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中国战略转型对重庆的期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03 次 更新时间:2010-12-17 16:22

进入专题: 重庆模式  

杨帆  

重庆模式的主要内容

我和苏伟,刘士文编写的《重庆模式》即将出版。本书的策划正处于争议最大的时期,出版时,却已得到中央正式的肯定。但我仍旧坚持,思想知识界应该领先于政治家,而不是看政治家的眼色行事。在大家惶恐于“改革丧失动力”的时候,重庆模式的出现,就说明新的政治竞争模式已经出现,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已经产生而且还会继续产生,突破官僚体制的压制和思想的偏见,人民群众和社会历史是最公正的评审者。

重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未来十年的三个定位,以打黑除恶作为纠转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突破口,以唱读讲传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抓手,以建设内陆大开放的战略高地作为重庆发展的最大动力,以建设五个重庆,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以房改、户改、土改、劳改(劳动制度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以包括国有、民营、外资三驾马车重组优化的经济结构;以切实改善民生为归缩。

治官反腐,是中国健康发展的前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革命与苏联不同,经过了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根据地再向全国发展的漫长38年,根据地的经验和经济力量不仅支持战争胜利,而且支持建国初期全国经济稳定,根据地的经验甚至有益于改革开放。在深圳经济特区和香港出现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一种商品两种标价,有效解决了在开放初期,人民币高估不能马上和国际接轨的问题,既保持经济稳定,又保证经济效率,是双轨制中最成功的一项。这在货币理论方面也是一个尖端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在纸币流通和外汇管制条件下,成为“良币驱逐劣币”。令人惊讶的是两币流通在陕甘宁边区就存在,是边币与法币同时流通,边区经济学家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有两本论文集,其研究之深度令人赞叹。

中国传统文化不善思维逻辑,形式逻辑是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有学者曾说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实用思维理性”,中国人认识问题仅靠逻辑推理不信服,非要“举例说明”不可,现在“案例教学”在西方教材里也越来越多了。

中国改革初期邓小平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其含义是“寻找先例”,仿照他人或他国成功经验,结合自己情况去实践,如果成功,又可为其它单位仿照,最后才在全国推广。等到以法律法规,学术着作和教科书等形式肯定下来的时候,往往是已成熟,概念化甚至过时的东西了。中国大部分改革都不是依照法律进行的,而是各个基层单位,部门,地区和个人,企业,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大胆创造在推广的产物。革命时期的瑞金和延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庆大寨,改革初期的安徽农民分地,深圳特区,香港特区,14个沿海开发区,广东的综合改革实验,后来10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都有这样的性质。以后涉及全国范围的改革,应先立法,统一实施,以减少混乱。但创新总要依靠个体的创造力,榜样仍旧是最有说服力的。

改革以来所依靠的香港,深圳,广东,后来的上海,虽然都创造了有益的经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了中国的发展。现在由于巨大既得利益,许多人自封“改革派”,已是赤裸裸的既得利益集团口号。香港深圳广东如果推行“政治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特别是反腐败,是大有可为的,可惜他们不干。由于全国开放,他们在经济上就丧失了实验区的意义。他们不想解决新问题。比如:他们至今也没有允许数千万农民工变成他们的城市居民。他们的超前发展,并没有“自动”带动中西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许多神话已经破产,真的有什么先富带后富吗?没有。因为即使市场经济有这功能,也会出强者的垄断,破坏这机制。真的有什么资本在沿海地区“饱和”以后,自动流到中西部吗?没有。因为所谓比较利益在国家之间发挥作用,其前提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所以发达国家的资本就会流向发展中国家;相反,在一个国家内部劳动力可自由流动,依据比较利益,一定是内地人才和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而不是沿海地区的资本流向中西部。这就是在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自发起作用的前提下,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问题,主要是权力腐败,投机资本,利益集团,贫富差距,中西差距,社会平等,国家安全,技术进步,道德信仰危机,资源环境等10个方面。可惜的是,前30年的样板们已无动力和创造力提供新经验,这些问题困扰着全党全国人民,大家对我们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信心不足。

此时,重庆模式横空出世,震惊国内外。虽然一个地区不能解决全国问题,也没有必要机械地推广,但其触及的都是核心问题,其基本经验,基本方法,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意义。

在中国,头号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反腐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腐败,越来越多的人已丧失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在同流合污,越来越多的人退避三舍,敢于反对腐败的人受到各种打击报复。腐败势力正在形成利益集团,促使社会走向溃烂。他们企图进一步控制政治经济,最终要搞垮共产党和共和国。因为无论有多少共产党干部腐败,总是不能最终得逞,因为他们在共和国宪法,在共产党党章面前,在数十年的革命历史面前,永远得不到合法性。腐败势力必定要结合国际反共势力,推动所谓“政治改革”,推翻共产党领导。这就是前苏联发生的事情,也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陈云所有共产党领袖,无论是改革的还是不改革的,都一再强调“腐败会亡党亡国”的原因。

这种危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大家想不出一个不搞文化大革命,不破坏法治,又能有效控制腐败的方法。在官员腐败不能制止的条件下,所有加强国家安全,政府管制,社会福利,宏观调控的措施,都会因为腐败而走样。

自由派以西方“普适价值”为世界主流,在美国欧洲支持下,一直鼓吹自己的方案,这就是:腐败的根源是权力不受限制,只有实行西方民主和多党制才能治理腐败。目前的体制不能治理腐败,国家干预越多腐败越严重。

重庆模式跳出了这个怪圈。在重庆比较彻底的清理了官员腐败,这是通过打击黑社会来解决的,其手段是坚持法治,综合治理。特别是通过“唱红”,依靠和发动群众进行了广泛揭发检举,解决了中国人不愿或不敢实名作证的问题。它告诉全世界,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不受西方思想限制,通过动员中国革命和共产党的传统资源;同时避免左倾,不搞文革,不搞逼供信,不搞政治运动,而是纳入法治的轨道,把发动群众和法治手段结合起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综合治理,就可以相当彻底地治官员腐败,治黑社会。

全中国都应该学习重庆的经验,来一次彻底的综合治理,治理方方面面的腐败,中国才有条件在弊绝风清的环境下,主动地推行政治与社会改革。

以民生为导向重整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导向。计划经济以强国为导向,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迅速完成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理性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以资本逻辑指导发展战略:如劳动力商品化,给私人资本特别是和外资以优惠,依靠外资实现技术进步;利用静态比较利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依靠发达国家市场;

进行一系列“金融创新”等等。这战略已到尽头,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已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另一方面中国进口资源太多,经济安全难以保障;第三,资本与权力结合造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特别是腐败蔓延和道德信仰的缺失。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困问题缓解了,但中产阶级被高房价剥夺难以发展,国内消费不能启动。正在进行当中的重化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自主创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都受到威胁。

自由派的基本误区,就是把一切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权力不受限制,而发展市场,任由资本横行,搞政治改革,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其实资本可制约权力,也可与权力勾结,形成权力资本集团。市场经济自身有非均衡性质,特别金融市场是如此,如果没有国家强力干预,必定形成自从泡沫并且崩溃。资本逻辑到了今天,不能再成为中国新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本性的战略思想的转变就是:

对外开放以国家安全为前提,对内以民生为导向。

改变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指标,从单一的GDP,改变为综合的社会指标。

效率第一改变为公平第一。

经济发展由外部需求为导向,变为以内部需求为导向。

国内需求以投资为主,转变为消费为主。

消费为主,就是民生导向。作为地方政府,摆脱资本逻辑,变GDP导向为民生导向,大约有几方面的工作要做好。

第一,民生最大工程是住宅。目前在全国房地产泡沫已开始形成,政府多项调控措施不能奏效。其原因是:

1.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增加,继续滥发美元,欧洲日本状况还不如美国,全球流动性过剩难以避免。

2.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就是说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要升值,主要指股票房地产。国家缺乏有效手段管制国内外投机资本。

3.国内人口年轻,储蓄远远大于投资,资金过剩。

4.房地产利益集团由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公司组成,垄断了房地产价格,以回扣形式包含大量腐败,而把风险转嫁给银行。政府不能有效控制房地产泡沫,中产阶级大部分储蓄被迫购买高价住宅,会降低其它消费;而且会把产业资本吸引进去,延误技术进步。

重庆目前正在进行公租房的建设,给居民提供廉价公租房,还要能够限制外地资本进入炒房。如果成功将是经济上最大成就。

第二。农民进城。沿海地区大城市,如广东深圳,每年有5000万农民工打工,工资极低,工作时间极长,那些城市从来就没有对他们开放过户口,长期以来保持着歧视和不平等。而重庆作为一个相当贫穷的城市,能想方设法鼓励农民进城,非常了不起。有能力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可携全家进城。先要将宅基地改造为耕地,不减少耕地面积,然后可以通过地票买卖方式,将农村土地使用权卖掉,再购买城市的土地使用权。

中国城市化率未来20年还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这是最大的潜在需求。但城市的高房价所带动的搞房租,必定影响农民进城速度,潜在需求不能变成真实需求。因此需要有效的国家干预。如果重庆能够解决高房价和农民进城问题,就为中国以民生为导向的新发展战略,创造了新的样板。

处理好重化工业化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碳经济和碳政治”,以改变国际贸易规则,继续主导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话语权;美国则乘机加速新科技革命的产业化,制订并控制新产业标准。环保作为一个产业,背后有强大的发达国家利益集团在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在中国长期规划中,GDP年年超标,最不能达标的就是环保。即使尽全力节能减排,未来10年总生态环境能不继续恶化就是天大成就,这不是鼓吹理想,完善法律,明晰产权,增加税收,说转变就可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处于重化工业化后期,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就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完成这个阶段需10年左右,中国必须利用目前人口年轻,储蓄率高,外资流入的优势,尽快完成重化工业化。目前不做,10年后人口老化了就无条件再做,这与生态文明有巨大矛盾,不能回避。

下表可看出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2008年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数字对比(略)

资料来源:《中国年鉴》2009年

《美国年鉴》2009年

2020年中国16亿人按小康水平,对资源需求是多大?

每年3000万农民进城,人均占地1亩,城市化率从40%上升到60%,增加3亿城市人口,占耕地3亿亩。城市人口居住面积增加一倍。自来水,洗衣机,淋浴和抽水马桶,耗水量是农舍20倍。

中国高速公路长度已接近美国,但铁路,农村公路,地铁,停车场和飞机场相距甚远。

汽车年产量2009年赶上美国,但总量为美国七分之一;道路和停车场要占城市四分之一面积。

中国钢产量5.8亿吨,美国9000万吨,说明美国已完成重化工业化,中国还有10年路要走。

用电总量中国与美国相当,人均是美国四分之一。

粮食短缺不仅因为人口增加,更因为饮食结构升级,肉蛋奶酒需8倍粮食转化。发达国家人均粮消费年1000公斤,中国按600公斤,16亿人口年需9.6亿吨粮食,目前年产量是5亿吨。生产1吨粮食需要1000吨水。

在环境资源生态压力下社会很容易两极分化,表面是制度不完善,实际是资源不允许。改变高消费模式,要压低政府消费和富人奢侈消费。如压不下来必然两极分化,少数人按西方标准消耗资源,大多数人贫困,这样资源就够用了。这就是美国战略家鼓吹的“二八开”模式,按市场经济“需求拉动”走下去,又没决心取得外部资源,就只能是内部两极分化的结果。

中国生态文明的大战略包括:

第一,全面加速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滴灌技术,明渠变暗渠,循环用水。煤炭发电与液化技术。各种新能源新材料。

第二,以加速水循环为核心,提高国土蓄水能力。

速度决定流量,绝对不能降低,中华民族是依靠治水生存和发展的。李冰修都江堰,用鱼嘴分水法从岷江分水,修成都平原水渠网,他的思路是“深淘滩,低筑堰”,两千多年不淤,为世界第一水利工程。国家应制订蓄水调水战略,在泛滥之地挖湖,以湖泊、湿地、森林、沼泽、地下水等形式储存,建设贯通南北的湖泊水渠运河网。大西线由于地质条件难以动工,应该考虑与俄罗斯谈判,从贝加尔湖调水。

要改变高消费高成本高耗能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场社会价值观念革命,需要控制社会两极分化,控制上层的腐败和奢侈,形成社会舆论强大批判力量,这比技术进步困难。如上层奢侈腐败,有权人和有钱人开着宝马汽车乱撞人,要广大人民群众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岂不是极大的讽刺?

第三,提升军力扩展国家安全边界,使用更多的世界资源。

在南部海域保障石油外贸通道,打开与澳洲全面经济合作的

大门,进口铁矿石,粮食和肉类。一部分钢铁化工企业可以外迁到东南亚,靠近澳洲的资源供应地,并向印度洋转移污染。

在西部保障中亚和中东的原油供应,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绝对不能让美国占领伊朗和阿富汗。孙中山在100年前所说的“贯通欧亚大陆桥”,至今仍是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必须沟通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和欧洲的联系。

在北部与俄罗斯进行全面经济合作,在西伯利亚租种土地种植大豆。要从贝加尔湖调水,贝加尔湖的淡水占世界四分之一,对俄罗斯没有什么用处,如能买水进内蒙北京山西,可把北调汉水留给河南河北山东,水短缺基本解决。

中国经过150年的沦落和70年崛起,现在又面临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新难题,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利时间不到10年。必须利用人口年轻储蓄率高的优势,同时完成在内部治理奢侈腐化,在外部获取资源这两大历史任务,这是实现中国崛起,避免衰落的关键。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大战略,需要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制订大战略,以大胆魄,大智慧,大决心迅速推行。

应在重庆设西南局,统帅西南6省力量南进,通过东南亚,在印度洋找到自己的出海口,这是我10年前在重庆大学举办的企业家班上讲演,就已经提出的。现在重庆提出南进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西进大西洋的开放大战略,后者就是孙中山当年“贯通欧亚大陆桥”的梦想。重庆作为大西南的核心城市,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全体人民包括农民,建立社会保障

我在1994年就建议,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划归社会保障基金。现在不建立,10年之后人口老化了,肯定不够用。这不仅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方法,而且涉及国有资产的改革。

公有制不等于国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以国有制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演变为以股份公司为主体。股份公司,应属公有制的形式之一。

马克思的原意是: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是社会所有制。应在宪法中确立“社会所有制”的法律地位,包括各种基金,股份公司等,都是社会所有制。如果把社会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不再以国有为主。在理论上超越左右翼,在实践上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的新路来。

目前可把部分上市公司国有股划归社会保障基金,为全体人民包括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其效应是多方面的,可刺激股市大涨,保障创业板和其它公司上市成功,产生财富效应,大大提高国内消费。

国有股直接转化为社保基金,不是把国有财产私有化,而是把国有制向更加高级的公有制改进。基金是社会所有制,不是私有制。这是一次巨大的社会改革,是向全体人民的一次大补偿,保障了改革的公平性。国有财产的建立,除去没收三座大山的财产之外,就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财政投资形成的,全体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农村里的工农业剪刀差,城市里的低工资,不仅把全体人民的全部剩余劳动集中到国家财政,也把大部分必要劳动集中到国家财政,那时期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财产,一部分不能算国有财产。这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货真价实的经济概念。由全体人民必要劳动形成的那一部分国有资产,应直接返还给人民群众。不能用前苏联东欧的把国有资产分成股票每人平分的办法,而应通过社会保障基金,为全体人民提供社会福利保障,这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的最高形式。

把一部分国有制向社会所有制转移,有反腐败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垄断势力,以国有制名义控制社会财富,然后以各种形式侵吞国家财产。防止国有财产流失,应缩小国有制范围,在竞争性领域政府监管很难有效。政府为保障自己的企业盈利,可能以权力干预市场,破坏公平竞争。

重庆市长黄奇帆曾经是上海浦东开发的设计者,在经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土地方面,具有经济开发才能。他们准备在国有资产的运营和增殖方面,开拓新路,将经营利润给社会分红。我认为社会分红不如把部分国有资产改为社保基金运营。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应投入本地公共建设和居民福利,而社会保障基金就是最重要的领域。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实验

民主,是中国先进分子自孙中山以来一直追的目标。不可以因为经济持续繁荣了,因为“举国体制”在动员资源做大事方面有效了,就放弃民主改革的目标。

人民的民主权利,可以分为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积极权利是建设性的,主要应该由专家行使,专家帮助领导决策,也是一种民主。消极权利是监督和惩罚性的,应该由群众行使。做这样的划分,是考虑到实际的判断能力。大多数群众没有专业知识,很难做决策,但他们可对实施的结果作出判断,通过质询与弹劾等法律程序,对官员进行监督和罢免。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实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竞选制,赋予他们以质询权与弹劾权,对重大决策在专家审议之后,再搞民意测验等。这样的民主,主要作用是控制腐败,监督干部,

并且整合各利益集团,使他们的利益能够公开地反映出来,与其它利益形成制约。这是保障决策不发生重大失误,及时纠正失误,防止滥用权力的根本措施。

民主建设对于重庆有特殊意义。重庆经验,主要是在书记薄熙来领导下取得的,他个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这在创业初期是完全必要的。但长期来看要依靠民主法制而不是杰出的领导人。如果领导人离开就人亡政息,腐败和黑社会卷土重来,那么重庆经验就失去了长远意义。应通过法律把重庆的经验固定化,变为长期可依法实行的规则。

在民主面前,我们不能总是在西方的攻击面前被动而为,而应主动进行民主的试验。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天津开发区就推行过民主评议会,效果非常好。只要按照法律行事,民主的发展就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而是真正能够控制腐败的制度保障。反对者对于重庆模式的攻击之一,就是说没有民主,一个人说了算。其实做事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只不过是做事以后,民主与法治能肯定那些正确的,否定和罢免那些错误的。我期望重庆能够在社会主义民主方面,也能够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来。

真能如此,重庆模式就更加具有普遍意义了。

    进入专题: 重庆模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78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