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中国发展与中国模式的未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11 次 更新时间:2010-09-06 12:33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丁学良 (进入专栏)  

对中国模式过去20年来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不能低估,但是对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代价也不能低估,从某种意义上更不能低估,因为前进的政策创新来源是对问题代价方面的反思。

近5年来,国际上对中国模式的讨论非常热烈。与那些国际性的讨论相比,国内对中国模式的讨论在两点上与之有巨大差异。第一,国内讨论中国模式时意识形态化太强,而在国际上讨论时主要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尽可能客观理性。我本人就非常反对将中国模式过分意识形态化,这是中国和国外讨论中国模式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个重要区别是,国际上讨论中国模式,有支持有反对,但基本上是将它看作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将它看作一个就要取代其他的发展模式。国内讨论时,好像只要肯定了中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就是这个模式要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自己极力想将在国际上讨论中国模式比较理性的、着重于事实的,而且具有开放性而非排他性的思考介绍给大家。

在我看来,到现在为止,中国模式大概只有20年到21年的寿命,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本成型,在过去20-21年的时间内有重要发展,但最根本的目标和框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定型的。在这之前,虽然改革开放也有十几年,但那时并没有很清楚的中国模式。包括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以及胡耀邦、万里等,我都查过他们当年的重要讲话,他们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观点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中国现在发展的道路还是在摸索之中,还不是很清楚。既然道路还是在摸索之中、还不很清楚,当然不能说有一个模式在那儿,如果说模式,要大框架比较清楚才能谈得上。

关于这一点,我在北京跟几位资深学者有争论,他们说上世纪70年代末已经有模式推出来了,我说不是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第一线的领导人,胡耀邦、万里、习仲勋等,他们对未来中国走向什么样的目标,虽然不是100%清楚,但是大体有一个共识,就是经济我们要走向市场制度,政治上要走向民主制度,至于怎么走,观点不太一样,但基本的两大目标是有共识的,然而这两个基本的认识,在他们同一代的领导人之间也存在很大分歧,因此那时中国呈现出非常不稳定的摇摆状态,具体体现在1979年到1989年这10年时间内,一些重要政策出台之后几个月,突然又变了,第一个政策和第二个政策之间往往互相矛盾。但这种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大大下降,不但目标比较明确,而且该怎么走争议也比较少。

中国模式的代价和成本

在过去20到21年历史中,中国模式取得了一些很重要的成就,这不能否定。那么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和成本才取得了这些成就?有一句名言,很适合描述中国模式的代价和成本,这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模式的代价和成本非常大。就像我们不能否认取得的成就很巨大一样,我们也不能否认为取得这些成就而付出的巨大成本。这些成本,我把它分为两大类、四个方面。

第一类很容易看得见、可以马上举出一大堆实际的数据。中国模式在过去20余年里所取得的那些非常引人注目的成绩,其最主要的代价体现在对中国的相对弱势群体、相对弱势地区、相对弱势领域持续不断的剥夺。相对弱势群体、相对弱势地区、相对弱势领域,为了中国过去20多年的中国模式的成绩,是付出代价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类成本,我把它称之为对中国人深层的环境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的剥夺、掠夺和损伤,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

第三类成本,这是指非物质性的,体制性质的。在掌握公共资源的部门内发生着越来越广泛和细腻、精致化的不规则行为,而在不规则行为中则爆发着范围更广的腐败。

第四个方面的成本是指在过去的20余年里,在整个中国模式推出和不断贯彻执行的时间内,中国公共政策领域受到的限制越来越严格、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在一连串非常重大的公共政策上无法进行公开的、持续的和富有前瞻性、开创性的讨论。

这个代价从表面来看好像并不严重。与腐败及环境问题相比,好像在公共政策领域不能进行公开的、透明的、持续的、前瞻性的讨论并不太重要,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像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国家,每人每时都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如果有公开、理性的持续公共空间讨论、探索这些问题,对已经浮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更系统的梳理,过程中就会激发出新的政策思路,就会有开创性的具体措施被提出来,对那些显性的和隐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创新的思路来进行重要的社会层面上的实验。但是很遗憾,在过去20余年里,这方面的空间在大部分的时候受到了限制。这样就导致原来并不太大的问题,在产生的初期就被掩盖起来了,而这些被掩盖的问题就会被发酵、就会被膨胀和恶化。具体的事例太多,每年都有。

中国模式继续运转的压力

刚才讲了中国模式20余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成本,下面我想强调一下中国模式如果要继续这么运转下去,会遇到怎样的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日益严峻的环境。

我把在这些挑战和压力中,最被中国政府、中国社会特别关注的部分,称为三个轮子,也即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一种观点正被越来越突出地指出,那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逐渐萎缩了。我本人也一直强调中国GDP的增长,三个轮子始终不协调、不配套。在过去20年到21年里,有两个轮子越来越大,转动得越来越快,有一个轮子被压制得越来越小、转动得越来越慢。这种严重的不协调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越来越黯淡。

三个轮子中,一个轮子是靠出口带动,一个轮子是靠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基本基建项目的大项目。另外一个轮子变得越来越弱小,这就是国内居民的家庭和私人的消费。2008年之前,这些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从2008年9月份到今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冲击之下,这三个轮子之间的不协调造成的结构性偏差变得越来越突出。

依靠出口贸易来提升G DP的增长速度,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中国是沿着二战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出口带动的道路来脱贫致富的第四代。根据美国南方中心的一项研究,中国GDP的增长率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的2009年,要比在外贸出口很强劲的2002-2007年期间,至少下降了2.5%。这个报告就说到,尽管中国各级政府挥动了刺激经济的大手笔,但是在未来的几年内,除非中国改变严重依赖出口推动G D P增长的发展战略,否则中国很难维持高于7%的GDP增长率。这跟中国国内的统计数据非常不一样。

情况非常清楚,拉动中国增长的第一个轮子在过去十几年里越转越大、越转越快,靠的是全球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景气、需求旺盛,而现在很明显的是,发达国家的景气和旺盛状况大大地萎缩,中国出口最多的这些市场,从现在到2015年期间景气是下降的,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大趋势。所以第一个轮子要像以前那么转下去,变得越来越难了,它只会越来越缓慢。

第二个轮子就是中国国内的基础建设投资。在中国,这样一种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GDP增长的政策和思路,有着比出口拉动更深远的根源。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前,在全球的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领域里,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就是投资饥渴症。这个术语总结了所有指令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持续不败的一个现象,就是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扩大投资近乎疯狂的追求。从纯粹的经济学来解释,是很难的,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掉产能已经过剩了,为什么还要投资、还要扩大产能?只有将这些决策者自己官位的升迁、个人权力的膨胀这些非经济的参数引进去,才能理解他们投资饥渴症的动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史上,现在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第二个高峰期。如果我们将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系统建立以来的历年投资率做一个回顾,就可以看出来,投资总额占GDP比例有两个时期最高,一个是“大跃进”的三年,1958年25%,1959年29%,1960年33%。第二个高峰期是1993年以后,1993年是32%,然后从一路飙升到2009年的47%。如果你不将从1949年到现在长期发展的投资饥渴症,将这个最基本的政策偏斜看进去,就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值得我们焦虑。

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个轮子,是国内居民的私人消费。这是最被忽视、最弱小的,呼吁了这么多年,这第三个轮子始终大不起来、快不起来,也强不起来。我收集到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家庭和私人消费占G D P的比重由49%下降到37%,下降幅度几乎达到了1/4。2003年到2004年是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G D P里被固定投资资产所拿走的这一块,在那一年开始就超过了国内居民消费的总量,此涨彼消,二者之间的剪刀差拉得越来越大。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以上趋势并不是很难理解,正如很多国内国外学者指出的一样,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政治对老百姓的生活虽然有了更多的关怀,但从决策层来看,国内普通居民在决策过程中始终是一个边缘群体,与此对应,行政系统始终是强势集团,他们在分配公共资源时做出的决定是强制性的,可以在很多年里抑制居民、私人对福利增长的要求,能够将家庭私人消费水平从总量上压缩到相对的低水平的。

居民的私人和家庭消费的比例指标,中国在全世界所有主要的经济体中是最低的。即便是那些人均G D P比我们低的多的经济体,在国民生产总值怎么分配这个问题上做的都比我们好一些,因为他们具有比较稳健的或者至少是在显著发展中的民意的制度化渠道,而中国明显缺乏普通居民的利益诉求通过他们的代表输入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过程中的机制,这导致对中国G D P增长之后财富怎么分配具有偏差性的现象。

中国的这种问题属于不属于指令性经济计划经济的通病呢?我将所有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过去的50年内,从国内生产总值大饼里取走的那一块,不但大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大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我们的国富格局不单在全世界强势,我们国富格局在社会主义国家格局里也是最强的。至于原因,我初步的观点是,在所有曾经存在和现在还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中国实行了最严格和最长期的城乡居民户口分隔制。

预算公开破除国富民穷

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要扭转中国国内家庭私人消费总量相对于G D P的比例一年比一年下降的局面。从纯粹经济发展的理论来看着当然是要改变的,因为中国13亿人,如果说内需中让民需而不是官需持续提升,就要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社会福利工程,要修正一系列公共财政法律规章,比如说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通过同级的人大和政协的公开辩论。这个信息一定要上网。而且要改革、改良一系列的产业政策。

这两年国内一直在讨论国进民退。咱们中国人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为止,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现在的中国模式,将别的国家的人享受的、看电影的、跳舞的、上教堂的所有时间辛辛苦苦用来干活,将经济干得不错了,这时政府官员出来了,说民间不能让它有太大的自主权。关于这样的国进民退,要将眼光看得远一些,要理解在中国历史上国进民退已经来来回回很多次了。

当政府将经济管制得太严、官员对中国经济资源掌控得太全面,将中国经济搞得气息奄奄了,然后就放开,因为他管不下去了,这时就是国退民进。这时老百姓又开始勤劳,辛辛苦苦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好了,但中国官员也回来了,又鼓吹要国进民退了。这次辩论国进民退,要将它放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个大背景下看,我认为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了不起的起点,因为刚刚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状态中走出来,从上到下都知道那条道路是走不下去的,然后有了国退民进,日子好了,又想到那条道路上了。政府行政系统的财政预算,如果说没有同级的人大、政协公开辩论、审核,该减的减,该算的算,没有本地区居民对财政透明度的了解,就没有办法改变国富民穷这个相对格局。

最后还要讲一下,对中国模式过去20年来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不能低估,但是对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代价也不能低估,从某种意义上更不能低估,因为前进的政策创新来源是对问题代价方面的反思。我们在比较一个政策、比较一个体制好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反对绝对主义、极端主义的提法。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一个理性的,尽可能不要太意识形态化的面上讨论中国发展政策、中国模式该怎么样修正。

在国内一提到中国模式的时候,很多人就讲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模式,你要讲中国模式有毛病,你想怎么样?实际上他就是堵塞了对中国模式中成本代价系统实事求是的全面检讨和反思,然后就堵塞了对中国模式进行重要的调整和修正的创新来源。

我们非常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延续的时间太长。

(此文据丁学良先生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阅)

进入 丁学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8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