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乐雄:伊玛目阿里清真寺的围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31 次 更新时间:2008-07-14 11:23

进入专题: 倪乐雄  

倪乐雄  

目前,美军和伊拉克国民警卫队已经把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围得铁桶一般,萨德尔的“迈赫迪军”武装人员准备死守其中。对于伊拉克新政府来说,彻底解决了萨德尔,可在国内树立其政治权威,同时给其他潜在的反对势力以震慑。对于美军来说,铲除了萨德尔势力,有助于消除前期给人留下的软弱和对伊拉克混乱局势束手无措的印象。

从军事角度看,美军拿下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在战术上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美军进占纳杰夫的过程几乎和去年战争过程中体现的特征一样,这就是守方任何固定的火力点,在美军优势火力面前不可能维持很久,故而这次行动也呈破竹之势。但目前要强攻的伊玛目阿里清真寺确实令美国人头疼。因为军事最终服从于政治目标,从政治上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必须尊重伊斯兰教,以争取穆斯林社会的人心。但纳杰夫好比伊斯兰什叶派的梵蒂冈,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就像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穆斯林的圣地、圣殿,是所谓“文明冲突”最敏感的要点。美军进攻或毁坏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必将激起全世界穆斯林的极大悲愤和仇恨,这就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主张的在全球战略中,美国必须加强“软力量”的使用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了。所以在进攻伊玛目阿里清真寺问题上,美国处于军事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具体说是军事的战术层面同全球政治层面发生冲突。此外,在战争中毁坏文化和宗教文物也违反了1954年海牙国际公约,尽管美国和英国拒绝批准加入该公约。

因此,美军面对伊玛目阿里清真寺的攻击方案的选择处于短期战术效益与长期战略效益的深刻矛盾中。如果运用轰炸为主的老战术,哪怕是精确轰炸,一隅之地的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也将被炸得面目全非,美国将在世界范围内遭到长时间袭击,他们的行径将作为罪恶被伊斯兰民族世世代代铭记在心,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会遭受长期报复。如果顾忌严重后果而就只能放弃轰炸,以逐屋逐间、短兵相接的战术来解决战斗,这就会大大增加美军的伤亡。

在两难面前美军会做怎样的选择呢?长期围困可能夜长梦多,因此不宜久拖。另外,美军和阿拉维政府以战逼降、以困逼降的考虑自然也在其中。但这取决于萨德尔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如何。因为有萨达姆英雄变狗熊的先例,故不敢认定萨德尔一定会做到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萨德尔宁死不屈,从美军前线指挥官向媒体声明此次行动在阿拉维政府指挥下,以及让伊拉克国民警卫队打头阵的部署来看,美军将尽可能地不让伊玛目阿里清真寺毁于战火,空中轰炸和地面重武器轰击不太会考虑,看来已经准备好宁肯多死几个人也不激怒穆斯林人社会的准备,美军指挥官已经放出话来,如果需要进攻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将由伊拉克军队来实施。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美军在拿伊拉克军队当挡箭牌,但也确实反映出美国对一旦伊玛目阿里清真寺毁于战火的顾忌。但美国人太一厢情愿,即使找到了一个折衷方案,采取“以伊制伊”,伊玛目阿里清真寺被毁得话,美国仍然难逃其咎,穆斯林世界对美国的仇恨不会减弱。

所以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伊拉克国民警卫队先发动第一轮攻势,几个波次下来如果不得手,再由美军来发动,或者联合突击。也可能美军出动经过街垒战严格训练的特种部队,他们训练有数,单兵作战能力远胜萨德尔手下的“乌合之众”。很可能使用化学神经武器,放倒对手,轻易取胜。

有个类似的战例可供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比利时在阿尔培运河的防御以著名的埃本埃马尔要塞为重点,该要塞是打开比利时中央平原的大门。德军为夺取它早就在国内希尔德斯海姆用这个要塞模型训练了整整一个冬天。1940年5月10日黎明时分,德军滑翔兵80人(一说78人)在一名中士率领下,降落在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顶上,他们用特制的“空心炸药”往炮塔和气孔里投掷,使地下室弥漫起火焰和烟雾,不堪忍受的1200名比利时守军被迫投降。这一号称欧洲最坚固的要塞在不到30个小时内就陷落了。所以,美军若使用麻醉神经、窒息、烟幕等武器,再加经过各种地形的战斗训练的同种部队,拿下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不会代价很大。

美军拿下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从军事上应该没什么问题,萨德尔的“迈赫迪军”也许会被削弱甚至扑灭,但是,伊拉克境内反抗美军占领的武装斗争不会停止。不过从萨得尔“迈赫迪军”目前的困境和不妙的前景来看,从单纯军事角度而论,在同美军的武装对抗中,任何成规模、有组织并占领一定割据地盘的武装势力,在同美军的对抗中往往易于失败,也就是说,越是趋向于正规军的军事组织越是容易失败。因为美军的组织编制、武器装备、平时训练、战略战术都是针对国家军事机器和地方成气候的军事机器,针对这两种正规的军事力量,美军确实百战百胜,从还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这次伊拉克战争,称得上打遍天下无敌手。

然而,天之道是“一物降一物”,没美军遇到零星的、自发的、小规模的、游弋不定、飘忽不可捉摸的武装袭击,几乎束手无措、莫可奈何,而伊拉克境内的武装反抗正好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一斗争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发展到全民共识的程度,以致不需任何一个组织出面进行统一领导就遍地开花,如火如荼。这是一种自觉行动,真正的人民战争,就像当年所向无敌的拿破仑军队在西班牙占领区的遭遇一样。从历史上看,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就很难扑灭,除非占领军撤出。看来美国的驻伊军队很难像驻欧、驻日和驻朝鲜半岛那样安然无恙,也许深层还有宗教激发出来的敌意和其它文明冲突的因素。不过伊拉克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一股对冲反抗的力量,或许有助于消解武装对抗的强度和规模,毕竟拿破仑当年在西班牙没有做过建立民主政治的努力。伊拉克境内自觉的武装反抗美军占领的斗争是越演越烈?还是逐渐消失?这就要看两股相反力量对冲的结果了。

从军事斗争的战术角度而言,从去年到现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的经验是:美军能够战胜任何固定的火力,但却不可能战胜游动火力,这条经验在军事史上具有经典性意义,因为这也是拿破仑在西班牙焦头烂额的战术原因。

    进入专题: 倪乐雄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8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