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重说蚍蜉撼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57 次 更新时间:2011-03-04 09:14

傅国涌 (进入专栏)  

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读了我的《跳出历史的“周期率”》一文后,送我一首旧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 撼树蚍蜉称大勇,奋臂挡车有螳螂。”

长久以来,我们总把撼树的蚍蜉和挡车的螳螂当作嘲笑对象,认为这是颠扑不破的定论。我们似乎无条件地站在了树和车的一边,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不自量力的蚍蜉和螳螂,对他们既缺乏同情之理解,也不会有默默的支持,更不可能有公开的赞许。我们在作出这种选择的时候,仿佛掌握了绝对真理,蚍蜉和螳螂由此成为可笑、可怜、可悲的象征。这两句诗表面上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莫测之处,却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内心,一如万古长夜之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烛光,与巨大无边的黑暗相比,诚然那是极不相称的,然而,微弱的烛光,刹那之间击破了所有黑暗精心编织和重重维护的神话,因为一点小小的极不起眼的光,改变的是整个黑暗的结构。同样,在历史的进程中,千万不要忽略敢于撼树的蜉蚍们,更不要小看甚至笑话他们的不自量力。

我们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已有的成见,不仅是撼树的蚍蜉、挡车的螳螂,还有忧天的杞人,一直都是被嘲讽乃至嗤之以鼻的对象,仿佛他们的忧虑和怀疑都是一无可取。习以为常的观念、结论或习惯,严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潜在因素。超越这一阻碍,需要有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以及新的表述方式,从而产生出新的思维方式。蚍蜉撼树、螳螂挡车,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习惯了已有的现成结论,不再从另外的角度、另外的侧面去重新思考,给出新的说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小与大、弱与强的反差太明显了,一眼就能看出, 结果几乎没有悬念,没有意外。基于这种认知,我们在历史中常常看到,人们总是习惯于肯定强大、强势、强者,对于弱小、弱势、弱者则存有轻慢之心,藐视、无视乃至嘲讽他们超越自身限度,看上去注定不会成功的那些行为。而新的历史在许多时候恰恰是弱者创造的。

肯定蚍蜉撼树、螳螂挡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突破和更新,即使在强弱、大小对比分明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也就是给它们的行为重新赋予意义。只有不断打破封闭、停滞、僵化的惯有思维,只有求变、求新,不囿于人云亦云的现成结论, 我们的历史才有种种新的可能性。与石板相比,小草无比的弱小,但是它楞是从缝隙里长出来,这就是力量。如果我们一味地重复甚至夸大石板的力量,把石板视作不可跨越的巨大存在,小草就永远不会有春天。

其实,世上真正不可抗拒的力量乃是新思想,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而任何新思想的萌芽,最需要的是勇气,然后才是理性和使用理性的能力等等。由撼树的蚍蜉和挡车的螳螂,我想起古神话中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他们之所以那么震撼人心,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足够的勇气,甚至可以不惜自己的牺牲,他们身上都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以往的历史早就反复地证明过,那些曾被世俗嘲弄为蚍蜉撼树的力量,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刻悄悄地改写了历史。 有勇气去做注定不可能做到的事,仅这一点就值得肯定,值得我们为他们鼓掌,勇气是产生新思维、通往新思想的的第一个隘口。一旦换一个思路,敢于撼树的蚍蜉、敢于挡车的螳螂,以及敢于碰石头的鸡蛋,都会在历史中获得新生命。

进入 傅国涌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54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