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们,朋友们:
在出席中葡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之际,有机会同澳门各界朋友见面,我感到非常高兴。长期以来,大家为澳门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中央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向广大澳门同胞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来这里看望澳门同胞,是我期盼已久的心愿。每次到了珠海,我都要驻足眺望近在咫尺的澳门。当时的心情,可用澳门第一任同知印光任的两句诗“好景关情动秋思,故山如画白云边”来形容。昨天,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从中国地图上看,澳门就像伸向大海的一枝美丽莲花,荡漾在祖国南海的碧波上。莲花根深而叶茂,是圣洁、祥和、宁静、太平的象征,也是和谐安宁、繁荣昌盛的象征。美丽的澳门“读是一首诗,看是一幅画”。高耸的望洋灯塔,逶迤的南湾湖,著名的三巴圣迹、妈阁紫烟,似一幅幅写意丹青,赋予澳门无穷的魅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在鸦片战争之前,澳门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西式教堂、西洋壁画、西洋医学、西洋枪炮都经澳门传入中国内地。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就是在澳门就读后出国求学的。今天的澳门,中文葡文杂糅并用、中西建筑相映成趣、中西宗教和谐共存,让人感受到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的独特韵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澳门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精英荟萃,名流辈出,留下了众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在这里,林则徐不畏列强,为民族存亡力禁鸦片;郑观应沉思、呐喊,写下了警世名篇;丘逢甲奔走联络,为光复台湾泣血呼号;孙中山悬壶济世,筹谋共和伟业。澳门还哺育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谱写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澳门独具的自然人文魅力,不仅是历史的造化,更是人类精魂的造化。澳门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始终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人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和地位。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重回祖国母亲怀抱,开启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纪元。在历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带领下,广大澳门居民励精图治,团结奋进,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澳门展现在世人面前。澳门经济迅速扭转了回归前连续下滑的局面,本地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人均接近4万美元,跃居亚洲前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体育馆、科技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西湾大桥顺利建成,港珠澳大桥破土动工,澳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向现代旅游胜地大步迈进。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5年免费教育全面推行,免费医疗网络迅速扩展,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安乐的良好局面。澳门对外开放水平也明显提高,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和游客来澳门投资、旅游,澳门与外国和国际组织的往来不断扩大,在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回归祖国以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澳门同胞分享了祖国的尊严与荣耀。澳门的发展进步,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澳门的发展进步,是特区政府带领澳门各界人士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的结果,充分表明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同胞们,朋友们:
澳门近400多年以来的历史,既记录了旧中国的贫弱屈辱,也书写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祖国好,澳门就好;祖国兴盛,澳门就兴盛。这是澳门兴衰变迁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
“四百余年长盼望”。澳门虽与祖国有过分离,遭受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但澳门同胞始终与祖国内地血脉相通、骨肉相连,澳门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澳门与祖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走向衰落的年代里,澳门先被窃据,后被割占,开始了同祖国分离的苦难历程。1844年,清政府和美国在这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当时签字的那张桌子还留存在普济禅院的后花园里。但澳门同胞并没有沉默和屈服,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澳门同胞奋起抗日,救亡图存。澳门以弹丸之地接纳25万多难民,开办140多所学校,为祖国培养各类人才。澳门同胞组建“澳门四界救灾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人们没有忘记,当年风华正茂的马万祺伉俪毅然捐出5万大洋的结婚筵金,抚育抗日遗孤。一批澳门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当新中国宣告成立时,五星红旗即在澳门的爱国学校升起,表达了澳门同胞拥护新生共和国的欣喜之情。随后,面对西方的禁运封锁,澳门同胞为祖国内地输入大量西药、橡胶、钢铁、柴油等紧缺战略物资,有力支援了国家基本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澳门同胞为内地带来宝贵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澳门的传递活动盛况空前。澳门同胞一直热心参与、倾力支持内地公益事业,仅为汶川地震灾区就捐款捐物5亿多港元。
澳门同胞的冷暖时刻都是祖国母亲心头的牵挂。澳门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始终高度关注澳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2003年澳门遭受“非典”疫情的重大冲击。中央政府果断伸出援手,及时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推出开放内地部分省市居民以“个人游”形式赴澳门旅游,支持澳门银行试办人民币业务。这些举措,对帮助澳门成功摆脱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澳门经济发展也受到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及时宣布推出支持港澳经济稳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涵盖了贸易、金融、服务、旅游、食品安全、能源供应等众多领域。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为澳门应对挑战、渡过难关,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中央政府还高度关心澳门的长远发展。在制订“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发展规划时,都把澳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纳入其中,为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同胞们,朋友们:
目前,澳门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伟大祖国永远是澳门繁荣、稳定和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全力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强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扩大对外交往。这里,我愿就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几点希望:
第一,提高政府科学施政水平。特区政府提出推行科学决策、打造阳光政府的目标,这切合澳门实际,顺应广大市民期望。要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加强与各社团、各界别的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各阶层的意见和诉求,促进科学施政。要坚持依法施政,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府行政规章制度,提高政府管治水平。要主动加强内部监督,引入社会监督,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市民知情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建设一个勤政、廉洁、高效、为民的服务型政府。
第二,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要大力发展旅游、会展、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规范博彩业适度有序发展,努力把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特别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一系列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抓住国家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强同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的合作,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提高澳门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大学,加快培养各类人才,为澳门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第三,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澳门发展的成果,应当由广大澳门居民分享。要利用特区政府财力较为雄厚的有利条件,把公共开支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要加快公共房屋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工程,着力解决市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要特别关心弱势社群,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第四,重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澳门同胞素来有讲团结、顾大局、重协商的好传统。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澳门各阶层利益趋向多元,诉求日益多样,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珍惜并发扬优良传统,包容共济、求同存异、顾全大局、协力同心,在爱国爱澳的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为澳门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保持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是包括澳门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100年前,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就在离这里只有几公里地的屋子里,写下了唤醒千百万中华儿女的《盛世危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使人尽其才。这些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使无数怀抱富国救民理想的仁人志士在沮丧和迷茫中看到了希望,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坚信,在澳门这样一个拥有包容互进、守望相助优良传统的地方,只要善集民智,广聚民心,齐汇民力,充分调动每一位澳门同胞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好。澳门,这枝植根于祖国沃土的盛世莲花,就一定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谢谢大家!
(新华社澳门11月14日电)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