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45 次 更新时间:2011-08-25 10:32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财富观  

韩庆祥  

国际金融危机把这样一个有关财富的问题凸显出来:物质财富、虚拟财富和能力财富哪个更重要?要破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财富观那里寻求思想资源及其启示。

一、“以重新理解劳动创造财富为前提”的劳动财富观

从人类历史看,土地财富观和货币财富观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财富观。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依靠土地收获农产品以满足其基本生存和生活需求。在财富问题上,由于缺乏交换、交往,使用价值便成为衡量财富的主要尺度,而土地最具有使用价值,人们自然就把土地视为财富的主要源泉。在工业社会,以分工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商品经济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主要尺度,充当一般等价物且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货币便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财富形态。

值得深思的是,从本源上,财富是由劳动直接创造的:无论是土地成为财富还是金银货币成为财富,都必须以劳动创造财富为基础。一些思想家早就注意到了劳动与财富的这种本质关系,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到了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财富创造以及区分财富与价值的过程中,最终确立了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参见斯密,第1页)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引用贝魁尔的论断表明对这一思想的肯定:“材料要素如果没有劳动要素就根本不能创造财富;在材料所有者看来,材料所以具有创造财富的魔力,彷佛是他们用自身的活动给材料加进了这种不可缺少的要素。”(马克思,第31页)在肯定“没有劳动要素就根本不能创造财富”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考察工业社会财富创造的过程时进一步得出结论:“一切财富都成了工业的财富,成了劳动的财富,而工业是完成了的劳动”。(同上,第77页)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古典经济学家“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认出财富的普遍本质,并因此把具有完全绝对性即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原则,是一个必要的进步。”(同上,第76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劳动创造着财富,但人的能力与价值、尊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创造财富”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哲学上创立并发展了劳动财富观并且把劳动创造财富看作他的财富观的前提,从而把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财富观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马克思主要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把“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原则、且抽象地谈论劳动创造财富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劳动财富观。马克思通过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深刻地揭示了具体劳动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的道理,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财富的直接来源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不是作为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劳动作为主体,作为活动是财富的一般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版,第253页)这里,马克思的劳动财富观所达到的新境界主要体现在从三个方面重新理解劳动:第一,在对象与活动的关系中,劳动是作为活动而存在,它具有永续的生成性和过程性;第二,在价值本身与价值源泉的关系中,劳动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而存在,它具有本源性;第三,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劳动作为主体而存在,即通过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财富的使用价值,它具有创造性。

马克思把劳动看作财富的直接本源,表达了他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注重在生产劳动领域谈财富,并且把生产劳动当作价值取向,把生产劳动当作解释原则,把生产劳动当作财富的直接本源。古典经济学家把“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原则、且抽象地谈论劳动创造财富的方法,使他们把思考财富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能够创造财富的“劳动力”上,“劳动力”的购买与使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马克思则把创造财富的劳动区分为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其理论旨趣就必然倾向于研究“人的劳动”。

二、“以劳动主体为价值取向”的人本财富观

马克思从对劳动的关注又走向对劳动主体的关注。与劳动直接相关的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马克思在考察劳动过程的时候,把劳动者置于主体地位:劳动过程不过是“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由此,劳动资料在劳动者居于主体地位的劳动过程中,便成为“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78-179页)

在马克思看来,既然劳动创造财富,那么劳动的主体承担者即居于主体地位的劳动者也就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因而应给予尊重。对此,马克思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而“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马克思,第76、100页)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财富的主体本质,而且进一步推断:财富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由此,马克思不仅严厉批评了浪漫派的经济学家“以饱食的宿命论者的姿态出现,他们自命高尚、蔑视那些用劳动创造财富的活人机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4页),而且十分关注劳动人民大众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努力追求无产阶级与全人类的解放,热烈向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形式。

马克思在考察劳动过程时,把劳动者置于主体地位,揭示了财富的主体本质,表明他在劳动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关系中,把人的因素作为价值取向。

三、“以人的能力和公平为基石”的生成性财富观马克思从对劳动主体的关注,进一步走向了对劳动主体的能力的关注

劳动创造着财富。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98页)作为“人的劳动力”的内在支撑的知识、智力即能力,则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源泉。马克思曾用工业“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这一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127页),来揭示人的能力在财富创造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工业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一种基本经济活动。与农业社会注重人的体力和经验不同,工业社会较为注重人的专业技能和智力。然而,对于工业,国民经济学多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联系上”来理解,或没有从与人的能力等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联系上来理解。实际上,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是人的能力的表现、实现和确证,它把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能力因素突出出来了,这种能力发挥既是工业化的成果,也是工业化社会的重要财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财富正是人对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86页)而人类的生产力,在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天性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1版,第124页)可见,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能力是创造财富的真正的活的源泉,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控制劳动、分工限制能力的种种弊端,倡导通过提高人的能力来扩大生产、提高效率、增进财富,并把每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目的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创造财富之后,逻辑上就有一个分配财富的问题。对此,马克思强调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是因为首先必须承认不同的劳动者有不同的工作能力:“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在社会尚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之前,应使各个天赋、能力不同的劳动者“各尽所能”,且以“按劳分配”为原则进行分配:“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4页)这一原则蕴涵着“各得其所、得其应得”的公平。

显然,马克思是分别从能力和公平两个方面来讨论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问题的。这表明在先天给定与后天作为、外在名分与内在实力的关系中,马克思把后天作为、内在实力作为创造财富的价值取向,认为拥有能力比拥有物质财富本身更重要;在私人占有和公平分配中,马克思把公平作为分配财富的价值取向。

四、“揭示财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根本作用”的积极财富观

如果说变革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人类追求财富的本性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仅如此,一定的财富积累也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外在因素。作为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的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更新,离不开一定的财富基础。实际上,生产力也是“人类天性的财富”。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124页)这里,马克思进一步从“人类的生产力”与“人类天性的财富”本质统一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财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

马克思还着重揭示了财富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财富不仅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可以直接为人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对此,马克思指出:“财富……不过是通向真正人的现实的道路,——这种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或对这一过程的理解。”(马克思,第100页)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富基础,所以共产主义的“自由个性”必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2版,第107-108页);而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必须“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马克思,第81页)。没有一定的财富基础,人们的基本需要就无法满足,生存也难以保证,这就谈不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了。实际上,财富创造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正是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力量、品质、交往与语言等才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4页)这里,关于财富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马克思着重揭示了财富的积极作用。

五、“揭示财富的历史形态”的历史性财富观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7-108页)这一段论述也蕴涵着:在“人的依赖”阶段,人和人的关系、尤其是交换关系不发达,而人和自然的关系成为主要关系,因而,作为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使用价值即土地成为财富的主要形态;在“物的依赖”阶段,人和人的关系、尤其是物质交换关系较为发达,且成为主要关系,由此,作为满足人们交换需要的价值即金银货币成为财富的主要形态;在“自由个性”阶段,“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版,第222页),这时,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形态。

正因如此,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重农学派的土地财富观、重商学派的货币财富观、国民经济学的劳动财富观的基础上,着重从劳动主体的能力层面思考财富问题,提出了能力财富观。

马克思认为财富有三种基本形态:使用价值形态的物质财富、交换价值形态的货币财富和生成形态的能力财富。劳动创造着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具有本源意义;交换可以实现财富的价值,具有实现意义。这些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既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对创造财富的本源性意义,真正从历史观、价值观、发展观上尊重劳动,并从分配观上鼓励生产劳动,限制投机;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流通-交换”对实现财富价值的意义,以注重“流通-交换”在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我国社会,一方面,劳动对创造财富的直接或本源性关系及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轻视劳动、鼓励投机的现象时常发生;另一方面,只重视制造而忽视“流通-交换”在实现财富价值中的作用的情形也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财富三形态思想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的财富观是人本财富观,它强调人在财富创造和分配中的主体地位。这就启示我们,我国财富的生产,不仅要依靠“物”以及政府的作用,而且更要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劳动人民群众才是创造财富的真正主体;我国财富的分配,不仅要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生产,而且更要为了人这就是使劳动者共享劳动成果,促进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我国现实生活中,虽然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创造财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依然有更大的创造空间需要去发掘。虽然我们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如何使财富的分配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各尽其能),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换言之,在财富问题上,我们应进一步解决好既见物又见人的问题,使必要的财富真正掌握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手中,使广大劳动者共享劳动或发展的成果,并从制度、机制和政策上予以保证,而不应使少部分人拥有、垄断一个国家的大部分财富。在当今我国社会,在财富问题上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反而不被劳动者所享有,权力与资本相结合且侵占着公共财富。这种现象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认真反思,并竭力消除。

马克思把人的能力充分发挥看作是最大的财富,这是一种具有生成性的积极财富观。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应努力摒弃权力财富观、金钱财富观,真正确立能力财富观,把能力财富观看作是具有未来走向和积极战略意义的财富观;并因而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拥有创新能力比拥有物质财富和拥有金钱更重要。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责任制。在这一过程中,承包土地意味着致富,所以农民把拥有“土地”看作财富。随着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在重点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种地收益渐趋减弱,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流通逐渐活跃起来,金钱、资本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金钱、资本财富观就兴盛起来。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后,便出现了资本支配劳动、权力与资本结合的现象,因而在现实社会中,劳动财富观式微,资本财富观、权力财富观被一些人推崇。同时,知识、技术、管理在人们致富过程中的作用也日趋增大一些人也把知识、技术、管理看作财富的来源。

根据当今国际和国内新的形势,我们应积极倡导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注重技术、注重管理的多元财富观。

第一,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财富创造中,知识与能力的比重日趋上升。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主要不是权力、金钱、资产,而是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当代中国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对于知识与能力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知识就是力量”、“能力创造财富”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二,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间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参与国际竞争与积极应对国际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历史方位中,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由前现代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中,处在消解人的依赖、扬弃物的依赖的过程中;在这一进程中,我们最需要但又最缺乏的就是创新能力。由此,我们应依据时代发展与中国国情,自觉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看作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第三,在当代中国,提高财富生产的效率与增进财富积累的速度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能力。重农学派从生产领域出发,把土地看作财富。重商主义从流通领域出发,把金银货币看作财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生产的主体——人的劳动出发,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继续前进一步,从劳动的主体承担者——人出发,来揭示财富的“人”的本质及意义,指出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社会财富,是财富的真正基础和活的源泉。马克思的能力财富观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它既把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这些创造财富的因素包括进来(能力首先是劳动能力;知识是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技术本身就是能力的具体体现;管理中的管理能力是核心,且管理最重要的是形成能力),又有利于消解权力财富观,弘扬劳动、知识、技术财富观。

参考文献:

马克思,2000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3年、1979年、1995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斯密,1972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财富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5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