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争论基本被人遗忘。
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时,国民党根据孙中山的理论,在确立一党专制的同时,开始对人民实施“训政”。所谓“训政”,是说中国老百姓文化程度太低,不具备民主自治的能力,只有在国民党的训导下,才能成为公民,才好实行宪政。
就在这种说法受到胡适等“新月派”自由知识分子质疑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席卷西方社会,再加上苏联的存在,法西斯的崛起,日本的虎视眈眈和步步紧逼,许多中国人对民主制度产生怀疑并对独裁专制抱有希望。于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如何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胡适在《独立评论》第77号上发表文章《建国问题引论》指出,所谓“现代化”,是让中国能够在世界上立住脚,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因此他在文章结束时提议:“大家应该用全副心思才力来想想我们当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怎样建立起一个可以生存于世间的国家的问题。”这就是他把文章定名为“建国问题引论”的原因。
胡适的文章刚刚发表,就爆发了轰动一时的“福建事变”。事变爆发后,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黻在《革命与专制》(发表于《独立评论》第80号)一文中问道:为什么中国只有内乱没有革命呢?随后,他根据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历史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没有经过一个专制的时代,还没有建立一个民族国家,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首先要补上“专制”这一课,然后才能用统一的民族国家为人民谋幸福。
对于蒋廷黻的这一说法,胡适无法接受。于是他连续撰文进行驳斥。胡适在第二篇文章《再论建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2号)中说,他既不相信中国哪一个人、哪一个党、哪一个阶级能够实行蒋廷黻所说的“专制”,也不相信这么大中国能被哪一个独裁者所蒙蔽。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1937年。当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4月底,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并公布《国民大会组织法》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这一切意味着一再拖延的民主宪政即将开始,但是突然爆发的抗日战争却中断了这一进程。
对于即将实现民主宪政这样一件大事,中国知识界议论纷纷,其中又以张佛泉的文章比较引人注目。文章说:自清末以来,中国在宪政道路上屡屡受挫的原因,与国人对宪政的误解有关。也就是说,包括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以及著名活动家梁漱溟在内,都把宪政看成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理想,是一个与人民生活没有关系的空洞目标。正因为如此,他们都认为要实行宪政,“须用几十年的功夫去准备”;他们甚至主张只有“先过几天黑暗的政治生活”,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就是这些观念的集中体现。
基于这一原因,张佛泉提出宪政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只要有一分可能,就应该实行一分民主政治。此外他还提出:第一,基于几十年来教育成就,中国人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必要的“政治能力”;第二,由于城市的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因此地方自治应该从城市开始。
张佛泉的文章激起胡适的很大兴趣,他在编辑该文时写了《再谈谈宪政》,“我对于民主宪政的始终信仰拥护,完全是因为我曾实地观察这种政治的施行,从实地观察上觉悟到这种政治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制度,不过是一种有伸缩余地,可以逐渐改进,逐渐推广政权的常识政治。”
回顾这场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不仅可以看到当年思想界对于如何赶上世界潮流的种种意见,还可以看到民主政治绝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理想制度,它不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就可以实行。
这不是一个学理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民主还是独裁》,智效民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本文选自该书序言,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