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货币政策不会陷入两难境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9 次 更新时间:2009-09-20 20:20

进入专题: 货币政策  

左小蕾  

从去年11月以来,为力挽经济下滑的趋势,货币政策积极地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特别是今年前8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万亿元,不仅通胀预期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引起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两难局面的担心:稳定经济增长需要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通胀预期形成更大的压力。

笔者认为,这种把货币发行与通胀直接联系的观点是有误区的。实际上,经济不在均衡增长状态的时候,经济形势变化是由货币需求主导的,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价格水平也是由货币需求主导的。只有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或者说经济处于偏热状态时,货币供给才会直接影响通胀。如果能够对货币政策与通胀形成的关系有更正确深入的认识,货币政策就不会再有两难的困扰。

经济恢复期间货币供应增长不会导致通胀

凯恩斯学派最著名的论断之一就是“流动性陷阱”,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利率降到零也调动不了投资意愿。“流动性陷阱”意味着,靠印钞票制造宽松的货币环境只会给人假象,没有投资活动创造的货币需求,这些印出来的“流动性”根本流不动,更创造不了通胀。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增加支出和投资,激活消费,激活投资,激活货币需求,最后激活经济。

凯恩斯的著名论断再次被论证。为应对此次危机,世界各大央行都把利率降到零。在银行系统基本瘫痪的情况下,零利率的资金成本也无法活跃信贷和投资活动。各央行超常规地采取宽松的数量发行的政策也已半年多,经济显示微弱恢复,显然还未走出通缩的阴影,更没有通胀的压力。

笔者认为,全球经济的微弱恢复,更可能是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府行为的结果。因为如果没有各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政府支出和投资以及税收政策,激活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活动,激活货币需求,“一厢情愿”的货币供给再多,也无法参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对经济增长的恢复也不会有直接影响,更不可能产生对与经济增长同步变化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也就不可能对通胀预期形成从总需求推动的角度发生影响。

实际上,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货币需求主导,不是货币供给主导。经济恢复过程中,不存在形成严重通胀的机理过程,不存在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力。只要经济未达到均衡水平,货币供应增长不会对通胀形成产生直接的有效影响。

货币供应的不断增长会直接推动通胀是货币学派最经典的论断之一。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个著名结论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最后的结果会引发恶性通胀。在当前经济还没有走出危机,经济增长还在企稳的过程中,货币学派关于货币快速增长会拉动通胀的结论的前提并不满足。所以,把当前宽松的货币供应增长与通胀联系起来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货币政策可以收放自如

货币政策操作可以分几个阶段。经济现在处于复苏阶段,有必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肯定不是正确取向。这一阶段,货币供应增长仍然需要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匹配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所调动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最大化政府拉动经济政策的综合效应。在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过程中,价格水平会相应的由负变正、逐渐上升,但是相信以满足经济运行正常需求为目标的货币供应的增长,不会推动通胀形势的恶化。

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需要 “微调”的是,规范银行信贷,保证货币政策在“促民生,保增长,调结构”的既定方向上的“宽松”,需要流动性的地方足够宽松,不应该流向的地方严格把关,真正做到“有保有压”。推动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的增长M2趋于更合理的增长水平。

当经济保持连续三、四个季度8%-9%的稳定增长以后,就业形势改善,国际经济形势也逐渐稳定,货币政策要逐渐回归正常状态。M2应保持在超过经济增长加通胀水平几个百分点的水平之上。在经济增长稳定以后,不要刻意推动超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高增长。刻意推动超过均衡水平的增长,就会继续宽松的货币供应,导致过度投资,在短期内推动经济过热增长,导致价格水平不断上涨,进而恶化通胀形势。所以货币政策一定要在经济稳定增长以后,适时实施动态微调,使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不会推动通胀形势恶化。

在上述两个阶段之间的时间段内,货币政策应该按照动态微调的思路,随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更灵活地变化。坚持货币政策渐进调整的原则,有利于达到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供应和银行信贷“合理”增长不是货币政策的紧缩。这两个概念的清晰界定,有利于逐渐淡化和消除由于对货币发行与通胀形成关系的误解,从而产生对通胀担心和对货币政策转向的猜测。

在我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时候,要推动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转变货币政策。否则,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不同步,会加大货币之间的利差,非常可能带来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规模流入。

只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经济所处的均衡状态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完全可以在不同阶段采取目标清晰、针对性很强的不同政策,该保增长时保增长,该防通胀时防通胀,不会处于两难的困境。当然在稳定经济增长与通胀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也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复苏阶段,有必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匹配经济刺激计划调动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在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过程中,价格水平会逐渐上升、由负变正,但不会推动通胀恶化 。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进入专题: 货币政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4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