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65 次 更新时间:2010-04-13 09:09

进入专题: 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   前提   基础  

柳建辉  

摘要: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提出了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构想,并领导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关键词: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前提;基础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是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得出的重要历史结论。60年前彪炳史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掌握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标志着我们伟大祖国从此告别落后屈辱走向繁荣富强,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历史和现实证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众所周知,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虽然近代以来不少中国先进分子和有识之士提出过各种救国主张并为此而奋斗,但都未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一历史重任,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领导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是最先进的新型政党。它一成立,就在自己的党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从而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正确方向。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建党初期,党虽然认识到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受到威胁,人民生活贫困不堪等基本国情,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的核心,因而普遍认为中国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党的二大时,才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区别并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回答了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是全党的奋斗目标。宣言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中国现阶段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就向全国人民指出了经过民主革命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前途。

自政党政治产生以来,社会的变迁便离不开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的主导。在二大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的斗争,但是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能够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所以,斗争尽管是前仆后继,却总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提出这样明确的革命纲领,并在此后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恰恰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的重任。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挽救和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但这个时候,党内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尚在探索中。到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一些文章中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提出了通过人民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等思想。他认为,在封建生产关系的废墟上不可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人民民主主义这个中间转换的社会形式。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身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只有先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才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物质基础。中国革命的这两个阶段必须有机衔接,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作为中间转换的形式。否则,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正是根据这些思考,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代表全党提出了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步骤概括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新中国建立后才选定的,而是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时就已经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选择好了,而且这种选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过程中是一直坚持,从未动摇过的。上述历史考察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副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大“历史性转变”的概括,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20世纪由苦难走向新生的历史真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真正拥有了国家主权,实现了民族独立。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各国侵略者可以任意侵占中国领土、操纵中国主权、掠夺中国财富。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腐败的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统治的南京政府,不仅不敢提出反对的口号。还纷纷投靠各帝国主义,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工具和帮凶。而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使中国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宣布废除各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攫取的种种特权,结束了长期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邓小平在谈到这一点时曾十分肯定地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还是毛泽东同志那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国内的人民也罢,国外的华侨也罢,对这点都有亲身感受。”新中国获得独立的重大意义,建国后出生的人可能没有深切感受,亡国奴的滋味,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是国格、人格的起码要求。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香港回归问题时曾深情地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军阀、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二)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真正走向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政治局面发生根本改变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从北洋军阀时代起,中国各派军阀就争权夺利,连年混战。据研究者统计。“北洋军阀从1912年到1927年的15年内,发生战争11次,时间总计为885天:而蒋介石上台至西安事变前的十年内,共发生大小战争数十次,时间总计为3650天,就是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灾难!当年的国民党蒋介石,虽然名义上实现了国家统一,但实际上连一天也没有真正统一过,更谈不上社会的安定团结。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人民解放军的大规模进军和“剿匪反霸”,各派军阀及大小土匪很快被消灭,终于结束了长年战乱和土匪横行的局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得到了彻底改造和转换,全部回到人民手中,全国上下政令统一,政通人和。不再一盘散沙,各行其是。在民族关系上,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民族歧视、压迫和互相敌视的状况,建立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由于国家的统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全国人民真正过上了安定的社会生活。

对于国家统一的意义,我们同样不能低估。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充分肯定地指出:中国共产党1949年的胜利,解决了一个前40年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即“缺乏全国的统一”,而“恢复中国的伟大所必需的全国统一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衷心渴望的目标。”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干部会议上曾深刻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

(三)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的形态结构发生根本更替

在旧中国,国民党政府实行独裁统治,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可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仅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而且使中国社会的政权性质和中国社会形态结构发生了根本更替。

中华民国政权,是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间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两个阶段,最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所取代。谁赢得了人民,谁就赢得了胜利。人心的向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要取代国民党,担负起主导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政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广大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随着政权的更替,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上,不仅完成了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向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而且摒弃了独裁专制政体,真正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取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旧有的经济结构;在思想文化结构上,逐渐完成了传统儒家文化——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继成为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更替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构的如此变动,表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统一、民主的社34会主义社会。60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更多保障,国家政治生活日臻完善,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备。这就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广阔的前景。目前,国家的政治生活已步入民主法制的轨道,全党全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四)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国家。社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榨下,旧中国一直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目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把一个积贫积弱、屡受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迁。

新中国建立初,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取得巩固政权,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的伟大成就。随着全国财经的统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建立起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国营经济,党和政府也积累了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以及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的经验,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和现实可能。于是,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下,我国开始了以执行“一五”计划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进程,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要求过急、步骤过快等指导上的偏差,但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在没有引起大的社会震动的情况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使亿万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的命运,这的确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其间虽有挫折与失误,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即使“文化大革命”的1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虽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但又正是我们党自己,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从深重内乱中走出,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方面均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变成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国力从来不曾如此强大,百姓的生活从来不曾如此富足,亿万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来不曾如此昂扬奋发。旧中国那种外敌入侵、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悲惨状况再也见不到了。这期间,我国政府还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0世纪是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新生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中国社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千真万确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20世纪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必然结果,又是其根本标志,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三、建设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0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伟大成绩,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建设社会主义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还需要党和人民作出巨大的努力,甚至还会遇到原来根本没有料到的艰难和曲折。

不容否认,在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我国国情,特别是对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又过多接受了苏联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从而使过渡时期总路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由于开始向社会主义的全面过渡,就在实践中过早地采取了社会主义步骤(而这是当时中央最担心犯的“左”的错误的一个方面,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并不是否认过渡时期的变化性,而是想在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政策上避免混淆阶段性,犯性急的毛病),导致在过渡时间上要求过急,在达到的目标上定位过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和消极作用估计得过于严重,急于建立纯而又纯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给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可不可以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需不需要划分层次,根据不同情况发挥不同层次的积极性?还是公有范围越大、经营越集中越好?这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急过粗带来的其他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大都或多或少有所觉察,只是没有冷静下来,实事求是地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慎重决策,就在改造的热潮中被掩盖起来。当时和多年以来,我们都笼统地认为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了合格的社会主义,而没有认真考虑它的阶段性,相反却进一步引发了向共产主义的急于过渡,大踏步“跃进”。

近30年来,经过对历史的反思,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当时进入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会持续上百年;在这个阶段需要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不能过分人为夸大自发资本主义的复辟倾向,过分强调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尖锐斗争,过高估计公有制的普遍适用性。特别是通过党内斗争,以搞运动的方式掀起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实行了许多超阶段的措施。超越当时的实际可能,变成了强制和剥夺,这是值得认真吸取的历史教训。

事实证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艰难曲折中实现的。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和思想认识的有限性,任何人都难以跨越。重要的是从中总结正确的历史经验,得出必要的历史教训,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力图把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结合起来,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几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探索的足迹和闪光的思想。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艰辛探索,凝聚了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其得失成败、经验教训,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没有这一时期探索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就没有新时期的开拓和成功。邓小平一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辉煌成果,充分证明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结论的正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今,中国人民已经走过了60年的战斗历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经历了种种曲折,面对过各种挑战与考验,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和执著探索,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执政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60年的历史证明,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最令人信服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必将为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追求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大势,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风险,我们不仅要善于把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要加深理解胡锦涛同志在国庆60年讲话中特别强调的“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句话的深刻意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我们走过的征程只是民族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要我们真正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就一定会承续无数革命先辈所开创的伟大基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强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进入专题: 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   前提   基础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9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