县委办接待上级领导,外来客人以及来秭归开展对口支援所发生的费用;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购买接待酒水的费用”。
秭归官方的危机公关极为失败,向巡视组赠送高达十几万元的礼品,为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被巡视组带走等事,就没有任何解释。至于历年的费用合在一起申请解决,更是让人产生生拉硬扯的怀疑。看上去,秭归官方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不像是个把事情撇干净的样子。从报道看,记者所获取的线索,秭归官方的有关人士起了一定作用,以至于有人质疑报道没有保护“深喉”。但秭归方面为了阻止报道发出,也确实采取了相关行动,不仅希望“内部解决”,还派出数人到京做工作。财新网上的相关报道页面虽已无法打开,但其他内容还是存在的。几大门户网站上也依然可以看到有关报道。
活虽然干得不甚利索,但是经过这么“质疑-回应”的一来一往,却也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危机处理程序,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件事估计也就暂告一段落了。
秭归县所经历的“巡视”,其实不过是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中的寻常之事。直至舆论沸反盈天,作为事件主角的“湖北第六巡视组”,至今也没有只言片语,秭归官方生拉硬扯的解释,不过是为上级领导擦屁股。假如真的要深究下去,重点其实不在秭归县,而在于巡视组。但涉及到这个层面,则会开启另一个常人无法窥测的大幕。
就算数字有很大差异,巡视组巡视一圈下来的开销显然并不是小数目。到秭归巡视的是第六巡视组,据报道,这样的巡视组在湖北共有8个。巡视组是“钦差”,地方自然不能在接待上马虎应付。而就现实的政治语境和政治土壤而言,也根本不存在可以对上级领导招待不周的可能。表面看,谁来监督巡视组,触及了问题的关键。但本质上,则是权力制衡以及权力来源的问题。
秭归接待第六巡视组到底花了多少钱?如果舆论保持持续的压力,账本还有可能进一步公开,但期望原原本本地公开,则基本不可能。还是别费心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