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教育体系应该像好的公路网 高速、中速、弯道都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97 次 更新时间:2021-11-26 10:47

进入专题: 教育体系  

丁学良 (进入专栏)  


11月24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教育承办的凤凰网2021年“育见美好”教育峰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峰会以教育“重塑与创新”的主题,解析教育发展与改革大势,探索中国教育美好之路。

深圳大学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丁学良参加了峰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提出,我们内地亿万家庭非常关注教育改革和调整,改革和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构建灵活的、多元的、多通道的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就像一个好的公路网,高速、中速、弯道都有,而不是像一个铁路网。要保证年轻人,不管多大年纪,进入教育体系,有很多的进入门槛,而不是错过了入口就再也进不来。进来之后,可以改变车道,机会很多,成本很低,不会撞车,这样才能够使我们整个经济体,中间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符合发达经济体系的教育和培训的方式。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是我在深圳大学期间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讲座当中的内容综合起来。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大部分人都肯定,广义的教育对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有常年的正面效益。以前的数据和置疑陆续都有,今年的诺贝尔奖从方法论上进一步排除了怀疑和模糊之处,报告用的数据都是公开的数据,用的方法是独创的。

美国2021年11月的数据显示,1979年之后,就医的人在美国,如果有4年本科的学历,不管是什么专业,他们的收入,我猜想是指工资加奖金,比没有4年本科学历的同行高86%。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数据显示,初中、高中没有毕业的人员的工资,和硕士、博士学位的人相比,月薪相差3-4倍,这个数据应该是疫情之前的数据。这些数据使得我们坚信,教育对个人的经济地位、个人的收入有持续的正面影响。东方、西方,我们这样中等收入的经济体都是适用的。

第二,过去20多年,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发展,I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导致了市场进一步的分化。高科技、IT,最近20年进一步导致了市场的分化。数据显示,美国这样的经济体,在招聘的时候,学历资本水平高的人比不具有好的IT技术的人几乎多26%。

很糟糕的一点,最底层的,人力资本最低的人,没有专业训练,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很多的就业机会,持续的被压缩,以致于最后被消失,消失的后果非常可怕,不仅仅是收入消失,还有对个人价值全面丧失,导致了这些人有一些问题。

美国很多人失去了医疗保险,只能拿救济金,除了买面包之外就是喝酒、吸毒,导致了他们大批量的人,最后身心被毁掉,人力资本不仅仅造成了大部分人丧失了好的就业机会,导致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严重否定,导致了社会犯罪、家庭破裂,导致了美国社会里面有那么多的社会问题,都和这方面相关。

第三,最近30年,为了应对教育、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三角关系,或是链条的相互影响的社会大趋势,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推出了一些法律,政策措施,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对即将就业的,已经就业的人们,持续地注入教育的新内容,训练的新方式。训练是多种意义上的,包括条件最好的人。

训练是什么?比如,已经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在公司里面作到中等职务的人很少。过去20、30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的方式,训练班,公司,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训练,同时因为IT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训练是在网上的,国内我也参加了,作了两期,一带一路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我现在都在研究,这些网上的课程,比较适用,但是效果比不上跟教师有直接接触,这些IT网上的教学训练,不需要你辞职,付诸的成本比较低,因为竞争非常厉害,有一些网上教育的公司,采取了非常好的模式,假如你上了他们的课以后,你没有找到你上课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业机会,培训的公司要把你的学费一半以上还给你,证明你在那里学习的东西对找工作没有用处。

网上教学,机场经常在放某某视频,国内的、海外的,认为对方讲MBA课程,我聊的时候,你要知道,他们讲的大部分是胡说八道,他卖的教材很贵,假如你引进一个学费,退还给学员的机制,就能够造成良性的竞争。

趋势之外,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中国大陆现在的教育改革,不管是制订政策还是作政策咨询的,作研究的人,特别关注的是哪两点?

第一点是我们都晓得,发达的经济体当中,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强国,二战到目前为止,德国的制造业大国,强国基础,我们都有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学徒制度,一条腿强调高中毕业之后的两年一制、三年一制,博士研究生的。

我们很多高校名字和德国高校名字很像,德国的学徒制从高中开始就注重这种传统,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一个人学到的一门技能,精细到不得了都不可以满足未来30、40、50年的工作,一个技能不足以他应付迅速变化的国际形势,这个是非常严峻的挑战,有一些技能的相关就业机会不断的流失,剩下10%、15%,这些流失的人,被迫在就业的中途学习到第二种第三种技能,导致了现在的训练,广义的直接训练,强调的是综合性的混合性的多种形式方式的交叉融合的教育方式。

现在人的工作年份很长,西方一样15岁开始进入学徒,很多西方年龄进入到70岁,漫长的就业过程当中,只会一种工作,不适合21世纪的竞争方式,这个是德国很严肃的反思,对我们办技术学校,技术大学,提供了来源。

第二点是美国,我到美国去的时候,两年制的学校,不是那么现实,后来我特别去考察,问他们,为什么你们有些人上两年制拿不到学校,我们家穷,4年制拿不起钱,2年制能够学到一些,给家里帮忙,社区也鼓励,找到工作就不会是小混混,不会违法乱纪。

两年制的体系在美国有几十年,到了奥巴马时期,他自己是通过教育翻身的,他作了非常重要的彻底的改革,两年制的学生,上学了两年时间,毕业了之后,马上工作就业是可以的,但是你就业之后想要回到学校教育,你的学分可以转入到4年制的大学里面来,可以缩短时间,减少学费,过去学了没有白学。

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第一个要求是找到工作,干了一两年之后,更高的期望之后,更高学习动力的时候,社会的教育制度要给他提供一个往前迈进的机会,这个改革我非常赞成。本来一比巨大的款项,现在应该是800亿美元,现在分成两块儿,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再训练相关的资源。发达经济体现在也在为这些事情严肃改革。

最后一点,最近几个很重要的研究报告,都是团队的研究报告,有些人是中国大陆,有些人是海外华人,研究报告发现了过去了20年当中,中国的经济迎来非常重要的变化,他们特别关注的变化是2010年开始,一直到他们能够找到数据的2017、2018年都在持续,持续是什么东西,中国原来的最多的劳动力,农民工,青年人,最重要的两大块儿,一个是制造业,一个是建筑业,这两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在萎缩。

萎缩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那些不太需要专业技能的制造业,建筑业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很多工作机器都可以作,导致了什么情况?

导致了大批建筑业,制造业的没有办法待下去的劳工,只好求就业机会,这些人30、40、50岁了,没有办法进入到更有竞争力,回报更高的竞争行业里面去,他们大部分去到自己开店,外卖,送单这些事里面去了,大批的流量都到这里了,他们能够找到的,大批的非正式的这些人,他们的收入持续的下降,后面提出了宏观的经济问题是什么问题?

中国大陆要跨过中等收入的陷阱,如果几千万的人这么流失之后,造成了什么?城市里面就业的市场严重的分化,高科技的岗位招人很困难,收入很高,技术含量极低的行业大部分消失,不消失不可能,成本抬高。研究报告特别警告了这些情况,这些情况是早20年,被陷进了中国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早就遇到的事情。

这就是我最后特别强调的一点,现在我们目前,我们内地亿万家庭非常关注教育改革和调整,职业高校、普通高校等等,这种教育改革和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非常好的灵活的多元,多通道的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就像一个好的公路网,不像一个铁路,公路网,高速,中速,弯道都有,要保证年轻人,不管多大年纪,进入教育体系,有很多的进入门槛,不是错过了入口就再也进不来,进去之后要有第二种想法,改变车道,机会很多,成本很低,不会撞车,这样一来,才能够使我们整个经济体,中间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符合我刚才所讲的发达经济体系的教育和培训的方式。这样一种非常灵活的,有横向通道的,非常灵活的转道机制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对最大人口的国家,迈过中等收入的群体,进入高等收入,其中最强劲的支持,之后的几十年,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从地等收入贫困,进入中等收入,只花这么一点点时间,我们是10多亿人,这个是伟大的进步,进入高等收入的经济体,比40年来,难度高很多,迈过中等收入的陷井,要作99个事情,第一个事情是拓展出来多元化,多通道,灵活的教育体系,谢谢。


进入 丁学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90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网教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