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有多少人还在发“维稳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62 次 更新时间:2010-09-30 14:28

进入专题: 安元鼎  

十年砍柴  

这两天,北京一个普通的保安公司变得非常出名,原因是其业务太不 “普通”。北京“安元鼎”公司长期承揽地方政府的“截访”业务,以非法拘禁的方式(有时候还对被截访者构成人身伤害)将上访京城的人送回户口所在地,牟取暴利。

黑幕一经曝光,舆论哗然,纷纷批评地方政府将公权力外包,而一家企业竟公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从法理上说,这样的批评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我们撇开法理——— 单纯谈法理,当下许多事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从现行政治的运行方式、从各方面利益的博弈来分析,我们会发现,不单“安元鼎”,其实许多机构和人员,在大发特发“维稳财”。

如果单从商业经营的角度来分析,不能不承认 “安元鼎”的老板脑瓜子很活,能够敏锐地抓住“商机”。当下,公权力重视的领域,一定会有许多“商机”。以“维稳”为例,从上到下都在讲“稳定压倒一切”。既然叫“一切”,我的理解是应该包括所有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以及芸芸众生的各种权利和人世间种种正义。各地为了维护“稳定”,更是不惜成本,维稳经费年年增长。

在许多地方,上访人数、上访级别,是衡量一个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和主要领导人乌纱帽直接挂钩。以前无权无钱的信访局也一下子成为有权有钱的重要部门。一位县信访局长曾对笔者说:全县只有他和公安局长等少数部门负责人打县委书记的手机,书记一定马上接听——— 因为他的电话很可能通报本县最新的上访信息。那么,既然“截访”成为“维稳”的中心任务,围绕这项“中心任务”滋生了许多“发财”的机会,岂非自然之事?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进省城、京城找有关部门拿钱 “销号”——— 即销掉本地来上访人员的登记信息,使上报的材料中显示本地上访人员减少。而“安元鼎”公司从事“截访”的业务不过是应运而生罢了。

“上访”事关地方主要官员的前程,于是乎,许多地方为“截访”疲于奔命,且不说重要会议期间,就是平常日子,也一刻不能放松,一旦知道有人去了省城或京城上访,那简直是兴师动众、劳师远征,其成本是惊人的。但本地官员去省城、京城,人生地不熟,办事效率欠佳,也由于县、市基本上是个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盘根错节,本地人去截本地上访者后遗症多多。地方政府将这种“截访”业务外包,从经营的角度来说,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选择这种外包的方式,是一种自然的逻辑。

当然,这种外包带来的负面效益怎么估计也不为过。但对和“安元鼎”签合作协议的地方政府来说,所损害的是“公共牧地”,所维护的则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这种发“维稳财”的公司,只因为方式太过暴烈而惹起了众怒,其实我们想想,有多少人在做“维稳”的生意?地方政府执法不公惹出群体性事件,花钱找网站删帖或者找媒体公关,或者雇人在网上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些,不都是“维稳”生意么?不过请注意:若“维稳”真成了一门生意,那么,“维稳”很可能会走向其反面!

    进入专题: 安元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31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华商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