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著名宪政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先生因病去世,年仅54岁。先生去世之后,一片唏嘘之声,网络上许多熟悉或不熟悉先生的网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哀悼之情。无疑,在学者、教授普遍声誉不佳的当下,作为一个还站在讲台上的普通学者,能够在身后获得如此殊荣,就已充足说明了他的价值。
然而,蔡定剑先生的价值在一些人中得到肯定,并不代表着能够在所有人中得到肯定。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蔡定剑还是个陌生的名字,远没有巴金、张岱年、费孝通、启功、季羡林等大师的名字一般广为人知,也不像他们,早在生前就得到了来自官方与民间的共同认可。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蔡定剑的价值,而某种意义上,我们重申的,并不只是蔡定剑的价值,而是包括蔡定剑在内的更多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
这段时间以来,蔡定剑并不是第一个离我们而去的公共知识分子。先有出身名门、一生为环保事业竭尽全力的梁从诫,再有矢志“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的著名报人范敬宜,现在,则是践行法治的蔡定剑。看着这一个个远去的名字,我们难免要发出一声感慨: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又少了。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是社会的先驱和天然的改革者——— 蔡定剑用这句话形象而生动地概括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而同时,他自己也在身体力行着这句经典之语,否则,绝不会以饱受癌症折磨的身体,还为民主、为改革、为权利奔走呼告,还留下了《城管与小贩战争如何终结》的遗文。
作为“201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候选人,评选方对蔡定剑教授的评价是:法治思想和理论的重要贡献者;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推动者;法律实践行动的先行者。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就当下中国而言,不缺为了稻粱而照本宣科的所谓学者,不缺四处走穴眼中只有人民币的所谓教授,但如蔡定剑、梁从诫、范敬宜一般为了理想而穷尽一生的知识分子却是少之又少。而蔡定剑们,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需要的。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说,民主就像陀螺,转起来才是活生生的。其实,何止是民主,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与理念,都是转起来才是活生生的,才是有价值的。而让民主、法治、环保等“陀螺”转起来的,正是无数个如蔡定剑、梁从诫一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公共知识分子,正是由于他们这个群体的存在,我们这个国度,才有更多自信在点滴之中持续前行。
某种意义上,我们怀念梁从诫、范敬宜、蔡定剑,并不只是想为哪一个人歌功颂德,让他们在历史中“不朽”。反而,我们怀念他们的终极目的在于,终有一日,我们能够忘记他们——— 在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以天下为己任的时候,在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肯为民请命的时候,在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代表社会良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