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原:王夫之对老子“有无”之生的思维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6 次 更新时间:2011-01-20 12:48

进入专题: 王船山   老子  

肖建原  

摘要:“有无”关系的本质体现老子境界形态形上学的深层次思维特征。以《老子衍》为基本研究资料,以老子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为切入点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王夫之批判、吸收、改造老子思想的理论思维根源,论证王夫之“援道入儒”思想的本质特征。王夫之通过对“有无”相生关系的理论思维分析,把老子的“无”境界改造为具有儒家思想内涵与理论合理性的实有境界,体现了他以“有”合“无”,以人合天的实有形态即“天人合一”思维方式。

关键词:有/无;实有/境界;思维方式

王夫之通过破除老子境界形态形上学的思维方式来揭示老子思想的虚无本质并反对道家的“虚无高妙”之说。王夫之对老子的研究,是不同于前人的批判性研究,在《老子衍·自序》中他总结前人的研究是“滥之于事理因果,则支补牵会……引禅宗互为缀合……以相糅杂”。王夫之从分析老子“有无”观人手,抓住老子“虚无高妙”之说的思想本质,通过思维方式的分析揭示老子境界虚无性的理论思维根源,在赋予“无”以儒家实有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哲学思维活动论证儒家“天人合一”境界追求的合理性,构建实有论基础上的儒家哲学体系。

一、老子“有无”之生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

王夫之认识到,破除老子的“虚无高妙”之说,关键在于从哲学理论思维的深度揭示老子境界形态哲学的思维本质,分析老子“有无”之生的“无”境界思想本质及其与实有之“生”的根本区别,从而在实有论的基础上摆正道与万物、天与人的关系,论证儒家实有境界“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合理性。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

老子从“有无”两个方面来讨论“无”境界之道:一方面,道不能以把握万物的思维方式而得。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王弼曰:“混然不可得而知,不知其谁之子,故曰,先天地生”。老子通过讨论道与物的不同,强调道的“无”境界性质,他说:“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王弼曰:“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日独立也”。这是说,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等价于道。显然,老子之道,从境界高度的“无”来看,独立于万物之外。这是老子之道的一个主要内涵。另一方面,道并非仅仅是“无”,境界形态之“无”所以不是“虚无”,就在于“无”境界能够对万物实有进行观照,可以觉悟“无之有”。所以,老子“无”境界之道始终与万物实有存在着联系。“万物由之以成”的道物关系,老子是以“无”境界为前提讲的,所以说:“可以为天下之母”。王弼曰:“返化终始,不失其常”,道与物的关系就是通过“无”境界高度的观照而建立,这样就能够觉悟到万物反其本初的“无之有”。

老子的“万物由之以成”是“无”境界高度上的“不成之成”,“为天下母”同样体现“不为之为”,这都是说明道与万物是“不生之生”的境界形态关系本质,与实有性的万物生成关系不同。“有无”之生通过“有无”之间这种“不生之生”的“无”境界形态关系,体现老子之道的虚无思想性质和境界形态思维方式。陈鼓应说:“老子却把客观规律与规律的体现者混同起来了。这样一来,好像不是由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呈现为规律,反而是由于规律的运行才产生出天地万物来。规律产生物,那自然是先有规律后有物了。同时从自然逻辑地导出规律是脱离物质主体的规律。《老子》就是这样不自觉地给唯心主义留下了一块地盘”。以万物实有作为理论思维基础和提升境界高度的立论出发点,这是王夫之批判老子哲学的理论思维原则和方式,事实上老子并不以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道”。在“无”境界高度前提下,老子从天道推出人道,以人合天。从“有无”观讲,就是以“无”推出“有”,使“有”合于“无”,即老子境界形态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老子的“无”境界之道脱离了实有万物的物质主体,但并不脱离“无”境界之“有”,即体现为“无之有”的万物之“有”。《老子》中多借助“有无”关系来表述道与万物的相生关系。《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在讲“有无”之间及其与万物的相生关系;四十三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讲道与万物的相生关系;《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讲“有无”与天地万物的相生关系。从字面上看,老子以“有”、“无”表征的“道”具有生成万物的客观性、实体性、能生性。但道家并不是这样来进行其哲学思维的,牟宗三先生认为这几句话“言在此而意在彼”,认为道家这个“无”,只是从表面上看,是有客观性、实体性和能生性,如果从道家境界形态去理解,此三性都可以揭穿,他说:“揭穿的时候,客观性没有了,天地之间没有一个客观的实体名之日‘无’摆在那里,以便去产生天地万物”。从道家境界形态的思维角度理解,老子通过“有无”关系所表征的“道”与万物的相生关系是“不生之生”,这个“生”是在境界的思维方式上说的,与实有万物之间的生成之“生”的内涵不同。对于“有无”之生所体现的“有无”相生关系的不同内涵,朱谦之以境界之义解释说:“‘始’与‘母’不同字意。《说文》:‘始,女之初也。“母’则‘像怀子形,一曰像乳子也’。以此分别有名与无名之二境界,意味深长。盖天地未生,浑浑沌沌。正如少女之初,纯朴天真。《经》文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四十章‘有生于无’。此无名天地始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则生生不息;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有名万物母也。”可见,老子之道包含“有”境界与“无”境界,但统一于“无”境界,只有在最高的“无”境界层次,才能觉悟到与“无”合一的“有”,即“无之有”。老子的道论也就需要从“有无”的双重性来了解,“有无”之道统一于“无”之道,即,无之道与“无之有”之道合一于“无”境界之道。“无”境界之道决定了老子哲学以超越和脱离实有万物的“无”为取向的境界思想性质和通过境界观照觉悟“无之有”并决定“不生之生”关系的境界思维方式。

从以上对老子“有无”之生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老子境界形态哲学及其理论思维方面的几个特点:

1、老子是境界形态形上学,对于万物实有不采取分析研究的方法,而是采取境界观照的方法。其“有”在实质上是“无之有”,不具有客观性、实体性和能生性,万物之生实质上是“不生之生”的境界之“生”,与客观万物的生成之“生”的内涵与性质不同。

2、老子境界形态思维方式以超越和脱离实有万物之“无”为思维取向,以“无”境界高度为理论思维基础和起点。

3、老子的“有无”之道,是“有”之道与“无”之道的统一,即,“无”之道与“无之有”之道统一的“无”境界之道。这决定了老子思想的境界性质和理论思维方式。

4、老子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向是以人道合于天道,以天合人,以天道论证人道。从“有无”观讲,就是以“无”合“有”,以“无”论“有”。

5、老子的“天人合一”是境界形态的“有无”合一。“道”是在“无”境界中觉悟出来的,并不是通过分析与研究实有万物而抽象出来的,这与一般思维方式不同,老子通过“有无”境界思维方式加以论证。只有达到“无”境界高度来观照天下万物,才能觉悟“无之有”,实现“天人合一”,即:天人合一于“无”境界。二、境界与实有—一王夫之对

二、“有无”之生的思维研究

通过对“有无”关系的分析,揭示老子境界形态“有无”之生的理论思维矛盾,是王夫之研究老子思想的基本方式。

对于《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表述的“有无”之生的“有无”关系,王夫之说:“若夫道,含万物而入万物,方往方来,方来方往,蜿嬗希微,固不穷已。”王夫之从思维的起点上使道与万物紧密联系:“含万物”则道为万物之本,“入万物”则道在万物之中,道成为包含实有万物而又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本体之道,表现于万物“方往方来,方来方往”的自然变化之中,而且具有“不穷已”的本体性。在实有之道的基础上,王夫之重新诠释“有无”,他说:“乃当其排之而来则有,当其引之而去,则讬于无以生有,而可名为无。”“有”与“无”只是万物往来变化的不同形态。从思维方式上讲,道与“有无”均来源于实有万物及其往来变化,因此,对万物的分析研究是王夫之论证“有无”之道的思维起点与基础。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王弼曰:“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万物万形,归一则冲气一焉。”这是老子具体说明“无”境界之道与实有万物的关系,即:“万物万形归一”。从表面上看。老子与王夫之并无很大区别。通过进一步分析老子论证道物关系的思维方式,王夫之认为:老子对能生万物的本体之道的讨论,体现了“无”境界之道与万物的关系,主要是对相反相对的万物的觉悟。显然,老子对道的论证体现了境界形态思维方式,决定了老子始终以“无”境界之道为前提,实有万物必须通过“无”境界的观照才能把握其本质,即:“无之有”。老子所谓能生万物的本体之道,与万物的关系是“不生之生”的境界关系,即:以“无”境界之观照而生万物。因此,老子之“有”,实质是“无之有”,其思维前提是“无”之最高境界,所以王弼曰:“何由致一,由于无也。”老子万物万形归一的实质就是归于“无”,所以王弼曰:“由无乃一,一可谓无。”王夫之对老子境界形态思维特点的分析与把握是深刻而准确,他能够立足于实有性的思维起点上,用冲气与阴阳来论证道生万物的实体性、客观性和能生性,对老子哲学的批判十分有说服力。他说:“冲气为和,既为和矣,遂以有阴阳,冲气与阴阳为二,阴阳复二而为三。”这是说“道”是通过气之实有变化生成万物的实有本体。王夫之进一步讨论实有境界之“道”。他说:“当其为道也,函‘三’以为‘一’,则生之盛者不可窥,而其极至少。”一方面,“道”是在万物实有基础上对万物的高度抽象;另一方面,道是把握了万物共同性的抽象之道,包含万物变化的多样性。这体现了王夫之以实有境界的思维方式论“道”。

王夫之把对道的境界高度提升与实有万物紧密联系起来,在思维运动的起点上赋予境界以实有内涵,使对道的哲学思辨建立在实有论基础之上。王夫之说:“又况超于‘和’以生‘和’者乎?”这个疑问表明王夫之准确把握了老子脱离实有万物而立“无”境界,以“无”境界之观照求万物之和、万物之道的思维特点,从理论思维起点上揭示了老子境界的虚无思想本质。进一步分析老子境界形态思维方式,王夫之说:“有鉴于此,而后知无而保其少,‘损’少致‘和’,‘损’‘和’得‘一’。”老子所求之“和”与“一”,是通过“无”境界的观照,强调万物反面之“损”,推以至于极。王夫之的“一”与“和”建立在万物实有基础上,是对实有万物规律与本质同一性的抽象把握,他说:“阴阳立矣,生之事繁,而生之理亦竭矣,”又说:“夫得‘一’者无‘一’,致‘和’者无致。”王夫之认为:实有境界之道是对万物阴阳变化的认识与把握,并不是脱离万物而复加于其上的“无”境界之道,他批评老子的境界思维方式说:“散其党,游其宫,阴阳在我,而不判其宗,则‘益’之最盛,何以加哉!”这是针对老子于实有万物之上、之外立“无”境界而求道的境界思维方式而言的。

王夫之对老子境界形态思维方式所做的深入的分析是从老子思维过程的起点出发的,始终坚持实有论的思维原则。从“有无”观讲,王夫之的“有无”是蕴涵于实有万物中的“有无”,即,“有”与“有之无”,“有无”之生表征实有万物变化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关系,道的实体性、客观性、能生性建立在实有万物“有无”之生的变化基础上,从哲学思维讲,道是通过对实有万物进行分析和抽象的思维结果,是对万物固有的规律与同一性的本质认识和发现。王夫之的境界是对实有万物分析研究基础上的哲学抽象,并不存在超越和脱离万物才可以达到的“无”境界。

王夫之所反对的就是老子先立境界,思维运动脱离万物而求道,以觉悟为思维特征,以观照为思维原则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所以,同样的宇宙万物,老子道家所关心的是如何觉悟到“无之有”,从而实现其统一于“无”的“天人合一”境界;王夫之所关心的是怎样通过分析、研究而把握实有万物的固有规律与统一性本质,进而经过合理的抽象思维而得“道”,在实有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境界。老子的“无”与“无之有”都是主体高度觉悟的结果;王夫之的“有”与“有之无”是主体对万物分析与思辨的思维结果。老子的“有无”之生体现境界观照思维方式和“不生之生”的境界性质;王夫之的“有无”之生体现客观实体生成基础上的实有抽象思维方式和思想性质,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说:“道家只有how的问题,没有what的问题。”王夫之批判老子思想的关键就在于此。老子“无”境界的“不生之生”只是在讲how(怎么样)的问题,由于脱离对实有万物的分析研究而不知道what(是什么),从而缺少提升境界高度的思维基础,因而“无”境界之道所表征的how(怎么样)也就是错误的。王夫之强调在分析研究实有万物规律基础上把握其本质,即在把握what(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升境界高度的思维活动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起点,才可以正确推论how(怎么样)求“道”。王夫之说:“见其瑕而后道可使后也”(《老子衍·自序》),体现了王夫之通过理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与合理性论证以复兴儒家之道的思想目的。侯外庐先生说:“夫之则以一位哲学思想家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思维活动。”王夫之坚持以实有万物为基础和起点的哲学思维方式是符合中国近代思维活动发展规律的。

三、王夫之对“有无”思维的论证和改造

王夫之的哲学思维方式既不同于道家老子。也与宋明理学有别。

老子境界形态哲学虽以“无”为本,道为“无”境界之道,但老子从未否认过万物的实有存在。老子之“无”既表征道的超越性境界高度,也体现在最高境界观照下觉悟万物之“有”,即:“无之有”的境界思维方式,与老子境界形态形哲学以“无”境界立论的思维特点和由天道推出人道,以天合人,以“有”合“无”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一致。所以,研究老子思想,必须从“有无”之生的双重性来了解,“无”之道包含“有”之道,“有”之道是在最高境界观照下得到的“无”之道。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对实有万物的讨论,目的在于论证实有万物中合一于“无”的“无之有”及其思维合理性。陈鼓应说:“‘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的,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式,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老子主要强调实有万物对立相反的观念,从实有万物的对立和相反的方面去发现和觉悟“无”,这是实有万物之“有”,即“无之有”。老子认为,这就是万物自然,也就是“无”境界观照之自然。王弼曰:“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王夫之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以分析实有万物为基础,从讨论自然之偏与不偏开始。王夫之说:“天下之万变,而要归于两端。”可以看出,王夫之与王弼同样都是在讨论“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但是,实有万物是王夫之的思维基础与起点,即:“天下之万变”。王夫之认为两端“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而合为一,即:“两端生于一致”,所以才会产生“美”与“恶”“善”与“不善”等“有对”。可见,王夫之与老子都承认万物“有对”,“有对”是王夫之与老子共同的思维方式。但王夫之与老子哲学的思维出发点与基础不同,王夫之反对老子以“无”境界立论的哲学思维方式。他说:“据一以概乎彼之不一,则白黑竟而毁誉杂。”显然,老子先立“无”之最高境界,这就是“据一”,以此境界为前提观照实有万物而求实有万物之道,就是“概乎彼这不一”。由于老子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脱离对实有万物的分析,因此并不能正确得出“有”之道,即:“白黑竟而毁誉杂”。

王夫之以万物实有的普遍性立论,强调道出于物而不离于物的道物关系。他说:“函道可以自适,抱道可以自存,其如鱼之自遂于渊乎?”以鱼与渊的关系喻指道与物的关系,体现了王夫之以不脱离实有万物而论道的思想性质与思维出发点。下文中,老子说:“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深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在这里强调反向思维,看到事物相反相对的一面而推之于极,实质上是“无”境界观照下的“有”之道。王夫之引李息斋日:“此圣人制心夺情之道。”所谓“制心夺情”,是王夫之对儒家道德伦理修养价值的强调。因为,王夫之反对老子境界形态思维方式的离物而论道的虚无性,认为离物则“有倚有名,惟恐不示人,则道滞而天下测其穷,”所以,王夫之虽然从根本上反对老子脱离万物而测“幽明”境界形态思维方式,但是并不反对老子提升和论证主体超越性境界高度的思维成果。王夫之引王元泽日:“鬼神之幽将不能窥,而况于人!”王夫之赋予主体境界高度以儒家伦理道德修养价值和内涵。王夫之改造老子境界思维的思想性质,认为老子的“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有”之道,并不是“无”境界观照万物相对相反的反向思维的觉悟结果,即“无之有”之道,而是“函道可以自适,抱道可以自存”,即通过儒家“圣人制心夺情”的伦理道德修养的结果,就可有“有”之道。所以,王夫之说:“是故天下死于道,而道常生天下,用此器也。”所谓“用此器”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价值。“道常生于天下”的条件就是通过儒家伦理道德修养而达到的境界高度,在王夫之看来,伦理道德修养的实有性价值就表现在能够“制心夺情”而处实有万物中得道。王夫之以实有万物为立论基础和思维出发点,反对老子境界形态思维脱离万物的虚无思想本质,并且进一步赋予境界以儒家伦理道德修养价值与内涵,使儒家建立在人伦物理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学说与老子境界相联系,论证了儒家通过道德修养以求道的实有境界观及其理论思维合理性。这是王夫之批判、吸收和改造老子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王夫之思想更加成熟并能够“援道入儒”而超越宋明理学家的理论基础和根源。

四、王夫之“有无”思维研究的思想意义与理论价值

王夫之以对“无”境界思维方式的分析为切入点,目的是通过批判和揭示老子的虚无思想性质来提升“有”之道的境界高度,并论证其思维合理性,这体现了王夫之研究老子思想从“无”到“有”的境界思想线索和思维路径。王夫之分析老子以“无”境界之道的观照求“有”之道的境界思维方式,揭示老子“有”之道往往与对实有万物的分析和思辨结果不相符合的虚无思想本质,论证老子的“有”之道只是偏失之道。可以说,“无”境界思维方式是王夫之批判和揭示老子思想虚无性本质的基础和出发点;“有”境界思维方式体现王夫之在实有思想基础上改造和吸收老子思想,构建儒家思想体系并论证其思维合理性的的思维成果。从“无”到“有”的境界思想线索体现了王夫之破“无”境界之道与立“有”境界之道相结合而“援道入儒”的方法论原则。

王夫之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与其说是一种精神性的内在超越,不如说是主体思维活动对实有万物的理性超越。王夫之以人合天,天道完全建立在对人道价值的理性思辨基础之上,从坚实的实有基础和严密的哲学思维两方面保证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实现。从思想性质方面讲,王夫之的“有”是不含老子境界形态虚无思想杂质的纯粹的“有”。宋明理学家在论证“天人合一”境界的时候,其实有论中含有道家之“无”的杂质。道家境界形态思维对宋明理学论证“天人合一”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表现在修养论方面。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由于他们“出入佛老”的人生经历影响,一方面由于哲学理论及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想中含有大量的道家境界形态思想成分和因素。所以,他们所论证的天道与人道,天与人之间始终存在非理性的精神超越与脱离实有万物的直觉体悟的联系。从“有无”观方面讲,宋明理学的“有”始终含有道家“无之有”的成分,常常混淆道家境界形态“有无”与儒家实有形态“有无”的界限。这些都源于宋明理学在“援道入儒”的思想融合过程中,对道家境界形态哲学及其思维方式没有深刻和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混淆了儒道思想的界限,有意或无意识地保留了道家的虚无思想因素并受到其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使儒家的理论体系建设出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和超越,在于他从思维起点上深刻揭示了道家境界形态哲学的思想性质和理论思维缺陷,区分了儒、道哲学思维的根本差别,从而保证了从思维运动的起点和根源上消除道家“虚无高妙”之说的影响,并论证了儒家伦理道德境界高度及其理论思维方式的合理性。王夫之所论证的思想内容虽然是古代的,但其论学“言必征实,义必切理”的思维方式则是现代的。从以上分析论证,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有无”之生是王夫之研究老子思想的思维起点。从反对老子境界形态哲学所谓“不生之生”开始,王夫之把自己的哲学思维活动建立在坚实的实有论基础之上,通过讨论“有”、“无”等哲学范畴对老子境界形态哲学思想进行批判,以思维方式的分析揭示老子思想本质,改造和吸收其境界思维成果用之于构建儒家思想体系并论证其理论思维合理性。

2、在实有论的思维起点与基础上,王夫之的哲学思维与对实有万物的分析紧密联系。他以实有基础上的抽象思维和理性超越论证“天人合一”境界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思维运动。

3、以“有无”之生为起点,王夫之在实有基础上论证儒家“天人合一”境界的理论思维合理性,从思想根源上消除道家境界形态哲学及其思维方式对儒家思想体系构建的不良影响。从这个方面讲,王夫之总结并超越了宋明理学。

4、以“有无”之生为起点,王夫之反对境界形态哲学观照万物的直觉思维方式,坚持实有论的思维原则及通过对实有万物的分析与思辨而求道的实有形态思维方式。

    进入专题: 王船山   老子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51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一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